第二天早上,易小海給李玄雨送了早飯,迴來的時候,在報亭買了幾份早報。
無一例外,所有的報紙,都沒有中山地產的新聞。
易小海基本上可以斷定,孔本初緊急公關了。
不過他沒想到,孔本初的能量還挺大的。
金陵市麵上的那麽多報紙,都沒有任何關於中山地產的新聞出現。
照這麽看,南江其它城市的報紙估計也不會報道這件事了。
“看來還是要我推一把才行了……”
孔本初能在南江封鎖消息,那易小海就索性把事情鬧大。
南江報紙不報道,他就找全國性的報紙曝光。
他倒是要看看,劉長春的麵子有多大。
易小海從公文包裏找出一張名片,上麵寫著華夏日報社南江分社主編,費濤。
名片是上周六去徐棟那裏開會的時候,徐棟給的。
徐棟很清楚易小海的性子,輕易不會放棄對付孔本初。
他就給了這個號碼。
並且告誡他,隻能從商業角度打擊,不要在政治上,有任何含沙射影的暗示。
而且一旦打了這個電話,不管後續結果如何,他都不要再插手了。
因為華夏日報不但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也是最具權威的報紙。
無論是基層幹部,還是上層領導,他們都時刻會關注。
中山地產的事一旦曝光,有心之人可能會利用此時做文章。
事情會變得很複雜。
如果易小海參與的過深,很容易被人當槍使。
其實不需要徐棟提醒,易小海心裏明白的很。
隻要中山地產的事曝光,很多人會跳出來。
到時候不需要做任何事,它隻需要準備好瓜子茶水看好戲就行了。
易小海心裏很歡快的拿出了手機……
……
華夏日報社南江分社的辦公地點是一棟5層的小樓,還有一個大院子。
裏麵停了很多三輪車,正在拉報紙,很是熱鬧。
出來接他的是一個年輕的女生,看樣子年紀不大,估計是報社的實習生。
她領著易小海上了3樓的編輯部。
所有人都在埋頭工作,沒有任何一個人抬頭看一眼。
他們的工作涉及到審讀、編選、排版、校對,不能有絲毫分心。
易小海第一次來報社,很好奇的四麵觀察了一番。
女生把他送到了會議室,倒了杯水。
“易總,總編一會就過來,我就先出去工作,您有事可以叫我……”
“好的,麻煩你你了……”
主編沒有讓易小海等待很長時間,很快就出現了。
亂糟糟的頭發,帶著厚厚的黑框眼鏡,一副老學究的打扮。
易小海主動站起來:“費總編輯,我是易小海。”
“費濤……”
可能因為長期從事新聞工作,他有些不苟言笑。
“費總編輯,我說的……”
“你先等一下……”
費濤直接打斷了易小海。
“在談論事情之前,我先提醒你,新聞的本質是真實,如果你提供的消息經不起考證和推敲,即便你是徐棟的幹弟弟,我也不會幫你……”
“這個我明白……”
易小海不會因為費濤不給麵子而生氣,相反,他很高興。
因為隻有費濤這種有原則、尊重新聞的人,才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去報道中山地產的事。
“現在,你把事情詳細跟我說一下……”
費濤打開了筆記本,從領口處抽出一支筆。
“事情是這樣的……”
易小海開始簡述。
為了方便費濤記錄,易小海說的比較慢。
“……昨天省內差不多二十多家媒體都在現場,但是都沒有進行報道,所以我才聯係費總編輯……”
費濤把筆放下,抬起頭看著易小海:“你有沒有什麽東西可以證明你說的都是真的?”
“我準備了一些資料,總編輯可以先看一下……”
雷軍從文件袋裏拿出資料放在費濤麵前。
“六月初,孔本初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披露,中山地產收購了石頭城飯店百分之20的股份,金陵當地的大部分報紙都報道了,其中也包括華夏日報……”
易小海等費濤看完前麵的報紙,才繼續說道:
“後麵那一份複印件,是靜南集團持有石頭城飯店百分之20股份的文件,工商局那邊可以查到……”
“……另外,中山地產的股票承銷商在募資過程中,也公開承認過這個消息……”
“你的這些材料放在我這裏,我會親自核實,如果屬實,明後天應該就能見報……”
費濤沒有明確的答複,隻是給了一個承諾。
易小海也能理解。
新聞工作,需要嚴謹。
不可能憑易小海兩句話和幾張紙就立馬登報。
所有的一切,都要核實過後,才能報道。
“費主編,那就麻煩您了……”
“如果新聞是真的,我還要謝謝你給我們提供了這麽好的素材……”
易小海其實不知道,他的消息對費濤來說有多大的價值。
國內金融市場亂象橫生,國家正在醞釀,對金融市場進行整頓。
費濤主動把中山地產的事情報道出去。
那就是給整頓行動提供了一個好的切入點。
雖然這樣做,可能得罪不少人,但是好處更多。
能做到南江分社總編輯的位置,費濤的政治覺悟絕對是一流的。
如果不是因為性格太耿直,他能到更高的位置。
不過無論怎麽說,費濤還是幫了易小海的忙,該感謝還是要感謝的。
他掏出一張支票放在桌上:“費總編輯,這是我對報社的一點心意……”
費濤撇了一眼,嚇了一跳。
華夏日報的運營費用主要有四個,財政撥款、廣告收入、發稿收入以及企業和個人讚助。
讚助都是無償的。
費用從幾十、幾百到幾萬、十幾萬都有。
但是像易小海一次性給200萬的,費濤從來沒見過。
雖然很驚訝易小海的財大氣粗,不過他收錢絕對毫不手軟。
“我替報社謝謝你了,不過款子太大了,你直接去財務交吧……”
報社收讚助費,很常見。
他們不會因為易小海讚助給的多,就另眼相待。
不過在原則內,適當給與方便,還是可以的。
易小海如此慷慨的目的成功達到。
他不會去控製輿論導向。
但是在關鍵時刻,可以適當的借助媒體的能量。
就比如這一次……
...
n
無一例外,所有的報紙,都沒有中山地產的新聞。
易小海基本上可以斷定,孔本初緊急公關了。
不過他沒想到,孔本初的能量還挺大的。
金陵市麵上的那麽多報紙,都沒有任何關於中山地產的新聞出現。
照這麽看,南江其它城市的報紙估計也不會報道這件事了。
“看來還是要我推一把才行了……”
孔本初能在南江封鎖消息,那易小海就索性把事情鬧大。
南江報紙不報道,他就找全國性的報紙曝光。
他倒是要看看,劉長春的麵子有多大。
易小海從公文包裏找出一張名片,上麵寫著華夏日報社南江分社主編,費濤。
名片是上周六去徐棟那裏開會的時候,徐棟給的。
徐棟很清楚易小海的性子,輕易不會放棄對付孔本初。
他就給了這個號碼。
並且告誡他,隻能從商業角度打擊,不要在政治上,有任何含沙射影的暗示。
而且一旦打了這個電話,不管後續結果如何,他都不要再插手了。
因為華夏日報不但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也是最具權威的報紙。
無論是基層幹部,還是上層領導,他們都時刻會關注。
中山地產的事一旦曝光,有心之人可能會利用此時做文章。
事情會變得很複雜。
如果易小海參與的過深,很容易被人當槍使。
其實不需要徐棟提醒,易小海心裏明白的很。
隻要中山地產的事曝光,很多人會跳出來。
到時候不需要做任何事,它隻需要準備好瓜子茶水看好戲就行了。
易小海心裏很歡快的拿出了手機……
……
華夏日報社南江分社的辦公地點是一棟5層的小樓,還有一個大院子。
裏麵停了很多三輪車,正在拉報紙,很是熱鬧。
出來接他的是一個年輕的女生,看樣子年紀不大,估計是報社的實習生。
她領著易小海上了3樓的編輯部。
所有人都在埋頭工作,沒有任何一個人抬頭看一眼。
他們的工作涉及到審讀、編選、排版、校對,不能有絲毫分心。
易小海第一次來報社,很好奇的四麵觀察了一番。
女生把他送到了會議室,倒了杯水。
“易總,總編一會就過來,我就先出去工作,您有事可以叫我……”
“好的,麻煩你你了……”
主編沒有讓易小海等待很長時間,很快就出現了。
亂糟糟的頭發,帶著厚厚的黑框眼鏡,一副老學究的打扮。
易小海主動站起來:“費總編輯,我是易小海。”
“費濤……”
可能因為長期從事新聞工作,他有些不苟言笑。
“費總編輯,我說的……”
“你先等一下……”
費濤直接打斷了易小海。
“在談論事情之前,我先提醒你,新聞的本質是真實,如果你提供的消息經不起考證和推敲,即便你是徐棟的幹弟弟,我也不會幫你……”
“這個我明白……”
易小海不會因為費濤不給麵子而生氣,相反,他很高興。
因為隻有費濤這種有原則、尊重新聞的人,才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去報道中山地產的事。
“現在,你把事情詳細跟我說一下……”
費濤打開了筆記本,從領口處抽出一支筆。
“事情是這樣的……”
易小海開始簡述。
為了方便費濤記錄,易小海說的比較慢。
“……昨天省內差不多二十多家媒體都在現場,但是都沒有進行報道,所以我才聯係費總編輯……”
費濤把筆放下,抬起頭看著易小海:“你有沒有什麽東西可以證明你說的都是真的?”
“我準備了一些資料,總編輯可以先看一下……”
雷軍從文件袋裏拿出資料放在費濤麵前。
“六月初,孔本初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披露,中山地產收購了石頭城飯店百分之20的股份,金陵當地的大部分報紙都報道了,其中也包括華夏日報……”
易小海等費濤看完前麵的報紙,才繼續說道:
“後麵那一份複印件,是靜南集團持有石頭城飯店百分之20股份的文件,工商局那邊可以查到……”
“……另外,中山地產的股票承銷商在募資過程中,也公開承認過這個消息……”
“你的這些材料放在我這裏,我會親自核實,如果屬實,明後天應該就能見報……”
費濤沒有明確的答複,隻是給了一個承諾。
易小海也能理解。
新聞工作,需要嚴謹。
不可能憑易小海兩句話和幾張紙就立馬登報。
所有的一切,都要核實過後,才能報道。
“費主編,那就麻煩您了……”
“如果新聞是真的,我還要謝謝你給我們提供了這麽好的素材……”
易小海其實不知道,他的消息對費濤來說有多大的價值。
國內金融市場亂象橫生,國家正在醞釀,對金融市場進行整頓。
費濤主動把中山地產的事情報道出去。
那就是給整頓行動提供了一個好的切入點。
雖然這樣做,可能得罪不少人,但是好處更多。
能做到南江分社總編輯的位置,費濤的政治覺悟絕對是一流的。
如果不是因為性格太耿直,他能到更高的位置。
不過無論怎麽說,費濤還是幫了易小海的忙,該感謝還是要感謝的。
他掏出一張支票放在桌上:“費總編輯,這是我對報社的一點心意……”
費濤撇了一眼,嚇了一跳。
華夏日報的運營費用主要有四個,財政撥款、廣告收入、發稿收入以及企業和個人讚助。
讚助都是無償的。
費用從幾十、幾百到幾萬、十幾萬都有。
但是像易小海一次性給200萬的,費濤從來沒見過。
雖然很驚訝易小海的財大氣粗,不過他收錢絕對毫不手軟。
“我替報社謝謝你了,不過款子太大了,你直接去財務交吧……”
報社收讚助費,很常見。
他們不會因為易小海讚助給的多,就另眼相待。
不過在原則內,適當給與方便,還是可以的。
易小海如此慷慨的目的成功達到。
他不會去控製輿論導向。
但是在關鍵時刻,可以適當的借助媒體的能量。
就比如這一次……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