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研挎著小背包出現在景河飯店的大堂時,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現在的女生大部分都是素麵朝天,除非是那種天生麗質的大美女,才會受到關注。
但是蘇研底子不差,化了妝之後,會讓人覺得非常驚豔。
吃飯的都是一些大老爺們居多,多看兩眼內心有點騷動,也是正常的。
蘇研沒有工夫享受這種萬眾矚目的時刻,她的目光定格在,正在給客人上菜的易小海身上。
小美說易小海在飯店“打工”,蘇研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因為她的印象裏,易小海是一個驕傲的翩翩公子。
但是現在,他卻在笑著給別人上菜。
兩種強烈的反差,讓她覺得很不可思議。
隻能說蘇研對易小海不夠了解,才會有這種想法的。
食客出現騷動,易小海也注意到了。
他發現蘇研之後,裝作沒看見,繼續做自己的事。
但是蘇研是專門來找他的,所以他想躲也躲不掉。
當蘇研朝他走過來的時候,易小海就知道再裝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他主動跟蘇研打了招唿。
“沒想到這麽巧……”
“是啊,好巧哦,我進來看到你,還以為自己眼花了呢……”
蘇研裝作很一副很驚訝的樣子
她很想告訴易小海:老娘就是衝著你來的。
但是這不能。
蘇研很多次主動聯係易小海,想約易小海,都被易小海用各種各樣的理由給迴絕了。
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她知道易小海似乎抗拒跟她接觸。
所以她不能說的太直接。
易小海猜不到她心裏在想什麽,以為真的是碰巧。
“我看你一個人進來,是過來找朋友的?”
“朋友請吃飯,來遲了……”蘇研指著易小海手上的空盤子:“你這是?”
“這家店是我舅舅開的,人太多忙不過來,我就客串一下服務生……”
“需不需要我幫忙?”
蘇研問完就有點後悔了,她表現的有點太急切了些。
“現在店裏客人少了很多,不會太忙,而且你的朋友估計也等著急了,別讓他們等太久……”
易小海沒有多想,他隻是把蘇研的話當成了客套,他委婉的拒絕了。
蘇研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她不明白,易小海為什麽對她總是敬而遠之,難道她這麽不受人待見?
心裏想不明白,嘴上還不能問,而且還要保持微笑:“你什麽時候迴去?”
“估計還有一會吧……”
“你迴去的時候通知我,順路送我迴去可以嗎……”
易小海想要拒絕,但是看到蘇研可憐兮兮的樣子,最終還是同意了。
蘇研畢竟不是他的敵人,這輩子也沒有做過什麽過份的事,他不想做的他絕……
易小海同意帶她一起迴去,蘇研高高興興的上了三樓,易小海也繼續幫忙。
就餐高峰期持續了一個小時不到,就進入了尾聲。
客人雖然還有不少,但是後廚的壓力沒有那麽大了。
程景河閑了下來,親自給易小海做了幾道菜。
“你小子從小嘴就刁,嚐嚐這三道新菜,看看有什麽需要不好的地方。”
菜端上桌,程景河和李天翠都坐下。
“老舅,嚐菜是我的看家本領,我給你好好把把關……”
易小海把第一個目標鎖定在那一盤圓滾滾的丸子上。
糯米丸子在易小海的老家,具有很特殊的地位。
辦喜事的流水席和大年三十晚上的團圓飯,才能品嚐到這道美食。
糯米丸子跟平時吃的肉丸子,有很大的不同。
平時做丸子,在肉糜裏加澱粉和荸薺,增加粘性和口感。
但是糯米丸子是在肉裏加糯米。
先把糯米蒸熟,趁糯米很熱的時候搗爛。
這一步既要把糯米打散,有黏性,又不能太過碎,需要經驗積累。
搗爛的糯米,加入肉糜之中,再加少許剁碎的幹菜和其它調味品。
把食材充分混合之後,搓成丸子,進油鍋之前,要過一遍澱粉水。
炸好的丸子不能直接吃,要紅燒之後才可以上桌。
程景河做的糯米丸子,賣相可以打90分以上,絕對優秀。
易小海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肉圓,整個放進嘴裏。
糯米丸子經過油炸再水煮,酥香軟糯,特別是肉香裏融合了糯米的米香和梅幹菜的鹹香,滿滿小時侯的味道。
“味道一級棒,唯一有點瑕疵,就是糯米好像沒有舂好,有些米粒在裏麵……”
“舂糯米那一步,不太好掌握那個度,多做幾次,應該會好一些了……”
“咱爸炸丸子的手藝在整個桃源鎮都是有名的,你可比咱了他的招牌……”
舅媽李天翠白了程景河一眼:“小海,你再嚐嚐這魚……”
“對,嚐嚐魚……”
程景河把大鐵鍋朝易小海麵前推了一點:“這些魚都是鄉下的野生魚,每天送來多少,賣多少,你這份,還是我給你專門留下的……”
北江人愛吃魚,所以做魚的飯店也不少。
但是大多數飯店用的都是養殖的魚,所以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佐料去壓製魚的腥味。
調料多,味道固然好,但是完全蓋住了魚本身的鮮味。
而景河飯店的鐵鍋雜魚,配料隻有簡單的蔥薑蒜、八角,加上少量青紅椒,最大程度了保持了魚本身的鮮味。
真的是應驗了那一句話: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也隻有這種純天然的野生魚,才敢使用如此任性的做法。
易小海隻嚐了兩道菜,就能明白,舅舅的飯店能火,是有原因的。
食材絕對良心,烹飪也很用心,服務有非常熱心,這樣的店,不成功都沒有天理。
相比較前兩道菜,第三道農家雜燴就要遜色了不少。
雜燴的材料非常豐富,小肉丸、蛋餃、蘿卜丸、皮肚、小蝦,冬瓜、豆腐果、排骨等二十多種食材混合一起。
加上高湯燉煮,鮮味有了,但是菜的品相不太好。
因為這道菜應該用原湯燉煮,但是舅舅卻在裏麵放了醬油調色提鮮。
不但破壞了美感,也讓這道非常的鮮味不夠純粹。
隻不過易小海提出的意見被舅舅推翻了。
因為這道農家雜燴,原本就是原湯,但是吃過一次,很少有人再吃。
程景河問了一個客人,客人說,雜燴湯太白,看著沒有食欲。
後來加了醬油,喜歡的人才多起來。
現在人的飲食習慣是比較重口味的,易小海的那種吃法還太超前了……
……
n
現在的女生大部分都是素麵朝天,除非是那種天生麗質的大美女,才會受到關注。
但是蘇研底子不差,化了妝之後,會讓人覺得非常驚豔。
吃飯的都是一些大老爺們居多,多看兩眼內心有點騷動,也是正常的。
蘇研沒有工夫享受這種萬眾矚目的時刻,她的目光定格在,正在給客人上菜的易小海身上。
小美說易小海在飯店“打工”,蘇研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因為她的印象裏,易小海是一個驕傲的翩翩公子。
但是現在,他卻在笑著給別人上菜。
兩種強烈的反差,讓她覺得很不可思議。
隻能說蘇研對易小海不夠了解,才會有這種想法的。
食客出現騷動,易小海也注意到了。
他發現蘇研之後,裝作沒看見,繼續做自己的事。
但是蘇研是專門來找他的,所以他想躲也躲不掉。
當蘇研朝他走過來的時候,易小海就知道再裝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他主動跟蘇研打了招唿。
“沒想到這麽巧……”
“是啊,好巧哦,我進來看到你,還以為自己眼花了呢……”
蘇研裝作很一副很驚訝的樣子
她很想告訴易小海:老娘就是衝著你來的。
但是這不能。
蘇研很多次主動聯係易小海,想約易小海,都被易小海用各種各樣的理由給迴絕了。
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她知道易小海似乎抗拒跟她接觸。
所以她不能說的太直接。
易小海猜不到她心裏在想什麽,以為真的是碰巧。
“我看你一個人進來,是過來找朋友的?”
“朋友請吃飯,來遲了……”蘇研指著易小海手上的空盤子:“你這是?”
“這家店是我舅舅開的,人太多忙不過來,我就客串一下服務生……”
“需不需要我幫忙?”
蘇研問完就有點後悔了,她表現的有點太急切了些。
“現在店裏客人少了很多,不會太忙,而且你的朋友估計也等著急了,別讓他們等太久……”
易小海沒有多想,他隻是把蘇研的話當成了客套,他委婉的拒絕了。
蘇研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她不明白,易小海為什麽對她總是敬而遠之,難道她這麽不受人待見?
心裏想不明白,嘴上還不能問,而且還要保持微笑:“你什麽時候迴去?”
“估計還有一會吧……”
“你迴去的時候通知我,順路送我迴去可以嗎……”
易小海想要拒絕,但是看到蘇研可憐兮兮的樣子,最終還是同意了。
蘇研畢竟不是他的敵人,這輩子也沒有做過什麽過份的事,他不想做的他絕……
易小海同意帶她一起迴去,蘇研高高興興的上了三樓,易小海也繼續幫忙。
就餐高峰期持續了一個小時不到,就進入了尾聲。
客人雖然還有不少,但是後廚的壓力沒有那麽大了。
程景河閑了下來,親自給易小海做了幾道菜。
“你小子從小嘴就刁,嚐嚐這三道新菜,看看有什麽需要不好的地方。”
菜端上桌,程景河和李天翠都坐下。
“老舅,嚐菜是我的看家本領,我給你好好把把關……”
易小海把第一個目標鎖定在那一盤圓滾滾的丸子上。
糯米丸子在易小海的老家,具有很特殊的地位。
辦喜事的流水席和大年三十晚上的團圓飯,才能品嚐到這道美食。
糯米丸子跟平時吃的肉丸子,有很大的不同。
平時做丸子,在肉糜裏加澱粉和荸薺,增加粘性和口感。
但是糯米丸子是在肉裏加糯米。
先把糯米蒸熟,趁糯米很熱的時候搗爛。
這一步既要把糯米打散,有黏性,又不能太過碎,需要經驗積累。
搗爛的糯米,加入肉糜之中,再加少許剁碎的幹菜和其它調味品。
把食材充分混合之後,搓成丸子,進油鍋之前,要過一遍澱粉水。
炸好的丸子不能直接吃,要紅燒之後才可以上桌。
程景河做的糯米丸子,賣相可以打90分以上,絕對優秀。
易小海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肉圓,整個放進嘴裏。
糯米丸子經過油炸再水煮,酥香軟糯,特別是肉香裏融合了糯米的米香和梅幹菜的鹹香,滿滿小時侯的味道。
“味道一級棒,唯一有點瑕疵,就是糯米好像沒有舂好,有些米粒在裏麵……”
“舂糯米那一步,不太好掌握那個度,多做幾次,應該會好一些了……”
“咱爸炸丸子的手藝在整個桃源鎮都是有名的,你可比咱了他的招牌……”
舅媽李天翠白了程景河一眼:“小海,你再嚐嚐這魚……”
“對,嚐嚐魚……”
程景河把大鐵鍋朝易小海麵前推了一點:“這些魚都是鄉下的野生魚,每天送來多少,賣多少,你這份,還是我給你專門留下的……”
北江人愛吃魚,所以做魚的飯店也不少。
但是大多數飯店用的都是養殖的魚,所以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佐料去壓製魚的腥味。
調料多,味道固然好,但是完全蓋住了魚本身的鮮味。
而景河飯店的鐵鍋雜魚,配料隻有簡單的蔥薑蒜、八角,加上少量青紅椒,最大程度了保持了魚本身的鮮味。
真的是應驗了那一句話: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也隻有這種純天然的野生魚,才敢使用如此任性的做法。
易小海隻嚐了兩道菜,就能明白,舅舅的飯店能火,是有原因的。
食材絕對良心,烹飪也很用心,服務有非常熱心,這樣的店,不成功都沒有天理。
相比較前兩道菜,第三道農家雜燴就要遜色了不少。
雜燴的材料非常豐富,小肉丸、蛋餃、蘿卜丸、皮肚、小蝦,冬瓜、豆腐果、排骨等二十多種食材混合一起。
加上高湯燉煮,鮮味有了,但是菜的品相不太好。
因為這道菜應該用原湯燉煮,但是舅舅卻在裏麵放了醬油調色提鮮。
不但破壞了美感,也讓這道非常的鮮味不夠純粹。
隻不過易小海提出的意見被舅舅推翻了。
因為這道農家雜燴,原本就是原湯,但是吃過一次,很少有人再吃。
程景河問了一個客人,客人說,雜燴湯太白,看著沒有食欲。
後來加了醬油,喜歡的人才多起來。
現在人的飲食習慣是比較重口味的,易小海的那種吃法還太超前了……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