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副標題:明治夏目,大正燕倏。
…………………………………………
“我們日本的明治時代的優秀文學家並不少,寫實主義浪漫主義自然主義層出不窮。但也要注意到,這些文學家都有一種通病:過於重視理論研究,缺乏實踐作品。
少有的小說創作也大多是為理論服務,囿於技巧性和藝術性,影響力隻能限於文學界自身,不太能被庶民階層所認知。
那個時代的日本文學界,由於西方先進的理論和各色流派在短時間內大量湧入,致使更多的文學家們將重心放在了理論和技巧研究方麵,很少有文學家考慮到自己實踐創作,更遑論用自己的作品影響國民了。
這或與也和我們日本民族精於學習但稍顯刻板的國民性有關。
而夏目漱石便是明治時期極少的實踐派,小說的聲譽遠高於文論,並且最有名的幾部小說,語言風格都帶有很強的庶民氣息,在民間的影響甚大,這才奠定了他“國民大作家”的聲望。
他的作品在報刊連載期間,日本的和服店和首飾店甚至有賣其小說的周邊,可見其在國民間的影響之大。這種庶民的影響也可能是促使夏目漱石為民眾而寫作的原因之一。
夏目漱石作品中體現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也是值得說明的一點,他的作品反映了日本近代化大潮中的種種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大矛盾和衝突。將不同階層的特質和缺點通過奇特的藝術構思表現出來。而批判現實主義風格在全世界都是倍受國民推崇的。
明治之後的1912年-1926年是大正時代,因為歐陸大戰讓日本工商業十分繁榮,所以這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黃金年代。在政治上被稱為“大正德謨克拉西”,在文學藝術上則是“大正羅曼恩蒂克”。
到底有多浪漫呢?
看看這一時代的作者們,寶塚、芥川龍之介、穀崎潤一郎、少年太宰治、武者小路實篤、竹久夢二、泉鏡花、佐藤春夫、室生犀星……
他們在東西文化的衝擊之中,作品不但是纖細敏感,都已經有點神經質了。顯而易見的,他們的作品難免與庶民的口味有所偏離。
1916年夏目漱石去世。因此那個時候的讀者都有了一個疑問,大正時代會出現下一個夏目漱石嗎?
然而我們日本人全都沒有想到的是,接續上夏目漱石,成為大正時代“國民大作者”不是日本人。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甚至是一個不以日語而是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人——袁燕倏。
順便提一下,夏目漱石是明治時代有名的美男子,而袁燕倏是劃時代的美男子。(注釋1)
兩人同為文學家,但是袁燕倏是比夏目漱石更為純粹的作家。他幾乎不涉及文學理論,隻以自己的作品來驗證他的“文學之道”。
那麽他的文學之道是什麽呢?按照袁燕倏本人的說法,就是“庶民的勝利”。
他對於所謂的知識分子文學的態度極為不屑。
他曾經說,這世上能寫寫小說,哼哼詩歌之人就算是知識分子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們的作品不過是吃飽了還認識幾個字的閑漢怨女們的無病呻吟罷了。
袁燕倏在上海中國公學擔任教授期間,曾經開辦過文學創作課。他第一個學年就出了一個題目《種田》。
他也真的在中國公學旁邊開辟了一塊農田,讓他的學生跟著老農耕作。等到收割完畢,學生們才開始正式寫作。
而他唯一給與滿分的學生作品隻有七個字加一個標點符號:種田真的太累了!
袁燕倏還給了這位學生一字五十銀元,總共四百銀元作為稿酬,這位學生名叫謝婉瑩。
正因為以這種樸實的、不虛矯的,很接地氣的態度進行文學創作,所以他的作品幾乎都是通俗文學作品,涵蓋了科幻、恐怖、偵探、言情、幻想等等通俗小說門類。
大概因為語言的限製,他在用不同語言創作的時候側重門類也不同。
他的英語小說主要是魔幻和科幻,他的中文小說則是打著穿越旗號的曆史小說。
而他的日文小說除了最讓人稱道的偵探小說之外,還有他自創的“輕小說”和“官能小說”。隻不過袁燕倏對於後兩者興趣不大,稍稍涉獵而已。
可是這兩者卻大受我們日本讀者的歡迎,也讓許多作者開始創作起這兩類小說。後來大蕭條的到來讓社會氣氛愈加嚴肅,政府出麵禁絕這才讓這股文學風潮稍加平息。
實際上裕仁天皇便是袁燕倏的忠實讀者,尤其喜歡他寫的官能小說。
據說,大正時代晚期最有名的一本官能小說《貴婦白蓮》是裕仁皇太子親自擬定大綱再秘密請別的作者代筆的。
還是據說,這本書的主角原型便是大正三大美女之一的柳原白蓮,她是大正天皇的表妹,也就是裕仁的表姑媽,還是一位著名女詩人,有著“築紫女王”之稱。而這位築紫女王與袁燕倏在二十年代早期也有過交集……
在日本文學領域,袁燕倏另一個主要成就是各種動漫作品的文字腳本。可以說,他把動漫提升到了一個前人甚至後人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直到二十一世紀,我們日本人也沒有創作出幾部能超越他在一百年前的作品。
不得不指出,他在純文學和詩歌方麵的才華以及成就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當袁燕倏在1921年剛從一位名叫服部平次的日本商人那裏學會日語之後,創作出來的第一首詩歌便是今天膾炙人口的《不畏風雨》。
請記住,很多人包括野村吉三郎、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這三位曆史名人都曾經親口證明,在此之前袁燕倏隻會用日文打招唿,哪怕連初學者都算不上的。
但是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學習之後,他不但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日語,還能用日語進行文學創作。這樣的語言天賦真是令人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我們隻能說,天才不但是超越時代的,也是無所不能的……”
——節選自加藤周一的《日本近代文學簡史》(注釋2)
……………………………………
注釋1:夏目漱石和魯迅有幾分相像,尤其是他們的胡子。有興趣的病友可以百度他們的照片來比較一下。實際上有一種說法,魯迅就是因為崇拜夏目漱石才留了一字胡。
注釋2:加藤周一是大左派,這不意外,戰後日本知識分子很多都是左派。
他在《日本社會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書中一針見血地說:“在十五年戰爭中,作為個人,日本沒有一個戰爭責任者,即大家都有錯。戰爭責任由全體日本國民承擔,不是由領導人承擔。所謂‘一億總懺悔’,就是說無論是香煙鋪的老板娘還是東條首相,都有一億分之一的責任。一億分之一的責任,事實上就是等於零,即變得沒有責任。大家都有責任,幾乎等同於沒有責任。”
這種大左派自然不會遮掩裕仁的“醜事”了。
…………………………………………
“我們日本的明治時代的優秀文學家並不少,寫實主義浪漫主義自然主義層出不窮。但也要注意到,這些文學家都有一種通病:過於重視理論研究,缺乏實踐作品。
少有的小說創作也大多是為理論服務,囿於技巧性和藝術性,影響力隻能限於文學界自身,不太能被庶民階層所認知。
那個時代的日本文學界,由於西方先進的理論和各色流派在短時間內大量湧入,致使更多的文學家們將重心放在了理論和技巧研究方麵,很少有文學家考慮到自己實踐創作,更遑論用自己的作品影響國民了。
這或與也和我們日本民族精於學習但稍顯刻板的國民性有關。
而夏目漱石便是明治時期極少的實踐派,小說的聲譽遠高於文論,並且最有名的幾部小說,語言風格都帶有很強的庶民氣息,在民間的影響甚大,這才奠定了他“國民大作家”的聲望。
他的作品在報刊連載期間,日本的和服店和首飾店甚至有賣其小說的周邊,可見其在國民間的影響之大。這種庶民的影響也可能是促使夏目漱石為民眾而寫作的原因之一。
夏目漱石作品中體現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也是值得說明的一點,他的作品反映了日本近代化大潮中的種種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大矛盾和衝突。將不同階層的特質和缺點通過奇特的藝術構思表現出來。而批判現實主義風格在全世界都是倍受國民推崇的。
明治之後的1912年-1926年是大正時代,因為歐陸大戰讓日本工商業十分繁榮,所以這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黃金年代。在政治上被稱為“大正德謨克拉西”,在文學藝術上則是“大正羅曼恩蒂克”。
到底有多浪漫呢?
看看這一時代的作者們,寶塚、芥川龍之介、穀崎潤一郎、少年太宰治、武者小路實篤、竹久夢二、泉鏡花、佐藤春夫、室生犀星……
他們在東西文化的衝擊之中,作品不但是纖細敏感,都已經有點神經質了。顯而易見的,他們的作品難免與庶民的口味有所偏離。
1916年夏目漱石去世。因此那個時候的讀者都有了一個疑問,大正時代會出現下一個夏目漱石嗎?
然而我們日本人全都沒有想到的是,接續上夏目漱石,成為大正時代“國民大作者”不是日本人。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甚至是一個不以日語而是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人——袁燕倏。
順便提一下,夏目漱石是明治時代有名的美男子,而袁燕倏是劃時代的美男子。(注釋1)
兩人同為文學家,但是袁燕倏是比夏目漱石更為純粹的作家。他幾乎不涉及文學理論,隻以自己的作品來驗證他的“文學之道”。
那麽他的文學之道是什麽呢?按照袁燕倏本人的說法,就是“庶民的勝利”。
他對於所謂的知識分子文學的態度極為不屑。
他曾經說,這世上能寫寫小說,哼哼詩歌之人就算是知識分子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們的作品不過是吃飽了還認識幾個字的閑漢怨女們的無病呻吟罷了。
袁燕倏在上海中國公學擔任教授期間,曾經開辦過文學創作課。他第一個學年就出了一個題目《種田》。
他也真的在中國公學旁邊開辟了一塊農田,讓他的學生跟著老農耕作。等到收割完畢,學生們才開始正式寫作。
而他唯一給與滿分的學生作品隻有七個字加一個標點符號:種田真的太累了!
袁燕倏還給了這位學生一字五十銀元,總共四百銀元作為稿酬,這位學生名叫謝婉瑩。
正因為以這種樸實的、不虛矯的,很接地氣的態度進行文學創作,所以他的作品幾乎都是通俗文學作品,涵蓋了科幻、恐怖、偵探、言情、幻想等等通俗小說門類。
大概因為語言的限製,他在用不同語言創作的時候側重門類也不同。
他的英語小說主要是魔幻和科幻,他的中文小說則是打著穿越旗號的曆史小說。
而他的日文小說除了最讓人稱道的偵探小說之外,還有他自創的“輕小說”和“官能小說”。隻不過袁燕倏對於後兩者興趣不大,稍稍涉獵而已。
可是這兩者卻大受我們日本讀者的歡迎,也讓許多作者開始創作起這兩類小說。後來大蕭條的到來讓社會氣氛愈加嚴肅,政府出麵禁絕這才讓這股文學風潮稍加平息。
實際上裕仁天皇便是袁燕倏的忠實讀者,尤其喜歡他寫的官能小說。
據說,大正時代晚期最有名的一本官能小說《貴婦白蓮》是裕仁皇太子親自擬定大綱再秘密請別的作者代筆的。
還是據說,這本書的主角原型便是大正三大美女之一的柳原白蓮,她是大正天皇的表妹,也就是裕仁的表姑媽,還是一位著名女詩人,有著“築紫女王”之稱。而這位築紫女王與袁燕倏在二十年代早期也有過交集……
在日本文學領域,袁燕倏另一個主要成就是各種動漫作品的文字腳本。可以說,他把動漫提升到了一個前人甚至後人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直到二十一世紀,我們日本人也沒有創作出幾部能超越他在一百年前的作品。
不得不指出,他在純文學和詩歌方麵的才華以及成就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當袁燕倏在1921年剛從一位名叫服部平次的日本商人那裏學會日語之後,創作出來的第一首詩歌便是今天膾炙人口的《不畏風雨》。
請記住,很多人包括野村吉三郎、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這三位曆史名人都曾經親口證明,在此之前袁燕倏隻會用日文打招唿,哪怕連初學者都算不上的。
但是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學習之後,他不但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日語,還能用日語進行文學創作。這樣的語言天賦真是令人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我們隻能說,天才不但是超越時代的,也是無所不能的……”
——節選自加藤周一的《日本近代文學簡史》(注釋2)
……………………………………
注釋1:夏目漱石和魯迅有幾分相像,尤其是他們的胡子。有興趣的病友可以百度他們的照片來比較一下。實際上有一種說法,魯迅就是因為崇拜夏目漱石才留了一字胡。
注釋2:加藤周一是大左派,這不意外,戰後日本知識分子很多都是左派。
他在《日本社會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書中一針見血地說:“在十五年戰爭中,作為個人,日本沒有一個戰爭責任者,即大家都有錯。戰爭責任由全體日本國民承擔,不是由領導人承擔。所謂‘一億總懺悔’,就是說無論是香煙鋪的老板娘還是東條首相,都有一億分之一的責任。一億分之一的責任,事實上就是等於零,即變得沒有責任。大家都有責任,幾乎等同於沒有責任。”
這種大左派自然不會遮掩裕仁的“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