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征六國殺神白起戰長平趙括將出
帶著滿腔熱血,與對戰鬥的渴望,踏海而來的白起跟著真剛一路疾馳,終於趕到秦都鹹陽,恰逢秦昭王十二年,野心勃勃的秦昭王三問默蒼離,終得默蒼離為其製定了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大戰略,隨著這個戰略的製定,強將無疑成了秦國最最稀缺的人才,於是默蒼離趁此機會將白起引薦給秦昭王,秦昭王眼見白起實力強悍兵馬嫻熟,大喜之下封他為左庶長,並以他為大將統兵攻打韓國新城,就此拉開了殺神白起震驚天地的戎馬生涯!
白起成為將軍之後,立刻便展現出驚人的統兵能力,秦昭王十四年,韓魏聯軍扼守崤函以阻秦東進,秦國的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白起上任後采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此戰白起一戰成名,因功升任國尉。
秦昭王十五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一舉奪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
秦昭王十六年,白起與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
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
秦昭王二十七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講和。
秦昭王二十八年,秦國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
秦昭王二十九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占楚國都城郢城,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向東進兵至竟陵,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楚頃襄王將陳作為都城,仍稱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國巫、黔中郡,至此楚國一蹶不振,再難對秦國霸業造成威脅。
同年,秦國以郢為南郡,因白起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封其為武安君,至此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打韓國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
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攻占韓國野王,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絕斷,韓國國君韓桓惠王命上黨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馮亭不願,密謀將上黨歸入趙國,欲以此引趙國參戰,合韓、趙、魏三國之力共抗秦國,趙孝成王與大臣商議之後欣然應允,他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以防備秦軍來攻。
遇到老將廉頗,白起才算是遇到生命之中第一個可以在統兵作戰方麵與他一較高下之人,廉頗在長平一共布下三條防線,第一道是空倉嶺防線,第二道是丹河防線,第三道防線是百裏石長城,三道防線東西數十裏,星羅棋布,互相連接,秦軍前期攻勢十分順利,很快便攻陷了空倉領防線。
但第一道防線的失利並未令廉頗氣餒,他立刻重新分析當前局勢,在察覺到地形因素不利於趙軍,而秦國補給線遠比趙軍漫長,後勤保障比趙國困難之後,廉頗毫不猶豫便放棄了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陣地,將第二道防線收縮至丹河以東,構築壁壘,以逸待勞,堅守待變。
事實證明廉頗的戰略是成功的,經過廉頗重新構築的丹河防線成功抵擋住秦軍的攻勢,秦趙兩軍數十萬大軍陷入長達三年的消耗戰,但與此同時廉頗的戰略卻也是失敗的,因為趙國的糧產量隻有秦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數十萬大軍長達三年的消耗戰,令趙國國庫逐漸難以為繼,恰逢這三年戰爭令老將廉頗舊傷複發,趙軍不得已必須臨陣換帥!
……
趙都邯鄲,王宮大殿。
趙孝成王麵色難看的坐在王位之上,對著下方文武大臣沉聲說道:“前線傳迴消息,廉頗老將軍舊傷複發,難以繼續主持戰局,眾位卿家可有能夠接替老將軍的合適的人選?”
聽聞趙孝成王之言,百官之首的趙國丞相藺相如當即出列答道:“迴稟王上,大將李牧衛戎北邊,令匈奴不敢輕易來犯,實為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可堪大用!”
大臣郭開聞言連忙出列說道:“但秦軍雖兇,北方匈奴也是不可小覷,若是將李牧調至長平,卻令北方匈奴伺機南下,我趙國豈不將要遭受兩麵夾擊之危?還請王上三死!”
“哦?”趙孝成王目光轉到郭開身上,心中思索片刻覺得郭開所言不無道理,但若是不選李牧,一時之間卻又沒有合適的人選,於是趙孝成王幹脆對郭開問道:“卿家既然否定李牧,想必心中已有更好的人選!”
“是!”郭開點頭答道:“據在秦國的探子傳迴的消息,武安君白起曾在與人飲宴之時,稱他最敬佩之人乃是馬服君趙奢,而最不願與之為敵者則是馬服君之子趙括,隻因趙括家學淵源,從小便已博覽兵書,若是領並為將定是生平大敵!臣以為不若便以趙括替換廉頗老將軍,便是不能戰勝白起,也可對他造成威懾!”
“臣反對!”丞相藺相如連忙出言說道:“趙括雖然自幼飽讀兵書,但卻從未有過臨陣對敵的經驗,而那武安君白起久經戰陣經驗老道,非是趙括所能相提並論,況且趙括年輕氣盛,萬一中了白起誘敵之計,不但會毀了廉頗苦心經營多年的丹河防線,更有可能將前線數十萬大軍生生葬送,望大王三思呀!”
“丞相此言差矣!”藺相如話音方落,郭開便否決道:“當年的白起不也是未經戰陣,便被秦昭王封為左庶長,統領大軍攻伐韓國,這才有了如今威震六國的武安君,既然從前不過一介平民的白起都能有如此作為,身為馬服君之子的趙括又為何不能!”
“你……咳咳咳……”藺相如顯然被郭開這強詞奪理的話給氣著了,他手指顫抖的指著郭開,剛要開口便是一連串的猛咳,原來此時藺相如早已重病纏身,隻因放心不下前方戰事,這才強撐病體參加朝會,此時被郭開一氣之下,藺相如頓時麵色煞白,額頭冷汗不斷冒出,竟是久久口不能言。
“好了好了,兩位卿家不要吵了!”眼見兩人氣氛越發僵持,趙孝成王終於出言製止,便見趙孝成王自王位上緩緩起身,掃視殿中眾人高聲說道:“本王心意已決,任命趙括為將,立刻奔赴長平替迴廉頗老將軍,不得有誤!”
……
秦都鹹陽,默蒼離府。
“臨陣換帥,乃是兵家大忌,而那趙括雖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自小飽讀兵書,但他卻沒有絲毫臨陣經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與白起大哥這種實戰派交戰,又哪有不輸的道理?”車芸沉默片刻,而後咬牙切齒道:“還有那郭開,明明身為趙國大臣,卻暗自收受我們的賄賂,雖然正是因為他,才能令師尊的計劃順利進行,但這種人……這種人,當真令人不齒!”
心知車芸因為郭開而聯想到昔日出賣令狐國,致使令狐國覆滅於趙衰之手的北宮大夫,默蒼離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而後說道:“你說錯一件事情!”
“嗯?”車芸歪了歪頭,不解道:“哪件事情?”
“趙括!”默蒼離緩緩迴身,背對車芸,走了幾步之後側頭說道:“趙括並非如你想象那般無用,恰恰相反,遇到趙括,必將是白起征戰至今的……最大考驗!”
……
趙都邯鄲,馬服君府。
一間廣闊的房間之中放著一張古琴,一位風姿儒雅的青年男子坐在琴前,雙手緩緩的撥動琴弦,彈奏出沉重輕緩的音樂,忽而一聲清脆驟然響起,古琴之上一根琴弦驟然崩斷,青年男子看著古琴微微一笑說道:“琴弦崩斷,絕非偶然,定是有人旁聽,還請朋友不要躲藏,出來與括一會如何?”
“哈,你果然有慧根呀!”一聲輕笑,一位身穿白色雲紋祭司長袍的中年男子現身房中,對那青年男子拱手說道:“陰陽家雲中君,有禮了!”
聽聞雲中君的身份,青年男子毫不意外的說道:“原來是陰陽家五大長老之一的金部長老,閣下不在楚國清修,來我這裏做什麽?”
雲中君答道:“在下來此,乃是奉我陰陽家家主東皇太一之命,與公子商談合作之事!”
“果然,到了最後,還是要我出手嗎?”青年男子緩緩起身,儒雅的麵容泛起一抹從容的微笑,此刻他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張同樣俊美,但卻仿佛永遠淡漠的麵容,不禁輕聲說道:“就讓我與你再度對決吧,蒼離先生!”
帶著滿腔熱血,與對戰鬥的渴望,踏海而來的白起跟著真剛一路疾馳,終於趕到秦都鹹陽,恰逢秦昭王十二年,野心勃勃的秦昭王三問默蒼離,終得默蒼離為其製定了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大戰略,隨著這個戰略的製定,強將無疑成了秦國最最稀缺的人才,於是默蒼離趁此機會將白起引薦給秦昭王,秦昭王眼見白起實力強悍兵馬嫻熟,大喜之下封他為左庶長,並以他為大將統兵攻打韓國新城,就此拉開了殺神白起震驚天地的戎馬生涯!
白起成為將軍之後,立刻便展現出驚人的統兵能力,秦昭王十四年,韓魏聯軍扼守崤函以阻秦東進,秦國的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白起上任後采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此戰白起一戰成名,因功升任國尉。
秦昭王十五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一舉奪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
秦昭王十六年,白起與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
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
秦昭王二十七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講和。
秦昭王二十八年,秦國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
秦昭王二十九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占楚國都城郢城,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向東進兵至竟陵,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楚頃襄王將陳作為都城,仍稱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國巫、黔中郡,至此楚國一蹶不振,再難對秦國霸業造成威脅。
同年,秦國以郢為南郡,因白起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封其為武安君,至此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打韓國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
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攻占韓國野王,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絕斷,韓國國君韓桓惠王命上黨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馮亭不願,密謀將上黨歸入趙國,欲以此引趙國參戰,合韓、趙、魏三國之力共抗秦國,趙孝成王與大臣商議之後欣然應允,他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以防備秦軍來攻。
遇到老將廉頗,白起才算是遇到生命之中第一個可以在統兵作戰方麵與他一較高下之人,廉頗在長平一共布下三條防線,第一道是空倉嶺防線,第二道是丹河防線,第三道防線是百裏石長城,三道防線東西數十裏,星羅棋布,互相連接,秦軍前期攻勢十分順利,很快便攻陷了空倉領防線。
但第一道防線的失利並未令廉頗氣餒,他立刻重新分析當前局勢,在察覺到地形因素不利於趙軍,而秦國補給線遠比趙軍漫長,後勤保障比趙國困難之後,廉頗毫不猶豫便放棄了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陣地,將第二道防線收縮至丹河以東,構築壁壘,以逸待勞,堅守待變。
事實證明廉頗的戰略是成功的,經過廉頗重新構築的丹河防線成功抵擋住秦軍的攻勢,秦趙兩軍數十萬大軍陷入長達三年的消耗戰,但與此同時廉頗的戰略卻也是失敗的,因為趙國的糧產量隻有秦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數十萬大軍長達三年的消耗戰,令趙國國庫逐漸難以為繼,恰逢這三年戰爭令老將廉頗舊傷複發,趙軍不得已必須臨陣換帥!
……
趙都邯鄲,王宮大殿。
趙孝成王麵色難看的坐在王位之上,對著下方文武大臣沉聲說道:“前線傳迴消息,廉頗老將軍舊傷複發,難以繼續主持戰局,眾位卿家可有能夠接替老將軍的合適的人選?”
聽聞趙孝成王之言,百官之首的趙國丞相藺相如當即出列答道:“迴稟王上,大將李牧衛戎北邊,令匈奴不敢輕易來犯,實為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可堪大用!”
大臣郭開聞言連忙出列說道:“但秦軍雖兇,北方匈奴也是不可小覷,若是將李牧調至長平,卻令北方匈奴伺機南下,我趙國豈不將要遭受兩麵夾擊之危?還請王上三死!”
“哦?”趙孝成王目光轉到郭開身上,心中思索片刻覺得郭開所言不無道理,但若是不選李牧,一時之間卻又沒有合適的人選,於是趙孝成王幹脆對郭開問道:“卿家既然否定李牧,想必心中已有更好的人選!”
“是!”郭開點頭答道:“據在秦國的探子傳迴的消息,武安君白起曾在與人飲宴之時,稱他最敬佩之人乃是馬服君趙奢,而最不願與之為敵者則是馬服君之子趙括,隻因趙括家學淵源,從小便已博覽兵書,若是領並為將定是生平大敵!臣以為不若便以趙括替換廉頗老將軍,便是不能戰勝白起,也可對他造成威懾!”
“臣反對!”丞相藺相如連忙出言說道:“趙括雖然自幼飽讀兵書,但卻從未有過臨陣對敵的經驗,而那武安君白起久經戰陣經驗老道,非是趙括所能相提並論,況且趙括年輕氣盛,萬一中了白起誘敵之計,不但會毀了廉頗苦心經營多年的丹河防線,更有可能將前線數十萬大軍生生葬送,望大王三思呀!”
“丞相此言差矣!”藺相如話音方落,郭開便否決道:“當年的白起不也是未經戰陣,便被秦昭王封為左庶長,統領大軍攻伐韓國,這才有了如今威震六國的武安君,既然從前不過一介平民的白起都能有如此作為,身為馬服君之子的趙括又為何不能!”
“你……咳咳咳……”藺相如顯然被郭開這強詞奪理的話給氣著了,他手指顫抖的指著郭開,剛要開口便是一連串的猛咳,原來此時藺相如早已重病纏身,隻因放心不下前方戰事,這才強撐病體參加朝會,此時被郭開一氣之下,藺相如頓時麵色煞白,額頭冷汗不斷冒出,竟是久久口不能言。
“好了好了,兩位卿家不要吵了!”眼見兩人氣氛越發僵持,趙孝成王終於出言製止,便見趙孝成王自王位上緩緩起身,掃視殿中眾人高聲說道:“本王心意已決,任命趙括為將,立刻奔赴長平替迴廉頗老將軍,不得有誤!”
……
秦都鹹陽,默蒼離府。
“臨陣換帥,乃是兵家大忌,而那趙括雖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自小飽讀兵書,但他卻沒有絲毫臨陣經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與白起大哥這種實戰派交戰,又哪有不輸的道理?”車芸沉默片刻,而後咬牙切齒道:“還有那郭開,明明身為趙國大臣,卻暗自收受我們的賄賂,雖然正是因為他,才能令師尊的計劃順利進行,但這種人……這種人,當真令人不齒!”
心知車芸因為郭開而聯想到昔日出賣令狐國,致使令狐國覆滅於趙衰之手的北宮大夫,默蒼離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而後說道:“你說錯一件事情!”
“嗯?”車芸歪了歪頭,不解道:“哪件事情?”
“趙括!”默蒼離緩緩迴身,背對車芸,走了幾步之後側頭說道:“趙括並非如你想象那般無用,恰恰相反,遇到趙括,必將是白起征戰至今的……最大考驗!”
……
趙都邯鄲,馬服君府。
一間廣闊的房間之中放著一張古琴,一位風姿儒雅的青年男子坐在琴前,雙手緩緩的撥動琴弦,彈奏出沉重輕緩的音樂,忽而一聲清脆驟然響起,古琴之上一根琴弦驟然崩斷,青年男子看著古琴微微一笑說道:“琴弦崩斷,絕非偶然,定是有人旁聽,還請朋友不要躲藏,出來與括一會如何?”
“哈,你果然有慧根呀!”一聲輕笑,一位身穿白色雲紋祭司長袍的中年男子現身房中,對那青年男子拱手說道:“陰陽家雲中君,有禮了!”
聽聞雲中君的身份,青年男子毫不意外的說道:“原來是陰陽家五大長老之一的金部長老,閣下不在楚國清修,來我這裏做什麽?”
雲中君答道:“在下來此,乃是奉我陰陽家家主東皇太一之命,與公子商談合作之事!”
“果然,到了最後,還是要我出手嗎?”青年男子緩緩起身,儒雅的麵容泛起一抹從容的微笑,此刻他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張同樣俊美,但卻仿佛永遠淡漠的麵容,不禁輕聲說道:“就讓我與你再度對決吧,蒼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