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出去又挨個號舍問,找到趙台鼎,說道:“趙兄可知,你的同門師兄弟也在此間?”


    趙台鼎詫異道:“誰是我同門師兄弟?”


    “你不是出自泰州學派嗎?有一人,師承羅汝芳,可是師出同門?”


    張介賓侃侃而談,這次倒沒有整怪,他是有分寸的,稍稍整一迴,總得給些補償,不然可就把人得罪完了。


    趙台鼎興奮了,激動的說道:“近溪先生高徒,恨不能立刻相見,不知人在何處,姓甚名誰?我這便找去。”


    羅汝芳此前擔任雲南道巡察副使,不是正官,沒有入京朝覲。但此次還是論功行賞,得以官拜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與呂坤一樣職務。


    與此同時,李贄也升為雲南姚安知府。泰州學派兩大幹將,同時出現在雲南,加上趙貞吉在四川推廣心學,貴州又是龍場悟道所在,這就使得雲貴川一時之間成為陽明心學的又一中心。


    而巧合的是,李贄和趙貞吉一樣,沒有師承,卻又同屬泰州學派。可見泰州學派,在此時是眾望所歸。


    “茫茫人海,我湯顯祖的知音何在?”


    張介賓還沒開口,這時傳來湯顯祖的怒吼,頓時一哆嗦,有些害怕起來,腦子一轉,趕緊說道:“就是他,臨川湯顯祖,你聽,正在找知音呢!痛苦成什麽樣了。”


    趙台鼎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趕緊迎了上去,抱拳道:“壯哉!湯兄真男兒!”


    湯顯祖像是沒聽到一般,怒吼仿佛用盡了全身的氣力,這時蔫了下來。


    “在下內江趙台鼎,見過湯兄!”趙台鼎繼續說道。


    湯顯祖仍然如行屍走肉般走著,也不知聽沒聽到。


    “兄台可是泰州學派,近溪先生傳人?”趙台鼎再次問道。


    聽到泰州學派和近溪先生,湯顯祖才轉過身來,茫然的看著他。


    “先父趙貞吉,開蜀中王學一派,方家都將之歸於泰州一門。”


    趙台鼎說道,他並沒有說“文肅”的諡號,這是去年朝廷賜予,按此時的消息傳播速度,遠沒到世人皆知的地步。


    經過他的解釋,湯顯祖才迴過神來,傻傻地問道:“與我何幹?”


    “呃……”趙台鼎頓時不知該說什麽了。


    湯顯祖繼續無意識的向前走著,心中悲苦依舊。想起恩師羅汝芳,不覺又思念起來。


    羅汝芳也是旴江之人,湯顯祖少時慕名拜師學習,是目前為止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


    湯顯祖還有個師叔叫何心隱,師公顏山農,都是泰州學派幹將。更有師叔祖王畿,乃王陽明愛徒,浙中派創始人。


    趙台鼎又追了上來說道:“你我師出同門,今又同窗,應該好好親熱親熱。”


    湯顯祖抱歉道:“趙兄,不好意思,今日我狀態不佳,來日再登門拜訪!”


    湯顯祖走後,張介賓才敢走上前來,說道:“我雖非王門中人,但父親也曾帶我拜訪過龍溪先生,更去會稽陽明洞麵壁參悟過三日。”


    趙台鼎雖然也算是泰州學派一員,可平時都在川內,父親做官繁忙,對他教導少了,加之泰州一派,講究有教無類,人人皆可成聖,對門人弟子都是任其自然成長。


    蜀地遠離王門大本營,書本得來的知識多,實地了解就很少。於是趙台鼎問道:“我遠在蜀地,了解有限,可否給我講講?”


    “一開始啊,父親想讓我拜龍溪先生為師,可龍溪先生早已不收弟子,就連李卓吾,也隻能一旁聽講,而無師徒名分。龍溪先生就給父親推薦李卓吾,說他是王門後起之秀,日後扛大旗者。”


    原來王畿正是山陰人,年少時豪放率性,日日在酒肆博場中,每天都涉足酒樓茶館和賭場。


    王陽明是寧波餘姚人,聽說了王畿,很想結識這位豪傑,可是始終沒有適當的機會。


    於是,王陽明每日命弟子勤練各種賭技、酒量、樂器,然後暗暗派去找王畿。


    弟子跟隨王畿到酒樓,對王畿表示願意與他賭一局。王畿笑著說:“腐儒也會賭博嗎?”


    弟子說:“我們師門每日都賭。”


    王畿不由大感驚奇,就要見見王陽明。


    一見王陽明的麵,就被陽明先生深邃的思想折服。立刻表示願意拜王陽明為師,成了王陽明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更開創了王門七派中的“浙中派”。


    由於對王畿的喜愛,王陽明常講學於山陰,且深有桑梓之念。故病逝後,王畿等弟子從江西扶柩歸來,葬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會稽山更有陽明洞,陽明之名號來源於此。


    當張介賓講起這段少為人知的事情時,趙台鼎聽得目瞪口呆。


    一是震驚於王畿王龍溪年少輕狂,二是震驚陽明先生別具一格,收徒也是,歸葬更是。


    都說落葉歸根,卻不歸葬餘姚,而是山陰蘭亭。


    許久趙台鼎才緩緩說道:“今日方知,會稽山陰之蘭亭將是千古聖地,有朝一日必去拜祭一番。”


    張介賓心中卻開始犯嘀咕:“先生葬於山陰蘭亭花街仙霞山南麓,嗯,應該是會稽山的一部吧?嗯,總不至於是重名,若無意義,何以葬於此!”


    這樣一想,心中頓時坦然,因為即便他是山陰人,可也不知道王羲之時期的蘭亭和現在的蘭亭是否同一處,更不知這就是大禹歸葬之地。


    同為山陰人的徐渭說:“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曾國藩也拿來比較:“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若無關聯,何以比較?


    王羲之不是山陰人,卻成就了會稽山陰之蘭亭。


    大禹不是會稽人,葬於會稽山;王陽明不是山陰人,也葬於會稽山陰。


    二人同為聖人,有大功於中華,而都葬於會稽山陰,這是對此地河山何等的熱愛!


    會稽山陰有此三人,足以名垂千古。何況還有徐渭、魯迅等一大群人,交相輝映。共同奠定了紹興文運傳承,曆數千年而不絕。


    “會稽山陰,鍾靈毓秀,聖人所愛,趙兄當來看看。我也算是蜀人,祖籍綿竹,可我也熱愛會稽山陰的一草一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者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子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子飛並收藏醫者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