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工廠,範陽感到渾身一陣的舒爽。

    熟悉的感覺又迴來了。

    那種頤指氣使,蒞臨視察的感覺,比在公司舒服多了。

    做一個外貿人,還是在工廠能找到最佳存在感。

    發現好貨的過程就像逛窯子一樣,給人無限遐想。

    “迴去了嗎?”盧正山問。

    “再逛會兒,看看這邊的布料廠家,直接找這邊的街道辦事處吧,這條街什麽名字?”

    盧正山瞧了一會兒:“水塔街。”

    找了個人問清楚地方,來到水塔街社區辦公室。

    點名找這邊的負責人。

    沒一會兒辦公室主任被叫了下來,說明來意,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身份,隻說是外貿公司,想采購布料,之後詢問這邊最大的布料廠。

    “你說紡織廠吧,去六道灣,南湖東路,一問就知道,紅星304廠,那邊生產帆布和帆布包。”

    隨後趕到南湖東路,很快找到地方,這是一家國營老廠,四周建有圍牆,遠遠可以看到幾棟家屬樓,一座典型的城中廠。

    廠大門用鐵皮做了個圓弧形,上麵一顆鐵皮五角星,紅星304紡織廠。

    看門的是個老頭,給直接領到了辦公大樓。

    廠長姓王,帶著範陽參觀了一番。

    半個小時不到,範陽便出來了。

    沒戲。

    六七十年代的老廠,設備簡直沒更新過,布料染色這個環節,有兩種分別,色織布,染色布。

    最基本的就是染色布,是用純白的棉線織成布料過後,再整體染色。

    整塊布就隻有一種顏色。

    在這種基礎上可以印花,染料印上去就叫印花布。

    但掉色和褪色都很嚴重。

    更高一檔的,就叫色織布,是先染線,再織布。

    一筒一筒的棉線,就被染成了各種顏色。

    例如紅色線和藍色線,混合織成,就能織成紅藍格子布。

    色織布明顯優於染色布。

    可這邊的布料廠,仍然是以染色布為主,生產的仍然是老三樣。

    又走訪了幾家私營的布料廠。

    仍然一無所獲。

    這邊的供應鏈條,僅僅適合賈愛軍這種服裝廠家。

    要麽就是新韁特色的艾德萊斯布料。

    花花綠綠,主要以大紅,大黃,大綠為主,還鑲嵌了不少真絲,搞得大紅大紫。

    完全沒有出口西歐的商品價值。

    “看來是沒戲了。”

    範陽坐上車,半下午的時間就這麽耽誤了。

    翻開自己的小本子,下一家500萬注冊資金的服裝公司,庫爾勒罕古麗服飾有限公司,庫爾勒到是不遠,但需要先去找那批河南倒爺。

    可更令範陽感興趣的是另外一家,熱依罕服飾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做健美褲的,在阿拉山口。

    彈性麵料也是個非常專業的事情,第二代彈性麵料肯定是要跟他們合作的,所以範陽沒有把打底褲的圖紙給阿麗女老板。

    可一想到阿拉山口,心裏就是一咯噔。

    阿拉山口,就意味著——邊境。

    前幾年還好,可這幾年的中俄邊境,錢,好掙,可真不是一般人敢去的。

    皺著眉考慮了一會兒,問副駕駛的盧正山:“你老實說,現在的阿拉山口是個什麽狀況?”

    盧正山臉上一抹驚慌:“啊?現在要去阿拉山口嗎?霍爾果斯不好一點嗎?”

    阿拉山口是火車口岸,霍爾果斯是公路口岸。

    而中歐列車必須通過阿拉山口,是繞不過去的。

    “阿拉山口,你老實說,你去過那邊沒有。”

    盧正山低頭,不說話了。

    “我又不怪你,你說哈薩克農場的事情,什麽棉花渠道,我根本就不在意,要不然我就不會聯係建設兵團,棉花我隻做正規渠道,我看重的是你在玉石方麵的能力,你照實說。”

    “亂,是真的亂,跨過邊境,很有可能死在那邊,你知道車臣吧?”

    “我知道。”

    在被厄羅斯征服的眾多民族裏,有兩個著名的戰鬥民族,哥薩克人,車臣人。

    哥薩克人長期忠於俄國政權,是生活在烏克蘭地區,東歐大草原的一支遊牧民族,在中世紀時期就已經名震天下,靠著精良的鐵騎兵,被征服後,為俄國的百年開疆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令西方世界聞風喪膽的克格勃,也是哥薩克人在主事,成員也多是哥薩克人。

    而車臣人則恰恰相反,這也是一支遊牧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山脈附近,生性好戰,就跟中國古代的匈奴,契丹一樣,有著一項特殊的愛好,搶劫。

    在黑海和裏海中央,高加索山脈和亞米尼亞高原之間。

    有一片叢山疊嶂的地帶,外高加索地區。

    車臣人就生活在這裏,剛好夾在幾個地形的中央,扼守著歐洲前往中東的交通要道,草原走廊,往上是厄羅斯,往下,就是伊朗和土耳其。

    也是厄羅斯出兵土耳其的必經之地。

    車臣人夾在中間,接了春羔,打了秋草過後,沒事幹?就四處侵略,燒殺搶劫,是出了名的野蠻人,被沙皇俄國征服過後,與哥薩克人的效忠不一樣,是誓死不屈。

    是真正意義上的誓死不屈。

    無論怎麽殺,怎麽剮,這支民族以傳奇般的倔強,就是要造反,不斷的造反,好幾次的血腥鎮壓,在石大林時期,1944年,被徹底趕出高加索,分為兩部份流放,到西伯利亞挖礦,到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種棉花。

    舉族46萬人,被集體流放,家園和農田被燒毀,以斷絕他們迴家的念頭,全部塞進火車皮,兩個星期沒有提供食物,死在路上的就有15萬人。

    為車臣人埋下了刻骨的仇恨。

    蘇連解體過後,各地生活在最底層的車臣人,積壓了半個世紀的怒火爆發了,又開始團結起來,誓必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

    到目前為止已經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

    關鍵的是,哈薩克斯坦,就曾流放了十幾萬車臣人,生活了幾十年,幾十萬的車臣人。

    哈薩克斯坦現在的經濟狀況那麽糟糕,也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車臣人鬧的。

    而他們的資金主要靠搶,經常性的占領整座城市,村莊,偏偏厄羅斯的政權,又處在曆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腐敗嚴重,鎮壓無力,各大邊境口岸也是他們的主要活動場地。

    有多危險就可想而知了。

    車臣叛軍經常性的開著搶來的坦克,和厄羅斯軍隊火並。

    邊境城市也經常被這些人混進來。

    盧正山說道:“那邊什麽人都有,很亂,想要在那邊做生意,必需要有人保護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國際倒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牛小王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牛小王呀並收藏重生之國際倒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