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惦記著哪部份的貸款吧?”劉主任笑問道。

    “哈哈,我就知道瞞不過老哥你啦。”

    “放心,農行那邊開發區的20萬的專項貸款早就給你辦下來了,就等簽字,但我估計現在你的家當,20萬怕也不頂用吧?”

    “的確不夠,今年的貨幣政策咋樣?寬鬆嗎?”

    “那就太寬鬆了,你不找我,我還要找你呢,現在的情況是有錢都貸不出去,現在我市的幾家商業銀行,到處尋找優質資產,但你得派人過來麵談才行。”

    範陽表示了一番感謝,掛掉電話。

    趕緊給劉鼎新再打過去。

    讓他親自帶人到漢中跑一趟。

    那邊的工地都快完工了。

    還有一大堆事務需要處理。

    想要獲得商業貸款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柿餅加工廠的班底還沒搞起來,連核算財務的都沒有,但有劉主任出麵斡旋,還有150萬美元的出口合同,再加上又屬於鼓勵行業,恰逢93年的貨幣政策持續寬鬆,積極一點,活動一下,貸個一兩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忙了一陣就該吃晚飯了,趙光明和順子睡得像豬一樣,範陽有心想給他們接風的,去問幾個外國人,也是早早就睡了。

    “算你小子走運。”

    範陽本來想狠狠的宰上一筆那個叫楊業的。

    撇撇嘴算了。

    而另一邊,天山區。

    一棟莊嚴,大氣,占地麵積龐大的辦公大樓,外牆貼著藍白色的瓷磚,門口一座大理石招,紅色的鐵皮字寫著《新韁維吾兒自治區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廳》

    這是省一級的外經貿部直屬機構,下設17個處,包括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處,外國投資管理處,服務貿易處,還有市場體係建設處。

    涵蓋了包括管理,貿易,外商,投資,服務,等等方方麵麵的事項。

    波特蘭他們的投資管理,磋商,以及談判都集中在這裏。

    三樓轉角的一間會議室裏,煙霧繚繞,煙灰缸裏插滿了煙頭,台桌上擺著幾個搪瓷茶缸,幾位穿著中山裝,幹部模樣的中年人,輪番對著塔城伊寧啤酒廠的廠長兼黨組書記,王兆軍,作著思想工作。

    政策研究處的王副處長口水都說幹了:“小王啊,如今時代在變,政策也在變,我也是人民公仆,會做損害集體利益的事嗎?現在三資公司是大勢所趨,接受外資,公有製仍然是主體得嘛,外資隻占四分之一,我們還可以從裞收,勞務方麵得到益處,還可以引進先進設備,打開外國的銷售渠道,一舉幾得的事情,現在全國上下都在這樣搞,你不要老是用狹隘的眼光看問題,要適當的變通嘛。”

    外商投資管理處的一位副處長,也在旁邊說道:“目前引進外資是我們國家迫切的需要,是有健全的市場法規體係的,難道我們解釋的還不夠清楚?你到底是不相信我,還是不相信政策?”

    王兆軍四十來歲,76年參加工作,在伊寧啤酒廠做一名打麥工人,然後到塔城技校學習了釀酒專業,84年伊犁建立烏蘇啤酒廠時,還曾調到伊犁擔任過兩年的車間主任,是一個實幹派,一路幹到伊寧啤酒廠的廠長兼黨組書記。

    國營企業改製過後,在王兆軍的帶領下,積極的適應市場經濟,優化產業結構,目前伊寧啤酒廠的效益良好,在他手上經曆了改革之初的陣痛,終於走上了正軌,前景一片大好。

    正當王兆軍躊躇滿誌的時候,竟然提出讓外資入股,更加不能接受的是,廠址搬遷。

    區委要求伊寧啤酒廠全麵重組,由外商出資,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管理辦法,沿用伊寧啤酒廠的生產班底,和現有銷售渠道,最終建設成一流的啤酒生產企業,將廠址搬遷到頭屯河烏魯木齊經濟開發區。

    可那個地方還是一片荒地。

    “政策我知道,形勢我也了解,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廠區的工人怎麽辦?這麽大的廠子說搬就搬,興師動眾,萬一搞垮怎麽辦?前幾年廠子窮得揭不開鍋,怎麽不叫我搬?我讀書少,但也知道什麽叫優質資產,那些破產的廠子那麽多,為什麽不叫他們搬?反正不管怎麽說,我不同意,要嗎我辭職,你們另找人幹。”

    王兆軍撂挑子的話都說出來了。

    “你看看,你看看,你這像是一個黨員說的話嗎?前幾年,前幾年誰又不難受了?現在好不容易發展起來了,更要把握住機會,況且你是做出成績了,不也應該為地方上的同誌做出表率?”

    一時間爭吵不休。

    同樣的情景還在其他的幾個會議室輪番上演。

    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廳廳長,兼自治區對外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馬榮軍,一手捏著人中,臉上一抹疲憊。

    深感發展的時機來臨,任重道遠,肩上的責任重大。

    他是中央空降下來的,參與過蛇口工業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的前期建設,空降過來主持新韁的對外開放,貿易投資兩手抓,一上任就接連布局幾大重要舉措,其中一項就是建設頭屯河經濟開發區,可目前還隻是一片荒地。

    既要吸引外資,還要招收更多的本地企業,可落實的難度太大。

    絲綢之路旅行團的6000萬美元投資,都需要找到合資單位,並且外商的投資不能超過4分之1,談何容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更加重要的是,作為一名國家幹部,一切都要以國家利益為重。

    貿易上麵必須保持順差為己任。

    簡而言之就是不能吃虧。

    他的對麵坐著另外一名幹部,穿著一身中山裝,姓鄭,是對外貿易處的處長。

    負責進出口商品配額管理,組織實施工業產品,原材料,以及農產品的進出口計劃。

    還有進出口經營許可證。

    是重要的執行部門。

    也是外經貿廳的左膀右臂。

    此時已經晚上7點多了,天已擦黑,辦公室100瓦的燈泡亮度都還不夠,桌上亮起台燈,廳長仍在低頭審閱文件。

    鄭處長站起來,輕手輕腳的拿起茶杯,換上一杯新茶。

    “廳長還是要以身體為重,要不先到食堂吃飯?”

    “等會兒再說吧。”

    鄭處長輕手輕腳的迴到原位。

    過了十多分鍾。

    馬廳長放下手中的文件,在桌子上掇了兩掇,放進旁邊的抽屜裏。

    給對麵的鄭處長扔過去一根煙:“那400萬的貿易合同,進行得怎麽樣了?”

    說到貿易合同,鄭處長眼中一亮,對新來的馬廳長閃過一絲敬佩。

    英國人已經很有誠意了,既帶來投資,還送上一份400萬美元的貿易合同。

    卻沒想到馬廳長寸步不讓,別人來者是客,卻提出堪稱無理的一係列要求。

    不能采購糧食,棉花,羊毛,礦產資源,甚至連甜菜都不讓采購。

    新韁目前的優勢資源,絲毫不讓。

    “順利,就隻剩下細節了。”

    馬廳長點點頭,又問道:“對方的反應呢?”

    鄭處長臉色微微一變。

    “照實說。”

    “略有不快,其他的都協調好了,唯獨德國的一家啤酒廠,想采購一定的啤酒花,自從上次過來考察之後,對我們的麥芽和啤酒花評價非常高,願意展開深度合作,還表示想要在這邊投資農場,英國人的意思,是讓我們適當滿足一下,畢竟這些集團公司也不是鐵板一塊。”鄭處長答道。

    “這個堅決不行,民族工業寸土必爭,目前發改委正在籌備幾大啤酒生產基地,我們扼守西北重地,更要為國家看守門戶,以後我們自己都不夠用,再拿資源換市場,再拿市場換集市,這一點也不行,至少在我任上堅決不行。”

    鄭處長不敢再爭,連忙點頭表示明白。

    但轉瞬,擺出一張苦臉:“這個,這個。”搓了下手掌:“我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吧。”

    “希望廳長也理解一下我們工作中的難處,這批來的兩個英國人,真的是很有誠意了,都答應了,唯獨這個希望照顧一下,啤酒花就算了,麥芽呢?是不是象征性的通融那麽一小下?”

    “麥芽,不是不行,但這一次不行,目前我們新韁,還處在比較原始的生產狀態,工業和農副產品都丞待發展,我們更應該借助這一次的機會,讓西方世界認識新韁,了解新韁,除了棉花和羊毛我們就沒有其他可供出口的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去尋找,拓寬出口的項目和渠道,也為經濟開發區的商品經濟起個好頭,另外,還要讓西方國家,充分的意識到新韁的區位優勢,和地緣優勢,我們處於歐亞大陸的腹地,經濟和交通大動脈,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為什麽眼光就非要落在傳統的項目之上呢?我還是那個意見,維持不變,你們注意照顧一下外商的情緒。”

    馬廳長態度堅決。

    鄭處長則出了一背冷汗:“是,是,一定貫徹落實。”

    “你把我的意見,再一次向各個兄弟單位都轉告一下。”

    “是,還有一個事情要向您請示,是關於計劃商品的,他們拒絕了幾大國貿公司,自己帶了一個貿易公司過來,讓他們來全權負責,而我們隻是配合。”

    馬廳長略一皺眉,沉思了一會兒:“可以,畢竟雙方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這家公司具體情況了解嗎?”

    “已經初步了解,是連雲港的一家貿易公司,注冊時間不到半年,據外商介紹,曾負責英國四十八家集團在連雲港的集裝箱調度業務,對他們的需求比較熟悉,目前也跟隨外商來到了新韁,下榻在區委招待所四樓,負責人叫範陽,是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

    “非常年輕。”

    “讓他明天過來一趟吧。”

    而範陽這邊,簡單的吃了晚飯,去新華書店購買了兩本新韁地理圖冊,紙,筆,召集貿易小組的幾個人到自己房間,開始策劃了。

    床鋪上的被子已經被搬到一邊,其中一本地理圖冊已經被撕開。

    在床鋪上東一張西一張的平鋪著。

    範陽隻穿一件襯衣,撩起袖子,站在一旁咬著筆杆。

    眼前的圖冊,已經把新韁的大概區域,理出了一個頭緒。

    新韁全境166萬平方公裏,相當於6分之1個中國那麽大。

    一共分為13個地區。

    阿泰勒,塔城,昌吉,哈密,吐魯番,阿克蘇,伊犁,和田,喀什,巴音郭楞,克孜勒蘇,博爾塔拉,烏魯木齊。

    這些都需要一個一個的調查,摸索。

    “工作量很大,但是收獲必定很豐厚,這也有助於我們全麵了解新韁,先從昌吉開始吧,昨天才從105團場迴來,你們先談談看法,總結一下。”

    段正興首先舉手:“迴族自治州。”

    “你這不是屁話,說點有用的。”

    “還是我來吧,我對這邊熟悉一些。”盧正山站了起來。

    “嗯,你說。”

    雯雯,鍾婷,便拿起紙幣開始記錄。

    “額,不好意思,你們想了解什麽?”

    範陽一陣無語。

    “從地方上的特產開始吧,目前可供我們操作的東西不多。”

    “哦,那邊是天山腳下,山上有冰川,雪山,山腳下有草原,農田,湖泊,那邊比較出名的是麥子吧,大麥,對了,還有向日葵。”

    “向日葵?很多嗎?”

    “多,那邊土地多,不愁灌溉,對了還有紅花,菊花,嗯,還有番茄。”

    “番茄?量大不大?”

    “大,新韁起碼一半的番茄和土豆,都是昌吉出的吧。”

    範陽一拍大腿:“好,這手信息非常有用,看來昌吉是個農業大洲,大有可為,首先番茄記下來,出口歐洲,番茄醬正好合適,以後還可以長期經營,這個,還要添加到咱們的商品目錄。”

    這就算是一個商品了。

    兩個女孩兒連忙記錄。

    “另外向日葵也記下來。”

    雯雯抬頭問道:“咱們是要賣瓜子嗎?”

    “不,榨油,向日葵如果種植規模大,必有蜂蜜,我判斷當地人肯定有相關的加工產業,葵花籽油,葵花蜜,都可以記錄下來。”

    “另外,大麥的話,應該是釀啤酒的原料吧?紅花又是個什麽東西?難道是藏紅花?”範陽問道。

    “是啊,大麥主要做麥芽,拿來熬糖或者釀酒,昌吉大麥產量很高的,好像還拿了國家農業什麽獎的,紅花的話,我也不怎麽清楚。”盧正山答道。

    “行,記下來,其他還有嗎?”

    “化肥算嗎?氮肥,鉀肥,石油,天然氣,那邊化工廠挺多的,好多大型企業,都是以前的老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國際倒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牛小王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牛小王呀並收藏重生之國際倒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