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尾巴後麵幾個賣廣貨小家電。
還有幾家賣插頭,電線,電燈,浴霸,潔具,灶具的。
也有幾家賣家用音響的。
這些小店門口,無論是賣音響的,線材的,甚至賣浴霸潔具的,外麵放著一張木板,下麵用兩條板凳給支起來,給擺成一個貨攤兒,上麵擺著各式電吹風,剃須刀,仿造的瑞士軍刀,甚至還有一些小玩具,玩具槍,玩具刀劍,玩具車什麽的,也有俄羅斯方塊機。
這電器一條街背後,絕對有廣東人的影子。
廣東人最喜歡搞這一套。
沒事就到處跑,看到哪座城市,如果類似的行業空白,就會過來做這些方麵的生意。
範陽走到一家小店前麵,打聽到:“你這方塊機咋賣的?”
“60。”
又走到另外一家賣線材的,一問,也是60塊錢左右。
趙光明問道:“那我是不是把機子拿給他們,讓他們幫我賣?”
“你沒看明白麽?這些外麵的攤子,你不覺得眼熟麽?中英街的。”
“中英街?”趙光明想了一下:“好像是啊。”
又專程跑過去看了一遍,迴來一臉古怪:“還真是中英街的,那玩具槍,打那個塑料子彈的,我還想過買幾把迴去給兒子玩呢,叫什麽來著?”
趙光明摳著腦袋,使勁迴想:“叫什麽特來著?”
“柯爾特。”
趙光明一拍腦袋:“對,就那個什麽特。”
這些廣貨產品,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花花綠綠的塑料,什麽都以塑料為主。
香港的製造行業,對於塑料,那是玩得滾瓜爛熟。
香港的李超人,就是塑膠產品起家的,建立長江塑料廠。
而李嘉誠是怎麽窺到商機的呢?
1950年,那時候的香港,還以轉口貿易為主,但工業已經開始冒頭,在港島的筲箕灣出現了最早的工業區。
五金廠,塑料廠,服裝廠,橡膠廠,玩具廠,開始漸漸的多了起來。
以解決自身需求的不足。
當時的塑料還是一個新興產業,李超人首先發現的,是塑料桶的商機,淘汰傳統的鍍鋅鐵桶。
這中間的優劣,是顯而易見的。
鍍鋅鐵桶,笨重,使用周期短,生鏽,價格還貴,關鍵長得還醜。
而塑料桶,輕便,使用周期長,不生鏽,價格便宜,關鍵還整得好看,上麵可以印花,印字,顏色也花花綠綠。
這種材料上的革命,和產品轉型期間的暴富浪潮,是最顯而易見的。
良幣驅逐劣幣,新型淘汰舊型,處在這一時期,又恰好在這個產業,就是機遇。
好比電視產業,液晶淘汰顯像管。
手機產業,彩屏淘汰黑白屏,大屏淘汰彩屏。
塑料產品的問世,為現代工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李超人投入5萬港幣,購買二手設備,創立長江塑料廠,第一批產品,50支玩具手槍。
然後塑料桶,塑料水壺,塑料玩具,可在當時的香港,銷售拖了嚴重的後腿,塑料產業從英國一引進過來,就造成了全港熱造,短短兩三年時間,已經有接近100家的塑料廠。
李超人的塑料廠,差點破產。
後來他把眼光放到台彎市場,和菲律賓。
把產品出口。
和韓國大宇是一樣的。
韓國大宇的金宇中,在韓國商界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一度被中國的各大企業爭相模仿,譽為大宇模式。
金宇中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敢大膽兼並,無論什麽企業,什麽廠,他都敢兼並,然後兼並過後,不裁員,不減工資,甚至不去壓縮成本,反而漲工資,擴招工人,增加工資和福利待遇,然後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讓企業起死迴生,扭虧為盈。
兼並一家,搞活一家。
金宇中有什麽法寶呢?
金宇中是韓國五大財團,唯一一個從事進出口起家的。
無論什麽產品,他都往出口上麵扯。
另外說一句,韓國靈岩株式會社,從事的靈岩凍餅,也是金宇中大宇兼並的。
利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試圖將韓國傳統的柿餅,也打造成出口型食品企業。
不過,被範陽湊巧截胡了。
小小的截胡了一番。
把產品出口到台彎,和菲律賓,進而擴展到整個東南亞地區。
因為那個時候,台彎和菲律賓,還一家塑料廠都沒有。
李超人的塑料廠活了,在十年時間,由5萬港幣的二手工廠,發展到5個億港幣的長江實業。
可見塑料這一行業的機會,是非常寬泛的。
而香港的產業,轉移到深圳以後。
深圳,就把塑料這一傳統,給優良的傳承了下來,並且在內地發揚光大。
花花綠綠的塑料,形形色色,而質量參差不齊,一看就知道廣州產的。
這也是廣貨價格低廉的重要原因。
和趙光明采購的俄羅斯方塊兒機一樣,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塑料殼子,香港五六十年代就玩壞了的東西,5毛錢都不值。
這樣組裝出來的方塊兒機,在內地,零售價也得五六十塊錢。
中間的層級利潤也是很可觀的。
但畢竟有人在做了。
按照範陽的德性,也不願和別人擠破頭。
但來都來了,心理卻來了興趣:“會一會這個廣東人呢。”
“廣東人?”
趙光明一頭霧水的看著範陽。
範陽懶得理他。
在這條街來迴逛了兩遍。
“你找什麽呢?”趙光明不耐煩了。
範陽這人怪脾氣,經常做出些奇怪的舉動,還不解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言不發,又帶著幾人轉了兩遍,終於在街的背麵,找到一個胡同似的入口。
“找到了。”
“找到什麽了?”趙光明問道。
“他們的倉庫。”
“倉庫?”
“你傻啊,這種電器街,店麵不屯貨的?他們貨放哪兒?我早該想到在背後的。”
幾人走進那條胡同,走沒幾步,發現裏麵果然還有洞天。
裏麵像是一個四合院一般的結構,後麵兩棟5層高的樓房,進入胡同不遠,居然掛著一塊牌子《運達電器市場—4區》
“看見沒,上麵肯定有市場方麵的辦公室,這種類型街道,他不會平白無故的出現,都是市政規劃的,也是以市場的方式存在,隻不過現在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還沒有主體建築,等漢中的經濟發展到那個地步,修一座主體建築,就該叫電器城了。”
“咱們來幹嘛?”趙光明又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你到市場來,不找管理處,找什麽?你當真買東西來的?”
範陽又指著那棟5層高的筒子樓說道:“等下去問一下市場辦公室在哪一層,你要租鋪子,就去辦公室問,上麵那幾層呢,看見沒有,那裏還有一部電梯,肯定是貨用樓,上麵幾層應該是小單間,出租做倉庫的。”
範陽一眼就把這棟筒子樓的作用看明白了。
站在院子中央,開始打量這個院子裏幾間鋪麵。
這個院子的四麵,每一麵,都有三到四間商鋪,其中有一家黃河音響,一家滾石唱片,毫無疑問,這兩家鋪麵,就是漢中的磁帶和廣貨音響批發商。
而院子的右邊,一塊黃顏色的牌子,上麵寫著幾個字“廣州恆利貿易公司”
範陽嗬嗬一笑,找到了。
外麵一個玻璃門,裏麵放著幾條辦公隔斷,牆壁上打著幾個貨櫃,上麵擺放著花花綠綠的一些塑料製品,角落裏擺著電風扇,電吹風,在貨櫃的最右邊,發現了兩塊俄羅斯方塊兒機。
範陽推開門走進去。
“老板在嗎?”
一個肥肥胖胖的中年男,腦袋上禿了一瓢,看起來三四十歲的樣子,穿件肥大的西裝。
站起來,biu的一聲,先吐口檳榔汁在地上,露出滿口黑牙。
“泥猴呀,有什麽係嗎?”
還有幾家賣插頭,電線,電燈,浴霸,潔具,灶具的。
也有幾家賣家用音響的。
這些小店門口,無論是賣音響的,線材的,甚至賣浴霸潔具的,外麵放著一張木板,下麵用兩條板凳給支起來,給擺成一個貨攤兒,上麵擺著各式電吹風,剃須刀,仿造的瑞士軍刀,甚至還有一些小玩具,玩具槍,玩具刀劍,玩具車什麽的,也有俄羅斯方塊機。
這電器一條街背後,絕對有廣東人的影子。
廣東人最喜歡搞這一套。
沒事就到處跑,看到哪座城市,如果類似的行業空白,就會過來做這些方麵的生意。
範陽走到一家小店前麵,打聽到:“你這方塊機咋賣的?”
“60。”
又走到另外一家賣線材的,一問,也是60塊錢左右。
趙光明問道:“那我是不是把機子拿給他們,讓他們幫我賣?”
“你沒看明白麽?這些外麵的攤子,你不覺得眼熟麽?中英街的。”
“中英街?”趙光明想了一下:“好像是啊。”
又專程跑過去看了一遍,迴來一臉古怪:“還真是中英街的,那玩具槍,打那個塑料子彈的,我還想過買幾把迴去給兒子玩呢,叫什麽來著?”
趙光明摳著腦袋,使勁迴想:“叫什麽特來著?”
“柯爾特。”
趙光明一拍腦袋:“對,就那個什麽特。”
這些廣貨產品,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花花綠綠的塑料,什麽都以塑料為主。
香港的製造行業,對於塑料,那是玩得滾瓜爛熟。
香港的李超人,就是塑膠產品起家的,建立長江塑料廠。
而李嘉誠是怎麽窺到商機的呢?
1950年,那時候的香港,還以轉口貿易為主,但工業已經開始冒頭,在港島的筲箕灣出現了最早的工業區。
五金廠,塑料廠,服裝廠,橡膠廠,玩具廠,開始漸漸的多了起來。
以解決自身需求的不足。
當時的塑料還是一個新興產業,李超人首先發現的,是塑料桶的商機,淘汰傳統的鍍鋅鐵桶。
這中間的優劣,是顯而易見的。
鍍鋅鐵桶,笨重,使用周期短,生鏽,價格還貴,關鍵長得還醜。
而塑料桶,輕便,使用周期長,不生鏽,價格便宜,關鍵還整得好看,上麵可以印花,印字,顏色也花花綠綠。
這種材料上的革命,和產品轉型期間的暴富浪潮,是最顯而易見的。
良幣驅逐劣幣,新型淘汰舊型,處在這一時期,又恰好在這個產業,就是機遇。
好比電視產業,液晶淘汰顯像管。
手機產業,彩屏淘汰黑白屏,大屏淘汰彩屏。
塑料產品的問世,為現代工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李超人投入5萬港幣,購買二手設備,創立長江塑料廠,第一批產品,50支玩具手槍。
然後塑料桶,塑料水壺,塑料玩具,可在當時的香港,銷售拖了嚴重的後腿,塑料產業從英國一引進過來,就造成了全港熱造,短短兩三年時間,已經有接近100家的塑料廠。
李超人的塑料廠,差點破產。
後來他把眼光放到台彎市場,和菲律賓。
把產品出口。
和韓國大宇是一樣的。
韓國大宇的金宇中,在韓國商界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一度被中國的各大企業爭相模仿,譽為大宇模式。
金宇中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敢大膽兼並,無論什麽企業,什麽廠,他都敢兼並,然後兼並過後,不裁員,不減工資,甚至不去壓縮成本,反而漲工資,擴招工人,增加工資和福利待遇,然後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讓企業起死迴生,扭虧為盈。
兼並一家,搞活一家。
金宇中有什麽法寶呢?
金宇中是韓國五大財團,唯一一個從事進出口起家的。
無論什麽產品,他都往出口上麵扯。
另外說一句,韓國靈岩株式會社,從事的靈岩凍餅,也是金宇中大宇兼並的。
利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試圖將韓國傳統的柿餅,也打造成出口型食品企業。
不過,被範陽湊巧截胡了。
小小的截胡了一番。
把產品出口到台彎,和菲律賓,進而擴展到整個東南亞地區。
因為那個時候,台彎和菲律賓,還一家塑料廠都沒有。
李超人的塑料廠活了,在十年時間,由5萬港幣的二手工廠,發展到5個億港幣的長江實業。
可見塑料這一行業的機會,是非常寬泛的。
而香港的產業,轉移到深圳以後。
深圳,就把塑料這一傳統,給優良的傳承了下來,並且在內地發揚光大。
花花綠綠的塑料,形形色色,而質量參差不齊,一看就知道廣州產的。
這也是廣貨價格低廉的重要原因。
和趙光明采購的俄羅斯方塊兒機一樣,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塑料殼子,香港五六十年代就玩壞了的東西,5毛錢都不值。
這樣組裝出來的方塊兒機,在內地,零售價也得五六十塊錢。
中間的層級利潤也是很可觀的。
但畢竟有人在做了。
按照範陽的德性,也不願和別人擠破頭。
但來都來了,心理卻來了興趣:“會一會這個廣東人呢。”
“廣東人?”
趙光明一頭霧水的看著範陽。
範陽懶得理他。
在這條街來迴逛了兩遍。
“你找什麽呢?”趙光明不耐煩了。
範陽這人怪脾氣,經常做出些奇怪的舉動,還不解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言不發,又帶著幾人轉了兩遍,終於在街的背麵,找到一個胡同似的入口。
“找到了。”
“找到什麽了?”趙光明問道。
“他們的倉庫。”
“倉庫?”
“你傻啊,這種電器街,店麵不屯貨的?他們貨放哪兒?我早該想到在背後的。”
幾人走進那條胡同,走沒幾步,發現裏麵果然還有洞天。
裏麵像是一個四合院一般的結構,後麵兩棟5層高的樓房,進入胡同不遠,居然掛著一塊牌子《運達電器市場—4區》
“看見沒,上麵肯定有市場方麵的辦公室,這種類型街道,他不會平白無故的出現,都是市政規劃的,也是以市場的方式存在,隻不過現在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還沒有主體建築,等漢中的經濟發展到那個地步,修一座主體建築,就該叫電器城了。”
“咱們來幹嘛?”趙光明又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你到市場來,不找管理處,找什麽?你當真買東西來的?”
範陽又指著那棟5層高的筒子樓說道:“等下去問一下市場辦公室在哪一層,你要租鋪子,就去辦公室問,上麵那幾層呢,看見沒有,那裏還有一部電梯,肯定是貨用樓,上麵幾層應該是小單間,出租做倉庫的。”
範陽一眼就把這棟筒子樓的作用看明白了。
站在院子中央,開始打量這個院子裏幾間鋪麵。
這個院子的四麵,每一麵,都有三到四間商鋪,其中有一家黃河音響,一家滾石唱片,毫無疑問,這兩家鋪麵,就是漢中的磁帶和廣貨音響批發商。
而院子的右邊,一塊黃顏色的牌子,上麵寫著幾個字“廣州恆利貿易公司”
範陽嗬嗬一笑,找到了。
外麵一個玻璃門,裏麵放著幾條辦公隔斷,牆壁上打著幾個貨櫃,上麵擺放著花花綠綠的一些塑料製品,角落裏擺著電風扇,電吹風,在貨櫃的最右邊,發現了兩塊俄羅斯方塊兒機。
範陽推開門走進去。
“老板在嗎?”
一個肥肥胖胖的中年男,腦袋上禿了一瓢,看起來三四十歲的樣子,穿件肥大的西裝。
站起來,biu的一聲,先吐口檳榔汁在地上,露出滿口黑牙。
“泥猴呀,有什麽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