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南安府事1
紅樓夢中人:賈環要翻身 作者:有隻老虎叫啊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春聽了一愣,就是自己再謹小慎微的做人,聽見南安世子這麽說也要反問上一句:“敢問世子,我娘家何來的自私自利,你可與我說說。”
南安世子冷哼一聲道:“明明你府上有待嫁的女兒,又是世交老親,卻是眼看著王爺被扣在番邦卻是不伸手,這不是自私自利又是什麽。”
元春不禁冷笑一聲道:“莫若說我家的四姑娘是定了親,勤等著待嫁的,就是未曾定親,必定要隨了世子的心願遠去和親就好?太妃這段日子在京城裏張羅著,就是妾身不在外邊也是聽說了不少,可是有願意出去替王府分憂的?怎麽別人家不分憂就是正當,到了賈家就是自私自利了。番邦說是和親,指定的是郡主公主,可是未曾說是可以冒充的呢。就是去了幾個,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哪裏就能夠冒充的了的,說不準我家四姑娘就是去了也是如同王家姑娘的下場,平白給世人添些笑料罷了。再者說了,南安王府又不是沒有郡主,既是世子著急王爺,郡主過去成親也是正當的,畢竟是自己的父親,此時她不站出來,卻是盼著誰站出來麽,終究還是有血緣的更親近些,自然也是更心疼王爺些。”
南安世子聽了元春如此之說,登時紅了臉,他承認元春說的是事實,隻是板子打在自家身上,終究是難過的,故此連理智這東西也忘懷了,遂強在那裏支撐著罵道:“果真是婦人之見了,本世子倒是奇怪,賈家也是一個世家大族,怎麽就養出了你這樣市井婦人,你看你現在的樣子,和那河東獅子有何兩樣,攪得南安王府是一團渾水,永不寧日,隻怕是八字太硬,連累了王爺,現在連闔府也一同遭殃了。娶了你,真是今世倒黴,可見這娶妻娶賢是至理名言,若是換了柔兒,哪裏就會到如此地步了。你這等賤婦頂了柔兒的位置不說殫精竭慮為王府著想,隻是有許多狡辯之詞在嘴裏等著說出來,實話告訴了你吧,在本世子心裏,柔兒永遠是本世子的世子妃,你不過就是一個頂缸的小人,再無轉圜的。”
元春一股氣湧上心頭,倒也不管不顧起來,遂指著世子流著眼淚說道:“我竟不知道世子怨恨我至此,這也是怪道了,當初是誰家上趕著來我家說親,隻說是我大方柔嘉,又三媒六聘的娶了我進門。若是世子一定不願,何必要迎了我進王府呢,就是太妃也不能說世子什麽,終究是不必急於子嗣的。娶我時說的天好地好,隻說世交老親,如今卻又說我頂缸,這是何種道理。我臨嫁時,先世子妃是已然不在了,隻是留了世子單身在世上,又從哪裏來的齷齪,連先世子妃認識且不認識呢。”
南安世子張了張嘴,這事情做的機密,的確是自家沒理了,當下也不好說出別的事情,隻得勉強在那裏說道:“不管如何,如今王爺被扣在番邦,生死未卜,這時候你這個當兒媳的不出力,卻又等了誰家,你的體己嫁妝是不少的,公中是沒有那麽多銀錢,需得拿了應急,餘者等今後再說吧。”
元春聽了一陣悲涼,當初好生的將自己迎了進來,結果成親當日就是世子的一雙兒女大鬧洞房,太妃和王妃隻是安慰自己,說是小孩子不懂事,不必掛在心上,結果成親這一段日子以來,世子日日以照顧兒女和處理政事為借口,半點也未踏入自己房裏,府裏下人早已做了笑話在傳,如今他們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自家小妹去和親,不和親就說是自己帶累的王府上下,要拿了嫁妝添補,這究竟是什麽魔窟,敢是要吃的自己血肉不剩麽。
抱琴見世子不在,遂在那裏勸元春道:“大姑娘多些心眼吧,如今王府不拿姑娘做世子妃待,連著那公子小姐也不待見姑娘,隻說姑娘殺了他們的娘親,現在又要大姑娘的嫁妝,若是給了出去,可不就是純純的什麽也沒有了麽。婆家本就不該謀了媳婦的嫁妝,這事兒到哪裏也說不過去,不給又能如何。”
元春苦笑道:“現在正是南安王府的艱難時刻呢,我此時不站出來給世子拿了去,卻要等著以後被清算麽。想來王爺迴來必是要治罪的,隻看什麽罪過吧。”
抱琴聽了趕緊說道:“姑娘這話說的,王爺是打仗被俘了的,與國有功的,緣何要治罪。”
元春笑道:“若是王爺馬革裹屍,就是再大的罪過也是被皇上輕輕掩過,隻怕這家還是一等功勳,偏偏王爺被俘,這話說出去,可不就是往皇家臉上抹黑麽,皇上可能饒了他?”
抱琴歪頭想了想,遂道:“南安王府可是四王八公的代表,就是不看別的,看在太上皇的麵上,陛下也很該饒了王爺才是。”
元春輕輕歎了一口氣,仰頭看向天空,笑道:“今年的天氣倒真是好的,惟願以後也能夠如此吧。”
元春與世子的矛盾,賈家並不知道,隻是看著南安郡王府緊張瀾著籌措金銀之物,連帶著南安郡主一行人好生的護送到了番邦,換迴了南安王爺。其他世家,例如北靜王府、王子騰府對南安王府也是各有饋贈,南安王府也是親去幾家籌措了的,唯獨榮國府並未過來,隻說是大姑娘已然給了許多,實在無顏再來了。賈母是知道南安王府心裏有了芥蒂的,隻是這和親之事本就是大事,又是關乎姑娘前途的,且大老爺一定不願,倒要她這個做祖母的又能如何,京城裏也有不願的世家,怎麽就偏偏恨了自家,可見是咄咄怪事。
雖然南安王府不來,賈母也不能不給,遂派人送了兩萬銀票過去,南安王府卻是退迴了,賈母也是知道惱了他家,心裏暗暗歎氣,這還是姻親呢,就這樣生分起來。
南安世子冷哼一聲道:“明明你府上有待嫁的女兒,又是世交老親,卻是眼看著王爺被扣在番邦卻是不伸手,這不是自私自利又是什麽。”
元春不禁冷笑一聲道:“莫若說我家的四姑娘是定了親,勤等著待嫁的,就是未曾定親,必定要隨了世子的心願遠去和親就好?太妃這段日子在京城裏張羅著,就是妾身不在外邊也是聽說了不少,可是有願意出去替王府分憂的?怎麽別人家不分憂就是正當,到了賈家就是自私自利了。番邦說是和親,指定的是郡主公主,可是未曾說是可以冒充的呢。就是去了幾個,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哪裏就能夠冒充的了的,說不準我家四姑娘就是去了也是如同王家姑娘的下場,平白給世人添些笑料罷了。再者說了,南安王府又不是沒有郡主,既是世子著急王爺,郡主過去成親也是正當的,畢竟是自己的父親,此時她不站出來,卻是盼著誰站出來麽,終究還是有血緣的更親近些,自然也是更心疼王爺些。”
南安世子聽了元春如此之說,登時紅了臉,他承認元春說的是事實,隻是板子打在自家身上,終究是難過的,故此連理智這東西也忘懷了,遂強在那裏支撐著罵道:“果真是婦人之見了,本世子倒是奇怪,賈家也是一個世家大族,怎麽就養出了你這樣市井婦人,你看你現在的樣子,和那河東獅子有何兩樣,攪得南安王府是一團渾水,永不寧日,隻怕是八字太硬,連累了王爺,現在連闔府也一同遭殃了。娶了你,真是今世倒黴,可見這娶妻娶賢是至理名言,若是換了柔兒,哪裏就會到如此地步了。你這等賤婦頂了柔兒的位置不說殫精竭慮為王府著想,隻是有許多狡辯之詞在嘴裏等著說出來,實話告訴了你吧,在本世子心裏,柔兒永遠是本世子的世子妃,你不過就是一個頂缸的小人,再無轉圜的。”
元春一股氣湧上心頭,倒也不管不顧起來,遂指著世子流著眼淚說道:“我竟不知道世子怨恨我至此,這也是怪道了,當初是誰家上趕著來我家說親,隻說是我大方柔嘉,又三媒六聘的娶了我進門。若是世子一定不願,何必要迎了我進王府呢,就是太妃也不能說世子什麽,終究是不必急於子嗣的。娶我時說的天好地好,隻說世交老親,如今卻又說我頂缸,這是何種道理。我臨嫁時,先世子妃是已然不在了,隻是留了世子單身在世上,又從哪裏來的齷齪,連先世子妃認識且不認識呢。”
南安世子張了張嘴,這事情做的機密,的確是自家沒理了,當下也不好說出別的事情,隻得勉強在那裏說道:“不管如何,如今王爺被扣在番邦,生死未卜,這時候你這個當兒媳的不出力,卻又等了誰家,你的體己嫁妝是不少的,公中是沒有那麽多銀錢,需得拿了應急,餘者等今後再說吧。”
元春聽了一陣悲涼,當初好生的將自己迎了進來,結果成親當日就是世子的一雙兒女大鬧洞房,太妃和王妃隻是安慰自己,說是小孩子不懂事,不必掛在心上,結果成親這一段日子以來,世子日日以照顧兒女和處理政事為借口,半點也未踏入自己房裏,府裏下人早已做了笑話在傳,如今他們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自家小妹去和親,不和親就說是自己帶累的王府上下,要拿了嫁妝添補,這究竟是什麽魔窟,敢是要吃的自己血肉不剩麽。
抱琴見世子不在,遂在那裏勸元春道:“大姑娘多些心眼吧,如今王府不拿姑娘做世子妃待,連著那公子小姐也不待見姑娘,隻說姑娘殺了他們的娘親,現在又要大姑娘的嫁妝,若是給了出去,可不就是純純的什麽也沒有了麽。婆家本就不該謀了媳婦的嫁妝,這事兒到哪裏也說不過去,不給又能如何。”
元春苦笑道:“現在正是南安王府的艱難時刻呢,我此時不站出來給世子拿了去,卻要等著以後被清算麽。想來王爺迴來必是要治罪的,隻看什麽罪過吧。”
抱琴聽了趕緊說道:“姑娘這話說的,王爺是打仗被俘了的,與國有功的,緣何要治罪。”
元春笑道:“若是王爺馬革裹屍,就是再大的罪過也是被皇上輕輕掩過,隻怕這家還是一等功勳,偏偏王爺被俘,這話說出去,可不就是往皇家臉上抹黑麽,皇上可能饒了他?”
抱琴歪頭想了想,遂道:“南安王府可是四王八公的代表,就是不看別的,看在太上皇的麵上,陛下也很該饒了王爺才是。”
元春輕輕歎了一口氣,仰頭看向天空,笑道:“今年的天氣倒真是好的,惟願以後也能夠如此吧。”
元春與世子的矛盾,賈家並不知道,隻是看著南安郡王府緊張瀾著籌措金銀之物,連帶著南安郡主一行人好生的護送到了番邦,換迴了南安王爺。其他世家,例如北靜王府、王子騰府對南安王府也是各有饋贈,南安王府也是親去幾家籌措了的,唯獨榮國府並未過來,隻說是大姑娘已然給了許多,實在無顏再來了。賈母是知道南安王府心裏有了芥蒂的,隻是這和親之事本就是大事,又是關乎姑娘前途的,且大老爺一定不願,倒要她這個做祖母的又能如何,京城裏也有不願的世家,怎麽就偏偏恨了自家,可見是咄咄怪事。
雖然南安王府不來,賈母也不能不給,遂派人送了兩萬銀票過去,南安王府卻是退迴了,賈母也是知道惱了他家,心裏暗暗歎氣,這還是姻親呢,就這樣生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