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薛蟠挨打
紅樓夢中人:賈環要翻身 作者:有隻老虎叫啊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蟠聽如此說,喜得酒醒了一半,說:“果然如此?”
柳湘蓮笑道:“如何!人拿真心待你,你倒不信了!”
薛蟠忙笑道:“我又不是呆子,怎麽有個不信的呢!既如此,我又不認得,你先去了,我在哪裏找你?”
柳湘蓮道:“我這下處在北門外頭,你可舍得家,城外住一夜去?”
薛蟠笑道:“有了你,我還要家作什麽!”
柳湘蓮笑道:“既如此,我在北門外頭橋上等你。咱們席上且吃酒去。你看我走了之後你再走,他們就不留心了。”
薛蟠聽了,連忙答應。
於是二人複又入席,飲了一迴。
那薛蟠難熬,隻拿眼看柳湘蓮,心內越想越樂,左一壺右一壺,並不用人讓,自己便吃了又吃,不覺酒已八九分了。
柳湘蓮便起身出來瞅人不防去了,至門外,命小廝杏奴:“先家去罷,我到城外就來。”
說畢,已跨馬直出北門,橋上等候薛蟠。
不過一頓飯的工夫,隻見薛蟠騎著一匹大馬,遠遠的趕了來,張著嘴,瞪著眼,頭似撥浪鼓一般不住往左右亂瞧,及至從柳湘蓮馬前過去,隻顧望遠處瞧,不曾留心近處,反踩過去了。
柳湘蓮又是笑,又是恨,便也撒馬隨後趕來。薛蟠往前看時,漸漸人煙稀少,便又圈馬迴來再找,不想一迴頭見了柳湘蓮,如獲奇珍,忙笑道:“我說你是個再不失信的。”
柳湘蓮笑道:“快往前走,仔細人看見跟了來,就不便了。”說著,先就撒馬前去,薛蟠也緊緊的跟來。
柳湘蓮見前麵人跡已稀,且有一帶葦塘,便下馬,將馬拴在樹上,向薛蟠笑道:“你下來,咱們先設個誓,日後要變了心,告訴人去的,便應了誓。”
薛蟠笑道:“這話有理。”連忙下了馬,也拴在樹上,便跪下說道:“我要日久變心,告訴人去的,天誅地滅!”
一語未了,隻聽“嘡”的一聲,頸後好似鐵錘砸下來,隻覺得一陣黑,滿眼金星亂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來,柳湘蓮走上來瞧瞧,知道他是個笨家,不慣捱打,隻使了三分氣力,向他臉上拍了幾下,登時便開了果子鋪。
薛蟠先還要掙挫起來,又被柳湘蓮用腳尖點了兩點,仍舊跌倒,口內說道:“原是兩家情願,你不依,隻好說,為什麽哄出我來打我?”
一麵說,一麵亂罵。
柳湘蓮使了狠勁兒說道:“我把你瞎了眼的,你認認柳大爺是誰!你不說哀求,你還傷我!我打死你也無益,隻給你個利害罷。”
說著,便取了馬鞭過來,從背至脛,打了三四十下。
薛蟠酒已醒了大半,覺得疼痛難禁,不禁有“噯喲”之聲。
柳湘蓮冷笑道:“也隻如此!我隻當你是不怕打的。”
一麵說,一麵又把薛蟠的左腿拉起來,朝葦中冰雪濘泥處拉了幾步,滾的滿身泥水,又問道:“你可認得我了?”
薛蟠不應,隻伏著哼哼。
柳湘蓮又擲下鞭子,用拳頭向他身上擂了幾下。
薛蟠便亂滾亂叫,說:“肋條折了。我知道你是正經人,因為我錯聽了旁人的話了。”
柳湘蓮說道:“不用拉別人,你隻說現在的。”
薛蟠隻得說道:“現在沒什麽說的。不過你是個正經人,我錯了。”
柳湘蓮偏偏笑道:“還要說軟些才饒你。”
薛蟠哼哼著說道:“好兄弟。”
柳湘蓮便又一拳。
薛蟠“噯喲”了一聲道:“好哥哥。”
柳湘蓮又連兩拳。
薛蟠忙“噯喲”叫道:“好爺爺,饒了我這沒眼睛的瞎子罷!從今以後我敬你怕你了。”
柳湘蓮笑道:“你把那水喝兩口。”
薛蟠一麵聽了,一麵皺眉說道:“那水髒得很,怎麽喝得下去!”
柳湘蓮舉拳就打。
薛蟠忙道:“我喝,喝。”
說著說著,隻得俯頭向葦根下喝了一口雪水,猶未咽下去,隻聽“哇”的一聲,把方才吃的東西都吐了出來。
柳湘蓮厭惡的說道:“好髒東西,你快吃盡了饒你。”
薛蟠聽了叩頭不迭的說道:“好歹積陰功饒我罷!這至死不能吃的。”
柳湘蓮見此搖了搖頭說道:“這樣氣息,倒熏壞了我。”
說著,便丟下薛蟠,便牽馬認鐙去了。這裏薛蟠見他已去,心內方放下心來,後悔自己不該誤認了人。待要掙挫起來,無奈遍身疼痛難禁。
誰知王子騰、馮紫英等人席上不見了他們兩個,各處找尋不見。聽人說出了北門,便往這裏尋來了。
出得北門,下橋二裏多路,忽見葦坑邊薛蟠的馬拴在那裏。
眾人都道:“可好了!有馬必有人。”
一齊來至馬前,隻聽葦中有人呻吟,一看,不是薛蟠又是誰人。
眾人七手八腳的拉了薛蟠起來,薛蟠衣衫零碎,麵目腫破,沒頭沒臉,遍身內外,滾的似個泥豬一般,隻是沒個麵目見人。
有那知機的,見此情形哪裏還不知道出了何事,也都是惹得起薛家的人物,當即就有幾人笑著打趣了薛蟠幾句,更讓薛蟠羞得沒處藏去。
及至抬迴薛家,薛姨媽與寶釵當時就唬了一跳,隻說年未過完,怎麽薛蟠的臉上就開了鋪子。
王子騰偏又過來問候,將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當做笑話說給了薛姨媽聽。
薛姨媽聽了,又氣又惱,罵一迴薛蟠,又罵一迴柳湘蓮,意欲告訴王夫人,遣人尋拿柳湘蓮。
寶釵忙勸道:“這不是什麽大事,不過他們一處吃酒,酒後反臉常情。誰醉了,多挨幾下子打,也是有的。況且咱們家無法無天,也是人所共知的。媽不過是心疼的緣故。要出氣也容易,等三五天哥哥養好了出的去時,那邊馮紫英這幹人也未必白丟開了,自然備個東道,叫了那個人來,當著眾人替哥哥賠不是認罪就是了。如今媽先當件大事告訴眾人,倒顯得媽偏心溺愛,縱容他生事招人,今兒偶然吃了一次虧,媽就這樣興師動眾,倚著親戚之勢欺壓常人。”
柳湘蓮笑道:“如何!人拿真心待你,你倒不信了!”
薛蟠忙笑道:“我又不是呆子,怎麽有個不信的呢!既如此,我又不認得,你先去了,我在哪裏找你?”
柳湘蓮道:“我這下處在北門外頭,你可舍得家,城外住一夜去?”
薛蟠笑道:“有了你,我還要家作什麽!”
柳湘蓮笑道:“既如此,我在北門外頭橋上等你。咱們席上且吃酒去。你看我走了之後你再走,他們就不留心了。”
薛蟠聽了,連忙答應。
於是二人複又入席,飲了一迴。
那薛蟠難熬,隻拿眼看柳湘蓮,心內越想越樂,左一壺右一壺,並不用人讓,自己便吃了又吃,不覺酒已八九分了。
柳湘蓮便起身出來瞅人不防去了,至門外,命小廝杏奴:“先家去罷,我到城外就來。”
說畢,已跨馬直出北門,橋上等候薛蟠。
不過一頓飯的工夫,隻見薛蟠騎著一匹大馬,遠遠的趕了來,張著嘴,瞪著眼,頭似撥浪鼓一般不住往左右亂瞧,及至從柳湘蓮馬前過去,隻顧望遠處瞧,不曾留心近處,反踩過去了。
柳湘蓮又是笑,又是恨,便也撒馬隨後趕來。薛蟠往前看時,漸漸人煙稀少,便又圈馬迴來再找,不想一迴頭見了柳湘蓮,如獲奇珍,忙笑道:“我說你是個再不失信的。”
柳湘蓮笑道:“快往前走,仔細人看見跟了來,就不便了。”說著,先就撒馬前去,薛蟠也緊緊的跟來。
柳湘蓮見前麵人跡已稀,且有一帶葦塘,便下馬,將馬拴在樹上,向薛蟠笑道:“你下來,咱們先設個誓,日後要變了心,告訴人去的,便應了誓。”
薛蟠笑道:“這話有理。”連忙下了馬,也拴在樹上,便跪下說道:“我要日久變心,告訴人去的,天誅地滅!”
一語未了,隻聽“嘡”的一聲,頸後好似鐵錘砸下來,隻覺得一陣黑,滿眼金星亂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來,柳湘蓮走上來瞧瞧,知道他是個笨家,不慣捱打,隻使了三分氣力,向他臉上拍了幾下,登時便開了果子鋪。
薛蟠先還要掙挫起來,又被柳湘蓮用腳尖點了兩點,仍舊跌倒,口內說道:“原是兩家情願,你不依,隻好說,為什麽哄出我來打我?”
一麵說,一麵亂罵。
柳湘蓮使了狠勁兒說道:“我把你瞎了眼的,你認認柳大爺是誰!你不說哀求,你還傷我!我打死你也無益,隻給你個利害罷。”
說著,便取了馬鞭過來,從背至脛,打了三四十下。
薛蟠酒已醒了大半,覺得疼痛難禁,不禁有“噯喲”之聲。
柳湘蓮冷笑道:“也隻如此!我隻當你是不怕打的。”
一麵說,一麵又把薛蟠的左腿拉起來,朝葦中冰雪濘泥處拉了幾步,滾的滿身泥水,又問道:“你可認得我了?”
薛蟠不應,隻伏著哼哼。
柳湘蓮又擲下鞭子,用拳頭向他身上擂了幾下。
薛蟠便亂滾亂叫,說:“肋條折了。我知道你是正經人,因為我錯聽了旁人的話了。”
柳湘蓮說道:“不用拉別人,你隻說現在的。”
薛蟠隻得說道:“現在沒什麽說的。不過你是個正經人,我錯了。”
柳湘蓮偏偏笑道:“還要說軟些才饒你。”
薛蟠哼哼著說道:“好兄弟。”
柳湘蓮便又一拳。
薛蟠“噯喲”了一聲道:“好哥哥。”
柳湘蓮又連兩拳。
薛蟠忙“噯喲”叫道:“好爺爺,饒了我這沒眼睛的瞎子罷!從今以後我敬你怕你了。”
柳湘蓮笑道:“你把那水喝兩口。”
薛蟠一麵聽了,一麵皺眉說道:“那水髒得很,怎麽喝得下去!”
柳湘蓮舉拳就打。
薛蟠忙道:“我喝,喝。”
說著說著,隻得俯頭向葦根下喝了一口雪水,猶未咽下去,隻聽“哇”的一聲,把方才吃的東西都吐了出來。
柳湘蓮厭惡的說道:“好髒東西,你快吃盡了饒你。”
薛蟠聽了叩頭不迭的說道:“好歹積陰功饒我罷!這至死不能吃的。”
柳湘蓮見此搖了搖頭說道:“這樣氣息,倒熏壞了我。”
說著,便丟下薛蟠,便牽馬認鐙去了。這裏薛蟠見他已去,心內方放下心來,後悔自己不該誤認了人。待要掙挫起來,無奈遍身疼痛難禁。
誰知王子騰、馮紫英等人席上不見了他們兩個,各處找尋不見。聽人說出了北門,便往這裏尋來了。
出得北門,下橋二裏多路,忽見葦坑邊薛蟠的馬拴在那裏。
眾人都道:“可好了!有馬必有人。”
一齊來至馬前,隻聽葦中有人呻吟,一看,不是薛蟠又是誰人。
眾人七手八腳的拉了薛蟠起來,薛蟠衣衫零碎,麵目腫破,沒頭沒臉,遍身內外,滾的似個泥豬一般,隻是沒個麵目見人。
有那知機的,見此情形哪裏還不知道出了何事,也都是惹得起薛家的人物,當即就有幾人笑著打趣了薛蟠幾句,更讓薛蟠羞得沒處藏去。
及至抬迴薛家,薛姨媽與寶釵當時就唬了一跳,隻說年未過完,怎麽薛蟠的臉上就開了鋪子。
王子騰偏又過來問候,將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當做笑話說給了薛姨媽聽。
薛姨媽聽了,又氣又惱,罵一迴薛蟠,又罵一迴柳湘蓮,意欲告訴王夫人,遣人尋拿柳湘蓮。
寶釵忙勸道:“這不是什麽大事,不過他們一處吃酒,酒後反臉常情。誰醉了,多挨幾下子打,也是有的。況且咱們家無法無天,也是人所共知的。媽不過是心疼的緣故。要出氣也容易,等三五天哥哥養好了出的去時,那邊馮紫英這幹人也未必白丟開了,自然備個東道,叫了那個人來,當著眾人替哥哥賠不是認罪就是了。如今媽先當件大事告訴眾人,倒顯得媽偏心溺愛,縱容他生事招人,今兒偶然吃了一次虧,媽就這樣興師動眾,倚著親戚之勢欺壓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