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甄太妃1
紅樓夢中人:賈環要翻身 作者:有隻老虎叫啊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康帝聽了,支支吾吾的不敢出聲,還是太後笑道:“還能去了哪裏,剛剛上手就砰的一聲給砸到了地上粉粉碎。說起來,錦霞起碼隻是放起來,陛下可是拿了就扔的主兒呢,錦霞不知好了多少。”
眾人都憋不住笑了,數錦霞笑得最為熱烈,好似聽懂了一般。
天啟帝指著錦霞笑道:“我的孫兒果真聰慧,知道她的皇祖母是為著她說話呢。”
太後得意的說道:“錦霞現在話說的連利,自然知道好歹。”
吃過飯,錦霞自被奶嚒嚒帶了玩去,少康帝等人也告了退,獨留下天啟帝與太後坐在那裏。
太後正與天啟帝笑說那賈環孝敬,哪日必要賞賞他方好,就聽得天啟帝重重的歎了一口氣,忙問道:“怎麽好端端就歎了氣,可是為著什麽緣故。”
天啟帝歎道:“你看錦霞是何等的聰慧,隻可惜她是個女兒身,不然這天下就有了聖主。”
太後嚇了一跳,看看左右無人,遂拉了天啟帝的手笑道:“太上皇說的這是什麽話,叫皇上聽見好沒意思的。本來皇上就疑心病重,讓他知道了,還以為咱們要扶持幼主,有意要他下去呢。”
天啟帝不以為意的說道:“這還了得,都是他的親生子,錦霞又是公主,連這個也放在心上麽。”
太後遂說道:“還是顧及著些好,畢竟皇上龍體康健,又是幹事的時候,說這些難免刺了他的心,兩龍在朝咱們也不是沒有做過。”
天啟帝點點頭道:“慧娘說的的確不錯,當初老大、老二為著這龍椅,不知爭鬥了多少迴,最後連謀反這等悖逆之事都想了出來,朕也是被傷透了心,故此扶持了老三上位。本怕他是個綿軟性子,臉又嫩,一時鎮不住那些跟著我的老臣也是有的,為著皇上故,朕想著鎮上一鎮,也是給皇上撐腰的緣故,誰想到竟是讓皇上與朕離了心,也是朕的過失。”
太後忙安慰道:“太上皇不必難過,皇上必能反過悶來,托了三位孫孫的福氣,近段日子皇上與太上皇很是親近了不少。”
天啟帝笑道:“還是朕的錦霞的福氣。”
太後嗔怪的看著他道:“顯見是偏心的了,就是當初遠哥兒也沒有太上皇這般上心的。”
天啟帝點點頭笑道:“不知怎麽的,這幾個孫孫裏麵,朕最喜歡的就是錦霞,不知慧娘是怎麽想的。”
太後捂了帕子笑道:“要不臣妾與太上皇的心意是一樣的呢,臣妾看了錦霞也是心生歡喜,遠哥兒倒是靠後了,所以太上皇寄予的厚望,臣妾也是暗暗想過的,隻可惜她是個女兒身,不是皇子,不然皇上那裏想必也是這麽想的。”
天啟帝笑道:“看看,不是我一個人這麽想。”
隨即,天啟帝坐在那裏想了想,說道:“朕坐在這裏,終究那些老臣有一個半個還是要來找朕的,不管麽,未免傷了多年的情分,管麽,皇上又嗔了朕擅權,給他難看,總是個為難。”
太後聽了不語,笑著坐在那裏吹茶,就聽天啟帝笑道:“我倒是有心出去走走,也好過兩頭為難,隻是皇上自坐在那張龍椅上,行事越發的果決幹脆,一點情麵不留,又是個疑心的主兒,我底下的老臣可都是隨著我戰場上廝殺了過來的,若是被他一氣兒弄了下去,隻是讓他們心寒。”
太後笑道:“太上皇說的過於專斷了,皇上再怎麽也不會武斷成那種,總是要聽人言的,誠親王又在君側,斷乎不會叫皇上亂做決斷的。”
天啟帝聽了,輕輕拍了拍掌,笑道:“原來慧娘與我一般的想法,就是這麽著吧,趕著過了年,天氣好些,咱們誰也不帶,隻帶幾個隨從,往江南那裏逛逛才是,這些個糟心事就留給皇上想去吧。”
太後笑道:“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既是皇上做得了龍椅,這些自該他去想。”
說到這裏,太後又問道:“甄太妃可要跟了咱們去。”
天啟帝笑道:“趕著下迴吧,這一次隻咱們兩個一起,不是為著慧娘的安全考慮,連隨從朕也是不願意帶的,既是退了位,隻做一對尋常的夫妻就很好,別的實在不必多做。”
甄太妃在殿外聽著,嘴裏不知是何滋味,手上的帕子被擰的緊緊的,她的後麵佇立著一個拿著托盤的宮女,托盤上麵正端端正正的放著一碗湯水。
迴到屋裏,甄太妃怏怏的梳妝台前麵,對鏡輕輕撫弄著自己老去的容顏,良久不肯言語。
貼身侍婢見她一副難過的神色,也不知什麽情形,遂問了跟了她去送湯的宮女,方知道了原委,看了看原封未動,連宮殿也未進去的碗,嘴裏的滋味也是苦澀的。
突聽得甄太妃在那裏叫她道:“嬋娟。”
她急忙趕了過去,見甄太妃在那裏獨自攏著頭發,邊問她道:“你還記得你名字的由來嗎。”
嬋娟低了頭輕聲笑道:“奴婢並不敢忘,當初奴婢是叫小娟兒的,是太妃在家做姑娘時跟了太妃,太妃初見奴婢,隻說這麽俊俏的女孩子怎麽叫了一個俗名,特特的給奴婢取的嬋娟二字,意為取自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老爺聽了也叫好呢。”
甄太妃苦笑道:“是啊,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你來了我房裏不到一年,便陪我來了這不見天日的地方,我隻說甄家的姑奶奶裏麵,頂數我還算是命好,不過幾年光景就做得了太上皇的寵妃,本以為生下個皇子我就萬事俱全,誰能想到太上皇那麽早就退了下來,連我也措手不及。”
嬋娟低了頭道:“太妃不必憂心,太上皇現在正值當打之年,奴婢再從外麵找些秘方,必能讓太妃如願。”
甄太妃苦笑道:“太上皇已然退了下來,我就再生上十個八個的龍子龍孫又有什麽用處,敢是生給太上皇以作晚年安慰的麽。”
眾人都憋不住笑了,數錦霞笑得最為熱烈,好似聽懂了一般。
天啟帝指著錦霞笑道:“我的孫兒果真聰慧,知道她的皇祖母是為著她說話呢。”
太後得意的說道:“錦霞現在話說的連利,自然知道好歹。”
吃過飯,錦霞自被奶嚒嚒帶了玩去,少康帝等人也告了退,獨留下天啟帝與太後坐在那裏。
太後正與天啟帝笑說那賈環孝敬,哪日必要賞賞他方好,就聽得天啟帝重重的歎了一口氣,忙問道:“怎麽好端端就歎了氣,可是為著什麽緣故。”
天啟帝歎道:“你看錦霞是何等的聰慧,隻可惜她是個女兒身,不然這天下就有了聖主。”
太後嚇了一跳,看看左右無人,遂拉了天啟帝的手笑道:“太上皇說的這是什麽話,叫皇上聽見好沒意思的。本來皇上就疑心病重,讓他知道了,還以為咱們要扶持幼主,有意要他下去呢。”
天啟帝不以為意的說道:“這還了得,都是他的親生子,錦霞又是公主,連這個也放在心上麽。”
太後遂說道:“還是顧及著些好,畢竟皇上龍體康健,又是幹事的時候,說這些難免刺了他的心,兩龍在朝咱們也不是沒有做過。”
天啟帝點點頭道:“慧娘說的的確不錯,當初老大、老二為著這龍椅,不知爭鬥了多少迴,最後連謀反這等悖逆之事都想了出來,朕也是被傷透了心,故此扶持了老三上位。本怕他是個綿軟性子,臉又嫩,一時鎮不住那些跟著我的老臣也是有的,為著皇上故,朕想著鎮上一鎮,也是給皇上撐腰的緣故,誰想到竟是讓皇上與朕離了心,也是朕的過失。”
太後忙安慰道:“太上皇不必難過,皇上必能反過悶來,托了三位孫孫的福氣,近段日子皇上與太上皇很是親近了不少。”
天啟帝笑道:“還是朕的錦霞的福氣。”
太後嗔怪的看著他道:“顯見是偏心的了,就是當初遠哥兒也沒有太上皇這般上心的。”
天啟帝點點頭笑道:“不知怎麽的,這幾個孫孫裏麵,朕最喜歡的就是錦霞,不知慧娘是怎麽想的。”
太後捂了帕子笑道:“要不臣妾與太上皇的心意是一樣的呢,臣妾看了錦霞也是心生歡喜,遠哥兒倒是靠後了,所以太上皇寄予的厚望,臣妾也是暗暗想過的,隻可惜她是個女兒身,不是皇子,不然皇上那裏想必也是這麽想的。”
天啟帝笑道:“看看,不是我一個人這麽想。”
隨即,天啟帝坐在那裏想了想,說道:“朕坐在這裏,終究那些老臣有一個半個還是要來找朕的,不管麽,未免傷了多年的情分,管麽,皇上又嗔了朕擅權,給他難看,總是個為難。”
太後聽了不語,笑著坐在那裏吹茶,就聽天啟帝笑道:“我倒是有心出去走走,也好過兩頭為難,隻是皇上自坐在那張龍椅上,行事越發的果決幹脆,一點情麵不留,又是個疑心的主兒,我底下的老臣可都是隨著我戰場上廝殺了過來的,若是被他一氣兒弄了下去,隻是讓他們心寒。”
太後笑道:“太上皇說的過於專斷了,皇上再怎麽也不會武斷成那種,總是要聽人言的,誠親王又在君側,斷乎不會叫皇上亂做決斷的。”
天啟帝聽了,輕輕拍了拍掌,笑道:“原來慧娘與我一般的想法,就是這麽著吧,趕著過了年,天氣好些,咱們誰也不帶,隻帶幾個隨從,往江南那裏逛逛才是,這些個糟心事就留給皇上想去吧。”
太後笑道:“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既是皇上做得了龍椅,這些自該他去想。”
說到這裏,太後又問道:“甄太妃可要跟了咱們去。”
天啟帝笑道:“趕著下迴吧,這一次隻咱們兩個一起,不是為著慧娘的安全考慮,連隨從朕也是不願意帶的,既是退了位,隻做一對尋常的夫妻就很好,別的實在不必多做。”
甄太妃在殿外聽著,嘴裏不知是何滋味,手上的帕子被擰的緊緊的,她的後麵佇立著一個拿著托盤的宮女,托盤上麵正端端正正的放著一碗湯水。
迴到屋裏,甄太妃怏怏的梳妝台前麵,對鏡輕輕撫弄著自己老去的容顏,良久不肯言語。
貼身侍婢見她一副難過的神色,也不知什麽情形,遂問了跟了她去送湯的宮女,方知道了原委,看了看原封未動,連宮殿也未進去的碗,嘴裏的滋味也是苦澀的。
突聽得甄太妃在那裏叫她道:“嬋娟。”
她急忙趕了過去,見甄太妃在那裏獨自攏著頭發,邊問她道:“你還記得你名字的由來嗎。”
嬋娟低了頭輕聲笑道:“奴婢並不敢忘,當初奴婢是叫小娟兒的,是太妃在家做姑娘時跟了太妃,太妃初見奴婢,隻說這麽俊俏的女孩子怎麽叫了一個俗名,特特的給奴婢取的嬋娟二字,意為取自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老爺聽了也叫好呢。”
甄太妃苦笑道:“是啊,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你來了我房裏不到一年,便陪我來了這不見天日的地方,我隻說甄家的姑奶奶裏麵,頂數我還算是命好,不過幾年光景就做得了太上皇的寵妃,本以為生下個皇子我就萬事俱全,誰能想到太上皇那麽早就退了下來,連我也措手不及。”
嬋娟低了頭道:“太妃不必憂心,太上皇現在正值當打之年,奴婢再從外麵找些秘方,必能讓太妃如願。”
甄太妃苦笑道:“太上皇已然退了下來,我就再生上十個八個的龍子龍孫又有什麽用處,敢是生給太上皇以作晚年安慰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