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天洛有些激動,穿來這麽久,才是第一次聽到這兩個熟悉的名詞——宗人府,慎刑司!
如果說內務府是皇宮的管家辦事中心,那慎刑司是內務府的內設機構,負責刑罰關押。
慎刑司管理的隻是宮中地位最低下的宮女和太監,裏頭的刑罰不比大理寺十二刑房差。
比如如來掌便是用木板抽打受刑人的頭或者臉,被打成重傷之後,行刑者不會為受刑者醫治,任其傷口潰爛。
比如禁食禁水,受刑者最終因饑餓和口渴而死。
比如杖刑,與那程武所接受的廷杖類似,同樣是可輕可重,輕則受傷,重則死在刑台上。
這地方專門用來審訊關押犯了錯的宮女、太監,因其惡名昭著,令宮人們聞風喪膽。
蓮姬犯錯被揪,身邊的宮人被押至慎刑司,而餘下撞破大皇子、皇子妃等人醜態的宮人,怕是連命都沒保住,皇家顏麵事大!
蕭天洛想到這裏心髒都麻了,那他們在這裏不也一樣是撞破皇家醜事?怎麽收場?
再說迴那蓮姬,她畢竟是大皇子的良媛,身份不是普通宮人,隻會被送往宗人府。
宗人府本是管理皇家宗室事務的機構。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按時編纂玉牒,記錄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時間、婚嫁、諡號、安葬之事。
另外宗人府還會定期向皇帝上報宗室訴求,引進賢才能人;記錄宗室罪責過失等。
宗人府的最高負責人叫宗令,其次是左右宗正,再次之就是左右宗人,這是宗人府最高的三級長官,之下就是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經曆、筆帖式等官職。
這些官職架構基本和六部的官職架構差不多,隻是整體官職的官級都比六部的官職低了一級而已。
普通百姓犯法要報府衙,官員涉案則移交至大理寺、刑部,而宗室成員是指皇家人。
皇家人若是犯法,就算是官府受理,最終也要移交到宗人府,隻有宗人府對官府的量刑認同,簽字蓋章方可生效,若是宗人府不認同,官府的定罪也隻能無效。
要不說這裏是封建王朝呢,王權大過一切,隻要皇帝要保,宗人府就能保住皇室成員。
蓮姬身為大皇子的妾室也是皇家人,她犯了錯,直接關進宗人府合情合理。
隻是這宗人府也不是好待的,皇帝親自下令將其關進去,那裏麵的人哪個不是人精。
但凡揣摩下皇帝的心思,都不會對蓮姬客氣。
蕭天洛仍記得曆史上鼎鼎有名的阿其那案,那康熙的第八子胤禩就是被雍正借助宗人府收拾,最終慘死。
當時掌管宗人府的是康熙十六子,也就是莊親王王胤祿,在雍正的授意下,胤祿以宗人府的名義彈劾胤禩企圖謀逆篡位,這罪名一定,不就是死路一條?
蕭天洛想到蓮姬進入宗人府的慘狀,就覺得這人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什麽第一才女都虛的,一旦保不住命,啥榮華富貴、宏圖大業都是虛的。
進了宗人府,蓮姬能挺多少時間不知道,蕭天洛隻是覺得這女人費盡心思卻一場空。
她那親娘在其中充當著什麽角色,那位侍郎大人又是不是知情人,這場戲的後續才好看。
蓮姬被拉走,這裏的事情卻沒有徹底結束,大皇子一番瘋狂反撲,也是借著蓮姬的力道。
現在蓮姬不在,他反而沒了剛才的氣焰,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
皇後脫冠以後尤其顯得狼狽,最興奮的莫過於聖懿公主,沒有什麽比看到仇敵落魄更開心的事,若不是父皇早有交代,她真想現在就出去再添把火。
不過她還是有幾分良心,看到父皇慘淡的臉色,也不忍心再拱火。
程皇後順風順水多年,當年能把皇帝的少年戀人踩在腳下,又生下嫡長子,春風得意。
後來又連生兩子,哪朝皇後能坐擁三位皇子?
直到東宮遲遲未定,自己有三位皇子又如何,占嫡又占長的大皇子也沒能順利入主。
程皇後這才第一次感覺到了危機,聖懿公主雖是昭妃所生,但她是個公主,這就斷了入東宮的路,這公主除了讓她心塞以外,並沒有擋道的本事,誰讓她出生就是個丫頭?
可現在,握著最好牌的大皇子卻將自己毀了,蓮姬那個賤人,毀了她的嫡長子!
程皇後此時欲哭無淚,脫冠以後心如死灰,皇帝沒有任何拒絕,真的收起了鳳冠!
“皇後教導皇子不利,管理後宮不當,鳳印暫且收迴,由貴妃、賢妃暫時打理後宮事務,皇後且居宮中好好反省,”朱允咬牙說道:“大皇子妃等人禁閉三月。”
“這三月裏若能戒掉那鼻煙,朕可保你們名聲地位,若是擺脫不得,就怪不了朕了。”
“多謝父皇!”大皇子妃等人忙應聲說道。
沒有像對待蓮姬一樣對待他們,將他們拉至宗人府,已經足夠她們感激涕零。
但皇帝遲遲沒有說對大皇子的處置,蕭天洛也想知道,經此一事,大皇子在皇帝心中還有幾分地位,若大皇子再沒有指望,皇後手裏的牌就不多了。
最大的優勢蕩然無存,蕭天洛挑挑眉,看著跪在地上伏著頭,身子一直在抖的大皇子。
這廝以前搶媳婦的時候得瑟得不行,現在也落到了這個地步,真是天道好輪迴。
這娘倆以前搶媳婦的時候隻想著對自己有利好,可沒管大小姐願不願意,現在好嘍,太子的位置是怎麽也落不到大皇子的頭上,這倭國人也算是做了一樁好事。
皇後嘛,得意多年也該栽個大跟頭,就是可憐她不是自己失誤,而是兒子不爭氣。
“父皇,兒臣,兒臣……”大皇子氣短一截,開口時戰戰兢兢:“兒臣請父皇降罪!”
“哼,你若不是朕的嫡長子,此時就該與蓮姬一道去宗人府!”
皇帝一聲爆吼,皇後心肝險些裂開,自己的兒子若是去了宗人府,人盡皆知,以後在宮中哪有立足之處,傳到前朝,臣子們又該如何想,必定會改弦更張!
如果說內務府是皇宮的管家辦事中心,那慎刑司是內務府的內設機構,負責刑罰關押。
慎刑司管理的隻是宮中地位最低下的宮女和太監,裏頭的刑罰不比大理寺十二刑房差。
比如如來掌便是用木板抽打受刑人的頭或者臉,被打成重傷之後,行刑者不會為受刑者醫治,任其傷口潰爛。
比如禁食禁水,受刑者最終因饑餓和口渴而死。
比如杖刑,與那程武所接受的廷杖類似,同樣是可輕可重,輕則受傷,重則死在刑台上。
這地方專門用來審訊關押犯了錯的宮女、太監,因其惡名昭著,令宮人們聞風喪膽。
蓮姬犯錯被揪,身邊的宮人被押至慎刑司,而餘下撞破大皇子、皇子妃等人醜態的宮人,怕是連命都沒保住,皇家顏麵事大!
蕭天洛想到這裏心髒都麻了,那他們在這裏不也一樣是撞破皇家醜事?怎麽收場?
再說迴那蓮姬,她畢竟是大皇子的良媛,身份不是普通宮人,隻會被送往宗人府。
宗人府本是管理皇家宗室事務的機構。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按時編纂玉牒,記錄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時間、婚嫁、諡號、安葬之事。
另外宗人府還會定期向皇帝上報宗室訴求,引進賢才能人;記錄宗室罪責過失等。
宗人府的最高負責人叫宗令,其次是左右宗正,再次之就是左右宗人,這是宗人府最高的三級長官,之下就是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經曆、筆帖式等官職。
這些官職架構基本和六部的官職架構差不多,隻是整體官職的官級都比六部的官職低了一級而已。
普通百姓犯法要報府衙,官員涉案則移交至大理寺、刑部,而宗室成員是指皇家人。
皇家人若是犯法,就算是官府受理,最終也要移交到宗人府,隻有宗人府對官府的量刑認同,簽字蓋章方可生效,若是宗人府不認同,官府的定罪也隻能無效。
要不說這裏是封建王朝呢,王權大過一切,隻要皇帝要保,宗人府就能保住皇室成員。
蓮姬身為大皇子的妾室也是皇家人,她犯了錯,直接關進宗人府合情合理。
隻是這宗人府也不是好待的,皇帝親自下令將其關進去,那裏麵的人哪個不是人精。
但凡揣摩下皇帝的心思,都不會對蓮姬客氣。
蕭天洛仍記得曆史上鼎鼎有名的阿其那案,那康熙的第八子胤禩就是被雍正借助宗人府收拾,最終慘死。
當時掌管宗人府的是康熙十六子,也就是莊親王王胤祿,在雍正的授意下,胤祿以宗人府的名義彈劾胤禩企圖謀逆篡位,這罪名一定,不就是死路一條?
蕭天洛想到蓮姬進入宗人府的慘狀,就覺得這人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什麽第一才女都虛的,一旦保不住命,啥榮華富貴、宏圖大業都是虛的。
進了宗人府,蓮姬能挺多少時間不知道,蕭天洛隻是覺得這女人費盡心思卻一場空。
她那親娘在其中充當著什麽角色,那位侍郎大人又是不是知情人,這場戲的後續才好看。
蓮姬被拉走,這裏的事情卻沒有徹底結束,大皇子一番瘋狂反撲,也是借著蓮姬的力道。
現在蓮姬不在,他反而沒了剛才的氣焰,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
皇後脫冠以後尤其顯得狼狽,最興奮的莫過於聖懿公主,沒有什麽比看到仇敵落魄更開心的事,若不是父皇早有交代,她真想現在就出去再添把火。
不過她還是有幾分良心,看到父皇慘淡的臉色,也不忍心再拱火。
程皇後順風順水多年,當年能把皇帝的少年戀人踩在腳下,又生下嫡長子,春風得意。
後來又連生兩子,哪朝皇後能坐擁三位皇子?
直到東宮遲遲未定,自己有三位皇子又如何,占嫡又占長的大皇子也沒能順利入主。
程皇後這才第一次感覺到了危機,聖懿公主雖是昭妃所生,但她是個公主,這就斷了入東宮的路,這公主除了讓她心塞以外,並沒有擋道的本事,誰讓她出生就是個丫頭?
可現在,握著最好牌的大皇子卻將自己毀了,蓮姬那個賤人,毀了她的嫡長子!
程皇後此時欲哭無淚,脫冠以後心如死灰,皇帝沒有任何拒絕,真的收起了鳳冠!
“皇後教導皇子不利,管理後宮不當,鳳印暫且收迴,由貴妃、賢妃暫時打理後宮事務,皇後且居宮中好好反省,”朱允咬牙說道:“大皇子妃等人禁閉三月。”
“這三月裏若能戒掉那鼻煙,朕可保你們名聲地位,若是擺脫不得,就怪不了朕了。”
“多謝父皇!”大皇子妃等人忙應聲說道。
沒有像對待蓮姬一樣對待他們,將他們拉至宗人府,已經足夠她們感激涕零。
但皇帝遲遲沒有說對大皇子的處置,蕭天洛也想知道,經此一事,大皇子在皇帝心中還有幾分地位,若大皇子再沒有指望,皇後手裏的牌就不多了。
最大的優勢蕩然無存,蕭天洛挑挑眉,看著跪在地上伏著頭,身子一直在抖的大皇子。
這廝以前搶媳婦的時候得瑟得不行,現在也落到了這個地步,真是天道好輪迴。
這娘倆以前搶媳婦的時候隻想著對自己有利好,可沒管大小姐願不願意,現在好嘍,太子的位置是怎麽也落不到大皇子的頭上,這倭國人也算是做了一樁好事。
皇後嘛,得意多年也該栽個大跟頭,就是可憐她不是自己失誤,而是兒子不爭氣。
“父皇,兒臣,兒臣……”大皇子氣短一截,開口時戰戰兢兢:“兒臣請父皇降罪!”
“哼,你若不是朕的嫡長子,此時就該與蓮姬一道去宗人府!”
皇帝一聲爆吼,皇後心肝險些裂開,自己的兒子若是去了宗人府,人盡皆知,以後在宮中哪有立足之處,傳到前朝,臣子們又該如何想,必定會改弦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