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梁祝進行時45
綜影視,總比主角輩分大 作者:孜然小茴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一旦到了窮途末路,為了能夠活下去,什麽事情也幹的出來。
這原本鄮縣的知縣不是個好人,自然也不怎麽管理縣內的事物,除了他貪得無厭之外,城外還養了一窩子山賊土匪。
這些鄮縣的戶戶之所以不離開,要麽和知縣是同流合汙,沆瀣一氣。要麽是故土難離,資產深厚。
反正前知縣在的時候,他們已經募捐過一迴了,現在是怎麽也不肯再出一筆糧草資金。
迫於無奈,有些人就打起了軍糧的主意。
所謂法不責眾,當第一個人衝上去以後,其他的人就會有一個從眾效應。
梁山伯隻是一個文弱書生,也沒有什麽自己的勢力,怎麽攔得住這些餓瘋了的百姓?
馬文才正是接到朝廷調查鄮縣軍糧被搶的調查令才來的鄮縣。
相對於梁山伯被普通老百姓罵朝廷走狗,不負責任。馬文才帶著兵卒騎著高頭大馬,那些百姓一聲都不敢吭,還沒有等他們靠近便做鳥獸散。
馬文才打算把那些哄搶軍糧的人都抓起來,但是梁山伯卻認為這些老百姓是不得已而為之,活不下去了才搶的軍糧,情有可原。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鄮縣受災一事我也深表同情,但是這不是哄搶軍糧的理由。
戰場上那麽多士兵在為這個國家戰鬥,保護百姓,難道他們就活該受餓嗎?
朝廷讓你當這個縣令,是讓你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讓你來製造問題。”馬文才和梁山伯理念不合,在萬鬆書院發生很多事情,馬文才認為梁山伯屬於自作自受,太過於感情用事了。
“可是……可是這件事情基本上全縣的百姓都有參與,如果把他們抓起來,整個縣人都沒有了……”【沒有參與到哄搶的百姓:我們謝謝您嘞,勒緊褲腰帶,做一個遵紀守法的百姓,結果被你一杆子打死。】
“那就讓戰場上的士兵沒有死於敵人之手,反而死於饑餓嗎?”
“這……”
“什麽也不是。”馬文才下令去抓哄搶軍糧的主要人員,那些糧食能夠找迴來多少是多少。最起碼先把幾天的糧食撐過去,否則戰場上真的要餓死人的。
另一方麵,馬文才也向幾位同窗寫去了求助信,同窗當中有好幾家富戶,湊一湊也能夠捐出一些來。
可惜梁山伯完全沒有領會到馬文才的好意。
他還要靠著這些百姓把水患治好。
祝英台知道鄮縣之事,孤身一人趕來,但是早已向八哥去信,讓他籌措糧草,送往鄮縣。
馬文才查出,雖然哄搶軍糧之事由普通的百姓參與進去,但是,絕大部分是被一夥山賊給搶走的,根本沒有留到普通人手中。
正準備率領部下去捉拿山賊,梁山伯等人卻被人哄騙,拿著鋤頭,菜刀把馬文才等人趕出了鄮縣。
“梁山伯,你這個傻子,你會後悔的。”馬文才也不想多造殺孽,也知道這些民眾當中大多數人都是無辜的,一時之間陷入了被動局麵。
梁山伯的確很快後悔了,他的好心並沒有帶來好的結果,反而被架空了縣衙一點權利都沒有。
那些有善良心的衙役早已經被“生病”,剩下的全部都是與山賊勾結的壯漢閑丁。
祝英齊運送糧草過來,但是這一切都被山賊看在眼裏,早就定下計劃,等他靠近就殺人滅口,搶奪糧草。
正好馬文才等人被梁山伯和百姓們趕在城外,在附近安寨紮營,聽到了求救聲。
這才救下了祝英齊,但是祝英齊也受了不輕的傷,好在並不致命。
“祝家八少?你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英台請我幫忙帶一些糧草過來,救助百姓,結果沒想到。”祝英齊粲然一笑,沒想到原本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卻差點害自己丟了性命。“馬公子,你呢?怎麽在城外不進去?”
馬文才把自己收到調查糧草被劫一案,結果被梁山伯等人趕出來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個梁山伯有沒有腦子呀?我就不放心他和英還在一起。”祝英齊還不知道他爹娘已經答應了馬太守的提親,眼前的馬文才可以說是他的準妹夫。
隻不過無論是馬文才也好,祝英台也罷,都不太想接受這一門親事。
這原本鄮縣的知縣不是個好人,自然也不怎麽管理縣內的事物,除了他貪得無厭之外,城外還養了一窩子山賊土匪。
這些鄮縣的戶戶之所以不離開,要麽和知縣是同流合汙,沆瀣一氣。要麽是故土難離,資產深厚。
反正前知縣在的時候,他們已經募捐過一迴了,現在是怎麽也不肯再出一筆糧草資金。
迫於無奈,有些人就打起了軍糧的主意。
所謂法不責眾,當第一個人衝上去以後,其他的人就會有一個從眾效應。
梁山伯隻是一個文弱書生,也沒有什麽自己的勢力,怎麽攔得住這些餓瘋了的百姓?
馬文才正是接到朝廷調查鄮縣軍糧被搶的調查令才來的鄮縣。
相對於梁山伯被普通老百姓罵朝廷走狗,不負責任。馬文才帶著兵卒騎著高頭大馬,那些百姓一聲都不敢吭,還沒有等他們靠近便做鳥獸散。
馬文才打算把那些哄搶軍糧的人都抓起來,但是梁山伯卻認為這些老百姓是不得已而為之,活不下去了才搶的軍糧,情有可原。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鄮縣受災一事我也深表同情,但是這不是哄搶軍糧的理由。
戰場上那麽多士兵在為這個國家戰鬥,保護百姓,難道他們就活該受餓嗎?
朝廷讓你當這個縣令,是讓你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讓你來製造問題。”馬文才和梁山伯理念不合,在萬鬆書院發生很多事情,馬文才認為梁山伯屬於自作自受,太過於感情用事了。
“可是……可是這件事情基本上全縣的百姓都有參與,如果把他們抓起來,整個縣人都沒有了……”【沒有參與到哄搶的百姓:我們謝謝您嘞,勒緊褲腰帶,做一個遵紀守法的百姓,結果被你一杆子打死。】
“那就讓戰場上的士兵沒有死於敵人之手,反而死於饑餓嗎?”
“這……”
“什麽也不是。”馬文才下令去抓哄搶軍糧的主要人員,那些糧食能夠找迴來多少是多少。最起碼先把幾天的糧食撐過去,否則戰場上真的要餓死人的。
另一方麵,馬文才也向幾位同窗寫去了求助信,同窗當中有好幾家富戶,湊一湊也能夠捐出一些來。
可惜梁山伯完全沒有領會到馬文才的好意。
他還要靠著這些百姓把水患治好。
祝英台知道鄮縣之事,孤身一人趕來,但是早已向八哥去信,讓他籌措糧草,送往鄮縣。
馬文才查出,雖然哄搶軍糧之事由普通的百姓參與進去,但是,絕大部分是被一夥山賊給搶走的,根本沒有留到普通人手中。
正準備率領部下去捉拿山賊,梁山伯等人卻被人哄騙,拿著鋤頭,菜刀把馬文才等人趕出了鄮縣。
“梁山伯,你這個傻子,你會後悔的。”馬文才也不想多造殺孽,也知道這些民眾當中大多數人都是無辜的,一時之間陷入了被動局麵。
梁山伯的確很快後悔了,他的好心並沒有帶來好的結果,反而被架空了縣衙一點權利都沒有。
那些有善良心的衙役早已經被“生病”,剩下的全部都是與山賊勾結的壯漢閑丁。
祝英齊運送糧草過來,但是這一切都被山賊看在眼裏,早就定下計劃,等他靠近就殺人滅口,搶奪糧草。
正好馬文才等人被梁山伯和百姓們趕在城外,在附近安寨紮營,聽到了求救聲。
這才救下了祝英齊,但是祝英齊也受了不輕的傷,好在並不致命。
“祝家八少?你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英台請我幫忙帶一些糧草過來,救助百姓,結果沒想到。”祝英齊粲然一笑,沒想到原本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卻差點害自己丟了性命。“馬公子,你呢?怎麽在城外不進去?”
馬文才把自己收到調查糧草被劫一案,結果被梁山伯等人趕出來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個梁山伯有沒有腦子呀?我就不放心他和英還在一起。”祝英齊還不知道他爹娘已經答應了馬太守的提親,眼前的馬文才可以說是他的準妹夫。
隻不過無論是馬文才也好,祝英台也罷,都不太想接受這一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