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王蒙突然大笑,都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沒聽清王蒙後麵說什麽。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王蒙便立即下令迴營。
迴到營中,王蒙立即召集眾將士,將自己心中的想法想眾人一說,眾人齊聲叫好。
王蒙立即下令,李典帶領一千五百人連夜出發,向上遊而去。
夏侯淵、曹仁各率領一支軍隊準備器械、工具,趙雲則領命帶領兩千騎兵向下遊方向尋機渡水,準備作戰。
而王蒙的兩個營寨也都分別移師到了高出紮營。
所有事情安排已定,隻待攻城拔寨,甚至王蒙還讓軍需官準備了慶功的酒宴,這是何等的自信。
王蒙還是每日叫戰,袁術依然是死守不出,而王蒙卻也再不強攻,而城外細小的變化卻在王蒙的眼中,因為護城河的水位已經下降了不少了。
當天後夜,隻聽上遊轟隆隆的聲響,似萬馬奔騰一般,王蒙知道李典在上遊已經開始行動了。
當東方第一抹魚肚白照亮大地的時候,不知道緣由的士兵才發現,整個太壽城周圍白茫茫的一片,大水已經灌進了太壽城,而上遊的水依舊源源不斷地向城中湧入。
這時候士兵們才明白王蒙為什麽在陸戰的時候讓他們連續兩天砍伐樹木,趕製木筏了,現在看來真正能夠派上用場了。
天大亮以後,曹仁和夏侯淵便指揮士兵登上木筏向太壽城進軍,但得到王蒙的將令是試探性進攻,絕不強攻。因為王蒙知道雖然太壽城被水淹了,但短時間內城防可能不會受太大的影響,如果說有變化大約也是兩三天以後的事情了。除非袁術自認為太壽城守不住了,棄城而逃,不然的話應該還是攻不下來,等敵軍自己扛不住大水,那時候再去拿城就輕而易舉了。
實事和王蒙猜想的果然差不多,因為城中被大水淹了,袁術的軍隊多數都跑到城牆上了,城防的力量反而更強了,曹仁和夏侯淵指揮木筏剛到城下,城牆上便箭如雨下,死傷了幾百人,卻無法攻破城門,隻能悻悻而歸。
第二天大水還是源源不斷地向城中湧去,而袁術的城防卻沒有太多的變換,曹仁和夏侯淵依舊無功而返。
第三天大水開始變緩,城周圍的水位開始下降,眾將非常著急,一旦水退了,可能又會迴到之前的狀態了。
可王蒙依然胸有成竹的樣子,最終看破王蒙想法的荀攸為大家點出了關鍵,袁術的太壽城被水淹了,城中的士兵能夠迅速逃到城牆之上躲避,但很多老百姓卻並不會有這麽好的運氣,而最重要的糧草恐怕也不會有時間搶救太多,而且城牆被大水衝泡了三天,肯定會有鬆動之處,即使水退了,這些城牆上的缺陷也可以為王蒙攻城減輕不少壓力,更何況城中的士兵既要保證城防,又要救人救糧,肯定是疲憊不堪,而王蒙這邊卻個個精神抖擻,士氣正旺,此消彼長,太壽城必然可破。
眾人聽了荀攸的分析都認同地點頭,王蒙自然也是會心一笑,畢竟荀攸的分析和王蒙的想法大體相當,但有一點王蒙卻和荀攸想的不太一樣,而這一點便是對敵軍主將袁術性格的分析,這種絕對劣勢的作戰,以袁術養尊處優、高高在上,自認為高人一等的性格,能狠下心來和王蒙拚命嗎?王蒙猜想是不能,所以結果就是袁術可能會尋機逃跑,這就是王蒙當初把趙雲派出去的原因,趙雲的任務是在下遊尋機渡水,截擊撤退的袁術。
眾人聽了王蒙的想法更是對王蒙無比佩服,特別是分析過整個戰場形勢的荀攸。戰爭不光是戰略戰術,更是要根據不同對手的性格來應對,敵軍的主將又是作戰決策的關鍵,這一點倒是荀攸忽略的。
而上遊的水之所以能夠源源不斷地連續衝灌太壽兩天,是因為王蒙讓李典做了三道攔水壩,按照從下遊向上遊的順序定時拆除的辦法,才保證了一直都是高水位的衝灌,而發水的時間選擇後夜也是考慮袁術軍隊已經休息,慌亂之中很難搶救糧草,敵軍的將士隻能選擇保命,所以才如此順利。
果不其然,當第三天夏侯淵和曹仁率軍攻打太壽的時候,城牆上已經沒有守衛了,士兵都已經不在了,撞開城門以後才發現,城中隻有那些沒來得及逃走的百姓,還有數不盡的屍體,多數都是被水淹死的。這下將士們對王蒙更加佩服了,這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謀劃,更是對人性、人心的深刻認知,才能對袁術的行動作出如此判斷,現在恐怕袁術已經遭遇了趙雲的截擊,看來好消息已經不太遠了。
詢問城中百姓之後王蒙軍隊才了解到,城中的軍隊昨天夜裏連夜撤出去了,現在城中剩下的百姓是來不及逃走的,還有些是因為親人在戰爭中受到傷害,不忍心拋下他們,又一時間不能帶走,畢竟幫著袁術守城這麽長時間,一旦城破了,有些將領是有可能氣憤之下屠城的,來為死去的將士報仇。
好在王蒙並不是這樣的人,所以這些百姓也算是遇到了一個善心之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王蒙也絕對不是菩薩,不管城中百姓到底是什麽原因沒有逃出去,一律抓起來清理城中的屍體和被大水衝壞的房屋、營房等等的雜事,讓自己的士兵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屍體不及時處理很可能造成瘟疫。
由於城中的情況確實不好,王蒙也就沒有讓大軍入駐城中,隻有一部分組織城中百姓收拾殘局,主力部隊還是迴到了原來的營寨。
等水完全褪去以後才能讓輜重器械順利通過。
一天無事,眾將士已經開始慶功了,畢竟王蒙之前就已經準備好的了,所以眾將士對王蒙的決策更感意外,提前準備慶功,一旦戰敗了將會是多大的心理壓力,雖然是王蒙暗中準備的,但這壓力對他自己來說也是不小,眾人對王蒙的心胸也更加敬服。
可好消息卻沒有等來,第二天,趙雲帶著軍隊返迴了王蒙的營地,而且兩千騎兵一兵未損,但卻也並沒有什麽戰果,大家都深感意外,看看趙雲又看看王蒙。
而經過趙雲的請罪,眾人才知道原委,原來王蒙當日命令趙雲全部騎兵出發,就是為了爭取速度,因為按照計劃李典會在第二天午夜放水,一旦趙雲在這個時間渡不過渠水,那打誰來了肯定就過不去了,而趙雲在行軍過程中卻沒有找到足夠的船隻,錯過了渡水的最佳時機,為了保證軍隊的安全,他並沒有貿然渡水,所以也能攔截袁術。之後大水衝毀了道路,趙雲也隻能繞道而行,所以耽誤了一天多的行程,這才在太壽戰鬥結束了才趕迴來。
王蒙並未責怪趙雲,而是把責任攬在了自己沒有先行到下遊勘察地形的責任,但趙雲卻因為自己沒能按到達指定位置截擊袁術而感到羞愧,眾人見王蒙也並未特別在意,安慰了趙雲一番便各自迴營。
此番又沒有全殲袁術,雖然從死屍的衣服上看,袁術軍隊在這場人為大水中也死傷不少,但似乎還有一戰之力,而今再次逃跑,王蒙決定繼續追擊,此番太壽之戰已經看出袁術的態度了,想必與王蒙已經不共戴天的仇恨了,將來肯定也是王蒙的一個禍患,所以必須除掉。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王蒙便立即下令迴營。
迴到營中,王蒙立即召集眾將士,將自己心中的想法想眾人一說,眾人齊聲叫好。
王蒙立即下令,李典帶領一千五百人連夜出發,向上遊而去。
夏侯淵、曹仁各率領一支軍隊準備器械、工具,趙雲則領命帶領兩千騎兵向下遊方向尋機渡水,準備作戰。
而王蒙的兩個營寨也都分別移師到了高出紮營。
所有事情安排已定,隻待攻城拔寨,甚至王蒙還讓軍需官準備了慶功的酒宴,這是何等的自信。
王蒙還是每日叫戰,袁術依然是死守不出,而王蒙卻也再不強攻,而城外細小的變化卻在王蒙的眼中,因為護城河的水位已經下降了不少了。
當天後夜,隻聽上遊轟隆隆的聲響,似萬馬奔騰一般,王蒙知道李典在上遊已經開始行動了。
當東方第一抹魚肚白照亮大地的時候,不知道緣由的士兵才發現,整個太壽城周圍白茫茫的一片,大水已經灌進了太壽城,而上遊的水依舊源源不斷地向城中湧入。
這時候士兵們才明白王蒙為什麽在陸戰的時候讓他們連續兩天砍伐樹木,趕製木筏了,現在看來真正能夠派上用場了。
天大亮以後,曹仁和夏侯淵便指揮士兵登上木筏向太壽城進軍,但得到王蒙的將令是試探性進攻,絕不強攻。因為王蒙知道雖然太壽城被水淹了,但短時間內城防可能不會受太大的影響,如果說有變化大約也是兩三天以後的事情了。除非袁術自認為太壽城守不住了,棄城而逃,不然的話應該還是攻不下來,等敵軍自己扛不住大水,那時候再去拿城就輕而易舉了。
實事和王蒙猜想的果然差不多,因為城中被大水淹了,袁術的軍隊多數都跑到城牆上了,城防的力量反而更強了,曹仁和夏侯淵指揮木筏剛到城下,城牆上便箭如雨下,死傷了幾百人,卻無法攻破城門,隻能悻悻而歸。
第二天大水還是源源不斷地向城中湧去,而袁術的城防卻沒有太多的變換,曹仁和夏侯淵依舊無功而返。
第三天大水開始變緩,城周圍的水位開始下降,眾將非常著急,一旦水退了,可能又會迴到之前的狀態了。
可王蒙依然胸有成竹的樣子,最終看破王蒙想法的荀攸為大家點出了關鍵,袁術的太壽城被水淹了,城中的士兵能夠迅速逃到城牆之上躲避,但很多老百姓卻並不會有這麽好的運氣,而最重要的糧草恐怕也不會有時間搶救太多,而且城牆被大水衝泡了三天,肯定會有鬆動之處,即使水退了,這些城牆上的缺陷也可以為王蒙攻城減輕不少壓力,更何況城中的士兵既要保證城防,又要救人救糧,肯定是疲憊不堪,而王蒙這邊卻個個精神抖擻,士氣正旺,此消彼長,太壽城必然可破。
眾人聽了荀攸的分析都認同地點頭,王蒙自然也是會心一笑,畢竟荀攸的分析和王蒙的想法大體相當,但有一點王蒙卻和荀攸想的不太一樣,而這一點便是對敵軍主將袁術性格的分析,這種絕對劣勢的作戰,以袁術養尊處優、高高在上,自認為高人一等的性格,能狠下心來和王蒙拚命嗎?王蒙猜想是不能,所以結果就是袁術可能會尋機逃跑,這就是王蒙當初把趙雲派出去的原因,趙雲的任務是在下遊尋機渡水,截擊撤退的袁術。
眾人聽了王蒙的想法更是對王蒙無比佩服,特別是分析過整個戰場形勢的荀攸。戰爭不光是戰略戰術,更是要根據不同對手的性格來應對,敵軍的主將又是作戰決策的關鍵,這一點倒是荀攸忽略的。
而上遊的水之所以能夠源源不斷地連續衝灌太壽兩天,是因為王蒙讓李典做了三道攔水壩,按照從下遊向上遊的順序定時拆除的辦法,才保證了一直都是高水位的衝灌,而發水的時間選擇後夜也是考慮袁術軍隊已經休息,慌亂之中很難搶救糧草,敵軍的將士隻能選擇保命,所以才如此順利。
果不其然,當第三天夏侯淵和曹仁率軍攻打太壽的時候,城牆上已經沒有守衛了,士兵都已經不在了,撞開城門以後才發現,城中隻有那些沒來得及逃走的百姓,還有數不盡的屍體,多數都是被水淹死的。這下將士們對王蒙更加佩服了,這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謀劃,更是對人性、人心的深刻認知,才能對袁術的行動作出如此判斷,現在恐怕袁術已經遭遇了趙雲的截擊,看來好消息已經不太遠了。
詢問城中百姓之後王蒙軍隊才了解到,城中的軍隊昨天夜裏連夜撤出去了,現在城中剩下的百姓是來不及逃走的,還有些是因為親人在戰爭中受到傷害,不忍心拋下他們,又一時間不能帶走,畢竟幫著袁術守城這麽長時間,一旦城破了,有些將領是有可能氣憤之下屠城的,來為死去的將士報仇。
好在王蒙並不是這樣的人,所以這些百姓也算是遇到了一個善心之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王蒙也絕對不是菩薩,不管城中百姓到底是什麽原因沒有逃出去,一律抓起來清理城中的屍體和被大水衝壞的房屋、營房等等的雜事,讓自己的士兵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屍體不及時處理很可能造成瘟疫。
由於城中的情況確實不好,王蒙也就沒有讓大軍入駐城中,隻有一部分組織城中百姓收拾殘局,主力部隊還是迴到了原來的營寨。
等水完全褪去以後才能讓輜重器械順利通過。
一天無事,眾將士已經開始慶功了,畢竟王蒙之前就已經準備好的了,所以眾將士對王蒙的決策更感意外,提前準備慶功,一旦戰敗了將會是多大的心理壓力,雖然是王蒙暗中準備的,但這壓力對他自己來說也是不小,眾人對王蒙的心胸也更加敬服。
可好消息卻沒有等來,第二天,趙雲帶著軍隊返迴了王蒙的營地,而且兩千騎兵一兵未損,但卻也並沒有什麽戰果,大家都深感意外,看看趙雲又看看王蒙。
而經過趙雲的請罪,眾人才知道原委,原來王蒙當日命令趙雲全部騎兵出發,就是為了爭取速度,因為按照計劃李典會在第二天午夜放水,一旦趙雲在這個時間渡不過渠水,那打誰來了肯定就過不去了,而趙雲在行軍過程中卻沒有找到足夠的船隻,錯過了渡水的最佳時機,為了保證軍隊的安全,他並沒有貿然渡水,所以也能攔截袁術。之後大水衝毀了道路,趙雲也隻能繞道而行,所以耽誤了一天多的行程,這才在太壽戰鬥結束了才趕迴來。
王蒙並未責怪趙雲,而是把責任攬在了自己沒有先行到下遊勘察地形的責任,但趙雲卻因為自己沒能按到達指定位置截擊袁術而感到羞愧,眾人見王蒙也並未特別在意,安慰了趙雲一番便各自迴營。
此番又沒有全殲袁術,雖然從死屍的衣服上看,袁術軍隊在這場人為大水中也死傷不少,但似乎還有一戰之力,而今再次逃跑,王蒙決定繼續追擊,此番太壽之戰已經看出袁術的態度了,想必與王蒙已經不共戴天的仇恨了,將來肯定也是王蒙的一個禍患,所以必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