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郭嘉的話,頓時像是同時想到了什麽一樣,所有人都一改剛才滿臉思索的模樣,頓時都高興起來,王蒙自然也知道這其中的利害,心中自然也是非常高興,畢竟他已經不是當年的王蒙了,現在的爭心也不比其他諸侯小。


    王蒙立即讓王肱的人來到帳中。


    來人穩步來到王蒙大帳,並沒有顯露出一般求援人員慌慌張張祈求的神態,反倒是器宇軒昂,神態自若,上前躬身行禮。說道:“在下潁川棗祗,前來為將軍送上大禮。”


    這種大事,王蒙已然升帳,不光是剛才和他談話的幾個謀士,還有典韋、趙雲、曹仁、於禁等幾個武將,既是展現軍威,也算是對東郡來人的一種禮遇。


    但沒想到這個棗祗竟然沒有一點求援的意思,反倒像是在向王蒙施舍一些什麽東西一樣,雖然不算是高高在上的表情,但也絕對不是祈求王蒙幫忙的態度。


    眾人感到不解,特別是典韋和曹仁表現更加激烈,紛紛站起身來,想要和棗祗理論一番的樣子。


    其實典韋激動是有情可原的,畢竟跟了王蒙這麽長時間,本就全心在王蒙身上,但曹仁的反應卻感覺有些過激。不過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曹仁本是曹操部下,在曹操的保薦之下,王蒙才讓曹仁留在中軍調遣,但曹仁說到底還不如典韋等人在王蒙心中的地位,所以也就要極力表現出和王蒙一條心,這樣也能更快的讓大家認同。


    不過曹仁拿捏的還是比較好的,既表示了不滿,又沒有像典韋那樣激動,隻是表現出自己的情緒而已,這也不至於讓人感覺到他有刻意討好王蒙之嫌,也可看出曹仁不光是一介武夫,更有一些謀略頭腦。


    見二人情緒激動,王蒙擺擺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此時郭嘉起身問道:“先生本是為王肱太守求援,現如今怎麽倒是向為我家主公著想一般?”


    棗祗說道:“我既不是王太守帳下之人,也不是兗州官吏,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此次將軍如果發兵,本就是好事一件,更是功德一片。”


    程昱問道:“既如此,王太守可有什麽信物條件?”


    棗祗不慌不忙地說道:“許諾沒有,但我倒是有一個消息,抵得上千斤糧、萬擔米。”


    眾人微微疑惑,棗祗繼續說道:“在我動身之前,前線傳來消息,兗州刺史劉岱捐軀,以如今的天下局勢看,兗州顯然是一個無主之地,而將軍雖然剛剛扭轉頹勢,但立身根本不足,如若借此機會剿滅賊患,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以將軍往日之名聲,代兗州刺史豈不是水到渠成,到時候將軍既得了名聲,又得了實惠,以現在王肱太守的職權範圍,給出的報酬與這個大局勢相比也隻能是冰山一角。”


    王蒙心中重新大量這個棗隻,此人見識非凡,所說皆中要害,之前郭嘉所說的機會理應也是如此,這一點王蒙也想到了。既然棗祗並非王肱部下,那是不是有機會成為自己的手下。


    王蒙緩緩地開口道:“話雖如此,但這些都需要我自己去爭取,戰場多變,刀兵無眼,最終的結果還是未知數,還是眼前的利益來的痛快,到手的才是最安心的。”


    王蒙這句話頓時讓身邊的郭嘉、荀彧等人大為疑惑,反倒是典韋和曹仁微微點頭,表示讚同。因為棗祗說的句句在理,而之前他們這些謀士商討的也是如何發兵的事情,現在已經勢在必行了,王蒙卻來節外生枝,顯然王蒙是要提出條件,若是條件對方滿足不了,那到底出不出兵,這不是給自己出難題嗎,所以眾位謀士疑惑。至於典韋等人本來就是這個想法,現在看王蒙也是這樣說,反倒是心安一些。


    棗祗也是聰明人,既然能在王蒙麵前表現出這樣的從容表情,肯定是對王蒙做了一些了解,他本以說的這些足矣打動王蒙,這可是每個諸侯都夢寐以求的地盤、土地,還有不知道多少的人口。沒想到王蒙還提出了另外的要求,顯然讓他也有些意外,神情上稍顯緊張,問道:“還請將軍直言,如若可以,我倒是看看能不能為王肱太守決定。”


    王蒙微微一笑說道:“要求其實不高,也不需要王肱太守拿出什麽東西勞軍,我隻希望先生留在我帳中,助我平定兗州,襄助王肱太守。”說著,王蒙起身繞過桌案,緩步向棗祗走了過來。


    現在眾位謀士倒是釋然了,原來王蒙是打了棗祗的注意,而典韋和曹仁等人臉上顯露出的明顯是吃驚。這個棗祗他們都沒聽過,再說了棗祗是王肱派過來的人,王蒙這是典型的“挖牆腳”,這棗祗能夠答應嗎?


    棗祗也是一愣,沒想到王蒙提出的條件竟然是自己。


    王蒙繼續說道:“先生見識非凡,而且也不是王肱大人帳下謀士,我還有事情不知道怎麽解決,還請先生早晚賜教。”說著躬身一禮。


    王蒙說的不是假話,這次出兵一定能撈到好處,而王肱的求助也正好給了王蒙一個更加名正言順的借口,這也是王蒙和郭嘉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包括戰後的問題,土地、糧食、兵器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好處,但還有讓王蒙頭疼的事情,就是戰勝之後產生的降卒,還有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王蒙現在的錢糧連擴軍都有些困難,如何處理這些流民?這幾年連年戰亂,光景又不好,百姓收成都有問題,沒有參加暴.亂的也隻能勉強糊口而已,要想征得糧食恐怕是比較困難,這些人口自然是王蒙重新崛起的基礎,但也是社會穩定的雙刃劍。


    王蒙倒是心中雖然有些眉目,就是像自己在高陽那樣的分地種田,但從棗祗的語氣中感覺到他似乎對這個問題胸有成竹,王蒙覺得他似乎應該有辦法,結合自己分地種田的經驗,應該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棗祗能處理好這些事情,那王蒙就有哦更多的精力處理軍政大事了,所以才有心招募。


    棗祗陷入了猶豫,一來是他沒想到王蒙會說出這些話,二來他也在考慮,王蒙的話是不是真心實意,畢竟作為一個有能耐的人,自然想找個地方施展一下自己的才華,王肱雖然有熱情,但卻不似王蒙這般有號召力和親和力,甚至王肱對自己未來的打算和對時勢的判斷都很模糊,自然很難打動棗祗。


    王蒙則不同,更何況今天的表現似乎超出了棗祗的預料,特別是談了半天,王蒙竟然都沒有談出兵的事情,而從王蒙的表現來看,似乎出兵並沒有什麽疑問,而且王蒙似乎早就準備好了一樣,這一點讓棗祗很意外,也看出王蒙是一個有遠見的主公。


    見棗祗猶豫,王蒙再次深鞠一禮,眾位謀士和將校也都注視著棗祗,眼神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感覺,意思好像是棗祗有些不識抬舉,王蒙在他們心中可算是主子,現在能夠低聲下氣地請棗祗,本來棗祗的名氣就不算大,有這麽好的機會還不領情。


    棗祗還是被王蒙的心誠打動,立即跪在地上,拜上王蒙,口稱主公。


    王蒙立即扶起棗祗,高興不已,直接請到上座,問計出兵事宜。畢竟棗祗是從兗州而來,對賊兵情況最熟悉,王蒙現在需要最確切的消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棗祗既然投靠了王蒙,自然也要傾心輔佐王蒙,自己沒有什麽見麵禮,那能夠將所有情況詳細地說給王蒙,算是一個投名狀。


    棗祗走到王蒙大帳中陳列的地圖之前,將賊兵的情況和與王肱的對戰情況都詳細地描述一番,思路清晰,詳略得當,讓在場之人無不歎服。


    通過棗祗的介紹,王蒙也感到慶幸,自己之前探聽到的消息的確不全麵,經過棗祗的補充,對打贏這場戰爭更加有底氣了。


    眾人也跟著充滿了信心。


    這時,門外斥候飛奔進來,稟主公:“陳留北麵不足百裏的地方,出現了一支軍隊,約有幾百人,後續是否有人不詳。”


    眾人大驚,難道賊兵的數量比想象的要多嗎?已經分兵兩路直奔陳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史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犄角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犄角哥並收藏三國秘史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