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大唐王朝內陸腹地的恆州,別稱常山,大都督府。據史書記載,開元戶四萬二千六百九十四。鄉八十七。元和戶一萬七千五百八十。鄉七十。今為恆冀節度使理所。管州六:恆州,冀州,深州,趙州,德州,棣州。縣四十四。都管戶六萬二千六百匹。


    《禹貢》冀州之域。周為並州地。春秋時屬鮮虞國。戰國時屬趙。秦兼天下,為钜鹿郡之地。漢高帝三年,韓信東下井陘,擊破陳餘、趙王歇,以钜鹿之北境置恆山郡,因恆山為名,後避文帝諱,改曰常山。兩漢恆山太守皆理於元氏,晉理於真定,治所就在現在的正定縣(又稱常山)故城這個地方。


    後魏時期,道武帝登恆山郡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遂移郡理之,即今州理是也。周武帝於此置恆州,隋煬帝大業九年罷州,以管縣屬高陽郡。武德元年,重置恆州。三年陷賊,四年討平竇建德,仍舊焉。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裏。南北二百七十裏。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九百九十裏。西南至東都一千一百三十裏。西取太原路至上都一千七百六十裏。東北至定州一百二十裏。東南至槁城縣六十裏,從槁城北至定州一百二十裏。東南至深州一百八十裏。西取井陘路至太原府五百裏。


    西北取五台山路至代州五百三十裏。


    貢、賦:開元貢:羅。賦:綿,絹。


    管縣十:真定,槁城,九門,靈壽,行唐,井陘,獲鹿,石邑,房山,鼓城。


    槁城縣,西北至恆州五十八裏。本漢舊縣,元鼎四年置,屬真定國,後漢改屬钜鹿郡,晉省。後魏重置,高齊改為高城縣。隋開皇十八年,複為槁城縣。武德初屬廉州,貞觀二年改屬恆州。


    滹沱河,俗稱葡萄河,因當地百姓在河兩岸常年種植葡萄而得名。滹沱河發源於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向西南流經恆山與五台山之間,至界河折向東流,切穿係舟山和太行山,東流至河北省獻縣臧橋與滏陽河相匯成子牙河後入海,全長587公裏,流域麵積2萬多平方公裏。主要支流有陽武河、雲中河、牧馬河、同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狀排列,主要集中在黃壁莊以上,以下無支流匯入。流域內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傾斜,西部地處山西高原東緣山地和盆地,地勢高,黃土分布較厚;中部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礦;東部為平原。流域內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較重。流經山區、山地和丘陵的麵積約占全流域麵積的86%,河流總落差達1800餘米。


    瑤池以上為上遊,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於帶狀盆地中,河槽寬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緩慢。


    瑤池至崗南為中遊,流經太行山區,河穀深切,呈“v”形穀,寬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黃壁莊以下為下遊,流經平原,河道寬廣,最寬可達五六公裏,水流遲緩,泥沙淤積,漸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兩岸築有堤壩。


    槁城北臨滹沱河,可以說滹沱河也是當地百姓的母親河;西麵是一望無際峰巒起伏的山嶺,它就是地處河北道的太行山,俗稱西山或砟山。西山林莽蔥蘢,綿綿延延,宛如一道翠綠的屏障。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太行山山勢東陡西緩,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係,隻有西南部的沁河水係向南匯入黃河;槁城的東麵和南麵是一望無垠的平原,土地肥沃,槁草葳蕤,千鳥相聚的天堂。


    槁城東南二十裏處,坐落著一片倪家院宅,這個村莊就叫倪家莊,俗稱野莊。村裏緊傍一條小河,叫小白河,村莊周圍環繞著小河河水。倪家雖非豪門,在當地卻是大戶人家,也是書香門第,耕讀世家,家境殷實富足。倪基溫文爾雅,自稱是戰國時期趙國軍事家倪良的後代,倪良用兵之道就是先禮後兵,後發製人。倪良當時戍邊的城池離倪家莊四公裏,該城池叫牧廉城,取自趙國另兩位軍事家李牧、廉頗戍邊而得名。當朝的趙武靈王被兒子逼死在沙丘,俗話說:一朝君子一朝臣,這朝不用那朝人。倪良深諳此道,恐遭不測,便領著家人來到此地隱居。


    倪家秉承儒家之道持家立業,家道興旺。倪基妻子倪夫人知書達理,天生麗質,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倪基夫人深居閨閣,家務搭理的井井有條,幹幹淨淨。倪基兩口子恩愛有加,生活過得倒也舒坦悠哉。


    龍朔元年,即公元661年,伴隨著倪夫人腹中嬰兒的呱呱落地,倪基更是喜上眉梢。


    倪基看著繈褓中的嬰兒,這孩子天庭飽滿,地頦方圓,懂一點麵相倪若水的爺爺倪範連連驚歎:這孩子長大了要做官的。倪基也是希望這孩子長大能成大器。後來,這個孩子取名倪泉(俗稱泉兒),字子泉,諱若水。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倪子泉的父親倪基,尊崇孔孟之道,承傳儒世家風,堪稱書香門第。倪子泉幼小的心靈裏,就耳濡目染,到了童年,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天資聰穎,恭勉勤奮,倪子泉很早就開始讀五經四書,七歲就能背誦經典,口誦萬言,滔滔不絕。過人的才華,讓神通倪子泉聞名遐邇。


    夜深人靜的時候,倪子泉書房裏,一方不大的案台上,一盞高腳油燈燃著光焰,並發出嗞嗞的響聲。子泉手捧書卷,坐在案桌前,就著昏黃的燈光,聚精會神地學習著。油燈不時跳動的光焰,映照著他青春年少的白皙的臉龐,沉毅,俊朗。伴隨著燈芯上的燈花漸漸變大,油燈的光焰變得迷離昏暗起來,子泉揉了揉困倦的眼睛,頓感睡意朦朧,他一口吹滅了油燈,迴到自己的臥室,擁衾而眠。


    倪子泉酷愛讀書,仿佛書裏藏著他的靈魂似的。他隨處放著書,走路身邊帶著書,經常偷閑溫習儒家經典;在家裏,臥榻一側放著書,他一躺下來便信手拈來,看得津津有味起來;茅房裏,有時也放著書,倪子泉一方便時,他就孜孜不倦地求讀;即使他吃飯的空檔,也不失時機看上書兩眼。


    就這樣,倪子泉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吟詩作賦,一蹴而就,渾然天成。舞文弄墨,也是龍飛鳳舞,恣意汪洋。旁觀者中,不乏鴻儒名流,對倪子泉的才華無不嘖嘖稱讚,欽佩不已。


    有一天,倪若水和幾個兄弟在一起讀《孟子公孫醜上》,讀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那句話,都覺得不好理解,便去問父親。父親說,其實浩然之氣就是那種恢弘浩大的正氣、勇氣、陽剛之氣、誠直之氣、雄強堅毅之氣、凜凜然不屈服於邪惡的道義之氣。孟子是說自己善於保養、充實、發揚光大這種氣質,使之充塞於天地之間。


    倪若水眨著眼問父親,那麽這種氣質對我們來說有什麽用呢?父親想了想,看著兒子反問道:“你說呢?”倪若水眨巴著眼睛,想了想迴答道:“我認為,不管什麽人,都應該保護和發揚這種浩然之氣,這種氣越宏大,就越能成為有道有義、德行崇高的人。你今後的學習,也得要有浩然之氣,有了這種充沛的浩然之氣,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會更端莊‘更有一種堅韌不拔的錚錚鐵骨。你說是不是?”


    父親的諄諄教誨,深深地銘刻在倪若水的心靈深處,他常常反複地咀嚼著、揣摩著、思考著……


    多少個日日夜夜裏,倪若水點著銅燭台上油燈,披覽閱讀金經,字斟句酌,反複思考著古聖人的深邃哲理,讓他浮想聯翩。昏黃的燈光跳躍著,不時發出“滋滋”的聲音。倪若水看到這一切,便用小手撥拉掉燭花。此時,燈光在夤夜裏顯得格外明亮。


    倪若水時而伏案疾書,時而聚精會神地讀書。在倪若水看來,讀書是一種食糧,在精神上充實著自己,也愉悅著自己的心靈。就這樣,倪若水博覽群書,並寫出了大量的學習心得,頗有見地。


    每逢收秋收麥,倪若水與攬活的人一道割麥打場。五黃六月,炎炎夏日,幹活的人們渾身大汗淋漓。為了從雨水這個虎口裏奪麥,人們迎著從地上蒸出來了熱氣,迎著夏日時長,拚盡全力搶收小麥。


    “噌噌噌,噌噌噌”鐮刀割麥子的聲音共鳴著,鐮刀在日光強烈照射下,明晃晃的讓人不由地眯縫著眼睛。倪若水在人群裏,頭戴鬥笠,揮汗如雨,豆大的汗水,如同小蝌蚪般在臉上往下淌,洇出了不規則的痕跡,彎把可摟似的小溪,或與別的小汗滴相容,或與大汗滴擁抱在一起,一同撲簌簌掉在幹涸的黃土地上,朵朵小花似的綻放著。


    晌午到了,家家戶戶有人趕來送飯,有婦女有孩子,一個個滿懷喜悅的心情,為幹活的男人送飯。有提籃的,有倆手提溜著,還有用擔子挑著,一頭是幹糧,幹糧中有餅子、卷子、菜盒子等,誰家與誰家也有差別,另一頭是用罐子盛的湯飯,罐口上有的人家在上麵放上菜碗,既穩當又可靠。


    隻有在這個時候,人們才會打會得,休息一下。有的壯勞力手都不洗,隨便找個地方擦擦蹭蹭,覺得妥當了便吃起飯來。大口滿牙地吃得,喉結上下動的頻了起來。接下來,“滾滾滾”大口喝飯的聲音,此時清脆響亮。


    男丁們吃飽飯,便接著躬下身子,像隻蝦米,像隻滿弓一樣,竭力搶收著勞動果實。


    倪若水年剛十五歲,便全力以赴,在歡快地節奏裏,在激情地澎湃裏,抒寫著光榮與夢想。在黃土地上譜寫著英雄交響曲。


    秋收之時,雖說幹活不如麥收節奏快,可也不敢懈怠,爭秋目的是不落節氣。節氣不能海晃,錯過了播種季節,莊稼生長便會受損。


    不僅如此,倪若水幹活時,敢與成年人比成績,看誰出活快,看誰幹得好。放下掃除,就拿耙子,這是倪若水幹活時的表現。


    然而,農活忙完後,倪若水便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在知識的海洋裏,倪若水可是一個遊泳高手,常常讓長輩們刮目相看。


    村裏有一個相麵的先生,在倪若水周歲去賀喜時,看到倪若水麵相,一個勁地讚歎道:這個孩子長大了地一頃,廊廟宰。


    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些列的警句和家教,讓倪若水牢記於心,為了逐夢,倪若水在廣闊的知識田地裏耕耘著奮鬥著。他期待著,那個瑰麗而又美好的夢降臨到自己身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遇總會垂青那些有準備的有誌者。


    弘道(唐高宗李治年號)元年,即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駕崩,皇帝遺詔太子李顯(唐中宗)柩前即位,兩個月後,就被他的母親即皇太後武則天所廢,幽於別所,另立性格懦弱的李旦即位,是為唐睿宗。唐睿宗隻是個居住於偏殿的傀儡皇帝。武則天臨朝稱製,改國號大周。武則天是個文治武功、雄心勃勃的女偉人,她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尚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有鑒於此,武則天下定決心要承擔起家天下的重擔,可在傳統理念中,絕大多數人以為武則天篡奪皇位,屬於有悖常理,不守婦道。於是乎,反對者不在少數,武則天為了穩定政局,俗話說:一朝君子一朝臣,這朝不用那朝人“。對於敢於反抗者一律格殺勿論。武則天為了國家棟梁,她推行科舉考試,從中選優,讓這些賢人做國家社稷的棟梁之材。


    倪若水聽到當今皇上武則天從全國科考中選拔人才,欣喜不已,他把這一喜訊告訴了他的父親和母親,他要參加科舉考試。多年來,倪若水在教學之餘,博覽群書,學富五車,他感覺當下正是展翅鱗鱗正欲飛翔的絕佳機遇,他要施展才能,為倪家光庭門楣,榮宗耀祖,為國家做貢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朔兒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遨遊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遨遊紅塵並收藏河朔兒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