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劍三同人)劍三(毒唐)饕餮 作者:朝夕藍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道,李渡城。
這裏曾是一座人聲鼎沸的繁華城市,但如今城中到處遊蕩著毒人和被感染的動物,唯有一間間陳列整齊的破屋爛牆、勉強完好的城門述說著昔日壯闊的規模。
唐應骨熟視無睹地走在廢墟瓦礫之間,遊蕩的毒人沒攻擊他,就連穿梭在城內尋覓啃齧屍骨的狼,也在早早察覺他的氣息後夾著尾巴一溜煙跑掉。
斜穿過大半座城,唐應骨終於到達城東原本的府衙,這裏是僅有一處人為修繕過的地方。
這裏還住著人……不,或許稱之為毒人更為恰當,這座荒城之中的毒人村,堅守著仍保存自身意識的寥寥數人,既不容於世,又和城裏那些遊蕩的行屍走肉不一樣,隻能在李渡城中得過且過下去。
唐應骨和守衛在門口的鄭戈打了個招唿,邊往裏走邊興致勃勃道:“魏叔,我弄了些食材迴來,晚上可以吃蒸蛋羹和烤鱷魚肉了。”
魏鬆年是村裏麵唯一的廚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燒出幾道流傳於毒人後世的名菜,自從唐應骨來了李渡城,兩人一拍即合,在吃上達成了一致。
“鱷魚肉也能吃?這倒是新奇……”魏鬆年對那條鱷魚研究了一番,正考慮在哪下刀子,忽然想起一件事,“對了小唐,油鹽醬醋不夠用了,你抽空跑趟江津村買點。”和他們這些毒人不同,唐應骨外表上沒什麽大變化,況且也不受城牆上貼的符篆的影響,哪裏都能去得。
江津村在洛水彼岸,算是整個洛道人氣最旺的地方了,因為有個南來北往的中轉驛站。雖然也受到天一教和紅衣教的影響生活艱難,但村裏麵都是正常人,唐應骨深曉這些村民對於毒人的憎恨,是以才選擇李渡城落腳。
返迴中原後,唐應骨從武器商那淘來一個破損的千機匣,不求射程多準多遠,輕功用起來無礙就行,因此來迴江津村不過一炷香的時間,觴箐給他的金銀還沒花完,為了改善生活,此次除了油鹽醬醋,也該買些蔬果米麵,毒人村種的腐菜唐應骨實在是吃不慣。
每天都有江湖俠士來來去去,江津村的守衛民兵已經習以為常了,唐應骨順利採購完,臨走前瞄了幾眼圍繞在老不知身邊衣著光鮮的各大門派俠士們,裏麵有個戴著獨當一麵的唐門女子看著身形有些熟悉,是哪位他有印象的師姐師妹,還是……?
唐應骨正尋思著,卻見那個女子把最後一塊陶泥丟進爐膛裏,拍拍手徑直走了過來,他心一慌,側過頭去想快步離開,卻被記憶中的聲音定在原地。
“藕和桂花。”唐門女子並沒有注意到他,買下兩樣稀有食材之後更是同菜販童登科閑聊起來。
“鮑大夫還好嗎?鮑風風還好嗎?”即使過去了很多年,江津村的人仍舊惦念著昔日那個為了大家奔走,揭穿紅衣教真麵目的鮑穆俠以及他的小女兒。
唐門女子的聲音清清淡淡的:“都沒死,都還好。”
“活著就好,活著比什麽都強,”童登科沒在意她話說的不好聽,反而很贊同地道,“以前太平的時候還不覺得,世道一亂日子更不好過,聽說風風在明教,算算年紀,都該長成大姑娘了。”
唐應骨在一旁聽著也是深有感觸,不覺眼中酸澀起來。
“會好的,”唐門女子頓了頓,自言自語似的道,“即使命如糙芥,也有糙芥的活法。”
一股說不出的難過在心頭瀰漫,唐應骨隻能快步走開,他甚至不敢迴頭確認,更別提出言詢問對方是否就是那個當年在絕望中將他救起,又將他棄之如敝履的人。
但或許真的冥冥之中有天命作祟,當他在毒人村又見到這個女子時,想躲開已經來不及了。
“文露何邪那母女倆也是可憐,”毒人村長盧恆嘆氣道,“被抓走那麽多年,雖然現在還是迴不來,但隻要知道她們還在,我這心裏的愧疚也能少些,還有鄭戈也是,到現在都還在自責不已,多謝這位俠士帶給我們她們的消息了。”
“我也是故地重遊,當年和小邪子捉迷藏的時候,我也還小呢,”唐門女子也有些感念物是人非,“到處走走看看對我恢復記憶有幫助,雖然零零碎碎的,但越是久遠的事情越容易想起來。”
“恢復記憶?那你之前……都不記得了?”唐應骨沉不住氣了,出聲問道。
唐門女子看了他一眼,隔著一張麵具,眼中的情緒是陌生的,但看久了又多出一分遲疑:“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身為唐門外堡弟子,領命奔赴太原協助守城……”
她慢慢講起了自己的經歷,當時第一批援兵還沒到,城破在即,形勢惡劣,城牆上情況更是瞬息萬變,左支右絀,攀爬上來的攻城狼牙兵不足為懼,可怕的是隨時能砸到城牆上的落石,稍不注意就會重傷倒下。
有一次情況危急,她雖躲過了落石,但後腦被飛濺的碎屑擊中當場昏迷,雖然被搶救及時挽迴一條命,人卻不大清醒了,又過了好久才漸漸緩過來。那一次的震盪似是將她所有的記憶打得支離破碎,時而想得起來,時而想不起來。不過這點輕傷都不算的後遺症比起那些重度傷殘人士來說當然無需將養,她很快就又上了戰場,直到太原之圍被解,才有空告病離開。
唐應骨默默地聽著,心裏不是滋味。師父確實這麽多年沒能迴唐家堡,而唐門的人也隻當她死了,包括自己也是。他知道師父還活著,高興有之,怨懟有之,但聽完這一切真相,他實在是狠不下心來責怪她。
“你就沒想過迴唐門看看?”唐應骨猶豫很久,還是問了出來。
“前幾年迴去了一趟,發現認識的人都不在了,就懶得再迴去了。”唐門女子淡淡道,直到現在還沒認出他來,許是唐應骨變化太大,已經不再是她印象中那個瘦弱的小孩。
唐應骨算了算時間,師父迴去的時候自己不是執行任務,就是已經被天一教抓去了,的確是沒能見到。
他想問師父那認識的人裏麵包不包括他,甚至想和出言她相認,但他突然就什麽都不想了。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
他沒能料到十多年後還能見到活著的師父,就像他沒能料到十多年後的自己會和妖怪扯上關係,還變成現在的樣子。
況且,師父也變了,不再是記憶中鋒芒畢露的冷艷決絕,戰火紛飛中太多的風霜雨雪和生死離別消磨掉她的稜角和豪情,隻剩下眼前一個淡漠的空殼。
師父並不是有意拋棄他的,知道這點就已足夠。
唐門女子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唐應骨跟村長說了聲,起身相送,兩人慢慢走到李渡城外,唐門女子似有意似無意地提起自己還有一個徒弟。
“不知為什麽,剛剛突然就想起他來,”唐門女子牽著她的馬,迴憶道,“那個孩子與其說是撿到的,不如說是我拐來的,因為當時我人在洛陽,連著好幾天給一個躲在箱子裏的小孩送包子,他就一直遠遠地看著,盯人的眼睛像狼一樣,你猜我有沒有把包子給他?”
</br>
這裏曾是一座人聲鼎沸的繁華城市,但如今城中到處遊蕩著毒人和被感染的動物,唯有一間間陳列整齊的破屋爛牆、勉強完好的城門述說著昔日壯闊的規模。
唐應骨熟視無睹地走在廢墟瓦礫之間,遊蕩的毒人沒攻擊他,就連穿梭在城內尋覓啃齧屍骨的狼,也在早早察覺他的氣息後夾著尾巴一溜煙跑掉。
斜穿過大半座城,唐應骨終於到達城東原本的府衙,這裏是僅有一處人為修繕過的地方。
這裏還住著人……不,或許稱之為毒人更為恰當,這座荒城之中的毒人村,堅守著仍保存自身意識的寥寥數人,既不容於世,又和城裏那些遊蕩的行屍走肉不一樣,隻能在李渡城中得過且過下去。
唐應骨和守衛在門口的鄭戈打了個招唿,邊往裏走邊興致勃勃道:“魏叔,我弄了些食材迴來,晚上可以吃蒸蛋羹和烤鱷魚肉了。”
魏鬆年是村裏麵唯一的廚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燒出幾道流傳於毒人後世的名菜,自從唐應骨來了李渡城,兩人一拍即合,在吃上達成了一致。
“鱷魚肉也能吃?這倒是新奇……”魏鬆年對那條鱷魚研究了一番,正考慮在哪下刀子,忽然想起一件事,“對了小唐,油鹽醬醋不夠用了,你抽空跑趟江津村買點。”和他們這些毒人不同,唐應骨外表上沒什麽大變化,況且也不受城牆上貼的符篆的影響,哪裏都能去得。
江津村在洛水彼岸,算是整個洛道人氣最旺的地方了,因為有個南來北往的中轉驛站。雖然也受到天一教和紅衣教的影響生活艱難,但村裏麵都是正常人,唐應骨深曉這些村民對於毒人的憎恨,是以才選擇李渡城落腳。
返迴中原後,唐應骨從武器商那淘來一個破損的千機匣,不求射程多準多遠,輕功用起來無礙就行,因此來迴江津村不過一炷香的時間,觴箐給他的金銀還沒花完,為了改善生活,此次除了油鹽醬醋,也該買些蔬果米麵,毒人村種的腐菜唐應骨實在是吃不慣。
每天都有江湖俠士來來去去,江津村的守衛民兵已經習以為常了,唐應骨順利採購完,臨走前瞄了幾眼圍繞在老不知身邊衣著光鮮的各大門派俠士們,裏麵有個戴著獨當一麵的唐門女子看著身形有些熟悉,是哪位他有印象的師姐師妹,還是……?
唐應骨正尋思著,卻見那個女子把最後一塊陶泥丟進爐膛裏,拍拍手徑直走了過來,他心一慌,側過頭去想快步離開,卻被記憶中的聲音定在原地。
“藕和桂花。”唐門女子並沒有注意到他,買下兩樣稀有食材之後更是同菜販童登科閑聊起來。
“鮑大夫還好嗎?鮑風風還好嗎?”即使過去了很多年,江津村的人仍舊惦念著昔日那個為了大家奔走,揭穿紅衣教真麵目的鮑穆俠以及他的小女兒。
唐門女子的聲音清清淡淡的:“都沒死,都還好。”
“活著就好,活著比什麽都強,”童登科沒在意她話說的不好聽,反而很贊同地道,“以前太平的時候還不覺得,世道一亂日子更不好過,聽說風風在明教,算算年紀,都該長成大姑娘了。”
唐應骨在一旁聽著也是深有感觸,不覺眼中酸澀起來。
“會好的,”唐門女子頓了頓,自言自語似的道,“即使命如糙芥,也有糙芥的活法。”
一股說不出的難過在心頭瀰漫,唐應骨隻能快步走開,他甚至不敢迴頭確認,更別提出言詢問對方是否就是那個當年在絕望中將他救起,又將他棄之如敝履的人。
但或許真的冥冥之中有天命作祟,當他在毒人村又見到這個女子時,想躲開已經來不及了。
“文露何邪那母女倆也是可憐,”毒人村長盧恆嘆氣道,“被抓走那麽多年,雖然現在還是迴不來,但隻要知道她們還在,我這心裏的愧疚也能少些,還有鄭戈也是,到現在都還在自責不已,多謝這位俠士帶給我們她們的消息了。”
“我也是故地重遊,當年和小邪子捉迷藏的時候,我也還小呢,”唐門女子也有些感念物是人非,“到處走走看看對我恢復記憶有幫助,雖然零零碎碎的,但越是久遠的事情越容易想起來。”
“恢復記憶?那你之前……都不記得了?”唐應骨沉不住氣了,出聲問道。
唐門女子看了他一眼,隔著一張麵具,眼中的情緒是陌生的,但看久了又多出一分遲疑:“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身為唐門外堡弟子,領命奔赴太原協助守城……”
她慢慢講起了自己的經歷,當時第一批援兵還沒到,城破在即,形勢惡劣,城牆上情況更是瞬息萬變,左支右絀,攀爬上來的攻城狼牙兵不足為懼,可怕的是隨時能砸到城牆上的落石,稍不注意就會重傷倒下。
有一次情況危急,她雖躲過了落石,但後腦被飛濺的碎屑擊中當場昏迷,雖然被搶救及時挽迴一條命,人卻不大清醒了,又過了好久才漸漸緩過來。那一次的震盪似是將她所有的記憶打得支離破碎,時而想得起來,時而想不起來。不過這點輕傷都不算的後遺症比起那些重度傷殘人士來說當然無需將養,她很快就又上了戰場,直到太原之圍被解,才有空告病離開。
唐應骨默默地聽著,心裏不是滋味。師父確實這麽多年沒能迴唐家堡,而唐門的人也隻當她死了,包括自己也是。他知道師父還活著,高興有之,怨懟有之,但聽完這一切真相,他實在是狠不下心來責怪她。
“你就沒想過迴唐門看看?”唐應骨猶豫很久,還是問了出來。
“前幾年迴去了一趟,發現認識的人都不在了,就懶得再迴去了。”唐門女子淡淡道,直到現在還沒認出他來,許是唐應骨變化太大,已經不再是她印象中那個瘦弱的小孩。
唐應骨算了算時間,師父迴去的時候自己不是執行任務,就是已經被天一教抓去了,的確是沒能見到。
他想問師父那認識的人裏麵包不包括他,甚至想和出言她相認,但他突然就什麽都不想了。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
他沒能料到十多年後還能見到活著的師父,就像他沒能料到十多年後的自己會和妖怪扯上關係,還變成現在的樣子。
況且,師父也變了,不再是記憶中鋒芒畢露的冷艷決絕,戰火紛飛中太多的風霜雨雪和生死離別消磨掉她的稜角和豪情,隻剩下眼前一個淡漠的空殼。
師父並不是有意拋棄他的,知道這點就已足夠。
唐門女子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唐應骨跟村長說了聲,起身相送,兩人慢慢走到李渡城外,唐門女子似有意似無意地提起自己還有一個徒弟。
“不知為什麽,剛剛突然就想起他來,”唐門女子牽著她的馬,迴憶道,“那個孩子與其說是撿到的,不如說是我拐來的,因為當時我人在洛陽,連著好幾天給一個躲在箱子裏的小孩送包子,他就一直遠遠地看著,盯人的眼睛像狼一樣,你猜我有沒有把包子給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