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名叫崔弘度。


    其經曆與楊素相似,其人勇猛善戰,在隋朝建國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跟楊素同期拜上柱國。卻因一次在平叛時未及時殺掉叛軍首領,致使當時的丞相楊堅,後來的隋文帝被叛軍痛罵,所以爵位比楊素要低一等。


    本來崔弘度與楊素的官階相同,年紀又大,遇事楊素都在崔弘度之下。可偏偏因為這事,崔弘度爵位比楊素低。


    更氣人的是,不久後隋文帝又安排楊素成了崔弘度的上級領導。


    所以崔弘度一直不服氣,經常頂撞楊素,不聽楊素的指揮。


    但楊素反而寬容忍耐崔弘度,從來不和他一般計較。楊素甚至對別人說,他很欣賞崔弘度的忠誠老實。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崔弘度不僅自己忠誠老實,還經常告誡部下:“人要忠誠老實,不能騙人。”


    部下每次都連連點頭。後來一次吃鱉,旁邊有八九個小吏伺候。崔弘度便想借機考驗他們是否真的忠誠老實。


    他挨個問這八九個小吏:“鱉的味道鮮美嗎?”


    屬下們怕他都說:“鱉的味道很鮮美。”


    崔弘度勃然大怒:“奴才怎敢騙我!你們並未吃鱉,怎知它味道鮮美?可見爾等欺詐成性,每人重打八十大板!”


    因為這事,僚屬、百工們見了他,沒有不嚇得流汗,對他不敢有絲毫隱瞞欺騙。


    從此,崔弘度的酷吏名聲便傳開了。


    民間甚至有個順口溜,“寧飲三升酢(zuo),不見崔弘度。”


    “酢”就是醋,意思就是老百姓寧可喝三升醋,也不願意見崔弘度。由此可見,老百姓有多怕他。


    崔弘度到了後梁地盤後,不僅待屬下嚴厲,對老百姓也一視同仁,動輒非打即罰。


    後梁作為隋朝的傀儡政權,統治一直比較寬鬆,老百姓自由散漫慣了,如何受得了他這般殘酷的管理?


    這時後梁宣帝的曾孫,蕭銑站了出來,說在崔弘度的管轄下沒有活路,不如投降江南的陳朝。


    蕭銑打著後梁宣帝的旗號,一唿百應,原後梁屬地上的江陵百姓十萬多人就此踏上逃亡之路。


    好在崔弘度帶來的士兵不多,無法攔住十萬老百姓的逃亡,更何況還有陳朝的接應。


    陳後主好大喜功,一看有這麽多人投奔自己,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有道明君,萬方來朝。隨後在陳後主的指揮下,陳朝派出舟船,將江陵的十萬多人接了過來。


    隋文帝本來就要討伐陳朝,一直愁著找不到借口,現在正好師出有名。


    開皇八年三月,隋文帝下詔,曆數陳後主二十條罪行,告訴陳朝,大隋要吊民伐罪。這等於是向陳朝下了宣戰書。


    但隋文帝並沒有馬上開戰,而是將詔書印發了三十萬分,派間諜秘密送到江南的陳朝散發,以爭取人心。


    開皇八年十月,隋朝正式發動攻陳戰爭。


    隋文帝總共調集了五十一萬多人的兵力,如同楊安當初給出的建議,將這些兵力分成三路,分別負責長江上遊、中遊、下遊的作戰。


    第一路由太子少師兼信州府總管楊安擔任行軍元帥,下設兩路大軍,負責上遊作戰,重點突破三峽的峽口。


    第二路由隋文帝的三兒子秦王楊俊擔任行軍元帥,下設三路大軍,負責長江中遊作戰,駐紮在漢口,意圖渡江攻打陳朝的武昌。


    第三路由隋文帝的二兒子晉王楊廣擔任行軍元帥,下設四路大軍,負責長江下遊作戰,重點攻打陳朝的首都健康,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在三路大軍中,長江上遊和中遊的軍隊是策應部隊,任務是吸引陳朝視線、牽製敵人兵力,而下遊的軍隊才是主力部隊,任務是直搗黃龍,占領陳朝的首都,宣布陳朝的滅亡。


    楊安接下皇上的聖旨後,跪在地上連忙謝恩。他深知,除了他自己帶領的這一路大軍,另外兩路都是皇子任行軍元帥。


    他楊安何德何能敢與皇子平起平坐?隻不過隋文帝認為太子作為儲君,理應坐鎮大興城。而他作為東宮一員,代表太子建功立業罷了。


    楊安此時駐守信州已有三年,太子的兒子楊旋,仔細一算也快三周歲了。


    三年的時間裏,信州船場造出來容納千人的大船八艘,容納一兩百人的小船六十多艘,一百人以下的小船幾百艘。


    經過日夜訓練的水軍精兵,也有上萬人。


    楊安沒有想到,平陳之戰的第一場戰鬥,正是他打響的。


    開皇八年十二月,秦王楊俊率領十萬大軍進駐長江以北的漢口,做出一副要攻打江南武昌的樣子,陳朝趕緊調動駐紮在上遊三峽口的數萬軍隊援助武昌。


    如此一來,上遊三峽就兵力空虛了。


    陳朝駐守三峽的軍隊剛調走,楊安率領的水軍就上船順流而下。


    根據楊安此前的訓練,每一艘大船都由六名小船護衛,楊安帶著趙七,坐在其中一艘大船的船頭,看著水軍的船隊浩浩蕩蕩,十分壯觀。


    可是楊安的水軍很快就遇上了麻煩。走到三峽的流頭灘時,船隊不得不停了下來。


    打探敵情的士兵報知楊安,陳朝留下了數千名士兵,占據有利地形,扼守在前方的狼尾灘上。


    有熟悉情況的屬下告訴楊安,狼尾灘在長江水路的中間,水流湍急,不利於大船發揮作用。


    楊安仔細觀察後,認為如果硬攻,對方占有地利,自己未必能占著便宜。所以他下令士兵就地待命。雙方就此陷入對峙狀態。


    雖然楊安的水軍在人數上占有優勢,但他沒有必勝的把握,他決定等待時機。


    兵法有雲: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楊安現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待敵人露出破綻。


    隨著天色漸漸暗下來,狼尾灘上的守軍也鬆懈下來。甚至有士兵開始跑到岸上紮營,準備休息。


    楊安笑著對趙七說,“看到沒有?陳朝的水軍,根本就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裏。”


    “不出意外,今天晚上,我們就能過狼尾灘。”


    “大人,”趙七看向岸上的陳朝士兵,“您真的這麽有把握?”


    “驕兵必敗,”楊安微微一笑,“陳朝的水軍,以為我大隋不擅水戰,必然敗於輕敵。”


    當天晚上,趁著月黑風高,楊安組織三支三百人小隊,隨時待命。


    半夜時分,一支隊伍,由楊安親自帶隊,靜悄悄地下了水,按計劃實施突襲,登陸狼尾灘。


    另外兩支,靜悄悄地上了岸,從南北兩岸進攻陳朝在長江兩岸的軍營。


    楊安帶著隊伍上了狼尾灘後,陳朝的將士們睡得正香,他們壓根沒有想到,一向不擅長水戰的隋軍會從水路攻了進來,驚慌之下措手不及,稀裏糊塗的就成了楊安的俘虜。


    而駐紮在長江兩岸的軍營,本來占有絕對的優勢,可是楊安奪取狼尾灘後,立即命令手下士兵,將隋軍大旗插上狼尾灘,同時大聲唿叫:“陳軍敗了!陳軍敗了!”


    軍營中的士兵,一看狼尾灘已經被奪,再也無心戀戰,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楊安沒有損失一兵一卒,便將狼尾灘奪了下來。


    狼尾灘首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楊安所率領的水軍,因為在此之前,水軍雖然經過楊安的嚴格訓練,但畢竟沒有經過和陳朝水軍的驗證,對渡江作戰信心不足。


    經此大捷,楊安率領的水軍信心大增,士氣高漲,恨不得馬上就打到隋朝的首都,拿下建康城。


    突破狼尾灘之後,楊安的水軍順利出了三峽,水麵開闊起來,楊安下令打造的大船,也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太子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走邊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走邊問並收藏我為太子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