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記載中,曾經有兩位正直的東宮官員,間接批評過太子楊勇。


    一位是曆史上著名的“太子殺手”李綱,因為太子左庶子唐令則為太子彈琵琶,唱《媚娘曲》,李綱批評唐令則不該,唱淫靡歌曲帶壞太子。


    另一位是年紀較大的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柳肅,第一次是太子找占卜師,占卜是否太子位不穩,被柳肅知道,指出太子不該,會讓隋文帝猜忌太子盼著自己早死。


    第二次是東宮左衛率長史夏侯福,與太子在宮內嬉戲打鬧,並放聲大笑,被柳肅撞見,指責那名官員不分尊卑,要交給執法處的人處理。


    可兩位正直官員批評過後的效果是什麽?


    太子不但沒有改正缺點,反而對他們日漸疏遠。


    這也是為什麽楊安製定第一個戰略方針:贏得太子的信任。


    隻有贏得太子的信任,太子才有可能認為你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他好,才有可能接受你的批評和建議。


    如果你不能讓太子認識到你是站在他那邊,那麽他很可能認為你站在他的對立麵。


    站在對立麵的都是些什麽人?敵人。


    正常人會聽敵人的話嗎?當然不會。太子作為一國儲君,更不會。


    這就如同後世學生和家長之間的矛盾,如果家長隻是一味的講大道理,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甚至動輒指責,非打即罵,能不能教育好孩子?


    當然不能。雖然古語有雲: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棍棒底下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作為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那會讓孩子認為,你隻知道站在家長的立場看問題,用家長的權威來壓人。


    而用家長的權威來壓孩子,等於讓自己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麵。後果就是:孩子對家長的話要麽是聽而不聞,要麽是激烈反抗,甚至跟家長對著幹。


    尤其是在孩子的幾個逆反年齡階段,表現得更加明顯。


    但如果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問題,有同理心,那麽教育的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就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本來就很不開心。


    不懂怎麽教育孩子的家長,會指責孩子,劈頭蓋臉一頓羞辱,一頓罵甚至一頓打,孩子會怎麽想?


    首先是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反感上學。


    其次,很有可能破罐子破摔,不就是一場考試沒考好嘛,作為父母你們如此對我?下次我考得更差,氣死你們!


    而懂教育的家中,富有同理心,善於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看到孩子本來心情就不好,會迎上去安慰孩子:我有過和你一樣的經曆,因為沒考好心裏難受,但是沒關係,我們下次再努力一點,爭取進步一點點。


    這樣效果會好得多,孩子會認為父母是站在他那一邊的,也因為受到了父母的鼓勵,在以後的學習中,他會更加努力。


    而隋文帝對太子楊勇的教育,跟多數家長一樣,簡單粗暴。


    隋朝建立的同時,楊勇便被立為太子。


    建國之初,在隋文帝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社會蓬勃發展,大隋朝在短短幾年內,經濟飛躍發展,國家很快富裕起來。


    楊勇作為儲君,生活在這樣物質豐富的環境裏,難免追求高品質的生活。


    但隋文帝是個非常節儉的人,即使當了皇帝後,也保持本色。


    楊勇的鋪張奢侈,和他老爸的艱苦樸素背道而馳,兩人的理念難免產生碰撞衝突。


    有一次,楊勇別出心裁要用金銀去裝飾一副鎧甲,隋文帝知道後可氣壞了!板起麵孔把太子給訓了一頓,說“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久長者。”你是儲君,應當特別注意節儉,以後才能當個好皇帝。


    而且隋文帝還賞給楊勇自己用過的一把舊刀和自己當年常吃的一盒醬,用意是提醒太子要向為父學習,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


    太子楊勇麵對皇帝老爸的訓斥,是什麽反應?隻能是唯唯諾諾的接過老爸賞的舊刀和一盒過期的醬。


    可是他對皇帝老爸的話聽進去了沒有?奢侈的毛病改了沒有?


    都沒有!


    為什麽皇帝老爸的訓話都沒有效果?


    因為方式方法不恰當,直白說,就是過於簡單粗暴。


    因為隋文帝給太子楊勇的感覺,是站在對立麵來訓話的。就算隋文帝說得再怎麽對,是個人也會本能的產生抗拒。


    後果就是不起絲毫正麵效果,甚至讓太子反感,與皇帝老爸的期待背向而馳。


    於是太子依然我行我素。


    與楊廣故意裝出來的謹慎低調恰好相反。


    史料記載中獨孤皇後便不滿太子的率性任意,欣賞老二楊廣的沉穩懂事。


    楊安計劃中的一部分,便是要改變太子率性任意的不良形象。


    老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但楊安要做的,並不是要改變太子的本性,隻是要改變他的形象。


    楊安並不認為率性任意就是不好,這得看在哪方麵?


    比如太子對普通老百姓噓寒問暖,和百姓們平起平坐,這樣的率性任意,當然是好事;


    但若是太子花銀子手大腳,任意鋪張浪費,這當然不能提倡。


    楊安需要做的,是“糾偏”,扶持正的,糾正偏的。


    也就是,鼓勵扶持太子好的“率意任性”,遏製太子壞的“率意任性”。


    這需要“引導”之功。


    循循善誘,遠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


    引導有那麽多不良惡習的太子,則更為複雜。


    這需要用心血,花費心力,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換來不見得多大的成果。


    首先,這需要一定的基礎。


    這基礎,就是信任。


    楊安的腦海中,已經製定好了如何教好太子的一整套計劃。


    在他看來,來到大隋,教好太子便是他要實現的宏圖大業。


    而這個宏圖大業的堅實基礎,便是信任。


    太子對他的信任。


    眼下,楊安正走出自己宏圖大業的第一步。


    宮女送來的點心和粥,楊安吃得津津有味,並非說這裏的點心和粥比前世的更好吃,而是因為楊安昨夜醉酒,把吃的都給吐光了,現在肚子裏空蕩蕩的。


    吃完早膳後,楊安想起宮女說太子在後花園等他,於是大致判斷了一下方位,順著碎石子鋪成的小路就走,路上又問了一個小太監,還有兩個宮女,很快就看到了一道圓門,門上端題有“後花園”三個大字,龍飛鳳舞,遒勁有力,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筆。


    此時已快到中午,但天氣晴朗,雖是冬天,太陽照到臉上倒是暖洋洋的。


    穿過圓門,便是另一般景色,讓楊安如同置身春天。


    隻見滿院菊花開放,紅的、黃的、白的、紫的,藍的,五顏六色,間雜著三兩株梅花,爭奇鬥豔,煞是好看。


    而在菊花的中間,有一條小徑,小徑的半道上,被一座圓形的亭子給切斷了。


    楊安遠遠看去,隻見樓閣外站著兩名身著綠白相間的宮女,裏麵一名全身白衣的青年,以及幾名身穿朱紅色官服的年輕人,正圍著中間的圓桌而坐,相談正歡。


    等楊安走近一看,兩名宮女正是小玉和玲瓏。亭子裏麵一襲白衣的,自然是太子楊勇了。


    楊安前世所接觸到的史料裏麵,並沒有說過楊勇的相貌,倒是對楊廣有過描寫,說其“美姿儀,少敏慧。”意思就是楊廣小時候長得漂亮,人又聰明伶俐。


    但在楊安看來,楊勇的長相不會比楊廣差,可以說是目清眉秀,隨意近人,再加上白衣飄飄,可以說是少女們眼中的“白馬王子”。


    哎喲!


    楊安盡注意欣賞太子的長相,進入亭子時沒有注意到腳底下的台階,一腳踩空,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太子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走邊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走邊問並收藏我為太子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