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三人,但有一人是多餘的。
這個多餘的人,以妖道人那開道者的智慧,肯定能夠猜出是誰。
他頓時暗暗咬牙,隻覺當年被封印之時都未曾如此惱恨。
“妖道友,你的心又亂了,如此下去,你這兩具化身,也要落入玄君的手掌了。”真武道君提醒道。
他口稱“玄君”,儼然是已經將沉羿當成了同等人物看待,更絕了度沉羿入道的心思。
原本,真武道君是將道逐人的路徑轉入人逐道,度沉羿入真武之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隨著沉羿和玄君之道的最後一次相遇,這轉道之說,已然是不可能。
人與道,已然合一,不再是道逐人,而是玄君逐天下人。
這天下,已經淪為了玄君的獵場。
上一次真武道君還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但這一次,他已然認清了情況的不可逆改,不再稱沉羿為“道友”。
同道中人方為道友,道不同,則為生死大敵。
“道君你越是提醒,妖道人就越是不甘,心中嗔念一起,再想平複,可就不是輕易之事了,尤其是在我麵前,”沉羿輕笑道,“他這兩具化身,我要了。”
言語之中的輕蔑之意,已然不再掩飾,妖道人更是察覺到自己心境波動,有心火熊熊燃起。
‘險些又著他的道了!’
他當即鎮壓心神,以千載修為壓製心中亂念,才免去了心境逆亂之危。
上一次被沉羿蒙蔽心神,錯失時機,妖道人已是對沉羿的惑心之能上了心,卻不想這一次再度遭遇,還是中了招,著了道,差一點就心境大亂,忍不住出手。
若是此刻他出手,非但不是良機,反倒有可能被蓄謀已久的對方趁機拿下,再度失二化身。
“壓製下去了嗎?”沉羿眉頭一挑,“可惜,你的心魔在此,我多的是手段撥動你的懼意。”
玄暗在四周縈繞,無聲無息地同化著地火,絲絲詭譎的氣息如同蛇一般在遊走,漸漸向著真武道君和妖道人包圍。
真武道君元神出竅來此,雖非元神法相,但威脅力依舊是最強的,想要在他的阻擾下同化地火,需更多助力。為此,沉羿需要奪取妖道人剩下兩具化身。
他所說之言是出於真心,無半分虛假,也同樣是為了攻心妖道人,奪取其化身。
可惜,如此企圖,還是被真武道君看穿了,點醒了妖道人。
“有貧道在,你得逞不了,貧道特意降臨,便是為你而來,不會容你得逞,”真武道君身形凝實,元神之相已是和真人無異,“而且,你的時間不多了。”
星宮正在趕來,妖道人、張青玄,乃至大離的諸多大宗師很快就會殺到,留給沉羿的時間,並不多。
所以······
妖道人的兩具化身突然一閃,化作流光衝天而起。
他要離開!
察覺到了真武道君和沉羿的根本矛盾,妖道人果斷撤離,要將此地留給二人,而他本人則是要全力催動星宮,趕往天溟海。
這是一場決戰!
此戰若能鎮壓這天下無敵,封印邪染,那之後,真武道君便不會真身降臨。
道君之言,就是要將此信息傳達給妖道人。
而妖道人得到這一句話,立時決定順其意,鎮壓沉羿。
隻要真武道君的真身不降臨,那麽一切都好說,妖道人就不需要擔心再迴去坐苦牢。哪怕道君眼下這一軀在事後對他動手,也好過真身降臨於此。
至於道君此言說謊的可能······
嗬嗬,他要是當真舍得放棄超脫,那他早就下來了。
妖道人就不信道君會說謊。
這刹那的劇變來得突兀,妖道人分明上一刻還有心和沉羿、真武道君較量一二,以證明自己不弱於人,這一瞬,卻是又突然撤離。
真武道君話中之意,沉羿自然也聽得出來,但妖道人的心思變化,沉羿卻是沒有察覺。
在沉羿的窺探中,妖道人的心中分明還強壓怒火,此刻卻又突然撤離。
他當即揚手,一道道火柱熊熊升起,攔截在前,但真武道君亦是出手,打出一股至寒陰氣,化作騰蛇急掠,一道道火柱立時遭遇冰封,熔火世界吹起了寒風。
趁此機會,妖道人的兩具化身沒入了上方地層,去和本體匯合。
“妖道友乃是不死蟬,無論是肉身還是元神,都不隻一個,他以此創出了不死禦靈大法,能夠將自身之心神分成數個獨立的個體,各自思考,令他人難以察覺自身意圖。”
真武道君飛身接近,騰蛇飛迴的同時,澹澹說道:“當年貧道就是因此而錯信了他,今日你也沒有例外。”
不同的心靈有不同的思想,其中甚至不乏矛盾之處。互相重疊之下,他人就算能窺探其心,也隻能看到表層,無法看到內中真正想法。
也許上一瞬還在笑語晏晏,下一刻就會狠下殺手。
這一點,沉羿也能做到,但他不知妖道人也行。正是因此,他沒察覺到妖道人的變化。
當妖道人聽出真武道君話中之意時,他第一時間分割心神,做出了隱瞞,第一次占到了沉羿的便宜,得以脫離。
這一下,熔火世界中就隻剩沉羿和真武道君了。
道君不似妖道人那般接近天溟海,為了快速趕來,他以元神出行,當是無法發揮全力。
但這已經夠了。
“貧道這一次,隻需拖延一二即可。”
欺近的身影接納騰蛇,陡然一化,顯化出元神法相——真武聖體,其雙手相對,如乾坤對立,一道道雷霆在掌間交織出光火。
“轟隆!”
地發天雷,就在這大地深處,雷光激耀,玉樞雷、玉府雷、大洞雷、太乙轟天雷······整整三十六種雷法在同時爆發,如同雷澤降臨般狂暴兇猛,雷霆轟殛了每一寸空間,化作無儔雷暴。
“這叫拖延一二?”
沉羿覺得真武道君有一點點言行不一,同時腳踏火柱,汲取地火,一股股炎氣匯聚,明黃色的氣泡從岩漿中不斷升騰而起。
霎時間,天雷撞地火!
這個多餘的人,以妖道人那開道者的智慧,肯定能夠猜出是誰。
他頓時暗暗咬牙,隻覺當年被封印之時都未曾如此惱恨。
“妖道友,你的心又亂了,如此下去,你這兩具化身,也要落入玄君的手掌了。”真武道君提醒道。
他口稱“玄君”,儼然是已經將沉羿當成了同等人物看待,更絕了度沉羿入道的心思。
原本,真武道君是將道逐人的路徑轉入人逐道,度沉羿入真武之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隨著沉羿和玄君之道的最後一次相遇,這轉道之說,已然是不可能。
人與道,已然合一,不再是道逐人,而是玄君逐天下人。
這天下,已經淪為了玄君的獵場。
上一次真武道君還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但這一次,他已然認清了情況的不可逆改,不再稱沉羿為“道友”。
同道中人方為道友,道不同,則為生死大敵。
“道君你越是提醒,妖道人就越是不甘,心中嗔念一起,再想平複,可就不是輕易之事了,尤其是在我麵前,”沉羿輕笑道,“他這兩具化身,我要了。”
言語之中的輕蔑之意,已然不再掩飾,妖道人更是察覺到自己心境波動,有心火熊熊燃起。
‘險些又著他的道了!’
他當即鎮壓心神,以千載修為壓製心中亂念,才免去了心境逆亂之危。
上一次被沉羿蒙蔽心神,錯失時機,妖道人已是對沉羿的惑心之能上了心,卻不想這一次再度遭遇,還是中了招,著了道,差一點就心境大亂,忍不住出手。
若是此刻他出手,非但不是良機,反倒有可能被蓄謀已久的對方趁機拿下,再度失二化身。
“壓製下去了嗎?”沉羿眉頭一挑,“可惜,你的心魔在此,我多的是手段撥動你的懼意。”
玄暗在四周縈繞,無聲無息地同化著地火,絲絲詭譎的氣息如同蛇一般在遊走,漸漸向著真武道君和妖道人包圍。
真武道君元神出竅來此,雖非元神法相,但威脅力依舊是最強的,想要在他的阻擾下同化地火,需更多助力。為此,沉羿需要奪取妖道人剩下兩具化身。
他所說之言是出於真心,無半分虛假,也同樣是為了攻心妖道人,奪取其化身。
可惜,如此企圖,還是被真武道君看穿了,點醒了妖道人。
“有貧道在,你得逞不了,貧道特意降臨,便是為你而來,不會容你得逞,”真武道君身形凝實,元神之相已是和真人無異,“而且,你的時間不多了。”
星宮正在趕來,妖道人、張青玄,乃至大離的諸多大宗師很快就會殺到,留給沉羿的時間,並不多。
所以······
妖道人的兩具化身突然一閃,化作流光衝天而起。
他要離開!
察覺到了真武道君和沉羿的根本矛盾,妖道人果斷撤離,要將此地留給二人,而他本人則是要全力催動星宮,趕往天溟海。
這是一場決戰!
此戰若能鎮壓這天下無敵,封印邪染,那之後,真武道君便不會真身降臨。
道君之言,就是要將此信息傳達給妖道人。
而妖道人得到這一句話,立時決定順其意,鎮壓沉羿。
隻要真武道君的真身不降臨,那麽一切都好說,妖道人就不需要擔心再迴去坐苦牢。哪怕道君眼下這一軀在事後對他動手,也好過真身降臨於此。
至於道君此言說謊的可能······
嗬嗬,他要是當真舍得放棄超脫,那他早就下來了。
妖道人就不信道君會說謊。
這刹那的劇變來得突兀,妖道人分明上一刻還有心和沉羿、真武道君較量一二,以證明自己不弱於人,這一瞬,卻是又突然撤離。
真武道君話中之意,沉羿自然也聽得出來,但妖道人的心思變化,沉羿卻是沒有察覺。
在沉羿的窺探中,妖道人的心中分明還強壓怒火,此刻卻又突然撤離。
他當即揚手,一道道火柱熊熊升起,攔截在前,但真武道君亦是出手,打出一股至寒陰氣,化作騰蛇急掠,一道道火柱立時遭遇冰封,熔火世界吹起了寒風。
趁此機會,妖道人的兩具化身沒入了上方地層,去和本體匯合。
“妖道友乃是不死蟬,無論是肉身還是元神,都不隻一個,他以此創出了不死禦靈大法,能夠將自身之心神分成數個獨立的個體,各自思考,令他人難以察覺自身意圖。”
真武道君飛身接近,騰蛇飛迴的同時,澹澹說道:“當年貧道就是因此而錯信了他,今日你也沒有例外。”
不同的心靈有不同的思想,其中甚至不乏矛盾之處。互相重疊之下,他人就算能窺探其心,也隻能看到表層,無法看到內中真正想法。
也許上一瞬還在笑語晏晏,下一刻就會狠下殺手。
這一點,沉羿也能做到,但他不知妖道人也行。正是因此,他沒察覺到妖道人的變化。
當妖道人聽出真武道君話中之意時,他第一時間分割心神,做出了隱瞞,第一次占到了沉羿的便宜,得以脫離。
這一下,熔火世界中就隻剩沉羿和真武道君了。
道君不似妖道人那般接近天溟海,為了快速趕來,他以元神出行,當是無法發揮全力。
但這已經夠了。
“貧道這一次,隻需拖延一二即可。”
欺近的身影接納騰蛇,陡然一化,顯化出元神法相——真武聖體,其雙手相對,如乾坤對立,一道道雷霆在掌間交織出光火。
“轟隆!”
地發天雷,就在這大地深處,雷光激耀,玉樞雷、玉府雷、大洞雷、太乙轟天雷······整整三十六種雷法在同時爆發,如同雷澤降臨般狂暴兇猛,雷霆轟殛了每一寸空間,化作無儔雷暴。
“這叫拖延一二?”
沉羿覺得真武道君有一點點言行不一,同時腳踏火柱,汲取地火,一股股炎氣匯聚,明黃色的氣泡從岩漿中不斷升騰而起。
霎時間,天雷撞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