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見消息已泄,索性扯起大旗,那馬氏數代久鎮雍涼,馬超又深得羌人之心,此刻得劉備封為雍涼總督。羌氐二族苦臧霸久矣,是以一時間,歸附者雲集敦煌,兵力猛漲至五萬。
李恢見此,遂建議發兵,又得了酒泉。
郭淮聽得馬超勢大,恐張掖費曜有失,急調其迴兵武威,趕忙修就告急本章,八百裏加急報往許昌。
馬超聽聞張掖曹軍撤兵,又帶兵連夜襲占了去。自此在三郡秣馬厲兵,隻待大戰。
成都漢中王府邸。玄德聽聞馬超在雍涼進展順利,心內甚慰。遂按以前部署,授黃忠為房陵太守,頂替孟達。授張懷義為上庸太守,替換劉豐,各領本部人馬即刻赴任。下令荊州孔明,伺機合東三郡之兵佯攻樊城。
又命馬良持國書,趕赴江東。留世子劉禪監國,劉巴、黃權輔之。張飛、法正屯兵巴西。王駕親征,統兵十萬,對外詭稱五萬,兵發漢中。
臨行,張懷義尤覺不妥,於是進宮,與玄德深談許久,討得一詔及印綬等物,出宮後直奔馬良府邸。
馬季常正收拾行裝,忽見石頭登門,知有要事,遂到了密室。
張石頭寥寥數語,又遞與詔書等物。馬良見石頭莊重,不禁心生寒意,緊抓其袖道:“石頭賢弟,難道東三郡戰事真會如此兇險?”
石頭默然點頭,許久才道:“曆來求人不如靠己,那曹操狡詐異常,座下又有賈詡、司馬懿、陳群等智謀之士,其心難測。孫權又是見利忘義之人,若兩年後,東三郡、荊州戰事不利,恐怕就要行這步險棋了。”
“隻是恐怕那。。。”馬良尚未出口,張石頭已掩其口,“此是吾三郡數萬之眾最後希望,還是謹慎些好。沙織吾已留在府中,大哥此後由她護衛,自是萬無一失。”
“這東三郡戰事慘烈,還是賢弟。。。”馬良紅著眼睛辭道。
“大哥盡管放心,前日紫虛上人已有明示,終究是有驚無險。此次大戰一過,漢室複興有望矣!”
“賢弟定要保重,此次單獨領兵,刀槍無眼,切勿逞一時之勇。汝營中武將頗多,卻無參軍,那孟達與汝交好,又是智謀之士,不如。。。”
“全聽大哥吩咐!”
二人話別時,猶豫再三,石頭又從袖中掏出一書,言道:“若曹軍壓境,萬般無奈之時,可令沙織持此書去往。。。”
馬良見信上名字,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言道:“如此雖可解危,但主公日後怪罪下來,如何是好?”
“若此支兵馬也需調動,吾方已到山窮水盡之地,也無所謂可與不可了!”
馬良無奈歎曰:“國運之戰哪!”
正所謂軍情如火。不日,黃忠、張懷義便率軍開拔。
許昌,魏王府。司馬懿得了郭淮之書,驚出一身冷汗。趕忙稟告魏王知道,又於次日招文武議論。
眾人聞得,馬超殺迴雍涼,已得三郡,均是驚慌。
陳群首先出班道:“馬超素得羌氐之心,若容其做大,不出數年,雍涼必失。當速發大軍討之,以絕後患。”
一旁蔣濟附和道:“長文所言極是,那郭淮如今缺兵少將,臧霸青州兵又已覆亡,若無援兵,恐難支撐啊!”
武將曹真、夏侯惇等人也力主出兵。
曹操聽罷沉吟半晌無言,司馬懿出班道:“馬超入涼,必為劉備所遣,如今雍涼大亂,蜀中、荊州定會隨風行動,不如靜待數日後,得了消息再做應對為好。”
“隻是如今軍情緊急,若耽擱時日,怕是城池不保!”曹真擔憂道。
“那雍涼二州屢遭戰火,城池殘破,得之易,守之難。可即刻下令與郭淮,令其死守一月,盡力與馬超周旋,逾期失地無罪,到時我大軍一到,自可輕易克複。”司馬懿奏道。
曹操聞聽,也是點頭,言道:“即刻下詔與郭淮,令其堅守。著曹真、夏侯惇、陳群準備出兵事宜,司馬仲達詳探劉備動向,有事立即來報。隨即散了朝會。
迴至宮中,曹孟德不覺心中煩悶,頭痛欲裂,稍息片刻,又招賈詡來見。
賈文和在家修養,聽得雍涼有事,便起身更衣,不久應召而來。
君臣述禮以畢,安坐之後。曹操詢賈詡之策,賈文和笑曰:“大耳乘吾軍漢中新敗,放馬超入涼,實是妙手,想來必是龐統、孔明籌劃。
馬超初入涼州,勢單力孤,吾方援兵一至,定難成事。若吾所料不錯,劉備必會派大軍屯於漢中,阻我救助。恐怕荊州孔明亦會騷擾樊城,以作策應。”
曹操聽罷沉吟,道:“那江東孫權知戰事又起,不免合肥生事啊!”
“應是如此!”賈詡欠身道。
“不知文和對此次出兵有何看法?”
“雍涼重地,不容有失,援之必矣。但若為劉備所阻,非三十萬大軍難以破之。
樊城有曹仁將軍經營多年,倘有幾萬援軍,支撐一年半載不成問題。唯有合肥,若為孫權所得,則江東舟船直入淮河,壽春立危。不可不防。“
“文和之言甚合我意!”曹操頓了一頓,又道:“吾意遣一偏師先赴祁山牽製劉備,隻等合肥擊潰孫權,再合兵收複雍涼,隻是這監軍之職。。。”
賈詡歎息道:“若蒙魏王不棄,微臣願往。”
曹操哈哈大笑道:“有文和坐鎮,自是萬無一失。”
賈詡猶豫片刻,道:“那龐統、孔明詭計多端,吾此去兵馬不過十萬。若大耳傾川中之兵來攻,合肥戰事又加拖延,怕是難以持久。”
“文和無需多慮,老夫必親征孫權,無需半年,便可勝之。至於樊城,遣將增兵也就是了。”
君臣二人又議多時方止。
賈詡迴得府邸,密招妻、子安排身後事。又囑其長子賈璣忠心輔佐曹丕,幼子賈穆多與司馬昭、司馬師來往。
李恢見此,遂建議發兵,又得了酒泉。
郭淮聽得馬超勢大,恐張掖費曜有失,急調其迴兵武威,趕忙修就告急本章,八百裏加急報往許昌。
馬超聽聞張掖曹軍撤兵,又帶兵連夜襲占了去。自此在三郡秣馬厲兵,隻待大戰。
成都漢中王府邸。玄德聽聞馬超在雍涼進展順利,心內甚慰。遂按以前部署,授黃忠為房陵太守,頂替孟達。授張懷義為上庸太守,替換劉豐,各領本部人馬即刻赴任。下令荊州孔明,伺機合東三郡之兵佯攻樊城。
又命馬良持國書,趕赴江東。留世子劉禪監國,劉巴、黃權輔之。張飛、法正屯兵巴西。王駕親征,統兵十萬,對外詭稱五萬,兵發漢中。
臨行,張懷義尤覺不妥,於是進宮,與玄德深談許久,討得一詔及印綬等物,出宮後直奔馬良府邸。
馬季常正收拾行裝,忽見石頭登門,知有要事,遂到了密室。
張石頭寥寥數語,又遞與詔書等物。馬良見石頭莊重,不禁心生寒意,緊抓其袖道:“石頭賢弟,難道東三郡戰事真會如此兇險?”
石頭默然點頭,許久才道:“曆來求人不如靠己,那曹操狡詐異常,座下又有賈詡、司馬懿、陳群等智謀之士,其心難測。孫權又是見利忘義之人,若兩年後,東三郡、荊州戰事不利,恐怕就要行這步險棋了。”
“隻是恐怕那。。。”馬良尚未出口,張石頭已掩其口,“此是吾三郡數萬之眾最後希望,還是謹慎些好。沙織吾已留在府中,大哥此後由她護衛,自是萬無一失。”
“這東三郡戰事慘烈,還是賢弟。。。”馬良紅著眼睛辭道。
“大哥盡管放心,前日紫虛上人已有明示,終究是有驚無險。此次大戰一過,漢室複興有望矣!”
“賢弟定要保重,此次單獨領兵,刀槍無眼,切勿逞一時之勇。汝營中武將頗多,卻無參軍,那孟達與汝交好,又是智謀之士,不如。。。”
“全聽大哥吩咐!”
二人話別時,猶豫再三,石頭又從袖中掏出一書,言道:“若曹軍壓境,萬般無奈之時,可令沙織持此書去往。。。”
馬良見信上名字,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言道:“如此雖可解危,但主公日後怪罪下來,如何是好?”
“若此支兵馬也需調動,吾方已到山窮水盡之地,也無所謂可與不可了!”
馬良無奈歎曰:“國運之戰哪!”
正所謂軍情如火。不日,黃忠、張懷義便率軍開拔。
許昌,魏王府。司馬懿得了郭淮之書,驚出一身冷汗。趕忙稟告魏王知道,又於次日招文武議論。
眾人聞得,馬超殺迴雍涼,已得三郡,均是驚慌。
陳群首先出班道:“馬超素得羌氐之心,若容其做大,不出數年,雍涼必失。當速發大軍討之,以絕後患。”
一旁蔣濟附和道:“長文所言極是,那郭淮如今缺兵少將,臧霸青州兵又已覆亡,若無援兵,恐難支撐啊!”
武將曹真、夏侯惇等人也力主出兵。
曹操聽罷沉吟半晌無言,司馬懿出班道:“馬超入涼,必為劉備所遣,如今雍涼大亂,蜀中、荊州定會隨風行動,不如靜待數日後,得了消息再做應對為好。”
“隻是如今軍情緊急,若耽擱時日,怕是城池不保!”曹真擔憂道。
“那雍涼二州屢遭戰火,城池殘破,得之易,守之難。可即刻下令與郭淮,令其死守一月,盡力與馬超周旋,逾期失地無罪,到時我大軍一到,自可輕易克複。”司馬懿奏道。
曹操聞聽,也是點頭,言道:“即刻下詔與郭淮,令其堅守。著曹真、夏侯惇、陳群準備出兵事宜,司馬仲達詳探劉備動向,有事立即來報。隨即散了朝會。
迴至宮中,曹孟德不覺心中煩悶,頭痛欲裂,稍息片刻,又招賈詡來見。
賈文和在家修養,聽得雍涼有事,便起身更衣,不久應召而來。
君臣述禮以畢,安坐之後。曹操詢賈詡之策,賈文和笑曰:“大耳乘吾軍漢中新敗,放馬超入涼,實是妙手,想來必是龐統、孔明籌劃。
馬超初入涼州,勢單力孤,吾方援兵一至,定難成事。若吾所料不錯,劉備必會派大軍屯於漢中,阻我救助。恐怕荊州孔明亦會騷擾樊城,以作策應。”
曹操聽罷沉吟,道:“那江東孫權知戰事又起,不免合肥生事啊!”
“應是如此!”賈詡欠身道。
“不知文和對此次出兵有何看法?”
“雍涼重地,不容有失,援之必矣。但若為劉備所阻,非三十萬大軍難以破之。
樊城有曹仁將軍經營多年,倘有幾萬援軍,支撐一年半載不成問題。唯有合肥,若為孫權所得,則江東舟船直入淮河,壽春立危。不可不防。“
“文和之言甚合我意!”曹操頓了一頓,又道:“吾意遣一偏師先赴祁山牽製劉備,隻等合肥擊潰孫權,再合兵收複雍涼,隻是這監軍之職。。。”
賈詡歎息道:“若蒙魏王不棄,微臣願往。”
曹操哈哈大笑道:“有文和坐鎮,自是萬無一失。”
賈詡猶豫片刻,道:“那龐統、孔明詭計多端,吾此去兵馬不過十萬。若大耳傾川中之兵來攻,合肥戰事又加拖延,怕是難以持久。”
“文和無需多慮,老夫必親征孫權,無需半年,便可勝之。至於樊城,遣將增兵也就是了。”
君臣二人又議多時方止。
賈詡迴得府邸,密招妻、子安排身後事。又囑其長子賈璣忠心輔佐曹丕,幼子賈穆多與司馬昭、司馬師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