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見略同。


    大名鼎鼎的魏征也持有同樣的看法。


    魏征從來不是一個古板拘泥,不通時務的儒生,相反,他從小就落拓不羈,立有大誌。


    他看到天下漸亂,知道這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於是,他精修縱橫之說,以期在亂世出人頭地。


    身負才華氣自雄,他這種人才,在哪裏都可以閃光。


    他本是元寶藏的屬下,很快就引起了李密的注意,而被李密征為書記。


    魏征驟得知遇之恩,不免心中激動,立即上了一封書,向李密進獻了十條妙計。


    這個時候的魏征,還沒有經受戰火和政治鬥爭的洗禮,隻是憑借一腔熱血酬知己,但其上書的策略,大約不切時務,並沒有被李密采用。


    但這並不表示,魏征沒有成長,相反,經過時日的磨礪,他已經可以觀照這個世界和世事的真相。


    這次王世充傾巢而出,看到李密所部的行動方略,魏征一眼就看出了李密的弱點。


    他憂心忡忡地對李密的長史鄭頲說:“魏公(李密)雖驟勝,而驍將銳卒死傷多矣,又軍無府庫,有功不賞。戰士心情,此二者難以應敵。”


    然後,他建議采取穩守疲敵,不戰而勝的政策,以求必勝。


    但長史鄭頲顯然是主戰派中的中堅,他頗有不屑地說:“此乃老生常談耳!”


    魏征看出了鄭頲的輕視,他拂衣而起,頭也不迴地說:“此乃奇謀深策,何謂常談。”


    和魏征持同一意見的是裴仁基,他也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據理力爭,堅持要以穩為主。


    但全軍上下,從李密到各位將領,都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認為王世充不過是手下敗將,可以輕鬆手到擒來。


    這是一種盲目樂觀,狂妄自大的心理,也是一劑毒藥。


    他們忘記了,他們的對麵,是無數次從戰場的屍山血海中,頑強存活下來的王世充,他或者屢戰屢敗,但他總是敗而不死。


    這種堅韌,總有一天,他會讓對手全部還迴來。


    裴仁基是極少有的保持清醒頭腦的將領,但他難以改變整個局勢,當李密終於聽眾建議,決定全線出擊時,他知道大勢已去。


    裴仁基以手擊地,不勝悲憤地說:“公後必悔之。”


    李密太過於托大了,他太不把常敗將軍王世充當迴事了。


    但戰局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李密有一個不太好的開場,似乎也預示了這場戰局的走向。


    無法相信,非常吊詭,戰鬥剛一開場,李密一方就有裴仁基,程知節(咬金)等十來個大將遭受重創。


    這似乎是天意,也給了王世充充足的信心,他再一次在全軍麵前,強調了周公托夢,必勝李密,以堅定士卒的信心。


    王世充進行了最後一次戰場動員,他慷慨激昂地對所有部下說:“今日之戰,非直爭勝負;死生之分,在此一舉。若其捷也,富貴固所不論,若其不捷,必無一人獲免。所爭者死,非獨為國,各宜勉之。”


    顯然,這是一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鬥,不僅是決勝負,更是定生死。


    這個簡單的誓師大會,讓王世充的士兵們都懷必死之心,士氣一下子達到頂點。


    王世充為了這場戰鬥,做了精心的準備。


    他首先埋伏了一支伏兵,這是一支騎兵敢死隊,雖然隻有二百人,但他們將承擔直衝李密指揮中樞的作用,以期引起最大程度的混亂。


    然後,王世充向李密學了一招,他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找來一個長相酷似李密的人,讓他秘密隨軍而來,這個人,將在一個特殊的時刻,閃亮登場,並發揮巨大的作用。


    而李密渾然不覺,他沉浸在自高自大的虛妄之中。


    他非常托大,覺得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自己占據絕對優勢,李密的自大,甚至讓他的營寨,對王世充也敞開胸膛。


    戰鬥開始。


    王世充的江淮勁卒,在逼出了生命的潛能之後,展示了可怕的力量,他們在戰場上左衝右突,出入如飛,士氣爆棚,李密的軍隊竟有難以抵擋的感覺。


    然後,當戰鬥進行得如火如荼,雙方膠著之際,王世充祭出了大殺器。


    他將那個李密的替身拉出來,在二軍麵前走了一圈,然後,王世充的軍隊之中,爆發了震天價的喊聲,“已獲李密矣!”


    混亂之中,不辯真偽。


    當年,李密以此戰術擊潰劉長恭的東都軍隊,現在,輪到他自己了。


    為了配合這場“李密”被擒的戲,埋伏的伏兵,從高處一衝而下,以高臨下,很快就衝到李密的陣營核心區域,殺人放火,煙焰漲天。


    李密的軍隊大亂,再也無法保持陣形。


    戰鬥呈現一麵倒,變成了一場屠殺,很多將領,在戰場之上,投降了王世充。


    李密仰天長歎,他知道這場戰鬥結束了,他的時代也結束了。


    他率領萬餘部下,向著洛口倉城方向,策馬飛奔,隻要洛口他還在,他就還有機會。


    但李密信錯了一個人。


    現在洛口倉的守將叫邴元真,他其實並不是李密的嫡係,當時,李密的元帥府開府,翟讓推薦邴元真做長史,李密無法拒絕,不得已而用之。


    但李密並不信任他,雖然礙於翟讓的情麵,但他卻從未真正信任邴元真。


    李密所有的行軍謀劃,他全部都未曾參與,實際上,邴元真在李密的係統中,是一個邊緣化的人物。


    邴元真當然也知道李密對自己並不放心,是人都有三分土性,何況邴元真在瓦崗軍中,也是老資格。


    李密不爽,邴元真也不爽。


    但李密竟然讓不爽的邴元真防守洛口倉城,這顯然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宇文溫就直接下過斷言:“不殺元真,必為公患。”


    邴元真也是消息靈通人士,他當然不肯坐以待斃,隻能早謀出路。


    但即使宇文溫向李密告發了邴元真即將謀反的消息時,李密也沒有迴應。


    他不信任,卻依然重用邴元真。


    這是無法接受的低級錯誤。


    洛口倉是李密的命脈所在,李密把命脈交給如此一個人,體現了瓦崗軍舊部在李密係統中根深蒂固,無法動搖的影響力。


    自從火拚翟讓之後,要想保持隊伍的穩定,就必須限製清洗翟讓一係的範圍和力度,尤其邴元真更是瓦崗軍舊部的元老,李密不是不能動,而是不能在這個時候動。


    李密沒有時間,這才是不能動邴元的真正含義。


    或者李密是想盡力彌合瓦崗軍舊部的嫌隙,或者也是故示寬容,最重要的一點是,李密從未想到自己有倉皇逃奔洛口倉他的一天,否則就是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將倉城交給邴元真去防守。


    但李密也是人,他終於也有失敗的一天。


    他的這個安排,葬送了他奮鬥了多年,死了無數戰士,流了無盡鮮血的過往。


    李密的輝煌和傳奇已成過去,他隻能敬往事一杯酒,再也無法迴頭。


    其實,他還有最後一個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