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給他的三兒子楊秀,下了一道非常嚴厲的詔旨,以蓋棺定罪。


    在詔書中,楊堅痛斥楊秀犯了十惡不赦之罪。


    他說道“凡此十者,滅天理,逆人倫,汝皆為之,不祥之甚也,欲免禍患,長守富貴,其可得乎!”


    楊堅對楊秀失望透頂,他已經從心理上,完全和楊秀割裂了父子關係。


    楊堅認為自己的決定無比正確,即使是他被別人當成了一杆槍去使用。


    在“偶人案”大結局時,楊堅給楊秀留下了一句冷冰冰的話,“我不知楊堅,楊諒(五兒子)是汝何親?”


    自此之後,楊堅就一直將楊秀幽囚,終生再不相見。


    帝王之家,一旦生變,冷酷至斯,千載之下,猶有徹骨之寒。


    楊堅的五個兒子,已去其三。


    現在隻剩下太子楊廣和第五子漢王楊諒了,但楊諒最終也沒能脫逃,兄弟相殘相害的宿命。


    楊堅當年和獨孤伽羅立誓,一輩子不生養異生之子,他們確實做到了。


    但他們卻並沒能逃脫為了皇權,血腥殘酷鬥爭的,罔顧父子兄弟之情的命運。


    當然,這麽多年,楊堅身居帝位,他也並非完全不近聲色之人,難免有漏網之魚。


    後宮深深庭院之中,因為獨孤伽羅的悍妒,不知有多少小孩子生下來就被放棄養育。


    生而不養,應該是存大的。


    或者此事過於有傷陰德,現世的報應,就落在他們親生的五個兒子身上。


    當年楊堅得意洋洋地說:“前世皇王,溺於嬖寵,廢立之所由生。朕旁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孽子爭忿,為亡國之道邪!”


    但他卻想不到,自己的五個兒子,雖然同母所生,但爭權奪利,卻並無不同,甚至更加慘烈,他自己本人也因為皇位,而死於非命。


    楊堅自顧自地沾沾自喜,但和他同時代的有識之士,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當初,平定江南,天下歸一之後,所有人都覺得天下會從此太平,帝業永固。


    每一個人都憧憬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日子。


    中原大地,已動蕩太久,天下,也已經分裂太久,是時候休養生息了。


    每個人,都期待大亂之後的大治。


    但房彥謙私下對他的親信說:“主上(楊堅)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諸王擅權,天下雖安,方憂危亂。”


    這顯然是種卓識,但更有遠見的卻是他的兒子房玄齡,。


    房玄齡曾經秘密地對他的父親說:“主上(楊堅)本無功德,以詐取天下,諸子皆驕奢不仁,必自相誅夷,今雖承平,其亡可翹足而待也。”


    事實上,隋朝二世而亡,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也。


    解決掉楊廣登基路上,最大的二個競爭對手之後,楊素的權勢達到頂峰。


    但朝臣之中,楊素並非沒有敵手,柳彧就被楊素記恨了一輩子。


    柳彧以正直立身於朝,正氣凜然,曾經彈劾過高熲一家,不該門列二戟,也曾深入提出過武將不任文職的國策,當然,他也曾殷殷勸誡楊堅放權養壽之道。


    柳彧是徹底一心為公,他是楊堅一朝的喉舌。


    有一次,他因言獲罪,楊堅也立即將他官複原位,並且寄與厚望地柳彧說:“無改爾心。”


    柳彧也一直以國士自許,他一生清貧,一心為公,楊堅給了他無上的殊榮,特意下敕為其整治宅院,並且號召群臣向他學習,“柳彧正直士也,國之寶也。”


    楊堅以國士待之,柳彧在心中也向楊堅許諾了一生。


    於是,柳彧成為楊堅手上一把剛而易折的劍,他的剛正,得罪了楊素。


    有一次,楊素因為小事,被敕令送到柳彧主管的南台問話,對於楊素這種級別的官員而言,這實在隻是走走過場的形式而已。


    權勢達到巔峰的楊素,也認為這隻是走個過場。


    他確實托大,自認位極人臣,完全不當一迴事,大大咧咧地坐在柳彧的床上,等待和柳彧話話家常,應酬了事。


    但柳彧不吃他這一套。


    當柳彧自外而來,看到楊素如此情態,便正襟正色,在台階之下,兩隻手捧著朝笏,對楊素說道:“奉敕治公之罪。”


    楊素雖然托大,但這種級別的權勢,最顧忌明麵上的臉麵,他聽到柳彧搬出聖旨,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隻好趕快下床,立於庭中。


    柳彧有心殺殺楊素的威風,便坐在幾案之上,讓楊素站立在庭院之中,幾番問話下來,楊素心中已是翻江倒海,想殺人的心情都有。


    這個梁子,他們算是結下了。


    楊素此時,早已權傾天下,但他對於這個“國之寶也”的柳彧,從未釋然,他終於抓到了柳彧的把柄,並且是個非常嚴重的罪名。


    楊素給柳彧安了一個“內臣交通諸侯”的重罪。


    事情的起因是柳彧曾經得到過一套當世大家的文集,但蜀王楊秀見獵心喜,或者也是為了籠絡他。


    楊秀派人強討而去,作為迴報,楊秀送了十個奴婢給柳彧。


    這本來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


    但楊秀失勢之後,這件陳年舊事就被翻出來了,楊素大喜,這是他夢寐求之不得的機會。


    於是,柳彧被除名為民,被流配到極北之地,是周齊隋唐的源起,六鎮之中非常偏遠的懷遠鎮。


    但柳彧和楊素的恩怨卻遠遠還沒有結束。


    柳彧的被貶,意味著楊素在楊堅一朝,隻手遮天的權勢,同樣也意味著,在經曆了漫長的帝王生涯之後,楊堅終於失去了他登基初年的勃勃生氣。


    那種龍精虎猛,朝氣蓬勃的政治局麵,已經一去不返了。


    楊堅累了,他也老了。


    在經曆了廢立太子,和處罰楊秀事件之後,楊堅迴首四望,他的兒子們,他的最忠心的大臣們,似乎都已經遠離他而去。


    朝堂之上,隻有楊素強悍的,不知疲倦的身影,反倒有些象登基之初的自己。


    楊堅的心,已經老了。


    如果說柳彧是因為主動得罪楊素而遭到清洗,那史萬歲就是自己撞到楊素的屠刀之下。


    史萬歲,他是名震天下的敦煌戍卒。


    他是在江南複叛之役中,轉戰千裏,前後七百餘戰,未嚐一敗的戰神。


    他也是在平定南蠻時,越過諸葛亮紀功碑,挺進千裏,虜獲男女二萬餘口的天生猛將。


    他更是被賀若弼視為隋朝第一騎將,能和楊素並列的優秀將領。


    立即將死於非命。


    史萬歲死得非常冤屈,完全是楊素一手造成。


    當日,西突厥達頭可汗南下,和史萬歲率領的部隊遭遇,當達頭聽到領軍之將為史萬歲,這個在突厥中已被視為戰神的人物,不敢正麵交戰,立即迴馬遁逃而去。


    史萬歲縱馬追擊百餘裏,大破達頭的殿後部隊,斬首數千級,將他們驅逐入磧北數百裏。


    這當然是大功。


    但楊素作為領軍次,一直有將功勞據為己有的習慣,並且他利用自己的權勢,有意壓製另外將領的功勞。


    這可以得到實際利益,他可以為自己的部下爭取更多的錢財,因為他的戰法,需要大量的金錢,去買命和買勝利。


    這一次,史萬歲運氣不佳,他撞上了楊素,倒了大黴。


    主帥楊素在奏文中說:“突厥本降,初不為寇,於塞上畜牧耳。”


    於是,史萬歲部的功勞全部被抹殺,升官賞賜之類,更輪不到他們。


    有功不賞,對於史萬歲這種,重榮譽重於性命的武將來說,絕對不能接受。


    於是,史萬歲和他的屬下開始維權。


    史萬歲一連上了好幾道奏表,申訴冤屈,但事涉楊素,他們這是直接和楊素對抗,史萬歲的維權之路,杳無消息。


    維權之路,成了一條艱難之路,也成了一條不歸路。


    史萬歲向朝廷的申訴,久久得不到迴複,但史萬歲認死理,他並沒有放棄,他要當麵向楊堅爭得他應得的榮譽。


    致命的是,他選擇了一個最壞的,錯誤的時間,去麵見楊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