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豐收
重生六零:小知青帶著空間爽爆了 作者:君心如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張陽哥哥真好!”劉梅被張陽哄的破涕為笑。
另一邊,往家走的大隊長心裏嘀咕,“老劉啊,你這閨女,我是真的帶不起了!沒辦法,腳太臭了。”
第二天,大隊長便帶著人開始給剩下的幾塊地放水,撈魚,撈了十筐子左右,便安排幾個壯實的漢子,前麵趕著牛車,後麵幾個人輪著背背簍,知青們帶著,讓他們往縣城送一趟。
縣城著實距離有點遠,牛車趕著,跟著的人亂跑帶走,整整兩個多小時才到縣城,也幸好魚是活著抓上來的,不然肯定得臭了。
“呂哥,這魚,送收購站這樣兒,他們能願意嗎?”林雨娟有些擔心,畢竟收購站肯定是更喜歡活魚,可他們這一路時間太長,魚基本都會缺水窒息而死,好在,都是剛死,吃沒問題。
“我也有點擔心,要不先去看看。”
三人先帶著牛車去了收購站,收購站負責人看到這情況有些不太高興,這魚都死了,不好賣不說,關鍵是不好存儲,今天賣不了明天基本就存不住了。
“領導,不知道咱們這裏能借拖拉機嗎?”呂廣謙想了一下,問了出來。
這機會總不能就這麽放棄了,如果有拖拉機就好了,拖拉機從村裏到縣城,快的話也就半個小時左右,跟牛車去公社收購站的時間差不多,按照村民們的保存方法,半個小時很多魚還是能活下去的。
收購站負責人李勇想了下,“有,但這車錢得你們出。”
他也不想放過這批魚的,畢竟這年頭,想收到這麽大規模的魚實在不多見。
“那沒問題!”呂廣謙一口答應,車錢沒多少,左右也就一趟四五塊錢的樣子,最主要是車不好找。
“行,那我幫你們找車,不過這些魚?”收購站負責人是不準備接收這些魚的。
“領導,不用擔心,我們準備送到鋼鐵廠,廠裏要加餐。”
“那感情好,鋼鐵廠人多,當天都吃了,啥事兒沒有。”
一群人高興的離開,跟著呂廣謙去了鋼鐵廠。
因為前幾年國家大力發展鋼鐵事業,這鋼鐵廠幾乎是他們縣城最大的廠子,光工人人數就有兩三千人,所以才能大手筆,一口氣直接要1000斤魚。
帶著人將魚送進鋼鐵廠,現場稱了重量,一千零五十多斤,因為魚不是活的,呂廣謙主動給采購員林姐抹了零頭,高興的采購員說“下次有魚還可以來找我,你放心,我們廠子人多,吃的也多。”
死的活的對他們廠子來說一點不重要,這些魚,估計今天中午就能全進員工肚子裏了。
呂廣謙也很高興,“好的,謝謝林姐支持,不過最近這批魚賣完了,下一批就要等明年了。”
“行,明年出了魚一定來找我,放心,絕對坑不了你。”
讓村裏人們在餐廳後邊幫著餐廳的人把魚抬進廚房,呂廣謙拿著采購員林姐開的條子,到鋼鐵廠財務領了錢,一共四百三十五塊,跟林姐打了個招唿,跟林雨娟,張明亮帶著村裏人離開鋼鐵廠。
再次到了縣城收購站,已經有一輛拖拉機等在收購站門口了。
“小林同誌,這拖拉機,是隔壁廠子的,借他們的車,一天連人帶車五塊錢,拉幾趟都行,路上的油你們出,看看行吧?”
“有點貴啊。”林雨娟有些猶豫,加上油,豈不是要十塊錢?
“行!”呂廣謙在旁邊一錘定音,剛從鋼鐵廠收上來的四百多塊還在兜裏呢,十幾塊錢,不多。
就這樣,讓村裏趕牛車的人在後麵慢慢趕,知青們帶著村裏的漢子們上了拖拉機,坐在車沿上,幾個筐子摞在一起放在車鬥中央,然後拖拉機噗噗噗的啟動便跑了起了。
這讓村裏幾個年輕的漢子們異常的興奮,他們可都從來沒坐過拖拉機,這是第一次坐。
有兩個人不嫌棄拖拉機的油煙味,有的直接站在車鬥的前方,望著前方的大路,唿吸著柴油不完全燃燒的氣味,伸開雙手,向著前方。
還有兩個人坐在車鬥後方,看著車屁股跑過之後掀起的陣陣塵土,感歎,“這車跑的真快!”
拖拉機載著人們的興奮很快到了村裏。
幾個知青和村裏的漢子都沒怎麽指路,司機便開著車到了村裏,幾人倒也沒有多想,隻以為這司機認識他們這邊的路。
聽到拖拉機噗噗的聲音,人們忍不住都抻著腦袋望向聲音過來的方向,等看到車後的知青們和村裏的漢子們一個個都好奇的走上前。
幾人快速從車鬥裏麵翻出來,直接跳在地上。
呂廣謙將鋼鐵廠收到的錢交給會計,將借車的事情跟秦建富說了一下,秦建富自然是同意,隻要能把魚都賣出去,花點錢也沒關係。
繼續帶著人收魚,很快又裝了十個筐子,有人已經將車鬥裝滿了,甚至有幾個摞在上麵。
這下,拖拉機拉了魚車鬥便不好坐人了,沒想到開車的司機師傅有辦法,“誰跟著?”
眾人正考慮哪兒能坐人呢,就聽拖拉機師傅說,“車鬥兩邊,腿搭拉著,兩邊一邊一個,可以坐上倆人,我這駕駛座位兩邊可以站兩個人,扶著後麵的杆子就行。”
呂廣謙之前見過拖拉機,聽著司機師傅的話,便上前示範,眾人才明白,這拖拉機果真潛力巨大啊,都這樣了,還能拉四個人。
最後,隊長讓呂廣謙和林雨娟去,村裏再跟上兩個漢子,幫忙搬運之類的,這一趟的魚隻往收購站送,林雨娟必然要跟著,呂廣謙一看就比較有主心骨,兩個漢子跟著就是去幹活的。
就這樣,來來迴迴,一共三趟,才將所有的魚都送完,已經下午三點多了,捉魚的眾人們甚至午飯都沒吃,一個個興奮的都沒覺得自己餓了。
就等著呂廣謙四人從縣城將最後一趟的錢帶迴來,今天就完滿結束了。
另一邊呂廣謙四人將所有的魚都送完,錢都收迴來,給司機師傅一共結了15塊錢,主要是油錢,帶著剩下的錢準備往迴走。
呂廣謙還在最後交魚之前,給司機師傅抓了一條魚,讓師傅吃,師傅一高興,就給了承諾,“小夥子,以後再想用車,可以到收購站旁邊的玻璃廠找我,隻要有空,我都能出來。”
呂廣謙這才知道,這師傅是隔壁不遠處玻璃廠的。
如果齊韻如看到,肯定會發現此人很是眼熟,這不就是上次幫自己拉玻璃的人嗎?隻是這師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村裏人光記著拖拉機了,反而對這人的印象不深了。
等到一切都結束了,眾人才發現太陽西斜,似乎真的有些餓了。
人是鐵,飯是鋼,總不能還不吃飯,把人餓壞了就得不償失了。
隻是這個點兒,國營飯店已經過了飯點兒,沒飯吃,最後呂廣謙做主到供銷社買了一斤桃酥,也幸好他口袋裏還有一張糧票,不然他們這群人就要餓著往迴走了。
兩三個小時的路,如果不吃點,可能都會餓的走不迴去都有可能。
另一邊,往家走的大隊長心裏嘀咕,“老劉啊,你這閨女,我是真的帶不起了!沒辦法,腳太臭了。”
第二天,大隊長便帶著人開始給剩下的幾塊地放水,撈魚,撈了十筐子左右,便安排幾個壯實的漢子,前麵趕著牛車,後麵幾個人輪著背背簍,知青們帶著,讓他們往縣城送一趟。
縣城著實距離有點遠,牛車趕著,跟著的人亂跑帶走,整整兩個多小時才到縣城,也幸好魚是活著抓上來的,不然肯定得臭了。
“呂哥,這魚,送收購站這樣兒,他們能願意嗎?”林雨娟有些擔心,畢竟收購站肯定是更喜歡活魚,可他們這一路時間太長,魚基本都會缺水窒息而死,好在,都是剛死,吃沒問題。
“我也有點擔心,要不先去看看。”
三人先帶著牛車去了收購站,收購站負責人看到這情況有些不太高興,這魚都死了,不好賣不說,關鍵是不好存儲,今天賣不了明天基本就存不住了。
“領導,不知道咱們這裏能借拖拉機嗎?”呂廣謙想了一下,問了出來。
這機會總不能就這麽放棄了,如果有拖拉機就好了,拖拉機從村裏到縣城,快的話也就半個小時左右,跟牛車去公社收購站的時間差不多,按照村民們的保存方法,半個小時很多魚還是能活下去的。
收購站負責人李勇想了下,“有,但這車錢得你們出。”
他也不想放過這批魚的,畢竟這年頭,想收到這麽大規模的魚實在不多見。
“那沒問題!”呂廣謙一口答應,車錢沒多少,左右也就一趟四五塊錢的樣子,最主要是車不好找。
“行,那我幫你們找車,不過這些魚?”收購站負責人是不準備接收這些魚的。
“領導,不用擔心,我們準備送到鋼鐵廠,廠裏要加餐。”
“那感情好,鋼鐵廠人多,當天都吃了,啥事兒沒有。”
一群人高興的離開,跟著呂廣謙去了鋼鐵廠。
因為前幾年國家大力發展鋼鐵事業,這鋼鐵廠幾乎是他們縣城最大的廠子,光工人人數就有兩三千人,所以才能大手筆,一口氣直接要1000斤魚。
帶著人將魚送進鋼鐵廠,現場稱了重量,一千零五十多斤,因為魚不是活的,呂廣謙主動給采購員林姐抹了零頭,高興的采購員說“下次有魚還可以來找我,你放心,我們廠子人多,吃的也多。”
死的活的對他們廠子來說一點不重要,這些魚,估計今天中午就能全進員工肚子裏了。
呂廣謙也很高興,“好的,謝謝林姐支持,不過最近這批魚賣完了,下一批就要等明年了。”
“行,明年出了魚一定來找我,放心,絕對坑不了你。”
讓村裏人們在餐廳後邊幫著餐廳的人把魚抬進廚房,呂廣謙拿著采購員林姐開的條子,到鋼鐵廠財務領了錢,一共四百三十五塊,跟林姐打了個招唿,跟林雨娟,張明亮帶著村裏人離開鋼鐵廠。
再次到了縣城收購站,已經有一輛拖拉機等在收購站門口了。
“小林同誌,這拖拉機,是隔壁廠子的,借他們的車,一天連人帶車五塊錢,拉幾趟都行,路上的油你們出,看看行吧?”
“有點貴啊。”林雨娟有些猶豫,加上油,豈不是要十塊錢?
“行!”呂廣謙在旁邊一錘定音,剛從鋼鐵廠收上來的四百多塊還在兜裏呢,十幾塊錢,不多。
就這樣,讓村裏趕牛車的人在後麵慢慢趕,知青們帶著村裏的漢子們上了拖拉機,坐在車沿上,幾個筐子摞在一起放在車鬥中央,然後拖拉機噗噗噗的啟動便跑了起了。
這讓村裏幾個年輕的漢子們異常的興奮,他們可都從來沒坐過拖拉機,這是第一次坐。
有兩個人不嫌棄拖拉機的油煙味,有的直接站在車鬥的前方,望著前方的大路,唿吸著柴油不完全燃燒的氣味,伸開雙手,向著前方。
還有兩個人坐在車鬥後方,看著車屁股跑過之後掀起的陣陣塵土,感歎,“這車跑的真快!”
拖拉機載著人們的興奮很快到了村裏。
幾個知青和村裏的漢子都沒怎麽指路,司機便開著車到了村裏,幾人倒也沒有多想,隻以為這司機認識他們這邊的路。
聽到拖拉機噗噗的聲音,人們忍不住都抻著腦袋望向聲音過來的方向,等看到車後的知青們和村裏的漢子們一個個都好奇的走上前。
幾人快速從車鬥裏麵翻出來,直接跳在地上。
呂廣謙將鋼鐵廠收到的錢交給會計,將借車的事情跟秦建富說了一下,秦建富自然是同意,隻要能把魚都賣出去,花點錢也沒關係。
繼續帶著人收魚,很快又裝了十個筐子,有人已經將車鬥裝滿了,甚至有幾個摞在上麵。
這下,拖拉機拉了魚車鬥便不好坐人了,沒想到開車的司機師傅有辦法,“誰跟著?”
眾人正考慮哪兒能坐人呢,就聽拖拉機師傅說,“車鬥兩邊,腿搭拉著,兩邊一邊一個,可以坐上倆人,我這駕駛座位兩邊可以站兩個人,扶著後麵的杆子就行。”
呂廣謙之前見過拖拉機,聽著司機師傅的話,便上前示範,眾人才明白,這拖拉機果真潛力巨大啊,都這樣了,還能拉四個人。
最後,隊長讓呂廣謙和林雨娟去,村裏再跟上兩個漢子,幫忙搬運之類的,這一趟的魚隻往收購站送,林雨娟必然要跟著,呂廣謙一看就比較有主心骨,兩個漢子跟著就是去幹活的。
就這樣,來來迴迴,一共三趟,才將所有的魚都送完,已經下午三點多了,捉魚的眾人們甚至午飯都沒吃,一個個興奮的都沒覺得自己餓了。
就等著呂廣謙四人從縣城將最後一趟的錢帶迴來,今天就完滿結束了。
另一邊呂廣謙四人將所有的魚都送完,錢都收迴來,給司機師傅一共結了15塊錢,主要是油錢,帶著剩下的錢準備往迴走。
呂廣謙還在最後交魚之前,給司機師傅抓了一條魚,讓師傅吃,師傅一高興,就給了承諾,“小夥子,以後再想用車,可以到收購站旁邊的玻璃廠找我,隻要有空,我都能出來。”
呂廣謙這才知道,這師傅是隔壁不遠處玻璃廠的。
如果齊韻如看到,肯定會發現此人很是眼熟,這不就是上次幫自己拉玻璃的人嗎?隻是這師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村裏人光記著拖拉機了,反而對這人的印象不深了。
等到一切都結束了,眾人才發現太陽西斜,似乎真的有些餓了。
人是鐵,飯是鋼,總不能還不吃飯,把人餓壞了就得不償失了。
隻是這個點兒,國營飯店已經過了飯點兒,沒飯吃,最後呂廣謙做主到供銷社買了一斤桃酥,也幸好他口袋裏還有一張糧票,不然他們這群人就要餓著往迴走了。
兩三個小時的路,如果不吃點,可能都會餓的走不迴去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