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月間,禦馬監的邱乘雲就被派去了四川巴州開礦征稅。
這事傳到李進忠耳朵裏時,邱乘雲已經出發去了四川。於是李進忠那顆沉寂已久的心,又開始萌動。隻是他不確定,若是此次跟了去,前途未知下,宮裏這份活路可能就沒了。雖說這掃灑雞肋的很,好歹能混口飯吃,有個窩住。
猶疑間,他又去了寺廟,想佛前問問佛祖,讓他這麽做嗎?他相信佛祖會給他答案。
這次他沒選擇文殊庵,而是去了高橋的寺廟,找到愈光和尚。這愈光同樣與他十分熟絡,他聽了李進忠的意思,瞅他半天,末了笑著說道:“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阿彌陀佛,你既到了我這裏,想必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隻是被眼前的迷霧遮掩,一時看不清。”
這幾句讖語說得李進忠迷迷糊糊,但恍惚中似也有所領悟——命,他可不認,要認命,他根本就不用進宮做閹人。他是動了心,金銀財貨誰不動心?人要有錢才有麵子,才會有人尊重,沒錢就隻能成天被人追來追去欺辱……”
心意即定,李進忠便也不再猶豫,他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對愈光咧嘴一笑:“懂了,多謝大師指點。”
“嗬嗬,你該謝佛祖而非愈光。”
“哈哈,”李進忠心情十分不錯,“都要謝,若非大師為我撥開眼前雲霧,恐怕至今都還看不清。”
“阿彌陀佛,李施主與佛有緣,愈光隻是舉手之勞罷了。”說罷,便不再理會眼前的李進忠,半垂下眼眸,手裏撥弄著佛珠,口中也在念念有詞。
李進忠不敢打擾,施了禮便退出了高橋寺。
待李進忠走遠,半天,愈光才微微歎了一聲,手中也停下了動作。想起昨夜天象,金星犯水星順行在井度——“也不知是福是禍啊……”
迴了草場的李進忠立馬找來徐應元和趙進教,迴來路上他就計劃好了,趁著自己在宮外任職,就算私自離開,應該也沒人知道。而他正是這麽打算,偷偷離宮,然後往四川投奔邱乘雲,好歹都在孫暹名下,單憑這層關係,至少也不會攆他走。
這徐應元和趙進教是他宮裏認識的酒肉朋友外加嫖友,尤與徐應元相厚,兩人不僅同年,愛好秉性什麽的最是相近。他常與這二人晝夜喝酒賭博,雖說勝負都有,但總是囊中空空,可見也是輸多贏少。
既然是宮外,那麽三人說話也無所顧忌,徐應元聽了李進忠的打算,比了比大拇指,調侃道:“喲,傻子這是開竅了?知道要打抽豐了?”
“去你的!”李進忠厲眼一瞪,“你他麽才傻子,二傻子!”
“哈哈哈~”徐應元聽了狂笑起來:“我是,我是!你是大傻,我是二傻,咱倆傻一塊兒。”
恣笑半天才漸漸收了聲,又問道:“得嘞,我先問你,你知道那邱太監去哪兒開礦嗎?就上趕著去投奔?”
“知道啊,不就四川嗎?”
徐應元一噎:“四川那麽大,你就隻知道他去四川?”
李進忠哼笑一聲,不屑道:“切!當你哥哥真傻?不知邱師兄去哪開然後就投奔?也隻有你這傻子才會這麽做!”
徐應元臉色一唬:“嘿!好你個李進忠,別不識好歹啊,我問可是為你好!”
“四川巴州梁永,早打聽清楚了。”
徐應元這才神色緩和下來,又問他道:“我也不跟你開玩笑,如今四川那兒不太平,你真要現在去投奔?”
李進忠嗬嗬一笑,頗為自信:“巴州在保寧府,與重慶府都還隔了一個順慶府,更何況播州了。”
“哦……”徐應見他似乎十分清楚,一時也不知再勸他什麽,“那,我估摸著邱太監可能不會呆在天遠地遠的巴州,至少也會待在府城。”
“我倒是想到了,到了四川再見機行事吧。”
“嗯……”徐應元想了想,從袖袋裏掏出幾十文大錢和一些散碎銀角子,“這些錢呢,是上迴你輸的錢,今兒老子全拿給你,權當資助你的盤纏。”說完把錢一把塞給李進忠。
然後又看著趙進教,問道:“你的呢?也給他。”
趙進教先前隻看他倆逗樂子好玩,沒想到徐應元也找他要錢,一時還有些不情願。
徐應元眉毛一立,伸手就唿了他一巴掌:“叫你拿你就拿,別特麽磨磨唧唧,這些錢啊,你就當投個本,等將來傻子發達了,連本帶利還來就是,利滾利都行!”
趙進教拗不過他,隻得慢吞吞的掏出一把散碎銀子遞給李進忠:“得!就當這些錢我沒贏,你全拿迴去吧。”
李進忠接過他倆的錢,一時竟感動起來:“夠義氣!等老子掙了大錢,連本帶利雙倍還你們!”
他們毫無顧忌的說話,就是沒想到此時竟會有人在偷聽。
待三人都散了,徐貴才從角落裏走出來,望著李進忠遠去的身影,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也不瞧瞧自己是什麽東西!就想攀邱爺的高枝兒?”
他徐貴才是邱爺的房下人,抽豐也輪不到那不知哪來的野貨,“不行,得立馬給爺寫信,那廝要去投奔,讓爺千萬當心,不要讓野貨鑽了空子。”
徐貴迴了邱乘雲在京城的宅子,鹹宜坊的西院勾闌胡同,一棟壯闊的院子。
進了書房,又找來管文書的掌班劉四兒,研墨鋪紙,準備妥當之後,徐貴命道:“我說你寫,就寫……”
不過一炷香時間,劉四兒就將信寫好,徐貴檢查一道,沒什麽錯漏,便封了信讓人發了出去。待事情辦完,他坐在書房裏,又琢磨開:“得讓那野貨吃點苦頭才行……”還是一副猶自不解氣的樣子。
李進忠迴了禦馬監自己的住處,先將出行要換洗衣物收拾了一番,然後再算算私房錢還剩多少——結果算來算去,除開徐應元兩人給的盤纏,他就沒存下什麽錢。反倒是他倆合著給他的那筆成了最大一筆銀子。
起初還不信怎就那點錢,好歹自己入宮小十年了,手指頭縫裏漏下的錢怎麽也得好幾兩吧?可擺在眼前的現實就是這樣,統共連十兩銀子都沒有。
好在李進忠也不喪氣,省著點用也差不多能夠了,隻要到了四川找到邱師兄,不就可以了嗎?
他仍然興致勃勃,對未來淘金的生活充滿希望。數完了錢,又拿出不知從哪踅摸來的一張驛路圖,尺寸極小,仿佛從書上撕下來的一般。
李進忠收拾好就坐下來,開始研究起這份從書上撕下來的驛路圖,要從京師到四川偏遠的巴州並不容易。
“避開水路就不能走重慶府,走陸路的話,那就從陝西入川……也就是從廣寧門出去,走良鄉、涿州、安肅、保定、真定、順德、彰德、衛輝、開封、河南、西安、鳳翔、漢中、廣元、保寧。”
“嗯,就這樣走,”確定好路線,李進忠頷首,“遠是遠了點,好在呢,這一路都有驛站,實在不行,在當地糊弄個勘合火牌,這樣也能省下不少銀子。”
再次確定了行程路線,差不多萬事俱備,隻差……怎麽能掩人耳目,神不知鬼不覺的出京?
“要不先給劉吉祥說好,要出京幾日,萬一有人問起,就讓他隨便搪塞個理由,反正老子也不常在宮裏,宮裏多個少個人也沒人在意。”
三日後,
一大清早,廣寧門大街上就已是人頭攢動,行人商販絡繹不絕。但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人們紛紛往兩邊躲避,路上頓時騰出一片空地,而騎馬的人幾乎擦身而過,但很快,身後的路再次合攏,人群又恢複喧囂。
李進忠已經出了廣寧門的箭樓,他馬上迴頭望去,那三層重簷的廣寧門城樓,在陽光沐浴下,顯得特別雄偉壯觀。李進忠咧開大嘴一笑,一副誌得意滿的模樣,隨後又扭迴頭,向著馬頭前方眺望。
漫漫黃土地,不時騰起一陣煙塵,三兩座孤零零的棚屋隨意點綴在大地上,野生的芍藥,不知名的樹木正開得茂盛,綠意盎然間也衝淡了不少荒涼之感。
“今日一別,再見就是衣錦還京嘍~”李進忠打馬揚鞭:“走起……”
————
巳時,朱翊鈞一如往常,坐在啟祥宮正殿的東閣,準備開始這一天的覽奏。
文書房已將昨日送進宮內的奏章整理好,放到了大桌案上。近侍再將硯台,筆墨一一準備妥當,泡上一壺極品的岕茶,然後退到一邊等著隨時伺候。
朱翊鈞望了一眼跟小山似的奏章,淡而稀疏的眉毛蹙了又蹙,眼底劃過一絲不耐。
老半天,才伸手拿來一本翻開,是沈一貫的上奏——‘皇上靜攝以來,新政漸不如前,因述萬曆十三年四五月中所行聖政,摘舉要略恭備睿覽。頃因禱雨省愆綴飾十三年四月禱雨未應,皇上親禦布素,自武英殿徒步出大明門,祗叩郊壇,虔申祭禱。又召輔臣九卿諭以天下有司,貪贓害民致幹天和,令該部慎加選用。德意懇側,朝野歡唿於時,皇上勵精圖治,從善如流,匝月之內,聖政極多。如親享太廟……又如災傷地方,蠲免一年之稅,婚禮錢糧減省三分之一,至於並建,眾輔召見暖閣,君臣唯諾,上下交泰,使循此不已,堯舜何以過之?皇上不必遠師,帝王近法列祖,第以所嚐躬行者,反覆思維恍然省悟,如寐斯覺如醉斯,醒紹續前美蕩滌後瑕,四方之福也。’
朱翊鈞耐心看完,眉頭又蹙了起來:“婚禮錢糧……朕那時竟減了三分之一?”
這事傳到李進忠耳朵裏時,邱乘雲已經出發去了四川。於是李進忠那顆沉寂已久的心,又開始萌動。隻是他不確定,若是此次跟了去,前途未知下,宮裏這份活路可能就沒了。雖說這掃灑雞肋的很,好歹能混口飯吃,有個窩住。
猶疑間,他又去了寺廟,想佛前問問佛祖,讓他這麽做嗎?他相信佛祖會給他答案。
這次他沒選擇文殊庵,而是去了高橋的寺廟,找到愈光和尚。這愈光同樣與他十分熟絡,他聽了李進忠的意思,瞅他半天,末了笑著說道:“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阿彌陀佛,你既到了我這裏,想必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隻是被眼前的迷霧遮掩,一時看不清。”
這幾句讖語說得李進忠迷迷糊糊,但恍惚中似也有所領悟——命,他可不認,要認命,他根本就不用進宮做閹人。他是動了心,金銀財貨誰不動心?人要有錢才有麵子,才會有人尊重,沒錢就隻能成天被人追來追去欺辱……”
心意即定,李進忠便也不再猶豫,他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對愈光咧嘴一笑:“懂了,多謝大師指點。”
“嗬嗬,你該謝佛祖而非愈光。”
“哈哈,”李進忠心情十分不錯,“都要謝,若非大師為我撥開眼前雲霧,恐怕至今都還看不清。”
“阿彌陀佛,李施主與佛有緣,愈光隻是舉手之勞罷了。”說罷,便不再理會眼前的李進忠,半垂下眼眸,手裏撥弄著佛珠,口中也在念念有詞。
李進忠不敢打擾,施了禮便退出了高橋寺。
待李進忠走遠,半天,愈光才微微歎了一聲,手中也停下了動作。想起昨夜天象,金星犯水星順行在井度——“也不知是福是禍啊……”
迴了草場的李進忠立馬找來徐應元和趙進教,迴來路上他就計劃好了,趁著自己在宮外任職,就算私自離開,應該也沒人知道。而他正是這麽打算,偷偷離宮,然後往四川投奔邱乘雲,好歹都在孫暹名下,單憑這層關係,至少也不會攆他走。
這徐應元和趙進教是他宮裏認識的酒肉朋友外加嫖友,尤與徐應元相厚,兩人不僅同年,愛好秉性什麽的最是相近。他常與這二人晝夜喝酒賭博,雖說勝負都有,但總是囊中空空,可見也是輸多贏少。
既然是宮外,那麽三人說話也無所顧忌,徐應元聽了李進忠的打算,比了比大拇指,調侃道:“喲,傻子這是開竅了?知道要打抽豐了?”
“去你的!”李進忠厲眼一瞪,“你他麽才傻子,二傻子!”
“哈哈哈~”徐應元聽了狂笑起來:“我是,我是!你是大傻,我是二傻,咱倆傻一塊兒。”
恣笑半天才漸漸收了聲,又問道:“得嘞,我先問你,你知道那邱太監去哪兒開礦嗎?就上趕著去投奔?”
“知道啊,不就四川嗎?”
徐應元一噎:“四川那麽大,你就隻知道他去四川?”
李進忠哼笑一聲,不屑道:“切!當你哥哥真傻?不知邱師兄去哪開然後就投奔?也隻有你這傻子才會這麽做!”
徐應元臉色一唬:“嘿!好你個李進忠,別不識好歹啊,我問可是為你好!”
“四川巴州梁永,早打聽清楚了。”
徐應元這才神色緩和下來,又問他道:“我也不跟你開玩笑,如今四川那兒不太平,你真要現在去投奔?”
李進忠嗬嗬一笑,頗為自信:“巴州在保寧府,與重慶府都還隔了一個順慶府,更何況播州了。”
“哦……”徐應見他似乎十分清楚,一時也不知再勸他什麽,“那,我估摸著邱太監可能不會呆在天遠地遠的巴州,至少也會待在府城。”
“我倒是想到了,到了四川再見機行事吧。”
“嗯……”徐應元想了想,從袖袋裏掏出幾十文大錢和一些散碎銀角子,“這些錢呢,是上迴你輸的錢,今兒老子全拿給你,權當資助你的盤纏。”說完把錢一把塞給李進忠。
然後又看著趙進教,問道:“你的呢?也給他。”
趙進教先前隻看他倆逗樂子好玩,沒想到徐應元也找他要錢,一時還有些不情願。
徐應元眉毛一立,伸手就唿了他一巴掌:“叫你拿你就拿,別特麽磨磨唧唧,這些錢啊,你就當投個本,等將來傻子發達了,連本帶利還來就是,利滾利都行!”
趙進教拗不過他,隻得慢吞吞的掏出一把散碎銀子遞給李進忠:“得!就當這些錢我沒贏,你全拿迴去吧。”
李進忠接過他倆的錢,一時竟感動起來:“夠義氣!等老子掙了大錢,連本帶利雙倍還你們!”
他們毫無顧忌的說話,就是沒想到此時竟會有人在偷聽。
待三人都散了,徐貴才從角落裏走出來,望著李進忠遠去的身影,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也不瞧瞧自己是什麽東西!就想攀邱爺的高枝兒?”
他徐貴才是邱爺的房下人,抽豐也輪不到那不知哪來的野貨,“不行,得立馬給爺寫信,那廝要去投奔,讓爺千萬當心,不要讓野貨鑽了空子。”
徐貴迴了邱乘雲在京城的宅子,鹹宜坊的西院勾闌胡同,一棟壯闊的院子。
進了書房,又找來管文書的掌班劉四兒,研墨鋪紙,準備妥當之後,徐貴命道:“我說你寫,就寫……”
不過一炷香時間,劉四兒就將信寫好,徐貴檢查一道,沒什麽錯漏,便封了信讓人發了出去。待事情辦完,他坐在書房裏,又琢磨開:“得讓那野貨吃點苦頭才行……”還是一副猶自不解氣的樣子。
李進忠迴了禦馬監自己的住處,先將出行要換洗衣物收拾了一番,然後再算算私房錢還剩多少——結果算來算去,除開徐應元兩人給的盤纏,他就沒存下什麽錢。反倒是他倆合著給他的那筆成了最大一筆銀子。
起初還不信怎就那點錢,好歹自己入宮小十年了,手指頭縫裏漏下的錢怎麽也得好幾兩吧?可擺在眼前的現實就是這樣,統共連十兩銀子都沒有。
好在李進忠也不喪氣,省著點用也差不多能夠了,隻要到了四川找到邱師兄,不就可以了嗎?
他仍然興致勃勃,對未來淘金的生活充滿希望。數完了錢,又拿出不知從哪踅摸來的一張驛路圖,尺寸極小,仿佛從書上撕下來的一般。
李進忠收拾好就坐下來,開始研究起這份從書上撕下來的驛路圖,要從京師到四川偏遠的巴州並不容易。
“避開水路就不能走重慶府,走陸路的話,那就從陝西入川……也就是從廣寧門出去,走良鄉、涿州、安肅、保定、真定、順德、彰德、衛輝、開封、河南、西安、鳳翔、漢中、廣元、保寧。”
“嗯,就這樣走,”確定好路線,李進忠頷首,“遠是遠了點,好在呢,這一路都有驛站,實在不行,在當地糊弄個勘合火牌,這樣也能省下不少銀子。”
再次確定了行程路線,差不多萬事俱備,隻差……怎麽能掩人耳目,神不知鬼不覺的出京?
“要不先給劉吉祥說好,要出京幾日,萬一有人問起,就讓他隨便搪塞個理由,反正老子也不常在宮裏,宮裏多個少個人也沒人在意。”
三日後,
一大清早,廣寧門大街上就已是人頭攢動,行人商販絡繹不絕。但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人們紛紛往兩邊躲避,路上頓時騰出一片空地,而騎馬的人幾乎擦身而過,但很快,身後的路再次合攏,人群又恢複喧囂。
李進忠已經出了廣寧門的箭樓,他馬上迴頭望去,那三層重簷的廣寧門城樓,在陽光沐浴下,顯得特別雄偉壯觀。李進忠咧開大嘴一笑,一副誌得意滿的模樣,隨後又扭迴頭,向著馬頭前方眺望。
漫漫黃土地,不時騰起一陣煙塵,三兩座孤零零的棚屋隨意點綴在大地上,野生的芍藥,不知名的樹木正開得茂盛,綠意盎然間也衝淡了不少荒涼之感。
“今日一別,再見就是衣錦還京嘍~”李進忠打馬揚鞭:“走起……”
————
巳時,朱翊鈞一如往常,坐在啟祥宮正殿的東閣,準備開始這一天的覽奏。
文書房已將昨日送進宮內的奏章整理好,放到了大桌案上。近侍再將硯台,筆墨一一準備妥當,泡上一壺極品的岕茶,然後退到一邊等著隨時伺候。
朱翊鈞望了一眼跟小山似的奏章,淡而稀疏的眉毛蹙了又蹙,眼底劃過一絲不耐。
老半天,才伸手拿來一本翻開,是沈一貫的上奏——‘皇上靜攝以來,新政漸不如前,因述萬曆十三年四五月中所行聖政,摘舉要略恭備睿覽。頃因禱雨省愆綴飾十三年四月禱雨未應,皇上親禦布素,自武英殿徒步出大明門,祗叩郊壇,虔申祭禱。又召輔臣九卿諭以天下有司,貪贓害民致幹天和,令該部慎加選用。德意懇側,朝野歡唿於時,皇上勵精圖治,從善如流,匝月之內,聖政極多。如親享太廟……又如災傷地方,蠲免一年之稅,婚禮錢糧減省三分之一,至於並建,眾輔召見暖閣,君臣唯諾,上下交泰,使循此不已,堯舜何以過之?皇上不必遠師,帝王近法列祖,第以所嚐躬行者,反覆思維恍然省悟,如寐斯覺如醉斯,醒紹續前美蕩滌後瑕,四方之福也。’
朱翊鈞耐心看完,眉頭又蹙了起來:“婚禮錢糧……朕那時竟減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