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義宏派去順天探聽消息的裨將迴報說:現在虜船堵塞海口,小西不得撤兵。聽罷,島津便與立花宗茂商量,最後決定先派使者前去蔚山,請加藤清正參與出兵救援。


    加藤收到了兩人的請求,很爽快的答應下來。


    但到了第二天,加藤清正並沒按照約定前往,而是直接放棄蔚山,撤兵釜山浦。與此同時,西生浦的黑田長政,及竹島和昌原的鍋島直茂父子,也遵從五大老的指示,焚了倭城,撤兵至釜山浦。


    島津義宏聽說了加藤的行為,不禁破口大罵,但罵完之後,到底救不救小西這問題依然擺在眼前。他再次聚集部下,商量是否還要去救小西行長。


    “應當赴援,解其圍困,如果舍棄五位大名,島津家在泗川取得的勝利就會被抹殺。”


    眾人點頭以為是,島津再與立花宗茂商量:“如果舍棄了順天的五位大名,那將會是國家的巨大恥辱,而今唯有死戰解圍,我等須下定此決心。”


    立花宗茂沒說什麽,隨後與高橋統增、築紫廣門、小早川秀包、寺澤正成連同島津合兵,準備開赴順天。


    小西行長派出的八個送信人,其中有一人正好被陳璘捕獲,從其身上搜出密信。信上得知,小西準備聯絡其他幾地的倭賊在十八日夜,從東、西兩方夾擊陳璘水師。


    另外,又從他處得知泗川、巨濟島、閑山島的各個倭將湊齊了約七百艘艦船,正開赴順天救援。


    “這場戰……”陳璘知曉倭軍動向後,暗暗尋思——恐怕不隻是救援那麽簡單吧?大批援軍,與倭城的小西行長來個東西唿應,先夾擊他海上聯軍於獐島,殲滅水師後,進一步殲滅劉綎所率的陸軍,這恐怕才是救援的最終目的。


    什麽兩千個人頭,陳璘立馬拋諸腦後,他立即找來李舜臣商議:“我方勢單力薄,如送羊喂虎,不可坐以待斃,不如直搗露梁,還可迅雷不及掩耳。”眼下這場海戰贏了,那就是妥妥的頭功,還要什麽人頭?


    李舜臣也正有此意,他深諳此處地理,露梁海峽就在蓮台山和南海島之間,一處狹長的水道,可謂咽喉之地。海峽西麵小島眾多,地勢險要,也是從順天通往對馬島的海上捷徑。若要奇襲,此處正是最佳地點。


    兩人商定,為避免被夾擊,水軍果斷放棄扼守順天倭城的咽喉—獐島駐地,而將水師分為左右兩協,陳璘水師進屯於海峽西北的昆陽竹島;李舜臣水師駐兵於海峽西南的觀音浦,兩軍南北唿應。


    一切布置就緒,隻等島津義宏的援軍穿過海峽,給其致命一擊。


    十八日晚,陳璘於竹島,站在船舷上,南向而立。他望了一眼一片混沌的海峽對岸,又抬頭仰望浩繁的星空,不禁眉頭緊鎖。


    很快他迴到船艙,與李舜臣手書一封,信中說:“吾夜觀乾象,晝查人事,東方將星將病矣。公之禍不遠!公豈不知耶?何不用武侯之禳法乎!”


    李舜臣接信,想了片刻,淡然一笑,然後鋪紙研墨,附上迴信:“吾忠不及武侯,德不及武侯,才不及武侯。此三件事,皆不及武侯,而雖用武侯之法,天何應哉!”


    陳璘接到迴信,見李舜臣固執己見,又迴信勸道:“祈禳之事,古有行之者,惟子圖之……”


    李舜臣很快接到迴信,他走出船倉,仰頭望向夜空,果有大星墜海之異象。


    他佇立片刻,喃喃自語道:“死生有命……”半晌,又將那封信撕做兩半丟入海中,看著紙片紛紛飄落海中,順洋飄走,他自嘲一聲:“祈禳有益?”


    十一月十九日夜半,島津義宏等人乘船從昌島出發,試圖穿過露梁海峽,向順天進擊。


    李舜臣很快收到了島津出發的消息,並及時通知了陳璘。


    五鼓時分(淩晨3-5點),陳璘乘上朝鮮的大衝鋒船,隨著潮水順流直下露梁,揚旗伐鼓而進。李舜臣和明水師副總兵鄧子龍為先鋒,在前開路,其餘船隻則緊隨其後。


    夜間行船的立花船隊十分警惕,為避免與聯軍水師倉促遭遇,立花宗茂命船手立於船舷,隨時觀察海麵動向。很快,就發現了李舜臣船隊。


    立花宗茂立即指揮其麾下水軍極速接近李舜臣船隊,並下令:“接舷肉搏!首級扔迴船上,不必戀戰,焚船即走。”手下部將紛紛答應。


    “嘭…嘭…嘭…”接連幾聲巨響,兩隻船隊隨即遭遇。接舷後,立花麾下叫囂著紛紛跳幫,先登之人是立花家臣池邊。跳幫後,剛要大聲唿喝,卻一下被長矛刺中,血濺當場。緊隨其後的是小野和泉、立花三太夫領兵登山朝鮮船隻,幸運的俘獲了幾隻船。而立花宗茂的弟弟高橋統增也指揮其麾下驅船進攻,接舷後立即跳幫,跟著一頓廝殺,接連斬獲數枚首級,並懸掛在外,立花軍見之一片歡唿雀躍。


    島津麾下水軍不像立花那樣準備充分,乍一看朝鮮船隊,吃驚之下半天才有所動作,島津連忙指揮部下驅船上前。島津家臣川上久辰父子乘了一艘小船就試圖靠近一艘朝鮮大船,船太大又無法登船,轉瞬小船就成了攻擊目標,箭矢、火器頓時急如雨下。


    兩父子襲擊不成反倒讓自己被動挨打,川上久辰妄想拿鉤槍抵擋朝鮮的火器進攻,不料卻被飛石擊中,當場昏死過去,其手下家臣也死傷殆半。


    更悲催的是,朝鮮大船用熊手(鐵鉤)勾住川上的小船,使其動彈不得。川上的兒子一見急了,抱起鐵炮就向朝鮮大船轟了過去,連發十幾發,斃了十幾名朝鮮士兵,然後另一個家臣花北治部手持一柄大斧砍爛了大船的欄板。


    這兩人拚死反抗,小船這才掙脫了大船,載著殘兵敗將逃去。


    另一艘島津軍的艦船同樣被熊手勾住,動彈不得,而後朝鮮水師直接將火藥桶投到船上。火藥炸開,火焰四竄,船隻頓時燃成了火球。船上的士卒紛紛跳海逃生,來不及跳的立馬變成火人。還有狗急跳牆的,跳到朝鮮船隻上,結果又成了被射殺的靶子。


    海上大戰開始後,李舜臣作為先鋒,朝鮮水師最高統帥,親自援袍先登,殺入倭艦當中。他的船自然也成了重點攻擊的目標被團團圍住,處境十分不妙。


    隨後趕到的陳璘見李舜臣的船隻被圍,形勢危急,急忙指揮眾將撥船指戈入援。然而李舜臣剛一解圍,陳璘又被倭艦團團圍住。


    原來倭軍見是明軍的指揮艦,立馬舍李舜臣轉而圍攻陳璘,如蜂攢蟻集一般將其圍住。賊寇瘋狂吼叫著,登上指揮艦,腳還未落穩就提刀衝著陳璘殺過來。


    陳璘正好坐鎮在甲板,有兩個倭寇已舉刀衝了過來,幾乎逼近。陳璘的兒子陳久經一見急了,立馬擋在父親麵前,刀入血肉之軀,發出‘噗’的一聲悶響,陳璘大驚,來不及細想,操刀就想衝到兒子前麵。但他的旗牌官反應更快,用鏜鈀刺向賊寇的胸膛,再一推將其推落海中。


    登船的倭寇一一被斃,陳久經這才揀迴一條命,但也受傷不輕。


    倭軍就是認準了陳璘的船隻,繼續圍在其前後左右,王元周、福日升也換乘朝鮮大船,護衛在陳船左右。


    陳璘見狀,幹脆下令停船,放炮驅逐,一時間彈如雨下。可倭艦不但沒被驅走,反而也架起了鐵炮仰射還擊。陳璘又下令船上將士拿著挨牌臥倒在地,阻擋彈丸。


    整船人都被鐵炮氣勢壓倒,倭軍一見又立馬躍起,開始搶登大船。船上士卒用長槍俯刺,一下不夠就連刺幾下,直到把倭寇刺到海裏。


    黎明時分,老將鄧子龍乘朝鮮船來救陳璘,先是見圍住陳璘指揮船的全是輕舸,思忖一下,覺得炮擊不如火攻。於是連忙下令士卒用噴火筒向倭船噴射火焰。


    這種噴火筒,內裝打成餅的硫黃、樟腦、鬆脂、雄黃、砒霜等物,點燃後會噴出數丈遠的火焰,燃燒物還會附著在木質船體上,進而引發大火。而且燃燒產生的煙氣有毒,對敵人也是一種慢性傷害。


    陳璘望見倭船起火,知是鄧子龍前來救援,而且他見火攻奏效,也命手下:“來人,搬火筒來,用火筒給我燒!”


    隨他一聲令下,火筒很快就位。“開火!”指令官怒喝一聲,霎時間,股股火龍就騰空而起,射向倭船。


    倭船上的人還來不及反應,船已經燃了起來,此時海麵風疾,很快,火勢愈發猛烈,船一艘接著一艘燃燒,一眨眼就連成了一片。通海紅光,反倒映紅了黎明前的天空。


    數百艘倭船,頃刻煨盡,慘叫聲不絕於耳……要是刻意選擇不聽,就隻看那一番十八層地獄的慘烈場景,都足以震顫眼球。戰爭的殘酷不在於奪其性命,而是無路可逃的絕望赴死。


    明軍的沙船、蒼船也漸漸圍攏上來,倭船慌不擇路,四下逃散,最後逃至觀音浦港口。逃入觀音浦的倭寇,發現根本沒路可退,又掙紮著殺了出去。


    欲奪頭功的鄧子龍率200家丁衝鋒在前,不期後船用火器失手,擊中鄧子龍所乘的朝鮮船。瞬間蓬檣俱著。船上士卒一時慌亂起來,竄伏於一旁,不料卻被立花宗茂尋著機會登了船。趁勢一頓砍殺……一船家丁幾被屠戮殆盡,而鄧子龍終因不敵,被殺身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是文官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鶯影瑩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鶯影瑩盈並收藏我們是文官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