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不用驚慌,這火箭中的填充之物名為火藥,也是秘法耳,並非鬼神之力。”劉賀說道。


    “陛下有七竅玲瓏心,能帶工官造出此物,實乃大漢之幸!”張安世擦著汗領頭說道,其餘幾人也連聲附和。


    “此物日後還要在軍中使用,今夜案下不提,你們先與朕一起來看看長安城這場大戲吧!”


    “諾!”


    在這個時候,未央宮東麵的宮牆下最先起了變化。


    那裏漸次亮起了一片星星點點的火光,顯然有大隊人馬埋伏在那一處。


    很快,這片火光的規模就遠遠超過了尚冠裏中那些分散成小片的火光。


    草草估摸著,起碼有兩千人!


    待火光亮到極限之後,這隊人馬僅僅隻在宮牆外停留了片刻,就水銀瀉地般地朝著尚冠裏方向湧去。


    沒等張安世等人想明白是何人在宮下領兵衝鋒時,北邊那橫門左右兩翼的城牆上,竟然也亮起了火光。


    城牆上的火光比宮牆下的火光要秀氣許多,排成了一道緊密的“火線”,仿佛一條盤在城牆上的火龍。


    “諸位愛卿,好戲開鑼了。”劉賀再道。


    ……


    火箭升天之前,在未央宮的東牆之下,執金吾安樂率領一千五百名巡城亭卒和三百明光卒在靜靜地等待著。


    和突襲執金吾那一夜一樣,安樂又是一身的戎裝,在他身邊輔佐的仍然是昌邑郎司馬簡寇。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今日的安樂和簡寇都沒有騎馬,他身後那一千八百名兵卒也沒有騎馬。


    在這混亂的夜晚和逼仄的尚冠裏,步卒反而比騎兵更加靈活一些。


    兩外之外的尚冠裏已經亂了許久,安樂他們躲在宮牆下的暗處,能模糊地聽到那邊的動靜。


    今夜出來鬧事的死士多是北城郭的潑皮無賴,本就是執金吾麾下的巡城亭卒平日對付的人。


    天子派安樂帶兵來處置此事,倒也是符合他的該管之事。


    安樂往身後看了看,戌時才加餐了一頓的亭卒們都躍躍欲試,非常亢奮。


    他們都是剛從陵縣輪換到長安城來的,與霍家沒有什麽瓜葛,更靠得住。


    這些巡城亭卒中,六成是甲士步兵,三成是輕裝步兵,一成是強弩步兵。


    半數甲士步兵一手拿短戟一手擎著大盾——寬一尺長三尺,半弧形,用上等楠竹拚接而成,覆著浸了桐油的牛皮。


    這種大盾是一個月之前由工官發下來的,備諮令禹無憂告訴他們此盾名為防爆盾。


    如果用到沙場上肯定是顯得笨重的,但最適合在官道和閭巷中用來對付成群的潑皮無賴。


    使用這種防爆盾還要用相應的陣型,最常見的莫過於四方龜甲陣。


    擺成四方龜甲陣時,四周的亭卒用防爆盾護住四周,中間的亭卒隔一排用防爆盾護在頭頂,其餘兵卒隱藏其中。


    巨大的防爆盾可以將整個四方陣圍成一個巨大的龜甲,最適合用來分割各自為戰的潑皮無賴了。


    因為操練得倉促,亭卒們未能完全掌握所有的變陣,但安樂和最普通的亭卒都看出了防暴盾的可用之處。


    今日,就是他們第一次使用防爆盾和新陣型的機會,所有亭卒更是有幾分期待。


    安樂看到身後的亭卒們躍躍欲試的模樣,更放心了一些。


    今晚這件事情若是能處置好了,肯定又是大功一件,緊跟著天子後頭,果然時時都有立功的機會。


    他一個月之前才剛剛升為執金吾,短時間再往上升已經沒有位置了。


    但是仍然要把天子交到手上的事情全部辦得漂漂亮亮的: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封侯呢?


    就在安樂想入非非的時候,身後的未央宮頂上突然傳了一聲尖銳的嘯聲和一聲巨響。


    一千多雙眼睛全部抬頭看去,都瞧見了在空中炸成滿天火星的火箭。


    安樂早已經知道火箭的存在,但也是第一次看到了實物,沒想到這樣震撼,不免看得有一點出神。


    這火箭說是備諮令禹無憂帶著工官折騰出來的,但是安樂知道,不管是火箭還是防爆盾,都是天子鼓搗出來的。


    天子真乃神人,不知道為何有那麽多的出奇的想法。


    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安樂不隻一次地想過,如果將天子的心剖出來,肯定與常人不同。


    安樂這知道內幕的人看到火箭都覺得新奇,更別說那些剛來長安城沒多久的巡城亭卒了。


    宮牆陰影下的人群中頓時發出了一聲驚唿,不少膽子小的人甚至一邊拍著自己的胸口,一邊輕唿“泰一神保佑”。


    真是一群沒見過世麵的人,來了長安城,有你們長見識的機會呢。


    當安樂還在自鳴得意的時候,身邊的簡寇焦急地提醒道:“府君,我等要上了,不可耽誤了時辰。”


    “對,縣官囑托的都是大事,不可耽誤了時辰,吹哨!”


    “唯!”


    簡寇從脖子上摸出的一個鐵竹哨,此物也是工官造出來的,小巧好精致,比尋常的竹哨和骨哨吹得更響更尖。


    而且,備諮令禹無憂還給他們編了固定的“哨譜”,可以通過固定的長短哨聲的組合,達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從安樂到簡寇,再到下麵各曲的軍侯和隊率、屯長、什長、伍長及普通病卒,都能聽懂哨聲傳遞的口令消息。


    有了竹哨和哨譜,亭卒們不管是變化陣型還是進退攔阻,都更加靈活統一了。


    簡寇急促地吹了三下短哨,身後的亭卒中立刻陸陸續續響起了三聲短哨。


    其餘的亭卒自然都聽到了號令,紛紛舉著防爆盾、拿起兵器,開始列隊。


    接著,簡寇又用幾聲長哨聲,指揮部分甲士步兵點燃了手中的火把。


    片刻過後,未央宮這片宮牆下就亮了起來,一千八百名亭卒按隊結成了十八的方陣,整裝待發。


    所有的亭卒在右手臂上都綁著一根顯眼的赤色布條,用作和假亭卒區分的標誌。


    安樂快步走到十八個方陣的前麵,站到了一塊凸起的大石頭上,滿意地點了點頭。


    “甲乙兩隊,去執金吾!”


    “丙丁兩隊,去京兆尹!”


    “戊己庚辛四隊,去武庫!”


    ……


    “明光卒三隊,跟隨本官去廷尉和詔獄!”


    安樂不停地下達著命令,十幾個隊率則幹脆地應答著,殺氣越來越足。


    “凡右臂無赤帶者皆為敵寇,宣教不聽而敢反抗之人,全部殺無赦!”


    “唯!”一千八百名亭卒發出的喊聲。


    十八隊亭卒分頭立刻而出,朝著各自的目的地衝去。


    整齊的步伐和口號聲,震天動地,殺氣騰騰,所過之處皆引來百姓開窗張望!


    最後的搏殺,終於是開始了。


    求訂閱!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