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劉賀就再一次收到了霍光的奏書。
和上一次的奏書一樣,仍然是層層遞送上來的。
但不一樣的是,霍光這封奏書的態度柔和軟弱了許多。
沒有了倚老賣老,沒有了居功自傲,沒有了強詞奪理,隻剩下一個老人的懇請。
內容也很簡單,隻求獲得一次麵聖陳情並親自謝罪的機會。
至於不在奏書中寫明白要陳什麽情,又要請什麽罪,恐怕是因為這薄薄的幾張紙是寫不完吧。
看來,霍光真的認命了,想要再當麵求劉賀要一些什麽。
這也是霍光最後一次麵聖的請求了吧。
劉賀從溫室殿那柔軟的坐榻上站了起來,徑直走到了大殿的門口處。
“陛下,是要去別處嗎?”樊克緊隨在天子身側問道。
站在門外的昌邑郎和守在廊下的郎官謁者們,也都紛紛打起精神,等候天子下詔。
“朕不去別處,就在這門外透透氣,你們各自忙著便是了。”劉賀抬高聲音說道。
“唯!”眾人答完,再次行禮之後,才各行其是。
今日,雪停了,但烏雲仍然盤踞在空中,久久不曾散去。
周遭的空氣仍然冰冷徹骨,四處依舊是白茫茫的一片。
明日就是小除,再過七日便是大除,往後就是新年了。
這幾天,魏相和黃霸等人將各自手中所審案件的進展呈送了上來。
貪墨案基本上已經結案了,通過那黑賬一共抓了大小官吏百餘人,魏相已按律給他們定了刑。
其中,霍光、霍顯、霍禹、田延年和樂成等十五人,判梟首之刑,家產盡沒,親眷罰為官奴。
謀逆案也已基本告結了,牽連其中的主將、校尉和屯長及士兵,丙吉已按照劉賀所定基調判了刑。
但是,霍禹隻能定為範明友的脅從,加上陣前殺親自告有功,又有丹書鐵券的庇護,有罪而不罰。
弑君案,有了淳於衍及與相關奴仆的口供,加上霍宅中搜出來的毒物,霍顯不用開口,業已結案。
黃霸已經給人犯定了刑,淳於衍及霍顯磔刑,霍光梟首並夷三族,淳於衍族滅,脅從之人亦族滅。
至此,三大案的爰書已經全部具結,更在尚書署擬定好了詔書,隨時都可以公告天下。
除此之外,三大案的前因後果已經全部寫成記事文,隨時都可以公之於眾。
這些文書,劉賀已經全部過目了,內容詳實,言辭準確,沒有任何紕漏瑕疵。
按照《漢律》這樣算下來,霍光等人可不隻要死一次。
霍光和霍禹梟首兩次,霍顯梟首一次加磔刑一次。
每個人要死兩次,但是,劉賀覺得還不夠,還要給他們加上一次磔刑。
劉賀還等霍禹和霍顯再一件蠢事。
畢竟,霍氏隻要被北逃匈奴,那就等同謀逆之事,坐實之後,可罪加一等。
隻要霍禹等人動手,那劉賀立刻就會將準備好的這些武器,全部扔出來,讓霍氏再也不可能翻身。
今日晨間,戴宗來過溫室殿了,將這幾日霍賊的動向奏報給了劉賀:所謂的霍賊就是霍黨殘餘之賊,為首之人是霍禹和霍雲。
如今,霍禹還被押在大將軍府裏,私下秘密謀劃勾連的人正是這兩兄弟。
雖然都是狼子野心的家夥,但心思卻非常縝密和果斷。
返迴長安這十幾日,他們在熱鬧的北城郭裏聚集起了一支不小的人馬,正在伺機而動。
最近幾日,他們已經開始在霍宅周圍盤旋,看樣子已經準備在想辦法搶攻大將軍府了。
劉賀看著白茫茫的雪,心有所想。
這雪真是世間的好東西,可將下麵那些肮髒不堪的雜物盡數覆蓋掉,看不出任何的端倪。
就像這臨近年關的長安城,人人都以為大局已定,但是哪裏會想到還有許多暗流湧動呢?
打掃幹淨屋子,再請客。
明年改元之前,長安城也要打掃幹淨。
看著這晃眼的雪,劉賀想起了晨間和戴宗在這溫室殿裏的對話。
“霍雲和霍山在北城郭能糾集多少人?”
“豢養的死士四五百,臨時湊起來的潑皮無賴二三百,城外藏下的殘兵及私兵部曲二三百。”
“總計有千餘人?”劉賀問道。
“是,差不多如此,這是霍賊最後的殘餘了。”
“南軍和北軍及巡城亭卒當中,可有他們的內應?”劉賀問道。
“南軍和北軍已被張公和王公清洗了幾輪,縱使有霍賊餘孽,也掀不起風浪了。”
“至於巡城亭卒,執金吾的巡城亭卒與陵縣的巡城亭卒這一個月來調換了許多,已無霍賊餘孽。”
“那些城門司馬要麽已經換掉了,要麽都是忠勇之士,身家清白,甚至與霍光有仇,都靠得住。”
“至於看守霍宅的劍戟士,微臣與王公商議過了,特意混入了一兩個霍賊,霍雲兄弟已經通過他們與霍禹聯絡上了。”
戴宗說話時激動而又興奮,畢竟這是繡衣衛正式開衙後,遇上的第一件大事,所以做得格外盡心。
趙充國和韓增帶著韓德們消滅了霍黨在軍中的助力,張安世和丙吉們用三大案挖了霍黨的根,那麽這些霍賊就應該由戴宗帶著繡衣衛來除滅。
“長安城內外那幾處要緊的地方,是否已經安排妥當?”劉賀問道。
“都已經全部安排妥當,隻等霍家自投羅網。”戴宗說道。
“如今,長安城裏有多少繡衣衛?”劉賀點頭問道。
“共有四百餘人。”
“否能盯住所有霍賊的動向?”劉賀問道。
“雖然繡衣衛開衙隻有月餘,但早在昌邑時就已經開始行事了,定不負眾望。”戴宗篤定地說道。
“好,朕相信你,亦相信繡衣衛,此事關係重大,除了與之相關之人,不可再泄露給旁人。”
“唯!”
……
“陛下,此間風大,還是迴去吧。”樊克的聲音將劉賀的思緒從幾個時辰之前拉迴到了當下。
劉賀緊了緊自己身上的袍服,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每日一旦過了正午,確實就冷了許多。
“無妨,朕在殿內被炭火熱得有一些發暈,此時吹吹風,正是愜意。”劉賀淡淡地說道。
“那微臣讓他們將炭火撤去一些,再在殿內多放幾盆水,加些橘皮。”樊克細致地說道。
當樊克準備離開的時候,劉賀卻叫住了他:“此事先不急,朕有另一件要事需由你去做。”
“諾。”樊克停了下來。
此刻,長安城就像一個巨大的魚池。那些散落在四處的霍黨,就像想要挑出魚池的魚。
他們以為隻要輕輕一躍就能逃出生天,但哪裏想得到,這魚池之外已經有了一張大網?
而這大網上,還盡是倒鉤鐵刺。
“到大將軍府後宅去傳口諭,就說明日午間,朕會派人去接大將軍,與他共用午膳。”
“是……是霍大將軍嗎?”樊克問道。
“嗯,就是朕的仲父,霍大將軍。”
“諾。”
求訂閱!
(本章完)
和上一次的奏書一樣,仍然是層層遞送上來的。
但不一樣的是,霍光這封奏書的態度柔和軟弱了許多。
沒有了倚老賣老,沒有了居功自傲,沒有了強詞奪理,隻剩下一個老人的懇請。
內容也很簡單,隻求獲得一次麵聖陳情並親自謝罪的機會。
至於不在奏書中寫明白要陳什麽情,又要請什麽罪,恐怕是因為這薄薄的幾張紙是寫不完吧。
看來,霍光真的認命了,想要再當麵求劉賀要一些什麽。
這也是霍光最後一次麵聖的請求了吧。
劉賀從溫室殿那柔軟的坐榻上站了起來,徑直走到了大殿的門口處。
“陛下,是要去別處嗎?”樊克緊隨在天子身側問道。
站在門外的昌邑郎和守在廊下的郎官謁者們,也都紛紛打起精神,等候天子下詔。
“朕不去別處,就在這門外透透氣,你們各自忙著便是了。”劉賀抬高聲音說道。
“唯!”眾人答完,再次行禮之後,才各行其是。
今日,雪停了,但烏雲仍然盤踞在空中,久久不曾散去。
周遭的空氣仍然冰冷徹骨,四處依舊是白茫茫的一片。
明日就是小除,再過七日便是大除,往後就是新年了。
這幾天,魏相和黃霸等人將各自手中所審案件的進展呈送了上來。
貪墨案基本上已經結案了,通過那黑賬一共抓了大小官吏百餘人,魏相已按律給他們定了刑。
其中,霍光、霍顯、霍禹、田延年和樂成等十五人,判梟首之刑,家產盡沒,親眷罰為官奴。
謀逆案也已基本告結了,牽連其中的主將、校尉和屯長及士兵,丙吉已按照劉賀所定基調判了刑。
但是,霍禹隻能定為範明友的脅從,加上陣前殺親自告有功,又有丹書鐵券的庇護,有罪而不罰。
弑君案,有了淳於衍及與相關奴仆的口供,加上霍宅中搜出來的毒物,霍顯不用開口,業已結案。
黃霸已經給人犯定了刑,淳於衍及霍顯磔刑,霍光梟首並夷三族,淳於衍族滅,脅從之人亦族滅。
至此,三大案的爰書已經全部具結,更在尚書署擬定好了詔書,隨時都可以公告天下。
除此之外,三大案的前因後果已經全部寫成記事文,隨時都可以公之於眾。
這些文書,劉賀已經全部過目了,內容詳實,言辭準確,沒有任何紕漏瑕疵。
按照《漢律》這樣算下來,霍光等人可不隻要死一次。
霍光和霍禹梟首兩次,霍顯梟首一次加磔刑一次。
每個人要死兩次,但是,劉賀覺得還不夠,還要給他們加上一次磔刑。
劉賀還等霍禹和霍顯再一件蠢事。
畢竟,霍氏隻要被北逃匈奴,那就等同謀逆之事,坐實之後,可罪加一等。
隻要霍禹等人動手,那劉賀立刻就會將準備好的這些武器,全部扔出來,讓霍氏再也不可能翻身。
今日晨間,戴宗來過溫室殿了,將這幾日霍賊的動向奏報給了劉賀:所謂的霍賊就是霍黨殘餘之賊,為首之人是霍禹和霍雲。
如今,霍禹還被押在大將軍府裏,私下秘密謀劃勾連的人正是這兩兄弟。
雖然都是狼子野心的家夥,但心思卻非常縝密和果斷。
返迴長安這十幾日,他們在熱鬧的北城郭裏聚集起了一支不小的人馬,正在伺機而動。
最近幾日,他們已經開始在霍宅周圍盤旋,看樣子已經準備在想辦法搶攻大將軍府了。
劉賀看著白茫茫的雪,心有所想。
這雪真是世間的好東西,可將下麵那些肮髒不堪的雜物盡數覆蓋掉,看不出任何的端倪。
就像這臨近年關的長安城,人人都以為大局已定,但是哪裏會想到還有許多暗流湧動呢?
打掃幹淨屋子,再請客。
明年改元之前,長安城也要打掃幹淨。
看著這晃眼的雪,劉賀想起了晨間和戴宗在這溫室殿裏的對話。
“霍雲和霍山在北城郭能糾集多少人?”
“豢養的死士四五百,臨時湊起來的潑皮無賴二三百,城外藏下的殘兵及私兵部曲二三百。”
“總計有千餘人?”劉賀問道。
“是,差不多如此,這是霍賊最後的殘餘了。”
“南軍和北軍及巡城亭卒當中,可有他們的內應?”劉賀問道。
“南軍和北軍已被張公和王公清洗了幾輪,縱使有霍賊餘孽,也掀不起風浪了。”
“至於巡城亭卒,執金吾的巡城亭卒與陵縣的巡城亭卒這一個月來調換了許多,已無霍賊餘孽。”
“那些城門司馬要麽已經換掉了,要麽都是忠勇之士,身家清白,甚至與霍光有仇,都靠得住。”
“至於看守霍宅的劍戟士,微臣與王公商議過了,特意混入了一兩個霍賊,霍雲兄弟已經通過他們與霍禹聯絡上了。”
戴宗說話時激動而又興奮,畢竟這是繡衣衛正式開衙後,遇上的第一件大事,所以做得格外盡心。
趙充國和韓增帶著韓德們消滅了霍黨在軍中的助力,張安世和丙吉們用三大案挖了霍黨的根,那麽這些霍賊就應該由戴宗帶著繡衣衛來除滅。
“長安城內外那幾處要緊的地方,是否已經安排妥當?”劉賀問道。
“都已經全部安排妥當,隻等霍家自投羅網。”戴宗說道。
“如今,長安城裏有多少繡衣衛?”劉賀點頭問道。
“共有四百餘人。”
“否能盯住所有霍賊的動向?”劉賀問道。
“雖然繡衣衛開衙隻有月餘,但早在昌邑時就已經開始行事了,定不負眾望。”戴宗篤定地說道。
“好,朕相信你,亦相信繡衣衛,此事關係重大,除了與之相關之人,不可再泄露給旁人。”
“唯!”
……
“陛下,此間風大,還是迴去吧。”樊克的聲音將劉賀的思緒從幾個時辰之前拉迴到了當下。
劉賀緊了緊自己身上的袍服,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每日一旦過了正午,確實就冷了許多。
“無妨,朕在殿內被炭火熱得有一些發暈,此時吹吹風,正是愜意。”劉賀淡淡地說道。
“那微臣讓他們將炭火撤去一些,再在殿內多放幾盆水,加些橘皮。”樊克細致地說道。
當樊克準備離開的時候,劉賀卻叫住了他:“此事先不急,朕有另一件要事需由你去做。”
“諾。”樊克停了下來。
此刻,長安城就像一個巨大的魚池。那些散落在四處的霍黨,就像想要挑出魚池的魚。
他們以為隻要輕輕一躍就能逃出生天,但哪裏想得到,這魚池之外已經有了一張大網?
而這大網上,還盡是倒鉤鐵刺。
“到大將軍府後宅去傳口諭,就說明日午間,朕會派人去接大將軍,與他共用午膳。”
“是……是霍大將軍嗎?”樊克問道。
“嗯,就是朕的仲父,霍大將軍。”
“諾。”
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