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站在高處,很快就把朝臣的神情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發現霍光都好奇地盯著那兩個箱子看時,天子更為得意。


    他輕輕咳了咳,讓眾人的目光,轉到了自己的身上。


    一眾朝臣都開始猜測箱中是何物的時候,劉賀終於開始說話了。


    “朕曾經偶然獲得一煉鋼秘法,名為炒鋼法,煉鋼的時候要將鋼水化入到鐵水,反複攪拌,即可將鐵水變成鋼水……”


    劉賀平靜地向一眾朝臣解釋著炒鋼法:從炒鋼法的妙處,到碳含量對鐵的影響,再到百煉法的細節……他都說得格外細致。


    其實,不管是炒鋼法還是百煉法,在大漢的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有人使用了,但是從沒有人將其中的原理說得那麽清楚。


    一開始,朝臣還有一些疑惑,以為天子隻是道聽途說。


    但是他們越聽越覺得吃驚,再看天子那副專注的模樣,更覺得天子所言不虛。


    進而更引起了朝臣們的好奇心——那箱子裏到底是什麽?


    當劉賀看到所有朝臣的臉上都寫滿了好奇之心之後,他才緩緩地說道:“朕讓考工的刀劍坊,用這新煉出來的鐵,造了十把環首刀,想讓眾位愛卿替朕看一看,可還中用。”


    到了此刻,所有朝臣的目光就都再度聚集到了那兩口木頭箱子上。


    “來人,開箱!”


    “唯!”


    箱子被同時打開了,裏麵各自裝著十把環首刀。


    從外觀上看,並無二致,與一些人的期待有出入——那些不知軍務的文臣的臉上顯然有些失望。


    但是趙充國等人卻並沒有移開目光,因為他們知道天子的為人:可能有一些孟浪癲悖,但是絕不做無把握的事情。


    而這刀的好壞,也不可能從麵上看出來,確實得試一試。


    “左邊乃是我漢軍漢軍現在使用的舊刀,右邊是門下寺造出來的新刀。”


    “空口無憑,朕今日就想在這宣室殿裏來一個鋼刀對鋼刀。”


    還沒有等眾朝臣想清楚何為鋼刀對剛刀,劉賀就拍了拍手,幾個昌邑郎分別取出了新刀和舊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力地拚砍了起來。


    每一次刀刃相互碰撞,都發出震動耳膜的“卡卡”聲,甚至有好幾次都看到了火星子。


    宣室殿裏恐怕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場麵。


    就連霍光和趙充國等人都往後退了幾步。


    十次新舊環首刀對劈之後,昌邑郎又將鋼刀分在兩側,整整齊齊地排好。


    “趙將軍,範將軍,朕請你們驗刀!”劉賀特意將霍光的女婿範明友也點了出來。


    “唯!”


    兩人走到了殿中,拿起地上的刀逐一查驗。


    他們對著每一把刀的刀刃都看得非常仔細,沒有漏過任何一處細節。


    “如何,新刀缺口幾何,舊刀缺口幾何?”


    二人對視一刻,由趙充國站出來稟告。


    “舊刀有九處缺口,新刀有一處缺口,這新刀頗為好用。”


    趙老將軍此言一出,殿中立刻是一片嘩然。


    哪怕是一點都不知軍務的文臣,都跟著嘖嘖稱奇。


    範明友雖然一直對天子有輕視,到此刻也不得不跟著趙充國稱讚道:“倘若我漢軍人人都能配上此刀,斬殺匈奴頭顱,更加易如反掌。”


    接下來,朝臣們的驚歎不隻是給這些剛刀的,更是給門下寺和天子的。


    開衙不到一個月,就拿出了這樣的好刀。


    行事之快,可見一斑。


    和一眾朝臣比起來,霍光倒是並不驚奇,天子醉心於工坊之事,弄出這些秘法倒也不奇怪。


    “陛下英明,有七竅玲瓏之心,乃我大漢之幸!”


    霍光對著天子拜了下去,朝臣也跟著霍光拜了下去。


    這其中的大部分人不免有一絲討好的意味,但是趙充國、張安世和丙吉等明裏暗裏的“帝黨”卻多了一份欣喜。


    他們與天子接觸最久,已經對天子“以小博大”的做派有了更多的了解。


    今日的事情,恐怕不是幾把環首刀那麽簡單。


    果然,在一眾朝臣行完拜禮之後,還沒來得及站直身體,劉賀就“開火”了。


    “炒鋼法煉出來的鋼不僅可以鍛刀,還可以造箭簇,甲片……朕都已經命人試過了,都比舊有之物的更優。”


    “因此,朕想提一句,這大軍出征的事情,可否挪到來年秋天,這樣可以讓漢軍將士都配上新刀新甲,豈不是更容易凱旋?”


    簡單來說,朕不同意出兵。


    這一次,殿中有一些安靜,自然是無一人站出來應和。


    天子這想法,太天真了,果真沒有絲毫的理政的經驗,更是對軍務毫不了解。


    十幾萬將士聚集在長安和三輔的附近,每日就要消耗一萬六七千斛的粟,假如真的等上一整年,白白吃掉的糧食就價值十億錢。


    朝臣們都齊刷刷地看向了霍光,在大大漢,隻有霍光有資格“教訓”天子。


    “陛下,此次出征,朝堂上上下下謀劃了數月之久,而烏孫國此刻更是岌岌可危,因此斷然不可再拖延了。”


    “更何況每日人吃馬嚼,十幾萬軍隊虛耗在此處,所耗費的糧草加起來就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不可更改出征時間。”


    霍光倒是沒有生氣,他解釋得很耐心,他自以為自己看透了天子。


    他猜想天子隻不過有些“急功近利”,想讓門下寺的刀早點能用到那戰場上罷了。


    在霍光看來,刀確實是好刀,但是無關緊要。


    等這場大戰打完之後,軍中再慢慢更新,會從容許多。


    “可是這新刀更好用,恐怕可以為此次征討匈奴添一份助力,讓勝算更加一層。”劉賀假裝擔憂地說道。


    “陛下無需多慮,我大漢軍隊本就有浩蕩的軍威,匈奴賊寇根本就是土雞瓦狗,敵酋得知大軍來剿,定會望風而逃的。”


    霍光說罷,範明友和田光明等霍黨站出來附和,紛紛表示推行新刀之事並不著急。


    一時間,殿中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了武將們的豪情壯誌,大有再立不世之功的決心。


    “那倒是朕小心謹慎過了頭,既然仲父有如此把握,朕就聽仲父的決定吧。”


    霍光沒有想到在以往的事情上有些固執的天子這次居然這麽容易就妥協了,看來門下寺開衙之後,陛下也終於是知道為政的不容易了,也學會了聽人勸誡。


    不管如何,倒也算是一種進步。


    “但是,朕仍然想讓這刀能到戰場上試一試,朕想派二十昌邑郎,攜帶這些新兵器隨軍出征,試一試他們的成色。”


    雖然龔遂已經寫信讓昌邑國再招幾百郎官來未央宮,但是還沒有到未央宮。


    劉賀一下子要派出二十人,已經是下了血本。


    他的這個由頭找得非常充分,霍光並沒有理由拒絕,也沒有生出懷疑。


    “陛下能有此想法,倒是考慮得周全,隻不過昌邑郎人數不多,又才建營不久,恐怕還未做好上陣的準備。”


    言下之意,無非是說昌邑郎戰力太弱。


    和羽林郎想比,弱是弱了一些,但是架不住朕開了天眼,知道哪一路大軍會大獲全勝。


    “無妨,羽林郎和期門郎都去了,昌邑郎自然也責無旁貸!”劉賀說完此話,立刻就怕案而起,這不是憤怒,卻是豪邁,令殿中的朝臣也都覺得有些血熱。


    “既然陛下這麽說了,老夫就不攔了,趙充國將軍管轄各路兵馬的分配,散朝之後,就有勞趙老將軍與陛下商議,看看可將這昌邑郎放在何處。”


    “如此甚好!”


    劉賀麵上驚喜,內心更喜。


    展示刀劍也好,主動請纓也罷,都是陽謀,在這兩層陽謀之下,還有一層陰謀。


    這是當局者霍光絕對看不出來的。


    劉賀為的可不是試用環首刀,而是為了讓昌邑郎立軍功,在軍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更重要的是,劉賀還埋下了一顆釘子,可以把霍光紮疼的釘子。


    奪軍權,從此刻開始了。


    第二更會晚二十分鍾,正在全力加速,今天摸魚失敗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