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書房之中,他對楊敞的許諾浮現在腦海中。


    可是片刻之後,霍光卻斬釘截鐵地說道:“賞賜金銀布帛,再勸慰一番即可。”


    “那朕就賞賜千金,帛千匹,就由仲父代替朕去行賞吧,也算朕的一番心意了。”


    “諾。”


    “那仲父覺得丞相一職,應該由誰來接替呢?”


    丞相之位,太過於重要,劉賀是無法染指的。


    他手中能夠擔此大任的人,恐怕就隻有一個趙充國了。


    但是趙充國還是放在軍中更好,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先問問霍光的想法,看能不能有所收獲。


    “按理來說,是應該由禦史大夫蔡義來接任。”霍光雖然口頭上這麽說著,但是似乎並不是十分情願。


    大漢帝國的三公九卿,晉升的時候,都是有一個約定俗成的順序的。


    丞相、禦史大夫、大司馬、太常、然後再到其他的九卿和列卿。


    尤其是丞相和禦史大夫的官職,幾乎是一定要逐一替補的,極少出現跳過或者越過的情況。


    哪怕如今的丞相和禦史大夫實權都被削弱了許多,但是仍然是朝堂不少官員的終極目標。


    因為霍光釘死在了大司馬的位置上,所以如今的丞相之位,就應該由禦史大夫蔡義接替;而禦史大夫之位又應該由太常任宮接替;太常任宮的位置則再由大司農田延年替補。


    沒有特殊情況,這就是成製。


    劉賀想起來了,難怪在這幾次朝議上,那個比楊敞年輕不了幾歲,平日裏也沉默寡言的蔡義,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而且多次在朝堂上躍躍欲試。


    恐怕早已經認為丞相之位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吧。


    劉賀假裝不在意地說道:“既然這是朝堂的規製,那就讓蔡公接替丞相之位即可,朕沒有多餘的意見。”


    “可是蔡公的年紀也不小了,身體似乎也不好,如今朝堂上的事情很多,政務繁忙,就怕蔡公也步楊公的後塵啊。”


    如果霍光不說最後的“政務繁忙”這四個字,那麽劉賀就相信他的這套說辭了,畢竟劉賀見過蔡義,看得出來他也已經是風燭殘年的地步了。


    但是霍光說政務繁忙就顯得欲蓋彌彰了。


    霍光才是真正的丞相,而楊敞一直以來都是霍光在朝堂上的頭號應聲蟲罷了。


    這也是劉賀討厭楊敞的原因。


    霍光不願意讓蔡義接替丞相之位,看來倒不是蔡義不聽霍光的差遣,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蔡義的孫女也是即將和霍成君一同入宮的婕妤。


    如果禦史大夫蔡義再升任到丞相的位置上,那就隱隱有了與霍光分庭抗禮的資本。


    讓蔡義在朝堂上與霍光分庭抗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霍光不允許朝堂上出現這樣的人。


    如今說了出來,恐怕是霍光是有別的人選了。


    “那仲父覺得應該由何人來接替呢?”


    “太常任宮更為合適,他年富力強、又有理政經驗,最合適不過了。”


    因為接觸得少,劉賀對這個太常任宮不是非常熟悉,也就是之前在祭拜高廟之前見過幾次。


    但是不談其他的,至少應該是鐵杆的霍黨,否則霍光也不可能讓他來當丞相。


    在後世的史書上,關於這個任宮的記載非常稀少,唯一讓劉賀印象深刻的是,在上官桀叛亂的時候,就是任宮帶人親手捉拿他的。


    霍光選擇讓他來擔任丞相一職,恐怕也是想要一個更聽話的百官之首吧。


    “大司農田延年做事頗為幹練,為政的經驗也很豐富,仲父可想過讓他來接替丞相之位?”劉賀故意說道。


    “這田延年要說能力是夠了,但是在資曆上不如任宮。”


    田延年,你莫要怪朕,朕已經替你說話了,要怪你就怪仲父吧。


    “如果如此的話,誰又來接替太常呢?”


    “老夫是這樣想的,由田延年接替太常之位,再由少府樂成接替大司農之位,至於少府之職,再額外拔擢其他人來擔任。”


    毫無疑問,這其他人恐怕也是霍黨的人。


    “朕觀那田延年在大司農的任上頗為稱職,倒不如讓其繼續留用,反而是少府所管的宮中之事頗為瑣碎,但是隻要細致用心,自然可以掌握。”


    “所以反倒可以讓樂成升任太常一職,畢竟迎立朕的時候,他對一切事務禮儀處理得頗為妥當,應該能勝任。”


    劉賀之所以敢發言,完全是因為這些人都是霍黨的人,再怎麽排序,對劉賀而言都差不多。


    而他早已經埋下了一顆釘子,就看田延年會不會去找霍光鬧上一鬧了。


    “這也是朕的一麵之詞,仲父肯定更為熟悉他們,都還是要由仲父定奪。”


    “陛下這番提醒得極為重要,那就由少府樂成擔任太常一職。”


    “蔡公和田公不會有意見吧?”


    “老夫會先與他們談清楚的,一定會將此事安排妥當。”


    “那就有勞仲父了。”


    劉賀一邊說,內心一邊想著另一件事情,按照霍光的安排,如今少府的職位就會空出來了,有沒有可能把自己手上的某一個人安排上去呢?


    劉賀不停地盤算著,畢竟這麽做是有風險的。


    但是,能“把錢袋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個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隻要提出一個合適的人選,說不定可以成功。


    思慮片刻之後,劉賀在心中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


    “仲父,那少府一職,應該由誰來擔任呢?”


    “陛下可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霍光機會是下意識地迴答這一句的,讓劉賀竊喜不已。


    “朕與朝臣接觸得不多,相熟的朝臣加起來也就一二十人,”劉賀謙虛地說道,“但是要說能當少府的人選,朕還確實想到了一個人。”


    “敢問陛下,此人是誰?”


    “前段時間,操持了科舉考試的科舉大夫丙吉,做事巨細無遺,為人也低調內斂。”


    天子能推薦這個人,霍光還是有些意外的,除了有一份“迎立之功”外,此人好像和天子就再也沒有太多的關聯了。


    更關鍵的是,丙吉給自己當過將軍府長史,自己任上很是盡心盡責,對自己也恭敬有加。


    雖然對自己不甚諂媚,但也從沒有忤逆過自己的時候,更沒有行什麽不軌之事。


    任命丙吉為少府,也許可以進一步將其籠絡到自己的身邊。


    “陛下慧眼識珠,丙吉昔日給老夫當過長史,做事非常幹練,想必能夠擔此大任。”


    “果真如此?朕還不知道丙吉居然還和仲父有這樣一段淵源,看來大將軍府真是臥虎藏龍。”


    劉賀怎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關節呢?


    否則他也不可能推舉丙吉。


    “陛下謬讚了,不明事理的人,恐怕又要說老夫任人唯親了。”霍光笑言。


    “何人敢說,朕立刻就將其關到詔獄裏去!”


    “誒,陛下萬萬不可以如此行事,詔獄可平息不了所有的事情,別忘了夏侯勝的教訓。”


    霍光雖然在批評天子,但是卻更多的是玩笑的意味。


    “朕聽仲父的勸,但是誰敢如此說,被朕知道了,定是要訓斥他們一番的……”


    縈繞在霍光心中的那一絲陰雲算是徹底地消散了,看著正在為自己抱不平的天子,他對霍顯的眼光又多了一分佩服。


    看來,還是自己的夫人對天子看得更準。


    讓天子掌握一點點權力,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


    又暢聊了一些瑣事之後,霍光就帶著天子賞賜的那幾盒月餅離開了未央宮。


    如此匆匆離去,倒不是真的如天子所說的,要讓霍成君盡快地嚐一嚐月餅,而是因為他今日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一件是去替天子見一見前任丞相楊敞,為其行賞,讓他“安心致仕”。


    第二件是要迴將軍府見幾個朝臣,這些朝臣是霍氏的核心——新君登基,難免人心浮動,有一些人要好好敲打敲打了。


    四更更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