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宮在長安城東北,和未央宮的大小不相上下。


    二十五年前,孝武皇帝為了求仙而建起了明光宮,並且從燕趙之地挑選了美女兩千人填充於其中。


    如今,當年的美女已經風華不在,孝武皇帝更是已經在茂陵中長眠。


    明光宮的絕代風采已不見蹤影,隻留下了日益破損的宮殿,和在宮牆之下徘徊的宮人。


    和未央宮一樣,明光宮也建在一座高台之上。


    在主殿的台階之下,有開闊的空地,容納千餘人,綽綽有餘。


    這片空地本來是給孝武皇帝行禮求仙用的,如今拿來做臨時的考院,讓參加科舉考試的郎官在此考試,是在合適不過的了。


    ……


    今日,為了大漢這第一次科舉考試的聲勢更浩大一些,劉賀要親自監考,不僅如此,他還下詔讓三公九卿及諸博士全都來明光宮,見證大漢朝堂及文壇的這一次盛舉。


    大漢文壇的盛舉——這是劉賀親自定下來的詞,張安世和丙吉認為此言頗為恰當。


    雖然劉賀對此次科舉考試很是上心,但是霍光其實並不是很在意。


    在籌備科舉考試的這十天時間裏,小朝議又連著開了好幾次,在這幾次小朝議中,劉賀都沒有多說話,非常克製地保持了沉默。


    一應事宜,全都都由張安世和丙吉在朝議上匯報,


    劉賀本以為霍光多多少少幹預一番,但是沒想到後者出乎意料的配合和沉默。


    除了公事公辦地囑咐要把一應細節全都思慮周全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插手。


    每次小朝議,留下來討論科舉考試的時間,也不過是一兩刻鍾。


    其餘的時間仍然是用來討論軍務、勸課農桑、賦稅征收、錢糧調度和貨物均輸之類的“大事”上。


    最開始,劉賀以為霍光是引而不發,想要暗度陳倉做一下手腳。


    但是霍光的態度始終都比較冷漠。


    這讓劉賀看明白了,空出來的這些雜號大夫,霍光是完全看不上的。


    所以也就不甚在意。


    如此一來,反倒也就讓劉賀放下心來了。


    隻要這次科舉考試辦得順利,那麽他就可以借勢在察舉製所有的科目當中推廣開來。


    到時候,霍光想要攔也就攔不住了。


    ……


    天子車駕大約是在午時之前從未央宮出發的,大概用了半個時辰,就到了明光宮。


    此時,已經快要到八月中了,天氣不再似之前那樣炎熱,所以這場科舉考試正式開始的時間被定在了午時。


    劉賀出宮的時候,特意遲慢了一些,所以當他來到明光宮時,三公九卿及諸博士官都已經提前到場了。


    讓下屬提著心等待,這是駕馭人心的一個小小的手段。


    前唿後擁之下,劉賀來到了明光宮主殿的台階之前,三公九卿和幾個博士官,都已經按照品秩的高低,分列在了兩側。


    站在此處,兩三丈高的台階下的空地一覽無餘,此時已經整整齊齊地擺滿了坐榻和幾案,但是郎官們還沒有被放進來,所以空無一人。


    空地被圍成了一個巨大的院子,開考之前是不可放入任何一個閑人的——那些待考的郎官,全部都在那麵的院牆之外等候。


    從劉賀所在的位置看過去,隻能瞧見一片密密麻麻的人頭——根本就看不清他們的臉。


    那麽多人,劉賀隻認識之前被他拔擢上來陪自己讀書的少數人——因為政務繁忙,與他們見麵的機會其實也不多。


    至於其他的人,也就一概不認識了。


    如果沒有考試,單靠人為地舉薦,不知道有多少千裏馬被埋沒,更不知道有多少劣等馬混入其中。


    ……


    君臣間見過禮之後,劉賀從容地就坐在了皇榻上,其餘的人也陸續落座。


    “仲父,看此間的情景,可還算盛況?”


    “此事是陛下想出來的法子,自然是不會差的。”霍光毫不吝嗇地誇讚著,但是心中卻有些不屑。


    天子似乎有一些太天真了,難道來一次科舉考試,就能選拔出人才嗎?


    但是,既然天子想要辦,那麽就辦吧,雜號大夫不是什麽重要的官職,更何況最後還是讓自己來定人選。


    且先看著,如果有用,自然可以推廣開;如果無用,也無傷大雅。


    總之,霍光自己不會受損。


    “仲父,開考的時辰快到了,可否讓張安世和丙吉定奪?”


    劉賀已經在朝堂上有了一些威信,如果霍光原地消失,那麽劉賀自然說一不二,但是現在不管大事小事,劉賀仍然要多給仲父幾分麵子。


    “陛下定奪即可,老夫對此科舉考試之事不甚了解,就不多言語了。”


    劉賀求之不得,每一次在朝臣麵前發號施令,對劉賀來說都是威望積累的機會。


    習慣成自然,當朝臣聽多了劉賀的命令,自然就會開始思考誰才是大漢真正的主宰。


    “張安世、丙吉!”


    “微臣在!”兩人立刻從榻上起來,走來到了人前。


    “時辰已經到了,不用在意朕和仲父,你們自行決斷即可。”


    “諾!”


    兩人迴答之後再次行禮,就按部就班地各司其職了。


    ……


    離午時還有一刻鍾的時間時,高台上的四麵大鼓敲了三通。


    丙吉來到高台的階梯前,高喊了一聲:“開門,郎官入!”


    四周的謁者一個個接著,將丙吉的命令傳了下去。


    不多時,南邊院牆上的幾個院門就打開了,那些心急如焚的郎官迫不及待地湧入了考院之中。


    由於是第一次把那麽多的郎官聚集在一起,而院門開得不夠多不夠寬,頓時就出現了些許的混亂——不少郎官被後麵更心急的人推倒,連帶著更多的人裹足不前。


    當劉賀擔心會不會發生踩踏的時候,提前布置在四周的亭卒衝了過去,將那些倒地不起的郎官拉了起來,並且開始維持秩序。


    片刻之後,終於一切恢複了順暢,郎官們開始井然有序地入場、落座。


    “張卿,這次總共有多少人參加科舉考試?”


    此次科舉,並非強製,所以劉賀還不知道具體的人數。


    “總共有一千零三人,占了郎官的九成以上。”


    “朕看入場之後,郎官能照到自己的位子,你等是如何做到這一步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