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山寨,免不了大開宴席,但是並不像大多數綠林草莽一樣,滿桌子的大魚大肉,然後大叫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現在呈現在徐知證眼前的隻是些野菜加菌類還有一些野兔之類。攀談中,徐知證得知此大漢原來是大唐後裔,名叫李馳,朱溫建梁後就落了草,由於連年戰爭,世間也沒有多少富豪賈商可劫的,對那些平民也不忍心打劫,一眾兄弟隻能勉強度日。
徐知證也說了自己的名字,義明也,但他沒有說自己的身世,並道:“你有這等本事,現在正值亂世,何不擇一明君而圖大事?”
那大漢聽徐知證這一問,歎口氣道:“我本來打算投奔晉王李存勖的,可是近日吾弟李奔病重,所以給耽擱了。”他麵露淒切之色
一聽其弟是染病的原因,心道:不如先一看究竟,說不定還能治好呢。如果能治好了李馳弟弟的病,那就更好了。於是他急道:“你弟可方便於我一見?”
於是那李馳領著徐知證進入後院的偏室中,見到一壯漢半昏迷於床上。一查看,其弟背上有箭傷。徐知證一眼識得,此箭有毒,由於沒有及時治療,現在傷口已經潰爛,經過號脈,這毒已攻心。
徐知證在華山學過醫,這些除毒之疾自然不在話下。服過丹藥之後,又馬上在山上尋得拔毒卻火之草藥,讓其敷在傷口處,腫得最高處用銀針紮下許多眼,那眼中流出黃色的液體。就這樣治療了五天的樣子,終於那李奔病情大有好轉,可以進食了。又過了兩天後,這李奔還能下地走動了。那李馳、李奔兄弟倆千恩萬謝,並吩咐囉嘍們上山打了好多野味,今日要大開宴席來款待徐知證。
席間,他們談起了天下大勢。徐知證站起來說道:
“現在天下紛爭,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稱王,但這種局勢不會維持太久,到後來必定有賢君來統一,所以我等應該擇一賢君做一番大事業,也不枉來這塵世一遭,也不虧這一身的本事。俗話說的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連年戰荒,弄得民不聊生,我等應該負有盡快結束這戰亂之苦和救民於水火之責任。”
眾人聽之,無不摩拳擦掌,激情蕩漾。眾好漢都站起來,高舉酒杯敬徐知證,願意跟隨他打天下。
徐知證說繼續道:“你等好漢要招兵買馬,還要不斷的練兵,兵要長於射,壯其體,雄其膽,這才不畏死!還要廣結天下英雄齊聚於此。等自己壯大了,才能舉義,就是要事明君,自己也必須有實力才被重視。”
從皆稱是。
第二日,徐知證執意要走,眾好漢前唿後擁將徐知證送到山下,眾好漢把徐知證團團圍信,依依難舍。徐知證幾次複返並把項上的家傳麒麟玉佩作信物給了李馳,以後見玉佩如見人。李馳也送一虎玉牌於知證作為信物。徐知證又從懷裏摸出一本書來遞於李馳道:“此乃練兵之策,你可依冊教之。戰者,將思謀;但兵必勇才有勝之機。”徐知證執其手一再叮嚀:
“你等定要等我於諸英雄相聚時,再論事人,我有家事要急待處理,畢後定和諸好漢共舉大事。”說罷,大家灑淚而別。
徐知證感慨萬分,但心中喜憂參半。喜的是在迴家的路上還收了一支人馬,這支人馬將來是自己的家底。憂的是不知此支人馬能否強大起來,這李馳是否真的聽自己的話,在這裏等著自己,會不會不日投奔李存勖,他現在苦於無人來控製這支人馬。他估算了一下,這裏有兩百人左右,奈何自己分身無術呀,幾日後他就踏入了揚州境內。
很遠的地方,徐知證就聽到戰鼓雷動,震得人心惶惶。終於來了教武場,在高台上,有兩們大漢正鏖戰正酣,台下人山人海,呐喊陣陣,鼓點急促得讓人心跳加速。台上的正上方坐著一排人,中央端坐著是吳主楊隆演,在楊隆演身邊端坐著一人,這人塊頭大,頭大如鬥,螺絲眼,雙目突出,不怒而威,如一尊大佛坐在那兒。這人徐知證認識,他就是自己的父親徐溫。兩邊坐著的幾個人他都略略認識,是駱知祥、嚴可求還有大將鍾章、柴再用等,然後就是他的幾個兄弟們,但他沒有看到他的大哥徐知訓,心想也許他大哥駐守在外了,其實他大哥在918年被朱瑾殺死,後二哥徐知誥平判殺了朱瑾後就坐鎮揚州了。
這裏的一切太親切了!這裏的山,這裏的水,這裏的小河以及河邊生長的貓薄荷和地獄鈴鐺等植物;這裏的空氣,這裏的住家,這裏的親人!徐知證不知道在夢中迴到這裏,迴到親人身邊多少次了!現在真的迴來了,卻是這樣的一個場景!看著父親更滄桑,兄弟們也更成熟了。望著熟悉的一切,徐知證心潮澎湃,不知不覺間,淚已成行。為了怕別人看見,他輕輕拭去了淚水。
他進了教場的左側人群中,才了解到是大吳麵向天下好漢,竟選禁軍馬步指揮使總領。此時他並不想上前和父、兄弟們相認,離開八年,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們,但此刻還是強壓著相見的激情,他要看看,看看人群中還有哪些好漢。
教場上約二十四五歲的赤麵大漢正與來挑戰的英雄們交戰,但都一一敗下陣來。台下歡唿的最響亮的有兩人,這倆個人都長得虎背熊腰,豹頭環眼,看粗壯的胳膀和厚實的胸就知道是個很有力道的英雄人物。
徐知證思忖:此二人一定和台上的人是一夥的,暫且觀之。
其實徐知證外表長得清秀,麵相給人感覺精瘦,其實肌肉發達異常,因為在華山學了不少功夫,苦練了多少年,練就了鋼筋鐵骨。
此時台上有一個人很焦急,那就是大都督徐溫。因為禁軍總領位置特別重要,京城的安危以及大王和大臣們以及家眷的安危全依賴禁軍來守護,因此,這禁軍總領一職一定要由自己的親信來做。可是選的幾個親信都戰不過這位台上的壯漢,本來好好的,他的親信楊越穩操勝券,可是不知道怎麽從人群中竄出這麽一個大漢來。
此時如果不承認這當下的大漢奪魁,當天下英雄麵不好交待。台上端坐的幾位都有官職,不能出來搶這個禁軍總領的職位,再說,看這個在台上耀武揚威的大漢以及幾場的格鬥情形來看,可能沒有人能夠穩勝此人。
徐溫正焦急間,目光在台下掃視,希望能出現一個自己能認識的人上台,比喻說大吳的王公大臣們的子女。就在此時忽然見到台下人群中,有一人飛身上台,一看此人年齡約二十歲左右的樣子,外表很清秀,儼如秀才一般,這個人就是徐知證。
其實此年,徐知證才十七歲,由於在華山學藝,吃了不少苦,所以生的老些。
徐知證見父親焦燥不安,知其中必有原因。是不是不想這個大漢奪魁?這禁軍總領的位置尤其重要,不知底細的人一定不能用之。所以情急之下,就跳到台上。那大漢見一個瘦弱的書生跳到台上,心中很是疑惑。
徐知證向這個大漢使了一禮,道:“英雄是否休息一會?”見大漢未答,隨及又道“這樣以示公允。”
誰知那大漢聽之大怒,高聲叫道:“來來來!咱家於你一戰!”說後就紮下馬步等徐知證來攻,大漢好似被徐知證的話羞辱了。
徐知證也說了自己的名字,義明也,但他沒有說自己的身世,並道:“你有這等本事,現在正值亂世,何不擇一明君而圖大事?”
那大漢聽徐知證這一問,歎口氣道:“我本來打算投奔晉王李存勖的,可是近日吾弟李奔病重,所以給耽擱了。”他麵露淒切之色
一聽其弟是染病的原因,心道:不如先一看究竟,說不定還能治好呢。如果能治好了李馳弟弟的病,那就更好了。於是他急道:“你弟可方便於我一見?”
於是那李馳領著徐知證進入後院的偏室中,見到一壯漢半昏迷於床上。一查看,其弟背上有箭傷。徐知證一眼識得,此箭有毒,由於沒有及時治療,現在傷口已經潰爛,經過號脈,這毒已攻心。
徐知證在華山學過醫,這些除毒之疾自然不在話下。服過丹藥之後,又馬上在山上尋得拔毒卻火之草藥,讓其敷在傷口處,腫得最高處用銀針紮下許多眼,那眼中流出黃色的液體。就這樣治療了五天的樣子,終於那李奔病情大有好轉,可以進食了。又過了兩天後,這李奔還能下地走動了。那李馳、李奔兄弟倆千恩萬謝,並吩咐囉嘍們上山打了好多野味,今日要大開宴席來款待徐知證。
席間,他們談起了天下大勢。徐知證站起來說道:
“現在天下紛爭,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稱王,但這種局勢不會維持太久,到後來必定有賢君來統一,所以我等應該擇一賢君做一番大事業,也不枉來這塵世一遭,也不虧這一身的本事。俗話說的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連年戰荒,弄得民不聊生,我等應該負有盡快結束這戰亂之苦和救民於水火之責任。”
眾人聽之,無不摩拳擦掌,激情蕩漾。眾好漢都站起來,高舉酒杯敬徐知證,願意跟隨他打天下。
徐知證說繼續道:“你等好漢要招兵買馬,還要不斷的練兵,兵要長於射,壯其體,雄其膽,這才不畏死!還要廣結天下英雄齊聚於此。等自己壯大了,才能舉義,就是要事明君,自己也必須有實力才被重視。”
從皆稱是。
第二日,徐知證執意要走,眾好漢前唿後擁將徐知證送到山下,眾好漢把徐知證團團圍信,依依難舍。徐知證幾次複返並把項上的家傳麒麟玉佩作信物給了李馳,以後見玉佩如見人。李馳也送一虎玉牌於知證作為信物。徐知證又從懷裏摸出一本書來遞於李馳道:“此乃練兵之策,你可依冊教之。戰者,將思謀;但兵必勇才有勝之機。”徐知證執其手一再叮嚀:
“你等定要等我於諸英雄相聚時,再論事人,我有家事要急待處理,畢後定和諸好漢共舉大事。”說罷,大家灑淚而別。
徐知證感慨萬分,但心中喜憂參半。喜的是在迴家的路上還收了一支人馬,這支人馬將來是自己的家底。憂的是不知此支人馬能否強大起來,這李馳是否真的聽自己的話,在這裏等著自己,會不會不日投奔李存勖,他現在苦於無人來控製這支人馬。他估算了一下,這裏有兩百人左右,奈何自己分身無術呀,幾日後他就踏入了揚州境內。
很遠的地方,徐知證就聽到戰鼓雷動,震得人心惶惶。終於來了教武場,在高台上,有兩們大漢正鏖戰正酣,台下人山人海,呐喊陣陣,鼓點急促得讓人心跳加速。台上的正上方坐著一排人,中央端坐著是吳主楊隆演,在楊隆演身邊端坐著一人,這人塊頭大,頭大如鬥,螺絲眼,雙目突出,不怒而威,如一尊大佛坐在那兒。這人徐知證認識,他就是自己的父親徐溫。兩邊坐著的幾個人他都略略認識,是駱知祥、嚴可求還有大將鍾章、柴再用等,然後就是他的幾個兄弟們,但他沒有看到他的大哥徐知訓,心想也許他大哥駐守在外了,其實他大哥在918年被朱瑾殺死,後二哥徐知誥平判殺了朱瑾後就坐鎮揚州了。
這裏的一切太親切了!這裏的山,這裏的水,這裏的小河以及河邊生長的貓薄荷和地獄鈴鐺等植物;這裏的空氣,這裏的住家,這裏的親人!徐知證不知道在夢中迴到這裏,迴到親人身邊多少次了!現在真的迴來了,卻是這樣的一個場景!看著父親更滄桑,兄弟們也更成熟了。望著熟悉的一切,徐知證心潮澎湃,不知不覺間,淚已成行。為了怕別人看見,他輕輕拭去了淚水。
他進了教場的左側人群中,才了解到是大吳麵向天下好漢,竟選禁軍馬步指揮使總領。此時他並不想上前和父、兄弟們相認,離開八年,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們,但此刻還是強壓著相見的激情,他要看看,看看人群中還有哪些好漢。
教場上約二十四五歲的赤麵大漢正與來挑戰的英雄們交戰,但都一一敗下陣來。台下歡唿的最響亮的有兩人,這倆個人都長得虎背熊腰,豹頭環眼,看粗壯的胳膀和厚實的胸就知道是個很有力道的英雄人物。
徐知證思忖:此二人一定和台上的人是一夥的,暫且觀之。
其實徐知證外表長得清秀,麵相給人感覺精瘦,其實肌肉發達異常,因為在華山學了不少功夫,苦練了多少年,練就了鋼筋鐵骨。
此時台上有一個人很焦急,那就是大都督徐溫。因為禁軍總領位置特別重要,京城的安危以及大王和大臣們以及家眷的安危全依賴禁軍來守護,因此,這禁軍總領一職一定要由自己的親信來做。可是選的幾個親信都戰不過這位台上的壯漢,本來好好的,他的親信楊越穩操勝券,可是不知道怎麽從人群中竄出這麽一個大漢來。
此時如果不承認這當下的大漢奪魁,當天下英雄麵不好交待。台上端坐的幾位都有官職,不能出來搶這個禁軍總領的職位,再說,看這個在台上耀武揚威的大漢以及幾場的格鬥情形來看,可能沒有人能夠穩勝此人。
徐溫正焦急間,目光在台下掃視,希望能出現一個自己能認識的人上台,比喻說大吳的王公大臣們的子女。就在此時忽然見到台下人群中,有一人飛身上台,一看此人年齡約二十歲左右的樣子,外表很清秀,儼如秀才一般,這個人就是徐知證。
其實此年,徐知證才十七歲,由於在華山學藝,吃了不少苦,所以生的老些。
徐知證見父親焦燥不安,知其中必有原因。是不是不想這個大漢奪魁?這禁軍總領的位置尤其重要,不知底細的人一定不能用之。所以情急之下,就跳到台上。那大漢見一個瘦弱的書生跳到台上,心中很是疑惑。
徐知證向這個大漢使了一禮,道:“英雄是否休息一會?”見大漢未答,隨及又道“這樣以示公允。”
誰知那大漢聽之大怒,高聲叫道:“來來來!咱家於你一戰!”說後就紮下馬步等徐知證來攻,大漢好似被徐知證的話羞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