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城,小聖賢莊,儒家弟子整齊聚集在一起,輩分最高的荀子,帶著儒家掌門伏念、二當家顏路立身在小聖賢莊大門前,等待李驚蟬到來。


    山下有間客棧的掌櫃庖丁正帶著店小二將辛勤準備的精美菜肴送入小聖賢莊大廳。


    庖丁身軀肥胖,麵上常年帶著笑容,十分慈祥,顯得平易近人。


    儒家講究君子遠庖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故而小聖賢莊的一切食物都由庖丁負責,由此可見庖丁的廚藝高深。


    李驚蟬既是陰陽家的首領,也是始皇帝的老師,身份尊貴,他駕臨小聖賢莊,小聖賢莊各方麵都要準備細致。


    根據荀子、伏念的推測,李驚蟬此來小聖賢莊,極大可能是敲打儒家。


    但伏念同時認為,對儒家而言,這或許是一個機會。


    儒家號為天下顯學,可是在帝國朝堂上的勢力並不算大。


    始皇帝與如今的帝國重臣韓非最喜法家,但儒家天然對法家的很多東西都不讚成,二者的排斥使得占據優勢的法家在朝堂上排擠著儒家。


    比如帝國朝堂上的王綰,就因為法家的排擠,情況不是太好。


    偏偏韓非又是出身於儒家,乃是荀子弟子。


    這讓小聖賢莊內不少儒家弟子認為韓非與李斯是儒家叛徒,也正因如此,荀子逐漸減少參與儒家之事。


    不多時,陰陽家的馬車抵達。


    李驚蟬帶著陰陽家東君緋煙、月神、大司命、少司命四人下了馬車。


    他並未多帶人手,出行簡單的讓儒家眾人感到意外。


    “見過東皇先生。”


    伏念與顏路躬身行禮。


    荀子隻是微微拱手。


    他作為諸子百家當中輩分極高的人,除開天宗的北冥子,誰也沒有他輩分高,對李驚蟬自然不會行晚輩之禮。


    李驚蟬也不在意,讓伏念與顏路起身,寒暄幾句後,由伏念邀請李驚蟬進入小聖賢莊內參觀。


    小聖賢莊與神都山的陰陽家一樣,依托山勢建造,房屋成群,此起彼伏,占地極為廣大,其中藏書樓更是高聳於山間,其上有仙鶴環繞,雲氣升騰,正是祥瑞之兆。


    李驚蟬看了藏書樓一眼,隨後與伏念穿過小聖賢莊修習六藝之地,最後到達大廳。


    一入大廳,李驚蟬立刻有所察覺的看向門口一人,那人正是庖丁。


    李驚蟬若有所思,在伏念的邀請下,他與荀子坐在上首,伏念、顏路等儒家弟子和陰陽家緋煙等人分列兩側。


    “小聖賢莊不通廚藝,此乃山下有間客棧的酒菜,味道不錯,請東皇先生品嚐。”


    伏念為李驚蟬介紹。


    李驚蟬端起酒杯,忽的將酒灑在地上。


    這一幕讓大廳內立刻寂靜下來,儒家弟子人人臉上都帶著奇怪與不忿之色。


    伏念也十分愕然,從一開始,雙方之間的氣氛很融洽,不存在什麽矛盾,難道說李驚蟬現在打算開始敲打儒家了嗎?


    如果是這樣,那他敲打的方法實在是不怎麽樣。


    “丁先生,你若是想要找本座報仇,直接動手便是,墨家的統領何時也開始用下毒這種下三濫的方法了?”


    李驚蟬看向站在門口儒家弟子當中的庖丁,酒水有毒,李驚蟬的超凡五感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


    他的話立刻引得儒家弟子們一陣嘩然。


    丁掌櫃竟然是墨家統領?


    他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廚子嗎?


    伏念的臉色也變得很難看,若李驚蟬所說為真,那小聖賢莊這麽長時間究竟被墨家掌握了多少訊息?


    “丁掌櫃,東皇先生所言是真是假?”


    庖丁從儒家弟子當中步入大殿,銅鈴般的大眼睛盯緊李驚蟬,充滿仇恨的語氣響徹在眾人耳畔:“東皇太一,你殺我墨家巨子,罪無可恕!”


    “隻可惜蓉姑娘的毒終歸是差了些,竟然被你察覺到了。”


    李驚蟬微微挑眉,這毒竟然是端木蓉配置的。


    端木蓉一直以來都待在鏡湖,故而機關城覆滅時,她不在其中。


    不料她竟與庖丁一起來殺自己。


    可惜了。


    冷冽的殺機瞬息間彌漫開,大廳內人人感受到一股徹入骨髓的寒意。


    丁掌櫃暴喝一聲,從雙袖當中滑落兩柄菜刀,肥胖的身軀以一種令人驚詫的矯捷飛速接近李驚蟬。


    李驚蟬神色淡漠,拈起一根筷子,彈指間,筷子閃電般飛射而出,庖丁身形戛然而止,跟著嘭的一聲倒地斃命,那一支筷子直接從他眉心貫入,穿透他的腦袋。


    伏念瞳孔驟縮,雖不曾與庖丁交過手,但從庖丁衝向李驚蟬展露出來的身手,他可以確定庖丁武功了得,縱然是自己,也很難在百招之內將之擊殺。


    結果李驚蟬隻是輕描淡寫的用一支筷子就將對方給殺了。


    果然如江湖傳言那樣,李驚蟬的武功已經達到匪夷所思之境。


    伏念讓儒家弟子將庖丁的屍體拖了下去。


    又撤掉所有飯菜,單純以茶點招待李驚蟬一行人。


    “沒想到庖丁竟然是墨家統領,差點釀成大禍,伏念在此向東皇大人道歉。”


    “伏念先生客氣了,這是本座與墨家之事,與儒家無關。”


    “這次前來儒家,主要是希望伏念先生能夠舉薦更多的儒家人才進入帝國,為帝國效力。”


    李驚蟬道明前來的目的。


    伏念心中一喜,身為儒家掌門,對天下大勢看的最為清楚,想要儒家發揚光大,進入朝堂,是必經之路。


    隻是因為始皇帝一直不喜儒家,所以這條路充滿艱辛,但如今李驚蟬親自開口,代表著始皇帝那邊已經準許儒家進入朝堂了。


    “多謝東皇先生,儒家上下必定為大秦社稷盡心盡力。”


    李驚蟬看向荀子:“荀子怎麽看呢?”


    伏念神色一滯,也看向師叔荀子,他知曉荀子對大秦似乎有些不喜。


    荀子淡淡的道:“儒家為帝國之民,自當為帝國效力。”


    伏念頓時鬆了口氣,李驚蟬也笑了起來。


    “儒家講究忠信,我相信儒家不會讓我失望,也不會讓陛下失望。”


    李驚蟬告辭離去,伏念親自送到小聖賢莊門口,看著李驚蟬的馬車逐漸消失,方才返迴小聖賢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長生萬古,每天自動變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維周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維周公並收藏綜武:長生萬古,每天自動變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