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守節在上黨城下向朝廷大軍投降,原屬昭義軍管轄的遼州等州縣的官員守將亦主動向大軍輸誠,表明了自己與朝廷站在同一戰線的決心。[]李筠既死,首惡已除,昭義軍各州縣重歸朝廷治下,此番征討李筠叛亂的任務也就算圓滿完成了。所以,作為代表朝廷的一方,唐潮、王峰等人對投降的李守節以及昭義軍所有文武官員自然不會趕盡殺絕,而是按照出征前所定計劃,不但赦免了這些“從賊”官員的罪責,而且還委任其新的官職,讓他們能夠安心為朝廷效力。當然,作為曾經直接或者間接、自願或者被迫參與過李筠叛亂的所謂從賊者,原昭義軍中任職於節度府及支郡的主要官員是不可能再被留在原昭義軍所屬州縣任職的。於是,李守節這位昭義軍牙內都指揮使成了單州團練使,昭義軍節度副使趙處願被遷為郢州刺史,節度判官孫孚調入朝廷任屯田郎中,觀察判官史文通亦調任水部郎中,而前遼州衙內指揮使馬廷禹則加封右監門衛將軍,領壁州刺史,成了閑官。而在委任這些昭義軍舊屬新官職的同時,後周朝廷亦下旨廢昭義軍,其所轄州縣盡皆劃歸朝廷直接管轄,由朝廷派遣流官參與治理。此外,作為安撫李守節及其他原昭義軍文武官員的需要,在上黨城的局勢基本穩定之後,唐潮不但將死於那場“自殺性”劫營行動的所有原昭義軍節度府親兵的屍首還給了他們的家眷,而且亦將李筠的屍首交還給了李守節,並在唐潮的主持下予以厚葬,以彰顯朝廷的仁德和大度。


    盡管李筠之叛已被平息,但用來當幌子的宣大、太原兩鎮駐軍換防的戲碼卻還需要繼續演下去。之所以要如此,一方麵固然是因為若此時中止換防,將參與平叛的兵馬撤迴開封,就會給世人留下朝廷此番出兵目的就是要掃平昭義軍、殺掉李筠。從而讓大家有一種朝廷是在“釣魚執法”、是在故意逼李筠叛亂,以便自己能夠光明正大的出兵潞州並借機削藩的感覺。另一方麵,卻也是出於輪流練兵的目的,讓一直駐守北平軍各要地的“飛龍軍”第二合成步兵師及其他各技術兵種分隊能有機會參與更加的作戰、積攢更多的軍功,以免將士們由於參戰機會不均衡造成軍功多寡的不均衡,進而引起那些參戰機會較少、無法積累軍功的將士們的怨言與不滿――“飛龍軍”第二合成步兵師雖然參與過平滅北漢、“霸王行動”等軍事行動,但自此之後便一直擔任駐守北平軍根基之地的任務,在最近這三四年的時間裏,除了配合“遊騎兵營”和“狼牙營”等小股人馬對契丹進行小規模襲擾外,再未參與過大的作戰,於功勳上不但遠遠不及“飛龍軍”第一合成步兵師和第三合成步兵師主力,甚至連成立時間遠較其晚許多的第四合成步兵師都有後來居上的意思了。因此,作為第二合成步兵師師長的劉小六已經不止一次的向駐守北平軍的幾位總兵官主動請戰,並通過他們向王崤峻、徐紹安等北平軍最高軍事統帥表達過參戰的願望。盡管直接向穿越團隊表達參戰願望的隻是劉小六一人,但其代表的卻是整個第二合成步兵師。是以,無論是幾位總兵官還是王崤峻、徐紹安等委員會和軍事部成員,對第二合成步兵師的請戰要求也不得不加以考慮和重視。


    不過,根據穿越團隊兵力部署的安排,實際與駐紮在寧錦、宣大、太原三鎮的第二合成步兵師進行換防的卻是第四合成步兵師。至於駐紮於平盧鎮的第三合成步兵師第九團及部分炮、騎分隊則與該師第二團及師屬炮、騎分隊進行換防,而不是此次上黨之戰中“飛龍軍”的主力人馬。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安排,因此自上黨之戰結束,到北平軍四鎮所有駐軍完成換防行動,前前後後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直至建隆三年陰曆四月底才最終完成。而隨著北平軍四鎮換防行動結束,穿越團隊終於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發動上黨之戰的實際目的上――削藩。


    雖說曆朝曆代削藩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很多時候就伴隨著流血、戰爭,甚至有些王朝因為削藩舉措不當而造成朝廷動蕩乃至政權傾覆。可憑借自身強大的實力,以及上黨之戰的巨大威懾力,穿越團隊以後周朝廷名義推動的這次削藩奪權行動一步步進行得還是比較順利的。


    其中,作為削藩的第一步,在上黨之戰結束兩個月、北平軍各鎮換防工作結束一個月後,後周朝廷下旨,宣布鑒於近段時間有多地州刺史上奏朝廷,彈劾、舉告其所屬節度使在本州橫征暴斂、橫行不法、幹涉地方政務,且查實無誤。因此自即日起,所有節度藩鎮除本管州縣外,不再兼管支郡,各支郡統歸朝廷直接轄治。


    盡管撤消支郡,等於是斬去各地藩鎮的左膀右臂,大大削弱了各節度使在人、財、物等方麵的實力與權限,動搖了其政務、軍事、財政等方麵的基礎,從而使其與朝廷對抗的潛力大為降低。可這畢竟隻是削弱地方藩鎮節度的實力,而不是將其連根拔起,更不是要他們的身家性命。特別是在旨意發出後的第一時間,管轄地域最大、所屬支郡最多的北平軍節度使王崤峻便宣布將除北平府之外的其餘各府與北平軍剝離,交由朝廷直接管理,自己不再插手這些府州的任何事務。雖說北平軍節度使對於如今身在中樞、掌控整個後周朝政的王崤峻來說早就成為了一個榮譽頭銜,北平軍現在的一應軍政事務也早就由六府分別處理,其架構與運行方式已經與以往常規意義上的地方藩鎮節度完全不同,王崤峻這樣做隻是做一個姿態,表明自己對朝廷這項政策的支持態度。可也正是他這個大周第一節度使的這一姿態和表示,使得他自己和後周朝廷站到了道德的製高點上,也使得其他藩鎮節度無論以何種理由抑製、搪塞、敷衍朝廷的這一決定都不能成立、都要受到輿論的譴責,成為眾矢之的。因此,雖然心中不願,可為了不與朝廷起爭執而授朝廷以柄,各地的藩鎮節度使最後還是捏著鼻子認了,交出了所轄支郡的管轄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宋英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華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華閑人並收藏新宋英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