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王崤峻可以毫不在意的說“隨他去吧”,在場的其他人卻不能真的“隨他去”。梁子嶽這邊在向張曉菲匯報後,立即與北平的鄭知微進行了聯係,商定了情報部各部門及各州縣分站加緊抓捕張燕及其黨羽的新計劃。張維信那邊通過後周朝廷,再次向後周控製區域內各級官府發出文書,要求他們加強盤查,切不可漏過任何可疑線索。而徐紹安則在與張維信以及隨後被請來的大哥李俊武商量一番後,決定以委員會的名義向目前擔任保衛部實際負責人的王峰發出指示,命其加派人手,切實保證穿越團隊眾兄弟,特別是王崤峻的人身安全――盡管不太願意每次出行身邊都是前唿後擁的跟著好幾十名親衛,可有關穿越團隊成員出行的安保工作向來是隻聽委員會決定而不受被保護人員的指揮,所以就算王崤峻覺得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可麵對委員會其他三位委員對其三比一的壓倒性優勢,他也隻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有關張燕和周家姐弟的事情告一段落,梁子嶽又想起了鄭知微在給他的電報中另外提到的一件事。雖說那隻是一件既算不上重要,也算不上緊急的小事情,可既然鄭知微在電報中提到了,而且從根兒上講也是與“飛燕堂”有關的,所以梁子嶽還是決定順帶說一下。於是,他趁著其他兄弟暫時沒有提起新話題的空檔,說道:“五哥,鄭兄弟在電報裏除了周家姐弟的事,還講了另一件與‘飛燕堂’多少有點關係的小事。”
“哦,鄭兄弟電報裏還說什麽了?”王崤峻有些好奇的問道。
“鄭兄弟說,前幾日負責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監督工作的探員迴報,在他們那裏服刑的‘飛燕堂’原懷柔分堂堂主何平因礦坑事故被砸死了。北平府十哥那邊也接到了苦役營管事的報告,證實確有此事。”梁子嶽語氣平淡的答道。
“那個何平被砸死了?哼!像他這樣的人應該關個十年八年,讓他好好吃些苦頭才是,一下子就被砸死了,豈不是太便宜他了。”徐紹安聞言有些不解氣的說道。
“倒也沒死得那麽痛快。”梁子嶽說道,“鄭兄弟在電報裏說,當時礦坑裏雖然出現了情況,可還是有時間逃生的。隻能怪這家夥反應慢、腿腳笨,當時礦坑裏有幾十個人,別人都或者逃出來、或者躲避開,連個皮外傷都沒有,就他一個跑得不及時,被一塊大石頭砸到。而且,由於隻是被石頭壓住了腰、腿,所以這家夥居然一時並沒有死,生生扛了快一天的時間才斷氣。剛被壓住的時候,這家夥還不住的哀號、求救,搞得那些下井救援的苦役犯、礦工和負責現場指揮的礦監、苦役營管事、情報部探員是不厭其煩,卻囿於苦役營的條例規定不能給他一刀,讓他死得痛快點。直到三四個時辰後,這家夥才因為體力不支而再也喊不出來,眾人才能專心搶險,將被塌方區阻隔的十幾名苦役犯和礦工給救出來。”
“報應,報應,這種家夥活該如此。”徐紹安解氣的說道。
與徐紹安感覺非常解氣不同,王崤峻聽完梁子嶽的講說卻是心裏一動,覺得這事似乎有些太巧了。雖說以現在的技術水平,礦井出事故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在不大的礦坑裏出現塌方,其他幾十個人連皮都沒破,偏偏把個腿腳沒啥毛病的何平給砸中了,不由得王崤峻不多想一層。於是,他略一思忖,問道:“這個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的管事和副管事是誰?當時在井下負責監管的監工又是哪幾個?”
“該營管事叫任長生,副管事有兩個,一個叫孫有田,另一個則是祁安。井下的監工有三人,分別是劉永福、劉永祿、趙鐵鎖。其中,劉永福、劉永祿二人是親兄弟。”盡管王崤峻的問題問得很突然也很特別,但梁子嶽依然非常利索的答道。隻是,他一邊迴答,一邊卻是在心裏不住的暗自感謝,感謝鄭知微鄭哥哥辦事認真、細致,將相關人員名單一並給自己發了過來。不然的話,今天自己就要在眾兄長麵前露怯了。
“祁安?莫非就是那個因與何平不和被砍了一隻手,這才憤而投奔咱們的那個祁安?”王崤峻追問道。
“正是他。”梁子嶽答道。
“幾十人人下井遇到塌方,卻隻有何平一個被砸到,其他人都毫發無傷。而這座煤礦的副管事卻偏偏又是與何平有著刻骨仇恨的祁安,這事未免也太巧了一些。再者,我記得當初為了避免雙方起衝突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情報部那邊還特意將祁安給安排到了西山第一鐵礦苦役營當副管事,而將何平發配到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服刑。為何那祁安現在又成了第三煤礦苦役營的副管事?這北平府和情報部是怎麽做事的?”王崤峻有些不悅的問道。
這一迴,梁子嶽可真的是被問住了。一來,鄭知微就算做事再細致,能把該煤礦的一幹負責人名單附在電報上已經算有些多此一舉了,他也不可能在委員會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在一件隻死了一個人的煤礦井下事故上花費很多心思,去把表象後麵的事情調查清楚。二來,一個小小的、不入流的苦役營副管事級別的人員調動,北平府吏房、刑房和情報部北平站的相關部門就足以決定,根本用不著梁子嶽或者趙大偉這樣的高層參與其中。是以,麵對王崤峻的問題,梁子嶽先是一愣,而後也隻能是不好意思的搖搖頭,表示自己一無所知。
“莫非五哥以為何平的死與那祁安有關係?”旁邊的張維信從自家五哥的話中感覺到了一些不同尋常,連忙問道。
“如今看來,何平的死隻怕並不是一起意外事故。在這件事情上,那祁安絕對脫不了幹係。”王崤峻微微點頭道。
“不過是一個苦役犯,之前他又做了那麽多缺德事,死就死了,便是真和那個祁安有關係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五哥何必為他去費心思。”徐紹安不以為然的說道。
“老八此話差矣。”已經捕捉到王崤峻心思的張維信擺擺手道,“我想,五哥之所以看重此事,並非是為了那個何平,而是不願意看到有人在北平軍治下無視規則、公報私仇。”
“老七說的沒錯。”王崤峻點頭道,“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北平軍在建立之初便製定了一係列的規章製度來約束、來管理其治下所有人的行為,包括咱們兄弟在內,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想那何平雖說為人惡劣、貪生怕死、賣主求榮,可既然北平軍針對他的罪行已經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出了處罰,那麽無論是誰,哪怕是包括我在內的穿越團隊成員,在北平軍或者更高級別的權力機構做出新的判決之前,都必須尊重這一處罰決定,絕不能因為對這個處罰決定不滿就陽奉陰違,更不允許任何人去破壞它、藐視它。
諸位兄弟或許以為就算何平真是祁安所害,也不過是一起私人恩怨,沒必要上綱上線,覺得兄弟我是在小題大做。其實不然。一則,根據北平軍規章製度,苦役營副管事雖隻是最低層的胥吏,可他的任免調動依然要經過北平府吏房、刑房兩個部門的批準和公文手續方能實現。若是這兩個部門的主官沒有從中得到好處,他們又怎麽可能會去花心思為一個不相幹的投誠人員調動崗位。如此,便涉及到了貪汙受賄、營私舞弊、欺上瞞下。更何況,由於這個苦役營中關押著‘飛燕堂’的成員,情報部內務司和北平站都派駐有探員負責監管。祁安的調動他們不可能不知道,結果卻沒有一個人將此情況上報,其中緣由亦不問可知。
二則,何平的死若不是事故,便是一起精心策劃、準備的陰謀。當時在井下的監工、數十名苦役犯和礦工就算沒有參與其中,至少也目睹了整個過程,結果卻沒有一個人出來揭發檢舉。那些苦役犯可能是出於不滿何平當初的作為、可能是不想或者不敢得罪祁安,沒有站出來說話還情有可願。而那些礦工與苦役營毫無瓜葛,祁安既無權管理他們,更沒法要挾他們,可他們同樣對此事保持緘默。這隻能說明,要麽是他們本人受了祁安的好處,要麽是他們的上級官吏受了祁安的好處,命令他們保持沉默。無論是哪種情況,也都少不了貪汙受賄、營私舞弊、欺上瞞下。
想那祁安不過是一名小小的、不入流的苦役營副管事,卻能令這許多官職、品級比他大的官員為其辦事,甚至還能讓情報部內務司和北平站的探員為其出力,這是何等的厲害,又是何等的可怕。試想一下,若是北平軍中有那更高級別的官員或者朝廷中的有心人同樣如此行事,隻怕被算計的便不僅僅是像何平這樣的苦役犯,而是咱們這一眾兄弟。到時候,咱們輕則被別人架空,成為傀儡。重則便會丟掉北平軍乃至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兄弟我以為此事絕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必須進行全麵調查,且一查到底。”
王崤峻一番話將何平之死事件提高到了關係北平軍穩定的高度,在場的其他兄弟對此事的態度也自然跟著發生了轉變,都把它當成一件要案重視起來,並形成了委員會決議。
當天下午,有關徹查何平之死事件的委員會決議便通過電報發到了鄭知微和趙大偉的手上。接到電報後,鄭、趙二人亦不敢怠慢,立即調集精兵強將對此事進行全麵調查。而隨著情報部內務司大批探員以及從臨近的盧龍府吏、刑兩房調來的精幹官吏進駐西山第三煤礦和北平府刑房、吏房兩部門,該事件的實情和詳細經過很快便浮出水麵。
不出王崤峻所料,何平之死確非偶然事故,而是祁安以及他的好兄弟佟明共同策劃實施的一起有預謀的報複殺人事件。
由於對北平軍隻判處何平服苦役十年心有不滿,而祁安又不在何平所在的苦役營當差,沒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對其加以報複。所以經過一番商量和謀劃,祁、佟二人先是通過在北平府刑房當差的佟明上下打點,將祁安調到何平所在的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任職,從而獲得與仇人接觸的機會。而後,便由祁安出手,一方麵買通苦役營的管事、監工乃至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讓對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另一方麵,則是對在其手下服刑的何平百般刁難、連番羞辱,以泄胸中之憤。
起初,何平還能自認倒黴、忍氣吞聲,可隨著祁安的刁難與羞辱越來越厲害、越來越頻繁,何平便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也不打算再忍下去了――何平人品雖差,文化水平可不差。其對苦役營的各項規章製度還是很了解的,知道祁安的所作所為是與這些規章製度相悖的。於是,在向苦役營管事和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投訴無果後,何平便準備利用中秋節北平軍派人到煤礦慰問普通礦工的機會,通過一名自己相熟悉的礦工為自己喊冤叫屈,揭發祁安對自己的虐待和報複。
不想,事情不密,被祁安聽到了風聲。意識到事情一旦曝光,就算不會丟官去職,至少也會被調離第三煤礦苦役營,再無報複何平的機會,而且還有可能影響自己在北平軍諸位大人心目中的形象,進而阻礙自己日後升官發財的途徑。因此,在與佟明仔細商量之後,祁安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趁著八月十五之前,幹掉何平,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仇敵。於是,在買通了苦役營管事、另一名副管事、情報部監管探員、監工以及當班下井的普通礦工,並嚴厲警告其他苦役犯不得多嘴後,祁安便指使自己的親信、當班監工劉永福、劉永祿兄弟二人先是將何平打暈,而後利用開礦的火藥人為製造了一起小規模塌方,意圖將被他們事先擺放在旁邊的何平埋壓在坍塌的碎石之下,達到殺人滅口的目的。盡管由於爆炸控製問題,何平隻有腰、腿被巨石壓住,可在祁安的有意阻撓之下,救援行動進展緩慢,最終不但要了對方的命,而且還使其承受了更多的痛苦,反而更合祁安心意。
隻是,雖說之前得了祁安的好處,對其報複和除掉何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無論是苦役營管事還是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卻都不敢對苦役犯死亡的事隱瞞不報――出了事故是天災,與苦役營管事和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並無直接幹係。可隱瞞不報,日後一旦被查出來,那他們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再加上他們覺得此事祁安布置得天衣無縫,報上去也不會有什麽破綻。
實際上,祁安也好、那些幫助他、為他提供便利的人也好,他們的想法並沒有錯,原本這件事是有很大可能按照他們預想的那樣發展的。隻可惜,他們先是趕上由於周家姐弟出走,使得鄭知微對與“飛燕堂”有關的任何事情都很敏感的時間點,因而對方沒有放過何平因事故身亡這一並不起眼的消息,並將其匯報到了開封;隨後,他們又碰上了心思縝密、遇事喜歡多想一層的王崤峻。對方不但從幾句簡單的匯報文字中看出了一些不尋常的現象,而且還決定對這件蹊蹺事進行全麵調查。再加上,他們還遇到了一個辦事認真、細致的鄭知微,將通常人們都不會去關注,而他自己認為應該在匯報材料中體現的情況加在了電報裏,使得原本就對此次事件有些懷疑的王崤峻疑心大起,更加堅定了展開調查的決心。當然,在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還是王崤峻從此次事件中看到了令人不安的情形,意識到了北平軍在自我監督這方麵做得還非常不夠,絕對有必要進行一次大的整頓,以確保後方穩定,不會影響穿越團隊在開封城的工作順利展開。因此,借著何平被殺一案,委員會開始著手整治自家後院。
顯德九年陰曆九月初八,北平軍節度府宣布了對何平被殺一案相關人員的處理結果:
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副管事祁安、北平府刑房主事佟明賄賂同僚、挾私報複、指使他人謀害何平,依律斬首示眾;
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井下監工劉永福、劉永祿兄弟二人受祁安指使,製造礦坑塌方事故,直接造成何平死亡,依律斬首示眾;
北平府吏房、刑房部分典吏、西山第三煤礦礦監、苦役營管事、副管事、監工、情報部內務司及北平站相關監管探員等二十餘人,收受賄賂、失職瀆職、徇私枉法、欺上瞞下,對何平之死皆負有一定責任,依律對這一幹人等按照其罪責大小,分別給予罰俸、撤職、革職、監禁、流放等處罰。
何平之死,令包括其自己在內的二十餘近三十人被斬、被流、被關、被撤、被罰,這恐怕是當初祁安和佟明策劃此事時絕對沒有想到的。而且,雖然何平被殺一案隨著相關處罰結果的出爐而暫時告一段落,可由此事引發的一係列整改卻剛剛開始。
顯德九年陰曆九月初十,北平軍節度府發布鈞令,要求所轄各府、州、縣所有文武官員務必要從何平被殺一案中汲取教訓,絕不可步祁安、佟明後塵,做那不法之事。一旦發現有人違法亂紀,必定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哪怕他功勳卓著、哪怕他身份高貴。而在由委員會發給所有穿越團隊成員的相關決議中也特別強調,所有穿越團隊成員亦需要嚴格遵守北平軍節度府的這道鈞令。如有違反,同樣會受到委員會、委員會擴大會議或者全體大會的嚴厲處罰,絕無豁免特權。
顯德九年陰曆九月十二,委員會宣布成立紀檢部。由王崤峻兼任主管,張曉菲兼任副主管,並負責日常工作。來自穿越團隊後備力量培養班政務科、軍事科、情報科等相關科係的數十名剛剛完成學業的學員被分成了兩批。一批被任命為節度府查訪使(紀檢部巡視員),分配到北平軍轄下各府、各軍鎮,以及情報部轄下各府、州情報站。一方麵在各自所負責的區域內進行巡視、巡查,對各級官吏、將佐、各情報站負責人及探員進行監督。另一方麵也接收來自各方麵的舉報與揭發,並進行相應的初步核實和調查。其調查結果將直接遞交至張曉菲手中,而不會受到其他部門幹擾;另外一批則被任命為節度府查察使(紀檢部調查員),直接歸紀檢部統一調度,負責對查訪使提交的資料進行正式而全麵的調查。其調查結果將直接遞交至王崤峻手中,由節度府(委員會)據此做出相應處理。換句話說,這幾十名新畢業的後備力量培養班學員就是北平軍的監察禦史、就是穿越團隊的紀檢幹部。
至於各府、各軍鎮及情報部各州情報站以下部門,則由各府、各軍鎮、情報部各府、州情報站負責監督、調查、處理,並向其上一級領導機關進行匯報、備案,同時接受紀檢部的審查、複核。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王崤峻可以毫不在意的說“隨他去吧”,在場的其他人卻不能真的“隨他去”。梁子嶽這邊在向張曉菲匯報後,立即與北平的鄭知微進行了聯係,商定了情報部各部門及各州縣分站加緊抓捕張燕及其黨羽的新計劃。張維信那邊通過後周朝廷,再次向後周控製區域內各級官府發出文書,要求他們加強盤查,切不可漏過任何可疑線索。而徐紹安則在與張維信以及隨後被請來的大哥李俊武商量一番後,決定以委員會的名義向目前擔任保衛部實際負責人的王峰發出指示,命其加派人手,切實保證穿越團隊眾兄弟,特別是王崤峻的人身安全――盡管不太願意每次出行身邊都是前唿後擁的跟著好幾十名親衛,可有關穿越團隊成員出行的安保工作向來是隻聽委員會決定而不受被保護人員的指揮,所以就算王崤峻覺得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可麵對委員會其他三位委員對其三比一的壓倒性優勢,他也隻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有關張燕和周家姐弟的事情告一段落,梁子嶽又想起了鄭知微在給他的電報中另外提到的一件事。雖說那隻是一件既算不上重要,也算不上緊急的小事情,可既然鄭知微在電報中提到了,而且從根兒上講也是與“飛燕堂”有關的,所以梁子嶽還是決定順帶說一下。於是,他趁著其他兄弟暫時沒有提起新話題的空檔,說道:“五哥,鄭兄弟在電報裏除了周家姐弟的事,還講了另一件與‘飛燕堂’多少有點關係的小事。”
“哦,鄭兄弟電報裏還說什麽了?”王崤峻有些好奇的問道。
“鄭兄弟說,前幾日負責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監督工作的探員迴報,在他們那裏服刑的‘飛燕堂’原懷柔分堂堂主何平因礦坑事故被砸死了。北平府十哥那邊也接到了苦役營管事的報告,證實確有此事。”梁子嶽語氣平淡的答道。
“那個何平被砸死了?哼!像他這樣的人應該關個十年八年,讓他好好吃些苦頭才是,一下子就被砸死了,豈不是太便宜他了。”徐紹安聞言有些不解氣的說道。
“倒也沒死得那麽痛快。”梁子嶽說道,“鄭兄弟在電報裏說,當時礦坑裏雖然出現了情況,可還是有時間逃生的。隻能怪這家夥反應慢、腿腳笨,當時礦坑裏有幾十個人,別人都或者逃出來、或者躲避開,連個皮外傷都沒有,就他一個跑得不及時,被一塊大石頭砸到。而且,由於隻是被石頭壓住了腰、腿,所以這家夥居然一時並沒有死,生生扛了快一天的時間才斷氣。剛被壓住的時候,這家夥還不住的哀號、求救,搞得那些下井救援的苦役犯、礦工和負責現場指揮的礦監、苦役營管事、情報部探員是不厭其煩,卻囿於苦役營的條例規定不能給他一刀,讓他死得痛快點。直到三四個時辰後,這家夥才因為體力不支而再也喊不出來,眾人才能專心搶險,將被塌方區阻隔的十幾名苦役犯和礦工給救出來。”
“報應,報應,這種家夥活該如此。”徐紹安解氣的說道。
與徐紹安感覺非常解氣不同,王崤峻聽完梁子嶽的講說卻是心裏一動,覺得這事似乎有些太巧了。雖說以現在的技術水平,礦井出事故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在不大的礦坑裏出現塌方,其他幾十個人連皮都沒破,偏偏把個腿腳沒啥毛病的何平給砸中了,不由得王崤峻不多想一層。於是,他略一思忖,問道:“這個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的管事和副管事是誰?當時在井下負責監管的監工又是哪幾個?”
“該營管事叫任長生,副管事有兩個,一個叫孫有田,另一個則是祁安。井下的監工有三人,分別是劉永福、劉永祿、趙鐵鎖。其中,劉永福、劉永祿二人是親兄弟。”盡管王崤峻的問題問得很突然也很特別,但梁子嶽依然非常利索的答道。隻是,他一邊迴答,一邊卻是在心裏不住的暗自感謝,感謝鄭知微鄭哥哥辦事認真、細致,將相關人員名單一並給自己發了過來。不然的話,今天自己就要在眾兄長麵前露怯了。
“祁安?莫非就是那個因與何平不和被砍了一隻手,這才憤而投奔咱們的那個祁安?”王崤峻追問道。
“正是他。”梁子嶽答道。
“幾十人人下井遇到塌方,卻隻有何平一個被砸到,其他人都毫發無傷。而這座煤礦的副管事卻偏偏又是與何平有著刻骨仇恨的祁安,這事未免也太巧了一些。再者,我記得當初為了避免雙方起衝突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情報部那邊還特意將祁安給安排到了西山第一鐵礦苦役營當副管事,而將何平發配到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服刑。為何那祁安現在又成了第三煤礦苦役營的副管事?這北平府和情報部是怎麽做事的?”王崤峻有些不悅的問道。
這一迴,梁子嶽可真的是被問住了。一來,鄭知微就算做事再細致,能把該煤礦的一幹負責人名單附在電報上已經算有些多此一舉了,他也不可能在委員會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在一件隻死了一個人的煤礦井下事故上花費很多心思,去把表象後麵的事情調查清楚。二來,一個小小的、不入流的苦役營副管事級別的人員調動,北平府吏房、刑房和情報部北平站的相關部門就足以決定,根本用不著梁子嶽或者趙大偉這樣的高層參與其中。是以,麵對王崤峻的問題,梁子嶽先是一愣,而後也隻能是不好意思的搖搖頭,表示自己一無所知。
“莫非五哥以為何平的死與那祁安有關係?”旁邊的張維信從自家五哥的話中感覺到了一些不同尋常,連忙問道。
“如今看來,何平的死隻怕並不是一起意外事故。在這件事情上,那祁安絕對脫不了幹係。”王崤峻微微點頭道。
“不過是一個苦役犯,之前他又做了那麽多缺德事,死就死了,便是真和那個祁安有關係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五哥何必為他去費心思。”徐紹安不以為然的說道。
“老八此話差矣。”已經捕捉到王崤峻心思的張維信擺擺手道,“我想,五哥之所以看重此事,並非是為了那個何平,而是不願意看到有人在北平軍治下無視規則、公報私仇。”
“老七說的沒錯。”王崤峻點頭道,“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北平軍在建立之初便製定了一係列的規章製度來約束、來管理其治下所有人的行為,包括咱們兄弟在內,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想那何平雖說為人惡劣、貪生怕死、賣主求榮,可既然北平軍針對他的罪行已經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出了處罰,那麽無論是誰,哪怕是包括我在內的穿越團隊成員,在北平軍或者更高級別的權力機構做出新的判決之前,都必須尊重這一處罰決定,絕不能因為對這個處罰決定不滿就陽奉陰違,更不允許任何人去破壞它、藐視它。
諸位兄弟或許以為就算何平真是祁安所害,也不過是一起私人恩怨,沒必要上綱上線,覺得兄弟我是在小題大做。其實不然。一則,根據北平軍規章製度,苦役營副管事雖隻是最低層的胥吏,可他的任免調動依然要經過北平府吏房、刑房兩個部門的批準和公文手續方能實現。若是這兩個部門的主官沒有從中得到好處,他們又怎麽可能會去花心思為一個不相幹的投誠人員調動崗位。如此,便涉及到了貪汙受賄、營私舞弊、欺上瞞下。更何況,由於這個苦役營中關押著‘飛燕堂’的成員,情報部內務司和北平站都派駐有探員負責監管。祁安的調動他們不可能不知道,結果卻沒有一個人將此情況上報,其中緣由亦不問可知。
二則,何平的死若不是事故,便是一起精心策劃、準備的陰謀。當時在井下的監工、數十名苦役犯和礦工就算沒有參與其中,至少也目睹了整個過程,結果卻沒有一個人出來揭發檢舉。那些苦役犯可能是出於不滿何平當初的作為、可能是不想或者不敢得罪祁安,沒有站出來說話還情有可願。而那些礦工與苦役營毫無瓜葛,祁安既無權管理他們,更沒法要挾他們,可他們同樣對此事保持緘默。這隻能說明,要麽是他們本人受了祁安的好處,要麽是他們的上級官吏受了祁安的好處,命令他們保持沉默。無論是哪種情況,也都少不了貪汙受賄、營私舞弊、欺上瞞下。
想那祁安不過是一名小小的、不入流的苦役營副管事,卻能令這許多官職、品級比他大的官員為其辦事,甚至還能讓情報部內務司和北平站的探員為其出力,這是何等的厲害,又是何等的可怕。試想一下,若是北平軍中有那更高級別的官員或者朝廷中的有心人同樣如此行事,隻怕被算計的便不僅僅是像何平這樣的苦役犯,而是咱們這一眾兄弟。到時候,咱們輕則被別人架空,成為傀儡。重則便會丟掉北平軍乃至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兄弟我以為此事絕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必須進行全麵調查,且一查到底。”
王崤峻一番話將何平之死事件提高到了關係北平軍穩定的高度,在場的其他兄弟對此事的態度也自然跟著發生了轉變,都把它當成一件要案重視起來,並形成了委員會決議。
當天下午,有關徹查何平之死事件的委員會決議便通過電報發到了鄭知微和趙大偉的手上。接到電報後,鄭、趙二人亦不敢怠慢,立即調集精兵強將對此事進行全麵調查。而隨著情報部內務司大批探員以及從臨近的盧龍府吏、刑兩房調來的精幹官吏進駐西山第三煤礦和北平府刑房、吏房兩部門,該事件的實情和詳細經過很快便浮出水麵。
不出王崤峻所料,何平之死確非偶然事故,而是祁安以及他的好兄弟佟明共同策劃實施的一起有預謀的報複殺人事件。
由於對北平軍隻判處何平服苦役十年心有不滿,而祁安又不在何平所在的苦役營當差,沒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對其加以報複。所以經過一番商量和謀劃,祁、佟二人先是通過在北平府刑房當差的佟明上下打點,將祁安調到何平所在的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任職,從而獲得與仇人接觸的機會。而後,便由祁安出手,一方麵買通苦役營的管事、監工乃至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讓對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另一方麵,則是對在其手下服刑的何平百般刁難、連番羞辱,以泄胸中之憤。
起初,何平還能自認倒黴、忍氣吞聲,可隨著祁安的刁難與羞辱越來越厲害、越來越頻繁,何平便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也不打算再忍下去了――何平人品雖差,文化水平可不差。其對苦役營的各項規章製度還是很了解的,知道祁安的所作所為是與這些規章製度相悖的。於是,在向苦役營管事和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投訴無果後,何平便準備利用中秋節北平軍派人到煤礦慰問普通礦工的機會,通過一名自己相熟悉的礦工為自己喊冤叫屈,揭發祁安對自己的虐待和報複。
不想,事情不密,被祁安聽到了風聲。意識到事情一旦曝光,就算不會丟官去職,至少也會被調離第三煤礦苦役營,再無報複何平的機會,而且還有可能影響自己在北平軍諸位大人心目中的形象,進而阻礙自己日後升官發財的途徑。因此,在與佟明仔細商量之後,祁安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趁著八月十五之前,幹掉何平,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仇敵。於是,在買通了苦役營管事、另一名副管事、情報部監管探員、監工以及當班下井的普通礦工,並嚴厲警告其他苦役犯不得多嘴後,祁安便指使自己的親信、當班監工劉永福、劉永祿兄弟二人先是將何平打暈,而後利用開礦的火藥人為製造了一起小規模塌方,意圖將被他們事先擺放在旁邊的何平埋壓在坍塌的碎石之下,達到殺人滅口的目的。盡管由於爆炸控製問題,何平隻有腰、腿被巨石壓住,可在祁安的有意阻撓之下,救援行動進展緩慢,最終不但要了對方的命,而且還使其承受了更多的痛苦,反而更合祁安心意。
隻是,雖說之前得了祁安的好處,對其報複和除掉何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無論是苦役營管事還是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卻都不敢對苦役犯死亡的事隱瞞不報――出了事故是天災,與苦役營管事和負責監管的情報部探員並無直接幹係。可隱瞞不報,日後一旦被查出來,那他們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再加上他們覺得此事祁安布置得天衣無縫,報上去也不會有什麽破綻。
實際上,祁安也好、那些幫助他、為他提供便利的人也好,他們的想法並沒有錯,原本這件事是有很大可能按照他們預想的那樣發展的。隻可惜,他們先是趕上由於周家姐弟出走,使得鄭知微對與“飛燕堂”有關的任何事情都很敏感的時間點,因而對方沒有放過何平因事故身亡這一並不起眼的消息,並將其匯報到了開封;隨後,他們又碰上了心思縝密、遇事喜歡多想一層的王崤峻。對方不但從幾句簡單的匯報文字中看出了一些不尋常的現象,而且還決定對這件蹊蹺事進行全麵調查。再加上,他們還遇到了一個辦事認真、細致的鄭知微,將通常人們都不會去關注,而他自己認為應該在匯報材料中體現的情況加在了電報裏,使得原本就對此次事件有些懷疑的王崤峻疑心大起,更加堅定了展開調查的決心。當然,在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還是王崤峻從此次事件中看到了令人不安的情形,意識到了北平軍在自我監督這方麵做得還非常不夠,絕對有必要進行一次大的整頓,以確保後方穩定,不會影響穿越團隊在開封城的工作順利展開。因此,借著何平被殺一案,委員會開始著手整治自家後院。
顯德九年陰曆九月初八,北平軍節度府宣布了對何平被殺一案相關人員的處理結果:
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副管事祁安、北平府刑房主事佟明賄賂同僚、挾私報複、指使他人謀害何平,依律斬首示眾;
西山第三煤礦苦役營井下監工劉永福、劉永祿兄弟二人受祁安指使,製造礦坑塌方事故,直接造成何平死亡,依律斬首示眾;
北平府吏房、刑房部分典吏、西山第三煤礦礦監、苦役營管事、副管事、監工、情報部內務司及北平站相關監管探員等二十餘人,收受賄賂、失職瀆職、徇私枉法、欺上瞞下,對何平之死皆負有一定責任,依律對這一幹人等按照其罪責大小,分別給予罰俸、撤職、革職、監禁、流放等處罰。
何平之死,令包括其自己在內的二十餘近三十人被斬、被流、被關、被撤、被罰,這恐怕是當初祁安和佟明策劃此事時絕對沒有想到的。而且,雖然何平被殺一案隨著相關處罰結果的出爐而暫時告一段落,可由此事引發的一係列整改卻剛剛開始。
顯德九年陰曆九月初十,北平軍節度府發布鈞令,要求所轄各府、州、縣所有文武官員務必要從何平被殺一案中汲取教訓,絕不可步祁安、佟明後塵,做那不法之事。一旦發現有人違法亂紀,必定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哪怕他功勳卓著、哪怕他身份高貴。而在由委員會發給所有穿越團隊成員的相關決議中也特別強調,所有穿越團隊成員亦需要嚴格遵守北平軍節度府的這道鈞令。如有違反,同樣會受到委員會、委員會擴大會議或者全體大會的嚴厲處罰,絕無豁免特權。
顯德九年陰曆九月十二,委員會宣布成立紀檢部。由王崤峻兼任主管,張曉菲兼任副主管,並負責日常工作。來自穿越團隊後備力量培養班政務科、軍事科、情報科等相關科係的數十名剛剛完成學業的學員被分成了兩批。一批被任命為節度府查訪使(紀檢部巡視員),分配到北平軍轄下各府、各軍鎮,以及情報部轄下各府、州情報站。一方麵在各自所負責的區域內進行巡視、巡查,對各級官吏、將佐、各情報站負責人及探員進行監督。另一方麵也接收來自各方麵的舉報與揭發,並進行相應的初步核實和調查。其調查結果將直接遞交至張曉菲手中,而不會受到其他部門幹擾;另外一批則被任命為節度府查察使(紀檢部調查員),直接歸紀檢部統一調度,負責對查訪使提交的資料進行正式而全麵的調查。其調查結果將直接遞交至王崤峻手中,由節度府(委員會)據此做出相應處理。換句話說,這幾十名新畢業的後備力量培養班學員就是北平軍的監察禦史、就是穿越團隊的紀檢幹部。
至於各府、各軍鎮及情報部各州情報站以下部門,則由各府、各軍鎮、情報部各府、州情報站負責監督、調查、處理,並向其上一級領導機關進行匯報、備案,同時接受紀檢部的審查、複核。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