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收到委員會要他們速返的電報,曾誌林和楊新自然不會再在靈丘多耽擱,二人第二天便與吳鵬告別,率領人馬東行。不過,考慮到保護黃鐵礦運輸線的需要,曾、楊二人在離開前將騎兵團二營留給了吳鵬,以便駐守蔚州的程、吳二人能有一支機動力量使用——唐潮那邊雖然有兩個騎兵連,但一來兵力有限,光是維護雲州一地已然有些勉強,再要兼顧蔚州這邊隻怕會鞭長莫及;二來,雲州、蔚州相距二三百裏,真有什麽緊急的事情,就算騎兵速度快也會有“遠水難解近渴”之憂。當然,這樣的安排隻是曾、楊二人根據山後八州、特別是蔚州的實際情況臨時想到的變通之法,真正實施之前還是會向委員會進行請示,並經由委員會批準的。
雖說委員會原打算在開完這次會議,就一些重要問題作出決定後再對穿越團隊武裝現有的兵力部署進行新的安排,但考慮到蔚州這邊的實際需要,還是同意了曾、楊二人的這個申請,同意騎兵團二營暫時留駐蔚州。不過,與曾、楊二人的方案略有差別的是,委員會最終將二營拆成兩部分,主力兩個連駐蔚州治所靈仙,剩下的一個連駐靈丘。對此,曾、楊二人也沒有任何異議,畢竟從靈仙到靈丘遠比從大同到蔚州近得多,即便有些緊急軍情發生,也來得及增援。
曾、楊二人率軍離開靈丘後,經飛狐口、金陂關往“涼園”進發,於陰曆六月十七午後抵達“涼園”所在霞雲嶺。大軍自在霞雲嶺下選擇適當之處安營紮寨,而曾、楊二人則帶著親衛直奔嶺上的“涼園”。
進了“涼園”大門,二人顧不上迴到自己的住處看看家眷,便在下人的引領下來到“涼園”北區的議事堂軍事部分廳,與已經等在那裏的軍事部的兄弟們碰個麵,就即將召開的會議通個氣。
當曾、楊二人走進屬於軍事部的議事分廳時,裏麵已經坐了三個人。除了最早迴到“涼園”的徐紹安外,還有隻比他們早迴來一兩個時辰的錢遠山和穆特爾——單就成員數量來說,軍事部原本是僅次於科技部的大部門,隻不過由於其大部分成員現在都駐守在外,所以能迴來參加會議的兄弟才會這麽少。
此外,由於徐紹安與錢遠山之間一直不是很對付,而穆特爾作為小兄弟既不好為二人說和,又是一個不太會活躍氣氛的直性子,所以在曾、楊二人進來之前,屋子裏的三個人始終處於一種沉默狀態。這樣的氣氛明顯令性格直爽、且不太善言辭的穆特爾非常難受。可在兩位兄長麵前既不能表現出來,又不能還沒開始開會就提前離開,那感覺是相當的不爽。因此,當曾、楊二人進門時,穆特爾的第一反應不是上前見過兩位兄長,而是坐在那裏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也明顯的鬆馳了下來。
有了曾誌林和楊新的加入,議事堂軍事部議事分廳中的氣氛總算漸漸活躍了起來。在聽曾、楊二人大致說明了一下此番收複山後八州的情況後,徐、錢二人自然是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大加讚賞。隨後,徐紹安將一疊資料交到了曾、楊二人手中,說道:“這裏是這次會議的相關資料。包括咱們軍事部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幽雲之戰的作戰總結、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以及這次會議上將會討論的其他一係列議題。你們兩個人先看一下,如果有什麽意見或者建議的話就提出來,咱們大家一起討論。”
曾、楊二人接過資料仔細翻看,而徐紹安借著這個機會也接著說道:“這些資料之前已經派人送達了老十二、老二十四、老二十七,以及飛宇兄弟,並得到了他們的迴應和相關意見、建議。老二十九和老三十一那邊也已經派人去送,估計這會兒他們已經看到,很快就會有所迴應。”
曾、楊二人聽了一邊點頭,一邊繼續翻看著手中的資料。資料內容很豐富,曾、楊二人看了好一會兒才看完。
看完資料,二人深思半晌,曾誌林首先抬起頭,有些懷疑的說道:“其他內容兄弟我到是沒幹什麽意見,我隻是覺得資料最後說的那些咱們計劃向後周朝廷要的好處似乎有些狠了,以柴榮和他手下那批大臣的脾氣,恐怕未必會同意咱們的條件呀?”
楊新聞言也點點頭,讚同道:“我也有這種疑慮。那柴榮畢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有道明君,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強勢的皇帝。咱們這次向他要這麽高的價碼,以他的性格和脾氣秉性,隻怕不但不會同意咱們的要求,搞不好還會當場與咱們翻臉。”
“翻臉就翻臉,咱們還怕他不成。”穆特爾很不服氣的說道,“契丹二三十萬大軍都被咱們給幹掉了,搞定柴榮那七、八萬人更是不在話下。再者說,咱們兄弟和手下將士出生入死的為他把幽雲十六州給收了迴來,省了他和他的那些文臣武將多少麻煩,讓他後周朝廷少死了多少軍兵。向他要這麽點迴報,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楊新聽了擺擺手,說道:“為兄自然不是怕柴榮和他那七、八萬人馬,隻是為兄以為現階段與後周朝廷保持和平狀態對咱們是有利的。一方麵,契丹人雖然被咱們打得大敗虧輸,折損了大量的人馬,但其實力尚在,舉全國之力仍能夠集結起二三十萬軍隊。而且,那耶律璟雖然殘暴無昏庸,但其皇權依然比較穩固,其身邊依然還有一些忠心扶保他的大臣,契丹並未因為幽雲之戰的失利而分崩離析。如果咱們和後周朝廷有了出現嚴重對立,甚至是兵戎相見,那麽契丹人很可能會趁虛而入,在咱們背後捅上一刀。到時候,咱們腹背受敵,就算能夠支撐下來,也會遭受極大的損失,得不償失。這也是當初咱們允許柴榮繼續北近,並駐紮於幽州城下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麵,就算咱們憑借雄厚的實力成功抵擋住了後周與契丹人的兩麵夾攻,將二者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是將柴榮和耶律璟生擒活捉或者斬於陣前。可是,擊敗他們、消滅他們之後又該當如何。到時候,無論是後周還是契丹勢必會陷入一片混亂當中。咱們可以不會理會長城以北各遊牧民族這間為爭奪草原霸主而進行的廝殺,卻不能不理會中原大地上因此重燃戰火、不能不理會漢人百姓因為軍閥混戰而遭受荼毒。
至於說功勞,咱們收複了幽雲十六州可以稱得上是功勳著著、居功至偉,向後周朝廷要些官爵、講些條件原也沒什麽不對。可如果按照資料上所說,要向後周朝廷、向柴榮要幽雲節度使的封號,由咱們兄弟來管理幽雲十六州,並且對朝廷是聽調不聽宣,隻怕柴榮就很難同意了。因為如此一來,咱們兄弟實際上就等同於藩鎮割據,將幽雲十六州變成一個**王國,令朝廷無從插手、無法真正行使對這裏的管轄。那樣的話,對於柴榮和後周進行來說,又與契丹人占據幽雲十六州時有何差別呢?”
收到委員會要他們速返的電報,曾誌林和楊新自然不會再在靈丘多耽擱,二人第二天便與吳鵬告別,率領人馬東行。不過,考慮到保護黃鐵礦運輸線的需要,曾、楊二人在離開前將騎兵團二營留給了吳鵬,以便駐守蔚州的程、吳二人能有一支機動力量使用——唐潮那邊雖然有兩個騎兵連,但一來兵力有限,光是維護雲州一地已然有些勉強,再要兼顧蔚州這邊隻怕會鞭長莫及;二來,雲州、蔚州相距二三百裏,真有什麽緊急的事情,就算騎兵速度快也會有“遠水難解近渴”之憂。當然,這樣的安排隻是曾、楊二人根據山後八州、特別是蔚州的實際情況臨時想到的變通之法,真正實施之前還是會向委員會進行請示,並經由委員會批準的。
雖說委員會原打算在開完這次會議,就一些重要問題作出決定後再對穿越團隊武裝現有的兵力部署進行新的安排,但考慮到蔚州這邊的實際需要,還是同意了曾、楊二人的這個申請,同意騎兵團二營暫時留駐蔚州。不過,與曾、楊二人的方案略有差別的是,委員會最終將二營拆成兩部分,主力兩個連駐蔚州治所靈仙,剩下的一個連駐靈丘。對此,曾、楊二人也沒有任何異議,畢竟從靈仙到靈丘遠比從大同到蔚州近得多,即便有些緊急軍情發生,也來得及增援。
曾、楊二人率軍離開靈丘後,經飛狐口、金陂關往“涼園”進發,於陰曆六月十七午後抵達“涼園”所在霞雲嶺。大軍自在霞雲嶺下選擇適當之處安營紮寨,而曾、楊二人則帶著親衛直奔嶺上的“涼園”。
進了“涼園”大門,二人顧不上迴到自己的住處看看家眷,便在下人的引領下來到“涼園”北區的議事堂軍事部分廳,與已經等在那裏的軍事部的兄弟們碰個麵,就即將召開的會議通個氣。
當曾、楊二人走進屬於軍事部的議事分廳時,裏麵已經坐了三個人。除了最早迴到“涼園”的徐紹安外,還有隻比他們早迴來一兩個時辰的錢遠山和穆特爾——單就成員數量來說,軍事部原本是僅次於科技部的大部門,隻不過由於其大部分成員現在都駐守在外,所以能迴來參加會議的兄弟才會這麽少。
此外,由於徐紹安與錢遠山之間一直不是很對付,而穆特爾作為小兄弟既不好為二人說和,又是一個不太會活躍氣氛的直性子,所以在曾、楊二人進來之前,屋子裏的三個人始終處於一種沉默狀態。這樣的氣氛明顯令性格直爽、且不太善言辭的穆特爾非常難受。可在兩位兄長麵前既不能表現出來,又不能還沒開始開會就提前離開,那感覺是相當的不爽。因此,當曾、楊二人進門時,穆特爾的第一反應不是上前見過兩位兄長,而是坐在那裏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也明顯的鬆馳了下來。
有了曾誌林和楊新的加入,議事堂軍事部議事分廳中的氣氛總算漸漸活躍了起來。在聽曾、楊二人大致說明了一下此番收複山後八州的情況後,徐、錢二人自然是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大加讚賞。隨後,徐紹安將一疊資料交到了曾、楊二人手中,說道:“這裏是這次會議的相關資料。包括咱們軍事部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幽雲之戰的作戰總結、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以及這次會議上將會討論的其他一係列議題。你們兩個人先看一下,如果有什麽意見或者建議的話就提出來,咱們大家一起討論。”
曾、楊二人接過資料仔細翻看,而徐紹安借著這個機會也接著說道:“這些資料之前已經派人送達了老十二、老二十四、老二十七,以及飛宇兄弟,並得到了他們的迴應和相關意見、建議。老二十九和老三十一那邊也已經派人去送,估計這會兒他們已經看到,很快就會有所迴應。”
曾、楊二人聽了一邊點頭,一邊繼續翻看著手中的資料。資料內容很豐富,曾、楊二人看了好一會兒才看完。
看完資料,二人深思半晌,曾誌林首先抬起頭,有些懷疑的說道:“其他內容兄弟我到是沒幹什麽意見,我隻是覺得資料最後說的那些咱們計劃向後周朝廷要的好處似乎有些狠了,以柴榮和他手下那批大臣的脾氣,恐怕未必會同意咱們的條件呀?”
楊新聞言也點點頭,讚同道:“我也有這種疑慮。那柴榮畢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有道明君,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強勢的皇帝。咱們這次向他要這麽高的價碼,以他的性格和脾氣秉性,隻怕不但不會同意咱們的要求,搞不好還會當場與咱們翻臉。”
“翻臉就翻臉,咱們還怕他不成。”穆特爾很不服氣的說道,“契丹二三十萬大軍都被咱們給幹掉了,搞定柴榮那七、八萬人更是不在話下。再者說,咱們兄弟和手下將士出生入死的為他把幽雲十六州給收了迴來,省了他和他的那些文臣武將多少麻煩,讓他後周朝廷少死了多少軍兵。向他要這麽點迴報,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楊新聽了擺擺手,說道:“為兄自然不是怕柴榮和他那七、八萬人馬,隻是為兄以為現階段與後周朝廷保持和平狀態對咱們是有利的。一方麵,契丹人雖然被咱們打得大敗虧輸,折損了大量的人馬,但其實力尚在,舉全國之力仍能夠集結起二三十萬軍隊。而且,那耶律璟雖然殘暴無昏庸,但其皇權依然比較穩固,其身邊依然還有一些忠心扶保他的大臣,契丹並未因為幽雲之戰的失利而分崩離析。如果咱們和後周朝廷有了出現嚴重對立,甚至是兵戎相見,那麽契丹人很可能會趁虛而入,在咱們背後捅上一刀。到時候,咱們腹背受敵,就算能夠支撐下來,也會遭受極大的損失,得不償失。這也是當初咱們允許柴榮繼續北近,並駐紮於幽州城下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麵,就算咱們憑借雄厚的實力成功抵擋住了後周與契丹人的兩麵夾攻,將二者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是將柴榮和耶律璟生擒活捉或者斬於陣前。可是,擊敗他們、消滅他們之後又該當如何。到時候,無論是後周還是契丹勢必會陷入一片混亂當中。咱們可以不會理會長城以北各遊牧民族這間為爭奪草原霸主而進行的廝殺,卻不能不理會中原大地上因此重燃戰火、不能不理會漢人百姓因為軍閥混戰而遭受荼毒。
至於說功勞,咱們收複了幽雲十六州可以稱得上是功勳著著、居功至偉,向後周朝廷要些官爵、講些條件原也沒什麽不對。可如果按照資料上所說,要向後周朝廷、向柴榮要幽雲節度使的封號,由咱們兄弟來管理幽雲十六州,並且對朝廷是聽調不聽宣,隻怕柴榮就很難同意了。因為如此一來,咱們兄弟實際上就等同於藩鎮割據,將幽雲十六州變成一個**王國,令朝廷無從插手、無法真正行使對這裏的管轄。那樣的話,對於柴榮和後周進行來說,又與契丹人占據幽雲十六州時有何差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