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眾兄弟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決定無論朝廷對眾人的正式任命文書在春節之前能不能下達,“代表團”都會等到春節之後再離開開封城。大家初步敲定如果中間沒有什麽突發事件的話,“代表團”啟程時間定為正月初八,這樣兄弟們可以在開封城踏踏實實的過個年。


    啟程迴幽州的日子定好之後,王崤峻便讓魯悅架起電台,準備與“涼園”基地進行通話。時間不大,電台便正常聯通。王崤峻首先將“代表團”今日覲見柴榮的經過向電台那邊的李俊武做了通報,並向對方說明“代表團”預定的返迴日期。


    聽說“代表團”覲見柴榮的過程基本順利,己方已取得柴榮的認可,並且還給團隊所有成員都封了散官,李俊武心裏也很高興。他連忙向王崤峻等人表示祝賀,並感謝他們此次不辭辛勞為團隊向南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王崤峻等人自然是連連謙遜,表示這次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全體團隊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這些人不過是做了些份內之事。


    眾人你來我往的客套一番後,李俊武話鋒一轉,說道:“看來最近這兩天是咱們團隊的幸運日,你們在開封那邊取得了圓滿成功,我們在幽州這邊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大哥此話怎講,難道是科技部又有什麽技術新突破了不成?”王崤峻很好奇的問道。


    “這到不是”李俊武答道,“雖然科技部的所有兄弟都在加緊攻關,但你們離開之前的那幾項難題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我說的意外收獲指的不是科技方麵的,而是政治方麵的。”


    “政治方麵的?”王崤峻不解問道,“政治方麵能有什麽收獲,難不成咱們兄弟又結交了什麽高官?”


    “雖不中,亦不遠矣”李俊武難得說了句文言文,“咱們的收獲遠比結交新官員更有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春節之後用不了太長的時間,咱們就能接到遼國朝廷的任命書。唔……,讓我想想是什麽官來著……,噢,對了,好像是要封你做那個叫什麽朝議郎的,對,就是叫這個名,據說是個正六品的散官。咦?這個怎麽好像跟你剛才說的那個柴榮給你封的官是一樣的呀。”


    “正六品朝議郎?”聽到這個消息王崤峻有點被搞糊塗了,問道,“大哥您不是在開玩笑吧?好端端的,遼國皇帝為什麽要封我官兒呀?您不會是把兩邊的信息搞混了吧?”


    “沒有,沒有,絕對沒混”李俊武非常肯定的說道,“我記得清清楚楚,就是這個官職名稱。”


    聽李俊武如此肯定,王崤峻終於確定大哥並沒有和自己開玩笑,連忙問道:“大哥,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您給我好好說說?”


    “事情是這樣的”李俊武解釋道,“你還記得前幾天我跟你說的那個,蕭思溫派馮程去找老十,希望咱們再獻一盞大型玻璃宮燈給遼國皇帝的事嗎?”


    “我當然記得”王崤峻答道,“可這跟封官的事有什麽關係?”


    “關係太大了,這官就是從這燈上來的。”李俊武繼續解釋道,“雖然當初咱們的決定是可以再免費送留守府一盞燈,可老十這家夥覺得白送太便宜對方了,加之對方又是急於向主人獻媚邀功,在談這件事的時候便流露出了可以在其他方麵多給咱們一些好處的意思。於是老十就抓住機會,利用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跟馮程進行了一番討價還價,最終讓對方答應了咱們三個條件。”


    “哪三個條件?”王崤峻急忙問道。


    “第一,是把原來咱們鹽場和鐵場的成品要全部賣給南京鹽鐵司的約定,改成了八成賣給鹽鐵司,剩下的兩成可以在南京留守府管轄範圍之內,且經鹽鐵司認可的咱們自己的店鋪中進行零售。


    第二,就是我剛才說的封官的事。照馮程所說,蕭思溫這次在獻宮燈時,會向遼國皇帝說明咱們兄弟在其中的貢獻,請求遼國皇帝加封咱們兄弟若幹官職。按馮程給出的名單,除了給你求了個朝議郎外,給我、老七、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一等人都求了相應官職。具體是什麽官兒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大概都是七、八品有名無職的散官,應該比給你請的官要小點兒。”


    第三,就是允許咱們在南京留守府管轄範圍內隨意招納各地流民,為咱們種地、做工、當奴仆。這樣一來,咱們今後再招人手就方便多了。”


    李俊武把趙大偉從馮程,或者說是從蕭思溫那裏爭來的好處說了一遍,然後又補充道:“當然了,這麽多好處咱們也不能白得。除了那盞燈之外,老十還答應馮程再送他和留守府各一對小型玻璃宮燈。而且,那個馮程不知道從哪兒得到的消息,說咱們這些人善於打造兵器。所以他又提出要咱們利用自用的那兩成成品鐵料中的一半專門打造刀槍,屆時統軍司會照價收購。”


    “看來,蕭思溫這次為了討好遼國皇帝還真是夠下本的。別的不說,光是歸咱們自賣的那兩成食鹽,一年下來的話,掙得的利潤也差不多抵得上燈錢了,難道他自己就算不過來這個帳嗎?”謝天插嘴道。


    王崤峻搖了搖頭道:“他這麽精明的人怎麽可能算不過來這個帳,他自己肯定是知道食鹽的利潤有多大的。可問題是,一來他讓的是遼國朝廷的利,又不是他蕭思溫自己掏腰包,多點兒少點兒無所謂。讓朝廷之利,自己從中得到好處,他何樂而不為呢。二來他肯定沒想到咱們鹽場的生產能力遠高於這個時代常規鹽場的生產能力,而生產成本也比其他鹽場低不少。所以當他以常規鹽場為依據計算咱們可能的獲利時,自然會與咱們的實際收益有比較大的偏差。這隻能算是咱們揀了個便宜,不能算是他讓步過大。”


    “五哥說的沒錯”徐紹安插話道,“這隻能說是他蕭思溫低估了咱們的能力,而不能說他給了咱們多大的好處。不過,大哥,我有一點想不太明白,他蕭思溫是怎麽知道咱們會造兵器的?”


    “這個我也說不好,這件事老十曾經探過馮程的口風,但並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答複”李俊武說道,“我估計是咱們的人無意中泄露出去的,而且最有可能的就是負責運貨到幽州的押運隊的人。畢竟這些人都配有冷兵器,一般還都是非常精良的冷兵器。馮程乃是幽州城的‘地頭蛇’,被他發現端倪也很正常。


    不過,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既然他們願意花錢買,而咱們冷兵器的生產成本也比較低,賣給他們多賺些錢又何樂而不為呢?況且,咱們報給鹽鐵司的鐵料產量遠比實際產量小得多,做點冷兵器也不會影響其他產品的生產。”


    “隻是,咱們給遼**隊提供武器會不會引起周國這邊對咱們不滿呀?”曾誌林有些擔心道。


    張維信搖搖頭,說道:“我覺得應該不會。一則後周朝廷未必會知道這個消息,二則比起咱們向後周朝廷提供的熱兵器來說,些許刀槍一類的冷兵器對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也不會造成什麽影響。”


    “就算柴榮知道了又能怎麽樣,隻要咱們迴到了幽州,還怕他來找咱們麻煩不成”徐紹安不屑的說道。


    “話雖然是這麽說,可如果真因為這事和後周朝廷搞僵了關係,那咱們這次可就白來了”曾誌林接著說道,“十哥也真是的,這麽重要的談判怎麽也不跟咱們溝通一下就自己做主了。”


    “老二十六你誤會了,都怪我一時高興沒說明白”李俊武聽到曾誌林的抱怨後說道,“老十他並沒有擅自做主,相關內容他在與馮程談判之前都向我做過匯報,並且經由臨時委員會討論通過。”


    聽了李俊武的解釋,曾誌林才想起來臨時委員會這個茬兒,知道是自己想岔了。而且這會兒雙方已經達成了協議,再想反悔也不可能了。因此,他也就沒再繼續就這個問題糾纏下去。


    雖然曾誌林不再糾纏賣遼軍武器的事,但王崤峻還是寬慰他道:“老二十六的擔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我覺得,咱們在履行這個協議的時候,一定要做的小心一些。比如,咱們可以不親自出麵,而是找當地人負責打理有關與遼國官府進行武器買賣的事。或者利用其他諸如此類的方法,將風險降到最低。”


    眾人對王崤峻的建議紛紛表示同意,至於具體要如何操作,還要等“代表團”迴到幽州後再決定。談完了正事,眾兄弟又聊了些閑話便結束了這次通話。


    第二天一早,兄弟們去給太師父請過安並陪老神仙吃過早飯後,便迴到自己的住處閑聊。聊了沒多大會兒工夫,館驛的驛丞就來找他們,說是奉了朝廷之命,來請他們寫一份未到京的那些兄弟的名單,以便擬定相關的公文。


    對此,“代表團”眾兄弟自然予以配合,由寫字寫得最好的張維信執筆,將未到開封來的三十多人――包括所有兄弟的妻子――的名字都寫了出來,交給了驛丞。驛丞得了名單,又向眾人表示了一番祝賀後,便離開了“代表團”所住的小院。


    送走了驛丞,眾兄弟才返身迴到屋裏,就聽到院子門口傳來才離開不到一分鍾的驛丞的聲音。眾人不知道他為何去而複返,隻得再次打開了院門。這時大家才發現,與剛才獨自一個人來不同,這次在驛丞的身邊還跟著一個身材魁梧、方麵大耳的人,正是昨日在皇宮中與“代表團”有過一麵之緣的趙匡胤。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宋英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華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華閑人並收藏新宋英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