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人龍兩族沒能打起來,各方勢力雖大感失望,但卻沒有太多的小動作。


    事情鬧大了,各方勢力可以渾水摸魚,事情和平解決,各方勢力沒撈到好處,同時也沒有任何損失。


    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神農氏即將退位,不出意外的話,下一代天帝非神農氏莫屬,三清方麵也在催促義和退位。


    可義和不知道吃了什麽不該吃的藥,竟然一改往日擺爛之態,賴在天帝寶座上不走了,對三清的指示置若罔聞。


    享受夠了君臨洪荒的滋味,義和早該對天帝寶座失去了趣味,為什麽會突然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眷戀天帝權柄嗎?


    不見得!


    義和隻是想嚐試一下君臨洪荒的感覺,一了平生夙願,而且祂這個天帝就是三清推上去的,各方勢力對祂也多有陽奉陰違之舉,手裏沒有多少實權,何至於死抓著不放。


    其忽然間變得態度強硬,不願意退下天帝寶座,其中一定有隱情,隻是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三清指定神農氏為下一代天帝,當代天帝義和又霸占著天帝寶座不放,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神農氏正當春秋鼎盛之年,早早退隱火雲洞未免太可惜了,三清更不會容忍義和一直占據天帝寶座。


    而在洪荒這種實力為尊的世界,遇事不決,打一架就好了。


    某日,於三清的推動下,義和與神農氏決戰於不周山遺址,一戰定天帝之歸屬。


    這裏有必要提一下,當年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爭天帝,也是決戰於不周山遺址,最後雙雙同歸於盡,死得不明不白。


    焉知今日之義和不會步了青衣麻衣兩位大神的後塵!


    神農氏與義和爭天帝,各方勢力沒有一個看好神農氏的,認為神農氏即便有三清支持,亦毫無勝算。


    義和何許人也?


    成名於太古仙魔大戰時期,享有伏魔天尊威名的一代大神通者,其修為實力放在大神通者序列中或許遠不及心魔,羅喉等輩,卻也不是神農氏所能抗衡的。


    是,神農氏天資才情絕代無雙,比之當年的怪胎伏旻也絲毫不遜色,如今修為已臻至大羅金仙巔峰,但大羅金仙豈能與大神通者相提並論。


    越級而戰嗎?


    不可否認,在修為較低的時候,一些天縱奇才確實能夠越級而戰,以弱勝強,做到常人難以企及的彪悍戰績。


    不過修為到了大羅以上,想要越級而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畢竟能修行到大羅層次,誰的根基底蘊又會比誰差?


    關注著此次天帝之爭的所有人都不看好神農氏,認定了神農氏必輸無疑。


    看在初代人皇伏羲的麵子上,義和大概不會殺神農氏,然天帝寶座將與神農氏絕緣。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神農氏戰義和,不但沒輸,還奇跡般的贏了。


    起初,義和無比輕鬆的壓著神農氏打,本命靈寶伏魔傘未出,僅憑一雙手就壓得神農氏喘不過氣來,盡顯一代大神通者的從容強勢。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神農氏竟有如天助般戰力極速飆升,漸漸壓製義和,最後成功反殺義和,創造出大羅金仙逆斬大神通者的神話。


    一個大羅金仙戰勝了大神通者?


    怎麽看都覺得荒謬!


    前去觀戰的各方強者都不禁看呆了,極度難以置信,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會是真的。


    大羅金仙,於大神通者麵前也就比螻蟻稍微強點,大神通者一個眼神,足以秒殺一片大羅金仙,神農氏卻逆天戰勝了義和?


    這是曆史不可複刻的奇跡?


    還是另有隱情?


    一些人百思不得其解,也有一些看破了個中緣由的強者沉默以對,不敢到處聲張。


    義和終究是步了青衣麻衣兩位大神的後塵,以不明不白的方式死去,看破真相的諸多強者卻不敢亂說,害怕自己也死得不明不白。


    “義和,也算一代豪傑,可惜深陷局中,想不死也難啊!”


    古月天瀑邊上,一身雲紋錦衣,仿佛翩翩公子的李澈貓哭耗子式的歎息一聲。


    從祂的話語,結合祂以往的行事風格,不難猜出義和死得不明不白有祂一份功勞。


    準確來說,是李澈與三清聯合布局的結果。


    李澈要義和死,是因為義和擋了神農氏的路,在不涉及自身利益,且極為無聊的情況下,李澈想幫自己的老祖宗一把。


    三清要義和死,則是因為之前魔禍蔓延洪荒時,義和身為天帝卻選擇了擺爛,差點導致規則秩序動搖,令三清大為不滿。


    許是建立天帝,製動規則秩序,當了天庭太上皇的緣故,三清行事越發霸道,不容許任何人挑釁自身權威,所以便想給義和一點教訓。


    而這個教訓,就是黯然退出洪荒的大舞台。


    曾經為爭天帝反目成仇,最後同歸於盡的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便是如此。


    三清對青衣麻衣兩位大神的態度是我給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給你,伱不能搶,否則後果很嚴重。


    對義和則是我給了你想要的,你就要為我做事,不做事擺爛,就是你的錯,錯了就要接受懲罰。


    三清可能沒想過弄死義和,隻是想給義和一點教訓,畢竟義和當天帝期間也並無大錯,但李澈插手之後,事情就超出了三清的掌控。


    李澈先以心魔大道之力無聲無息影響義和的思維意誌,暫時性的蒙蔽了義和的頭腦,讓義和在短時間內失去理智,賴在天帝寶座上不退。


    後又在義和決戰神農氏時暗中給義和施加壓力,幹擾義和實力的正常發揮。


    為了捧神農氏上位,三清也同樣在暗中壓製義和,一名大羅無極九次極限的絕頂大神通者,三位淩駕於大神通者之上的聖人,義和哪裏扛得住,精力大部分都被牽製,一身戰力連三成都難以發揮出來。


    四尊實力遠超自己的強者於暗中試壓,戰力難以盡情發揮,最後無比憋屈的戰敗隕落,成就神農氏大羅逆伐大神通者的神話。


    可以說,義和的死不是祂太菜,也不是神農氏太逆天,而是李澈與三清不要臉了,聯合算計義和,義和想不死都不行。


    兇名赫赫的心魔,高高在上的三清,四大強者一起出手,別說是義和這麽個普通大神通者,即便是魔祖羅喉來了也扛不住。


    義和之死,非戰之罪,隻能怪祂自己倒黴,被幾個老六同時盯上了。


    這也是當時看破真相的強者不敢到處聲張的原因,涉及到心魔與三清,誰敢平白招惹因果。


    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後果往往比不識時務更嚴重,誰也不想如青衣,麻衣,義和一般不明不白,稀裏糊塗的就隕落了。


    (本章完)


    <b><\/b>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從魔祖傳人到古今第一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餓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餓禍並收藏洪荒:從魔祖傳人到古今第一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