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苑出了命案, 皇城司確實有暫時下令封園的權力, 但這裏頭不但牽涉到兩位皇子, 剩下的禮部官員, 就算是諸位新科進士也都不好得罪。所以捉拿人犯一事, 必須在段時間內盡管完成, 不然禁令一旦開解, 到時候魚遊大海,想要再找出兇手可就難了。
不管是程禦,還是王臻華, 都明白這個道理。
原本那白公公殺人後放心離開,是以為王臻華已死,現在王臻華沒死在湖裏, 恐怕幕後兇手該著急想要殺人滅口了。但程禦一直防著這招, 萬花樓守得跟鐵桶一樣,對方想要在重重包圍下, 讓目擊證人悄無聲息地死去, 可以說沒有一絲可能。那麽幕後兇手就隻剩一個選擇——棄車保帥。
為了不讓對方殺了白公公滅口, 王臻華隻能“昏迷”, 並且“很難熬過今晚”……
其實王臻華假死, 才更能讓對方安心。
但若要報假死,那事後還要牽扯到複活的後續安排。是如實稟報, 還是稱大夫誤診?後者牽連無辜,前者會帶來更大的麻煩。瓊林苑隸屬皇家, 在這兒瞞天過海, 關鍵是還真的把所有人瞞了過去,皇上豈能安心?可現在事態緊急,程禦就算想提前跟皇上打個招唿、打個申請,都做不到……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讓王臻華重傷到下一刻就要見閻王的程度……才不會使對方狗急跳牆。
這一晚王臻華朦朦朧朧睡了又醒,醒了又睡,一直睡不踏實,天將明時,門外一陣輕不可聞的聲響,讓王臻華驚醒過來,她悄悄眯開一條眼縫,屋中再無旁人,她才放心環顧屋子。
昨晚半夜時典素問被勸到隔壁間休息,屋裏隻剩下程禦一人守著。
王臻華抬眼往屏風望去,隱約能從屏風上的影子,看出來是程禦站在門口說話。片刻後,程禦轉過屏風,看到王臻華已經被驚醒,他拉了把椅子,在王臻華床前坐下。
“出了什麽事?”王臻華仰頭,看向程禦。對方眼神依舊沉穩,肩背依舊挺直,除了下巴上隱隱冒出來的青色胡茬,幾乎看不出來這個男人熬了一夜,守株待兔靜候兇手落網。
“又有人死了。”程禦聲音微沉,“看對方形貌,恐怕正是你所說的白公公。”
“怎麽會?”王臻華驚得坐了起來。
程禦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上,“是我低估他了。原以為瓊林苑各處戒嚴,如此局勢下他必會謹慎行事,尤其在你生死未明的局勢下,不值得犧牲一把用得順手的刀,但現在看來,此人殺伐決斷,而且囂張至極……”程禦慢慢眯起眼,輕聲笑道,“半點沒把皇城司看在眼裏。”
王臻華斂眉,微微退後了一點,“這麽說,咱們之前的計劃都廢了。”
“怎麽會?”程禦一挑眉毛,眼角眉梢邪氣逼人,“他殺的人越多,露的破綻也就越多。更何況皇城司辦案,證據齊全、條理清晰的時候最好,但就算證據不全,到了皇城司手裏……”
王臻華心頭一跳。
她跟程禦接觸的兩個案子,程禦一直按著正常查案的程序走,倒是讓她一時忘了,皇城司有直達聖聽的權力,隻要讓皇上動了疑心,哪怕證據不全,哪怕隻是一些流言蜚語,那人也逃不了罪責。
程禦顯然隻是跟她這個同盟交代一下,說完後他站起身,“所以你也不用再裝傷重不愈,皇上的旨意估計也快到了,屆時園子解封,你就直接迴家吧,你在這兒養傷畢竟不方便……”
安排完王臻華的事,程禦起腳準備走人。
王臻華想了想,還是叫住程禦,“大人留步。”
程禦停下腳步,迴頭看她。
王臻華垂下眉眼,輕聲道:“這兩人一個根基深厚,一個深得寵愛,不管幕後是哪個,都不是外人一兩句話,就輕易能動搖得了的。我知你所在職司地位特殊,但也正因此,你更要小心……”
程禦身上原本沉鬱嚇人的氣息仿佛散了一點,他緩緩笑道:“我知道,多謝。”
王臻華慢慢躺迴床上,輕輕唿氣,試圖緩解傷口的痛楚,但那疼痛如跗骨之蛆,揮之不去,隻好胡亂想些事情,也好轉移一下注意力。
其實雖然她幾次提起,都將太子和四皇子一齊列出,但心裏麵一直是四皇子嫌疑多些。
魯子由曾在白馬寺當外門弟子,而四皇子也頗信佛,汴梁城出名的寺廟都拜過,其中白馬寺香火最盛,四皇子去那兒的次數也最多。雖然無人能證明二人如何結交,但魯子由房舍中的折扇卻係四皇子手筆。這一點王臻華曾私下拜托人尋過四皇子筆墨,比對過後,確係出於一人之手。
至於魯子由是在四皇子的授意下,才進了太子府當臥底;還是先投入太子門下,後被四皇子發現價值這才重新聯係收買……這些並不重要,但四皇子和魯子由有交情,這一點才值得重視。
那本《齊術藥典》確係太子抄錄,但昨晚目睹之事,也證實那本出現在魯子由書房的書,目的確實是引誘王臻華懷疑太子。隻看白公公是何人門下,就知道這幕後兇手是誰了。
今日瓊林苑的內侍隻有三種,一是本就在瓊林苑幹活的,二是太子隨侍,三是四皇子隨侍。
昨晚那小太監顯然認識白公公,估計之前接頭密謀也是這二人。
但瓊林苑是皇家園林,雖然皇上八輩子也難來一次,但瓊林苑就在汴梁外城,可謂在天子眼皮子底下,這兒的規矩雖然比不上宮裏嚴明,但比之各省的行宮園林,那可森嚴出去不知道多少倍了。想要出苑,百八十年能有一次就不錯了,哪來的時間一次次地跟太子府上的人接頭密謀?
排除了瓊林苑的內侍,就隻剩下這兩位皇子親隨。
王臻華偏向白公公是四皇子的人,這也符合邏輯,四皇子買通太子身邊之人,栽贓嫁禍,離間太子的君臣關係……當然,太子也不是全無嫌疑,白公公也可能是太子的人,太子賊喊捉賊,折了兩個不重要的太監,宣稱是白公公是四皇子收買魯子由後的第二人……
王臻華揉了揉太陽穴,這陰謀套陰謀,誰都可能是幕後真兇,除非拿到真憑實據。
程禦所料不錯,半上午就有人來報,說瓊林苑已經解禁,諸位進士老爺可以自行離開。王臻華有典素問作陪,又有萬花閣的燕公公獻殷勤,得了一架馬車,被專程送迴王家。
這一晚把李氏和婧娘嚇得夠嗆,王臻華一夜未歸,全家人也都跟著一夜沒睡。
當王臻華臉色煞白、一身血氣被扶下馬車時,李氏好懸沒當場暈過去。王家忙成一鍋粥,典素問不欲留下添亂,雖然有滿心疑問,但也知道現在不是問話的時候,隻留了話來日拜訪,就告辭離開。
王臻華這邊養著傷,朝堂上卻是炸開了鍋。
瓊林宴上出了命案,這可是大大的打臉。不僅僅是皇上的臉麵被掃落在地,滿朝的文官九成都是科舉而來,可都在瓊林苑宴過飲,如今新科進士在瓊林宴上遇刺,這打擊麵可就大了。
當然,這事若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是不可以。
但現在明顯有人在暗地裏興風作浪,還不知要渾水摸魚做些什麽。王臻華身處風口浪尖,雖然就本心而言,她是巴不得將幕後之人捉拿歸案,但又實在不想被人當槍使,隻好借養傷之名,推了所有帖子,既不會客、也不宴飲,省得還要斟酌諸方拉攏,沒得頭疼死人。
其實這也不完全算是借口,她那傷勢也確實需要養養。
不過王臻華自穿越以來,各種傷口愈合奇快,所以外人隻當她丟了半條命,養三五個月都嫌少,可實際上她的傷口在半個月後就全部愈合,除了小腹上那兩道不太好看的刀疤,半點都看不出來她的身體在不久前受過那樣嚴重的致命傷。
可惜王臻華的清閑並沒有躲太久。
那名被白公公殺掉的小太監,被查明身份,是管著太子府上書房的,事後從他房間裏查抄出來一百多兩銀子,可是依著他的月錢,就算不吃不喝攢十年都攢不了這麽多,顯然是有人賄賂的。
而那白公公的身份也查了出來,他是四皇子府上的管車馬的管事,因四皇子經常出門交際,這項差事頗多油水,白公公能得這門差事,顯然頗受重用。他曾被看到與那被殺得小太監私下見麵,兩人偷偷摸摸的,接頭時一向背人耳目。而汴梁府庫房被縱火一案中,被拿下的幾名小吏,也指認是白公公給錢收買,讓其在某一日放火,燒掉證據……
這些線索明明都指向了四皇子,但白公公一死,再無人能明確指證……
今日一早,江炳成就早早上門拜訪,並且帶來一個好消息,“魯家父母都被尋迴來了!皇城司倒是一向嘴緊,直到人拿迴汴梁,才鬆口跟我們大人說了。”
王臻華忙問道:“可從魯家父母口中撬出話來?”
江炳成不見外地給自己倒了杯茶,“那倒沒有。魯子由此人對父母雖然敬重,但從來不對父母說心事,但凡有事都自己扛著,所以魯子由所作之事,這二老宣稱一概不知。”
王臻華聽了不由挑眉,“此話有幾分屬實?”
江炳成聳了聳肩,“這兩人看著倒是像老實巴交的,不過有幾成真假嘛,不動刑怕是誰都看不出來。魯家父母的證詞暫且不論,他二人帶迴來的行李裏頭,倒是有幾樣東西有些用處。”
王臻華擰眉想了想,“總不會是魯子由留下來的,跟幕後兇手通的信件吧?”
江炳成拊掌笑道:“雖不近,亦不遠矣。”
王臻華眼前一亮,“是魯子由的折扇?”
江炳成不由點頭,兩人相視一笑,這樁案子牽連甚廣,可總算有了眉目了。江炳成笑罷,又低聲叮嚀道:“這幾日整理證據,過不了幾天就要三司並審這樁案子了,屆時你……”
江炳成話沒說完,外麵就有下人來報,“官人,外麵有人來訪。”
王臻華問道:“來者何人?”
那下人道:“迴稟官人,是程大人來訪。”
一聽來者姓程,江炳成條件發射地皺起一張俊臉。他搖搖頭,心道不會那麽倒黴吧,天底下姓程的人那麽多……但事情顯然不以他的意誌為轉移,來的人還真是皇城司程禦。
明明外頭春光明媚,但程禦一進來,卻像是帶進來一股寒氣,讓整間屋子都瞬間降了好幾度。
王臻華正心中奇怪,程禦因何事到訪,正欲掀開被子,下地迎上去詢問,卻見程禦輕不可見地搖了搖頭,王臻華霎時頓住,重又靠迴在榻上,隻見門簾再次被掀起,兩個麵白無須的內侍走進房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程禦這才輕輕一點下巴,王臻華作勢要下床,手扶在榻上,一副不勝體弱的樣子。
一旁的江炳成反應也快,忙上前讓王臻華搭上他的肩膀,王臻華這才兩股戰戰,滿腦門虛汗地下了榻,顫巍巍站在床前,“拜見程大人,禮數不周,還望大人海涵。”
程禦不在意地點了點頭,“奉皇上口諭,宣王臻華入宮覲見。”
王臻華先是一怔,被江炳成悄悄掐了胳膊一把,才反應過來,忙一副吃力的樣子跪下領旨謝恩。
及至此時,王臻華才明白程禦身後跟著的這兩個內侍,是為何而來的了。王臻華被江炳成扶起來後,又道:“請大人稍等片刻,容我更衣正衣冠。”
程禦隻一臉不耐催促道:“快點。”
江炳成留下來陪客,王臻華招手讓冬草扶著,迴了內室更衣。冬草手腳麻利,王臻華隻管伸開手臂當衣架子,順便思考皇上為何召見她。
王臻華想來想去,能牽扯上她的,近日也就魯家父母迴汴梁一事,算得上一件大事了。
按說有三司會審,此案就算沒有王臻華從旁作證,也能水落石出了,可皇上卻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召見王臻華,總不會是……王臻華心中微沉。
很快一行人坐上去皇宮的馬車,王臻華原還想著,程禦一向騎馬,待會兒連消息都打聽不了,沒想到她剛在馬車上坐下,才一轉身,就看到程禦也跟了進來,不由眼前一亮。
兩名內侍在外麵駕馬車,程禦比個噤聲的手勢,從桌下小櫃裏取出一套茶具,裏麵茶水微燙。
王臻華明白了程禦的意思,準備接過來倒兩杯茶,被程禦讓開。
程禦無奈搖頭,他做了個口型,提醒道:“你是病人。”
王臻華看了看馬車的車廂門,雖然不信宮裏的內侍會沒規矩到隨意闖門,但有備無患確實應當,她隻好摸了摸鼻子,做了個請的手勢,騰開地方,讓程禦代勞倒茶。
程禦倒上茶,一口都不喝,直接食指蘸了茶水,在桌麵寫道:“皇上意圖包庇四皇子。”
王臻華揉了揉眉心,蘸水寫道:“毫不意外。”
她想了想,又寫道:“不過,皇上在這個節骨眼叫來我,是指望我能讓四皇子翻盤?”
程禦換了塊地方,再次寫道:“白馬寺的折扇,隻要你證明並非四皇子的字跡即可。”
王臻華寫道:“那魯家父母帶迴來的折扇中,是否確定有四皇子題的字?”
程禦沒有再寫,點了點頭,取來一塊抹布,擦掉桌上的水跡。
王臻華手搭在桌緣上,沉吟起來。
白馬寺的那幾把舊折扇原本隻能作為旁證,但在幕後之人千方百計燒掉它們之後,也正說明這確實是贈給魯子由的。如果有她作證,證明折扇上的字跡並非四皇子的,也就洗脫了四皇子的罪名。
江炳成之前提到過,魯家父母帶迴來起碼有一大箱折扇。四皇子就算再投其所好,私下拉攏,也不可能親手給魯子由題那麽多折扇,那箱子裏的折扇恐怕徽記眾多,也因此四皇子才能泯然於眾人。
不過這種思路實在牽強。
首先,白馬寺的折扇已經被燒,哪有她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當證據依舊存在的道理?這也是當時在得知證據被毀之後,盡管王臻華之前見過,卻無法將比對結果作為證據呈堂證供的原因。
其次,就算魯家父母帶迴來的箱子裏折扇眾多,來源各不相同,但按照製作者仍存活於世、家在汴梁周圍、與龐家有恩怨、與白公公有交集……這麽一係列條件盤查縮減下來,最後剩下的一個就是真兇。這也是江炳成之前提到的,近來幾日會細細整理分析證據,才好升堂斷案。
恐怕皇上也是著急了,知道四皇子必是最後的人選,所以才出了這麽個掩耳盜鈴的點子……
王臻華有些茫然地靠在馬車壁上,有皇上包庇,那師父的死,她的傷,就這麽不了了之了嗎?
程禦撫慰地拍了拍王臻華的肩膀,寫道:“別跟皇上作對,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四皇子畢竟被皇上寵愛了十幾年,一朝一夕就想把他扳倒,談何容易?”
王臻華深深閉上眼,將胸膛中的不平之意強自按捺下去,寫道:“我明白。”
馬車在宮門前停了下來,守門的侍衛驗過腰牌之後,馬車駛了進去,又過一道門時,外麵的內侍輕輕敲了敲門,“程大人,該換轎子了。”
程禦轉頭看了王臻華一眼,率先下了馬車,順手把王臻華扶了下來。
馬車前麵停著一頂轎子,式樣極普通,這是一頂青頂小轎,前後各有一名壯實的內侍抗轎。王臻華看了一眼,順從地坐了進去,心中盤算起來。
雖然皇宮隻上次去過講武堂考過一次殿試,但宮中行走的規矩,王臻華之前也特地打聽過。宮裏的規矩,不管你是多大的官,過了二門,亦即昭武門,武官下馬,文官下轎,除非皇上特別恩賞。
現如今王臻華一個小小進士能得如此殊榮,這簡直是無上榮寵!
轎子被平穩地抬了起來,王臻華唇邊露出一抹冷笑。不管皇上是出於將要包庇幕後兇手的愧疚,還是出於安撫龐門一係所受到損失而做的權衡,她一定會好好利用這一點,才不枉所負良多。
過了不久,轎子停了下來,轎簾被從外掀起,“王官人請。”
王臻華在內侍的摻扶下,出了轎子,麵前是一道門,穿門而入,正麵坐北朝南的正殿是垂拱殿,不過內侍並未引著王臻華進入正殿,而是西側的偏殿。
內侍通報之後,王臻華並未等太久,就被引了進去。
進門時,王臻華隻悄悄掃了一眼,這是一間書房,擺設得並不豪華奢侈,但端正大氣。皇上正在幾案後寫什麽字,或者作什麽畫,聚精會神,一副超然物外的樣子。
這種情況下,王臻華也不敢出言打擾。剛才內侍明明通秉過了,若非皇上同意,哪個有膽子把王臻華引進來?這顯然是個下馬威,可就算她知道,這會兒也隻能低頭跪下去,等皇上忙完……
王臻華心中自嘲一笑,隻當是進廟拜佛了。
雖然屋子裏暖融融的,但這大理石地板冰涼沁人,隻一會兒功夫,就覺得膝蓋骨有一陣陣寒意侵了進來,也是她倒黴,昨兒個剛來大姨媽,原本窩了一早上姨媽疼輕了一點,但這下麵寒氣一入骨,小腹立馬跟著炸了營,月事的小腹墜痛倒還好說,連已經愈合的傷口也好像隱隱疼了起來。
這下子王臻華不用裝,也是一臉煞白、嘴唇烏青,倒是正合了她的傷情。
良久,皇上才意猶未盡地放下筆,正欲尋人賞鑒,抬頭才看見王臻華,“愛卿來了?快平身。”皇上招了招手,他身後侍立的太監張保忙趨步上前,扶起王臻華。
“謝陛下。”王臻華雖然不欲麻煩別人,但跪了半天,膝蓋酸麻又痛,更別提小腹一直花式疼得人想造反,全身的力氣都流失差不多了,這會兒哪容得她逞強,隻好借張保的力,勉強站了起來。
皇上在上前看得真切,這王臻華看起來確實一副重傷未愈的樣子,臉色蒼白,身形消瘦,仿佛隻剩下一副骨架子,上麵空蕩蕩架著一件袍子。剛才張保扶王臻華的時候,險些沒吃住力,被一下子按倒。
待王臻華站穩了,張保才退了迴去。
皇上此刻穿著常服,一身藏青色的長袍,從光下能隱隱看出五爪金龍的暗紋,他笑容和煦,一副看後生晚輩的樣子,親和力十足地看向王臻華,就像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世交家的長輩老人。
不過,王臻華心中可絲毫不敢有輕忽慢待,在這個一言掌生死,皇權大於天的時代,她可不會缺心眼,真把眼前這位當慈祥隨和的鄰家老人。
皇上親切道:“王臻華,朕記得你的殿試卷子,一手館閣體很漂亮,立意也新,實在不可多得。若非你年紀太小,朕怕你一朝少年得誌,止步不前,浪費了滿身才華,才打壓一二……”
對這種漂亮話,王臻華隻當聽過就算,當然麵上少不了一派恭敬謙順。
皇上又道:“朕看你小小年紀,就寫得這樣一手館閣體,想來於字上還有點道行。”皇上摸了摸胡須,招手示意王臻華上前,“來來,正好給朕看看,今日這字如何?”
王臻華迴了聲是,心知多半要進入正題了,按捺下心神,款步上前。
其實王臻華兩輩子加起來練了不短時間的字,但她的字跟真正這一行的人相比,還是少了些東西,那是一種獨屬於個人字體的神韻或風骨。顯然她是個很好的模仿者,而不是一個開創者。
撇開皇帝的身份不談,皇帝的字也確實比王臻華高出好幾倍。
王臻華才看第一眼,心中就鬆了一口氣。雖然就算是一堆狗爬字,她也能麵不改色把它誇到天上去,不過能不違心撒謊,還能順便觀摩一下高手的筆跡,到底能讓自個兒心情暢快點。
有了這幅字做媒介,君臣談起習字的心得來,倒是十分相得益彰。
不過,這看似和樂的氣氛隻是熱場,皇上含笑問道:“愛卿於習字一道還有些自己的門道,不知在鑒別字跡上,也是否同樣擅長?”
不管是程禦,還是王臻華, 都明白這個道理。
原本那白公公殺人後放心離開,是以為王臻華已死,現在王臻華沒死在湖裏, 恐怕幕後兇手該著急想要殺人滅口了。但程禦一直防著這招, 萬花樓守得跟鐵桶一樣,對方想要在重重包圍下, 讓目擊證人悄無聲息地死去, 可以說沒有一絲可能。那麽幕後兇手就隻剩一個選擇——棄車保帥。
為了不讓對方殺了白公公滅口, 王臻華隻能“昏迷”, 並且“很難熬過今晚”……
其實王臻華假死, 才更能讓對方安心。
但若要報假死,那事後還要牽扯到複活的後續安排。是如實稟報, 還是稱大夫誤診?後者牽連無辜,前者會帶來更大的麻煩。瓊林苑隸屬皇家, 在這兒瞞天過海, 關鍵是還真的把所有人瞞了過去,皇上豈能安心?可現在事態緊急,程禦就算想提前跟皇上打個招唿、打個申請,都做不到……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讓王臻華重傷到下一刻就要見閻王的程度……才不會使對方狗急跳牆。
這一晚王臻華朦朦朧朧睡了又醒,醒了又睡,一直睡不踏實,天將明時,門外一陣輕不可聞的聲響,讓王臻華驚醒過來,她悄悄眯開一條眼縫,屋中再無旁人,她才放心環顧屋子。
昨晚半夜時典素問被勸到隔壁間休息,屋裏隻剩下程禦一人守著。
王臻華抬眼往屏風望去,隱約能從屏風上的影子,看出來是程禦站在門口說話。片刻後,程禦轉過屏風,看到王臻華已經被驚醒,他拉了把椅子,在王臻華床前坐下。
“出了什麽事?”王臻華仰頭,看向程禦。對方眼神依舊沉穩,肩背依舊挺直,除了下巴上隱隱冒出來的青色胡茬,幾乎看不出來這個男人熬了一夜,守株待兔靜候兇手落網。
“又有人死了。”程禦聲音微沉,“看對方形貌,恐怕正是你所說的白公公。”
“怎麽會?”王臻華驚得坐了起來。
程禦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上,“是我低估他了。原以為瓊林苑各處戒嚴,如此局勢下他必會謹慎行事,尤其在你生死未明的局勢下,不值得犧牲一把用得順手的刀,但現在看來,此人殺伐決斷,而且囂張至極……”程禦慢慢眯起眼,輕聲笑道,“半點沒把皇城司看在眼裏。”
王臻華斂眉,微微退後了一點,“這麽說,咱們之前的計劃都廢了。”
“怎麽會?”程禦一挑眉毛,眼角眉梢邪氣逼人,“他殺的人越多,露的破綻也就越多。更何況皇城司辦案,證據齊全、條理清晰的時候最好,但就算證據不全,到了皇城司手裏……”
王臻華心頭一跳。
她跟程禦接觸的兩個案子,程禦一直按著正常查案的程序走,倒是讓她一時忘了,皇城司有直達聖聽的權力,隻要讓皇上動了疑心,哪怕證據不全,哪怕隻是一些流言蜚語,那人也逃不了罪責。
程禦顯然隻是跟她這個同盟交代一下,說完後他站起身,“所以你也不用再裝傷重不愈,皇上的旨意估計也快到了,屆時園子解封,你就直接迴家吧,你在這兒養傷畢竟不方便……”
安排完王臻華的事,程禦起腳準備走人。
王臻華想了想,還是叫住程禦,“大人留步。”
程禦停下腳步,迴頭看她。
王臻華垂下眉眼,輕聲道:“這兩人一個根基深厚,一個深得寵愛,不管幕後是哪個,都不是外人一兩句話,就輕易能動搖得了的。我知你所在職司地位特殊,但也正因此,你更要小心……”
程禦身上原本沉鬱嚇人的氣息仿佛散了一點,他緩緩笑道:“我知道,多謝。”
王臻華慢慢躺迴床上,輕輕唿氣,試圖緩解傷口的痛楚,但那疼痛如跗骨之蛆,揮之不去,隻好胡亂想些事情,也好轉移一下注意力。
其實雖然她幾次提起,都將太子和四皇子一齊列出,但心裏麵一直是四皇子嫌疑多些。
魯子由曾在白馬寺當外門弟子,而四皇子也頗信佛,汴梁城出名的寺廟都拜過,其中白馬寺香火最盛,四皇子去那兒的次數也最多。雖然無人能證明二人如何結交,但魯子由房舍中的折扇卻係四皇子手筆。這一點王臻華曾私下拜托人尋過四皇子筆墨,比對過後,確係出於一人之手。
至於魯子由是在四皇子的授意下,才進了太子府當臥底;還是先投入太子門下,後被四皇子發現價值這才重新聯係收買……這些並不重要,但四皇子和魯子由有交情,這一點才值得重視。
那本《齊術藥典》確係太子抄錄,但昨晚目睹之事,也證實那本出現在魯子由書房的書,目的確實是引誘王臻華懷疑太子。隻看白公公是何人門下,就知道這幕後兇手是誰了。
今日瓊林苑的內侍隻有三種,一是本就在瓊林苑幹活的,二是太子隨侍,三是四皇子隨侍。
昨晚那小太監顯然認識白公公,估計之前接頭密謀也是這二人。
但瓊林苑是皇家園林,雖然皇上八輩子也難來一次,但瓊林苑就在汴梁外城,可謂在天子眼皮子底下,這兒的規矩雖然比不上宮裏嚴明,但比之各省的行宮園林,那可森嚴出去不知道多少倍了。想要出苑,百八十年能有一次就不錯了,哪來的時間一次次地跟太子府上的人接頭密謀?
排除了瓊林苑的內侍,就隻剩下這兩位皇子親隨。
王臻華偏向白公公是四皇子的人,這也符合邏輯,四皇子買通太子身邊之人,栽贓嫁禍,離間太子的君臣關係……當然,太子也不是全無嫌疑,白公公也可能是太子的人,太子賊喊捉賊,折了兩個不重要的太監,宣稱是白公公是四皇子收買魯子由後的第二人……
王臻華揉了揉太陽穴,這陰謀套陰謀,誰都可能是幕後真兇,除非拿到真憑實據。
程禦所料不錯,半上午就有人來報,說瓊林苑已經解禁,諸位進士老爺可以自行離開。王臻華有典素問作陪,又有萬花閣的燕公公獻殷勤,得了一架馬車,被專程送迴王家。
這一晚把李氏和婧娘嚇得夠嗆,王臻華一夜未歸,全家人也都跟著一夜沒睡。
當王臻華臉色煞白、一身血氣被扶下馬車時,李氏好懸沒當場暈過去。王家忙成一鍋粥,典素問不欲留下添亂,雖然有滿心疑問,但也知道現在不是問話的時候,隻留了話來日拜訪,就告辭離開。
王臻華這邊養著傷,朝堂上卻是炸開了鍋。
瓊林宴上出了命案,這可是大大的打臉。不僅僅是皇上的臉麵被掃落在地,滿朝的文官九成都是科舉而來,可都在瓊林苑宴過飲,如今新科進士在瓊林宴上遇刺,這打擊麵可就大了。
當然,這事若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是不可以。
但現在明顯有人在暗地裏興風作浪,還不知要渾水摸魚做些什麽。王臻華身處風口浪尖,雖然就本心而言,她是巴不得將幕後之人捉拿歸案,但又實在不想被人當槍使,隻好借養傷之名,推了所有帖子,既不會客、也不宴飲,省得還要斟酌諸方拉攏,沒得頭疼死人。
其實這也不完全算是借口,她那傷勢也確實需要養養。
不過王臻華自穿越以來,各種傷口愈合奇快,所以外人隻當她丟了半條命,養三五個月都嫌少,可實際上她的傷口在半個月後就全部愈合,除了小腹上那兩道不太好看的刀疤,半點都看不出來她的身體在不久前受過那樣嚴重的致命傷。
可惜王臻華的清閑並沒有躲太久。
那名被白公公殺掉的小太監,被查明身份,是管著太子府上書房的,事後從他房間裏查抄出來一百多兩銀子,可是依著他的月錢,就算不吃不喝攢十年都攢不了這麽多,顯然是有人賄賂的。
而那白公公的身份也查了出來,他是四皇子府上的管車馬的管事,因四皇子經常出門交際,這項差事頗多油水,白公公能得這門差事,顯然頗受重用。他曾被看到與那被殺得小太監私下見麵,兩人偷偷摸摸的,接頭時一向背人耳目。而汴梁府庫房被縱火一案中,被拿下的幾名小吏,也指認是白公公給錢收買,讓其在某一日放火,燒掉證據……
這些線索明明都指向了四皇子,但白公公一死,再無人能明確指證……
今日一早,江炳成就早早上門拜訪,並且帶來一個好消息,“魯家父母都被尋迴來了!皇城司倒是一向嘴緊,直到人拿迴汴梁,才鬆口跟我們大人說了。”
王臻華忙問道:“可從魯家父母口中撬出話來?”
江炳成不見外地給自己倒了杯茶,“那倒沒有。魯子由此人對父母雖然敬重,但從來不對父母說心事,但凡有事都自己扛著,所以魯子由所作之事,這二老宣稱一概不知。”
王臻華聽了不由挑眉,“此話有幾分屬實?”
江炳成聳了聳肩,“這兩人看著倒是像老實巴交的,不過有幾成真假嘛,不動刑怕是誰都看不出來。魯家父母的證詞暫且不論,他二人帶迴來的行李裏頭,倒是有幾樣東西有些用處。”
王臻華擰眉想了想,“總不會是魯子由留下來的,跟幕後兇手通的信件吧?”
江炳成拊掌笑道:“雖不近,亦不遠矣。”
王臻華眼前一亮,“是魯子由的折扇?”
江炳成不由點頭,兩人相視一笑,這樁案子牽連甚廣,可總算有了眉目了。江炳成笑罷,又低聲叮嚀道:“這幾日整理證據,過不了幾天就要三司並審這樁案子了,屆時你……”
江炳成話沒說完,外麵就有下人來報,“官人,外麵有人來訪。”
王臻華問道:“來者何人?”
那下人道:“迴稟官人,是程大人來訪。”
一聽來者姓程,江炳成條件發射地皺起一張俊臉。他搖搖頭,心道不會那麽倒黴吧,天底下姓程的人那麽多……但事情顯然不以他的意誌為轉移,來的人還真是皇城司程禦。
明明外頭春光明媚,但程禦一進來,卻像是帶進來一股寒氣,讓整間屋子都瞬間降了好幾度。
王臻華正心中奇怪,程禦因何事到訪,正欲掀開被子,下地迎上去詢問,卻見程禦輕不可見地搖了搖頭,王臻華霎時頓住,重又靠迴在榻上,隻見門簾再次被掀起,兩個麵白無須的內侍走進房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程禦這才輕輕一點下巴,王臻華作勢要下床,手扶在榻上,一副不勝體弱的樣子。
一旁的江炳成反應也快,忙上前讓王臻華搭上他的肩膀,王臻華這才兩股戰戰,滿腦門虛汗地下了榻,顫巍巍站在床前,“拜見程大人,禮數不周,還望大人海涵。”
程禦不在意地點了點頭,“奉皇上口諭,宣王臻華入宮覲見。”
王臻華先是一怔,被江炳成悄悄掐了胳膊一把,才反應過來,忙一副吃力的樣子跪下領旨謝恩。
及至此時,王臻華才明白程禦身後跟著的這兩個內侍,是為何而來的了。王臻華被江炳成扶起來後,又道:“請大人稍等片刻,容我更衣正衣冠。”
程禦隻一臉不耐催促道:“快點。”
江炳成留下來陪客,王臻華招手讓冬草扶著,迴了內室更衣。冬草手腳麻利,王臻華隻管伸開手臂當衣架子,順便思考皇上為何召見她。
王臻華想來想去,能牽扯上她的,近日也就魯家父母迴汴梁一事,算得上一件大事了。
按說有三司會審,此案就算沒有王臻華從旁作證,也能水落石出了,可皇上卻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召見王臻華,總不會是……王臻華心中微沉。
很快一行人坐上去皇宮的馬車,王臻華原還想著,程禦一向騎馬,待會兒連消息都打聽不了,沒想到她剛在馬車上坐下,才一轉身,就看到程禦也跟了進來,不由眼前一亮。
兩名內侍在外麵駕馬車,程禦比個噤聲的手勢,從桌下小櫃裏取出一套茶具,裏麵茶水微燙。
王臻華明白了程禦的意思,準備接過來倒兩杯茶,被程禦讓開。
程禦無奈搖頭,他做了個口型,提醒道:“你是病人。”
王臻華看了看馬車的車廂門,雖然不信宮裏的內侍會沒規矩到隨意闖門,但有備無患確實應當,她隻好摸了摸鼻子,做了個請的手勢,騰開地方,讓程禦代勞倒茶。
程禦倒上茶,一口都不喝,直接食指蘸了茶水,在桌麵寫道:“皇上意圖包庇四皇子。”
王臻華揉了揉眉心,蘸水寫道:“毫不意外。”
她想了想,又寫道:“不過,皇上在這個節骨眼叫來我,是指望我能讓四皇子翻盤?”
程禦換了塊地方,再次寫道:“白馬寺的折扇,隻要你證明並非四皇子的字跡即可。”
王臻華寫道:“那魯家父母帶迴來的折扇中,是否確定有四皇子題的字?”
程禦沒有再寫,點了點頭,取來一塊抹布,擦掉桌上的水跡。
王臻華手搭在桌緣上,沉吟起來。
白馬寺的那幾把舊折扇原本隻能作為旁證,但在幕後之人千方百計燒掉它們之後,也正說明這確實是贈給魯子由的。如果有她作證,證明折扇上的字跡並非四皇子的,也就洗脫了四皇子的罪名。
江炳成之前提到過,魯家父母帶迴來起碼有一大箱折扇。四皇子就算再投其所好,私下拉攏,也不可能親手給魯子由題那麽多折扇,那箱子裏的折扇恐怕徽記眾多,也因此四皇子才能泯然於眾人。
不過這種思路實在牽強。
首先,白馬寺的折扇已經被燒,哪有她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當證據依舊存在的道理?這也是當時在得知證據被毀之後,盡管王臻華之前見過,卻無法將比對結果作為證據呈堂證供的原因。
其次,就算魯家父母帶迴來的箱子裏折扇眾多,來源各不相同,但按照製作者仍存活於世、家在汴梁周圍、與龐家有恩怨、與白公公有交集……這麽一係列條件盤查縮減下來,最後剩下的一個就是真兇。這也是江炳成之前提到的,近來幾日會細細整理分析證據,才好升堂斷案。
恐怕皇上也是著急了,知道四皇子必是最後的人選,所以才出了這麽個掩耳盜鈴的點子……
王臻華有些茫然地靠在馬車壁上,有皇上包庇,那師父的死,她的傷,就這麽不了了之了嗎?
程禦撫慰地拍了拍王臻華的肩膀,寫道:“別跟皇上作對,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四皇子畢竟被皇上寵愛了十幾年,一朝一夕就想把他扳倒,談何容易?”
王臻華深深閉上眼,將胸膛中的不平之意強自按捺下去,寫道:“我明白。”
馬車在宮門前停了下來,守門的侍衛驗過腰牌之後,馬車駛了進去,又過一道門時,外麵的內侍輕輕敲了敲門,“程大人,該換轎子了。”
程禦轉頭看了王臻華一眼,率先下了馬車,順手把王臻華扶了下來。
馬車前麵停著一頂轎子,式樣極普通,這是一頂青頂小轎,前後各有一名壯實的內侍抗轎。王臻華看了一眼,順從地坐了進去,心中盤算起來。
雖然皇宮隻上次去過講武堂考過一次殿試,但宮中行走的規矩,王臻華之前也特地打聽過。宮裏的規矩,不管你是多大的官,過了二門,亦即昭武門,武官下馬,文官下轎,除非皇上特別恩賞。
現如今王臻華一個小小進士能得如此殊榮,這簡直是無上榮寵!
轎子被平穩地抬了起來,王臻華唇邊露出一抹冷笑。不管皇上是出於將要包庇幕後兇手的愧疚,還是出於安撫龐門一係所受到損失而做的權衡,她一定會好好利用這一點,才不枉所負良多。
過了不久,轎子停了下來,轎簾被從外掀起,“王官人請。”
王臻華在內侍的摻扶下,出了轎子,麵前是一道門,穿門而入,正麵坐北朝南的正殿是垂拱殿,不過內侍並未引著王臻華進入正殿,而是西側的偏殿。
內侍通報之後,王臻華並未等太久,就被引了進去。
進門時,王臻華隻悄悄掃了一眼,這是一間書房,擺設得並不豪華奢侈,但端正大氣。皇上正在幾案後寫什麽字,或者作什麽畫,聚精會神,一副超然物外的樣子。
這種情況下,王臻華也不敢出言打擾。剛才內侍明明通秉過了,若非皇上同意,哪個有膽子把王臻華引進來?這顯然是個下馬威,可就算她知道,這會兒也隻能低頭跪下去,等皇上忙完……
王臻華心中自嘲一笑,隻當是進廟拜佛了。
雖然屋子裏暖融融的,但這大理石地板冰涼沁人,隻一會兒功夫,就覺得膝蓋骨有一陣陣寒意侵了進來,也是她倒黴,昨兒個剛來大姨媽,原本窩了一早上姨媽疼輕了一點,但這下麵寒氣一入骨,小腹立馬跟著炸了營,月事的小腹墜痛倒還好說,連已經愈合的傷口也好像隱隱疼了起來。
這下子王臻華不用裝,也是一臉煞白、嘴唇烏青,倒是正合了她的傷情。
良久,皇上才意猶未盡地放下筆,正欲尋人賞鑒,抬頭才看見王臻華,“愛卿來了?快平身。”皇上招了招手,他身後侍立的太監張保忙趨步上前,扶起王臻華。
“謝陛下。”王臻華雖然不欲麻煩別人,但跪了半天,膝蓋酸麻又痛,更別提小腹一直花式疼得人想造反,全身的力氣都流失差不多了,這會兒哪容得她逞強,隻好借張保的力,勉強站了起來。
皇上在上前看得真切,這王臻華看起來確實一副重傷未愈的樣子,臉色蒼白,身形消瘦,仿佛隻剩下一副骨架子,上麵空蕩蕩架著一件袍子。剛才張保扶王臻華的時候,險些沒吃住力,被一下子按倒。
待王臻華站穩了,張保才退了迴去。
皇上此刻穿著常服,一身藏青色的長袍,從光下能隱隱看出五爪金龍的暗紋,他笑容和煦,一副看後生晚輩的樣子,親和力十足地看向王臻華,就像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世交家的長輩老人。
不過,王臻華心中可絲毫不敢有輕忽慢待,在這個一言掌生死,皇權大於天的時代,她可不會缺心眼,真把眼前這位當慈祥隨和的鄰家老人。
皇上親切道:“王臻華,朕記得你的殿試卷子,一手館閣體很漂亮,立意也新,實在不可多得。若非你年紀太小,朕怕你一朝少年得誌,止步不前,浪費了滿身才華,才打壓一二……”
對這種漂亮話,王臻華隻當聽過就算,當然麵上少不了一派恭敬謙順。
皇上又道:“朕看你小小年紀,就寫得這樣一手館閣體,想來於字上還有點道行。”皇上摸了摸胡須,招手示意王臻華上前,“來來,正好給朕看看,今日這字如何?”
王臻華迴了聲是,心知多半要進入正題了,按捺下心神,款步上前。
其實王臻華兩輩子加起來練了不短時間的字,但她的字跟真正這一行的人相比,還是少了些東西,那是一種獨屬於個人字體的神韻或風骨。顯然她是個很好的模仿者,而不是一個開創者。
撇開皇帝的身份不談,皇帝的字也確實比王臻華高出好幾倍。
王臻華才看第一眼,心中就鬆了一口氣。雖然就算是一堆狗爬字,她也能麵不改色把它誇到天上去,不過能不違心撒謊,還能順便觀摩一下高手的筆跡,到底能讓自個兒心情暢快點。
有了這幅字做媒介,君臣談起習字的心得來,倒是十分相得益彰。
不過,這看似和樂的氣氛隻是熱場,皇上含笑問道:“愛卿於習字一道還有些自己的門道,不知在鑒別字跡上,也是否同樣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