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碧朗無雲,徐徐暖風微醺,小院中青鬆下,已經陳設好了檀木桌案,上麵擺著青銅小香鼎,鼎裏焚著淡淡鬆香。又擺設了杯盤茶壺等物,盤內盛著六樣拜師的束脩禮。
鍾衡一身月白長衫,正襟而立,舉著白瓷茶杯朝著東方遙拜,三拜畢,他讓出道來,顧清平亦舉杯遙拜東方。
他說:“我師隱世於東方長白山中,輕易不下山,如今以茶遙拜,略表敬意。”
顧清平三拜畢,鍾衡拂袖,對著桌案再拜,顧清平亦如是。
他又說:“入我門中,不講虛禮,不拜先人,隻拜自身。隻求所學濟世,無愧於心。”
最後,璿璣先生坐在椅上,江流抱琴隨侍,顧清平撩衣下跪,三叩首,鄭重舉杯:“學生顧清平,拜見老師。”
璿璣先生含笑接過這杯拜師茶,抬手讓她起來:“拜師禮成,為師也沒有什麽好東西可以贈給你,這枚涼月鐲,是為師的師母所贈,如今交給你,願你如皓月,皎皎自生光。”
顧清平拜謝,鄭重接過,佩戴在腕上,涼月鐲通體雪白,白中透粉,其上微雕出一輪皓月,光下熠熠生輝。
江流上前一步行禮:“師姐。”
江流是璿璣先生的侍琴童子,未曾拜入先生門下,因此隻能叫她一聲師姐,即便是師姐,亦有些不妥,但璿璣先生和顧清平都不在意這些。
顧清平從隨身帶的荷包裏取出一個小如意銀裸子,遞給江流:“送給你的。”
江流雙手接下,複行一禮:“多謝師姐!”
顧清平微笑了一下,說道:“師父,皇後娘娘仰慕您的墨寶,我來之前曾令我求一副師父的墨寶。”
鍾衡點頭:“好,”他起身,從屋裏取出一個畫卷,又折了一枝鬆柏,一並遞給顧清平,“代為師向娘娘問安。明早記得來,先從讀書開始。”
顧清平雙手接過,行禮退下。
江流懷抱瑤琴,看著她離去的背影。
鍾衡扶著古鬆,對他說:“擺好琴,今日我要演奏一曲。”
江流反說:“先生今日已經彈了一個時辰,再彈就傷手了。何況春風料峭,豈能在院中久坐?先生病未好全,怎可以置身危樓。因此請恕江流無法從令。”
鍾衡笑意乍現,抬手輕輕彈了彈江流光潔的眉心:“你呀。”
江流不語,隻仰頭固執地看著他。
先生便揉了揉他的發,舉眉:“小江流這麽苦口婆心的勸先生,先生怎麽能不聽呢。隻是不彈琴,那小江流你便把先生的春茶拿出來,好好地給先生煮壺茶。今日先生高興。”
江流總算是點頭,隻是還抱著瑤琴不肯放手,生怕鍾衡趁自己不在偷偷地彈起來,鍾衡看見他的舉止,就猜出了他的想法。
對此,先生無奈的笑了笑,還是把心思從琴上收迴,專心地坐在椅子上等江流煮茶來。
青衣少年脊背挺拔,仿若茁壯成長的嘉木,隻待風吹雨送就可以長成參天樹木,他不由得想起初遇江流的場景。
那時候的璿璣先生也不過弱冠之年,剛離開師父首陽子,第一次踏入塵囂,就在河畔撿到了衣衫破爛的小童,那就是江流。
小童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方,過往一概忘記了,但他穿的衣衫布料華貴,是名門才配得上的布料,鍾衡猜測他可能是哪個世家的子弟,因此還在原地停留了數日,始終不見有人來尋。
無奈,他隻好給小童取名江流,寓意江中流兒,帶在身邊做個侍琴童子。這麽些年的相伴下來,江流反而不像個侍琴童子,而是他璿璣先生的得意門生,就是這門生很是婆婆媽媽。
……
春日陰晴總是不定,等顧清平迴到上陽宮時,春雨接替了春陽,緩緩飄落,桃夭叫來了軟轎,顧清平於是帶著璿璣先生的墨寶坐著轎子,去拜見程後。
鳳棲宮裏的桃花開得絢爛,陣陣香風被春雨浸透,滿地都是細碎的桃花瓣。
她行走在其中,就仿佛置身仙境。
程後病了,而且起不來身。
這大概是她懷胎時候掉進冷湖裏留下的病根,春潮帶來寒氣,程後體弱,支撐不住,就病倒了。
臨安在榻前置了椅子,顧清平道過謝坐下,程後躺在雲堆紗簾後,珠月姑姑把她攙起來,她靠著金絲枕頭,沒有掀起簾子,屋內一片藥香。
顧清平把那副墨寶呈上,並說:“這是先生的墨寶,清平特意要來,獻給娘娘。先生又說,問娘娘的安。”
程後咳了一陣,招手讓人把墨寶拿進簾去,臨安接過,給她展開,程後微不可察的點頭:“好。做得不錯。本宮沒有看錯人,你一向是個有本事的人。平兒,雖然你為母守孝孝心一片,但上陽宮終究偏僻了些,又少有人煙。本宮打算,給你另外指間宮室,在那裏守孝也是一樣的。你意下如何?”
顧清平心知自己沒有拒絕的餘地,於是低頭恭敬迴複:“娘娘的好意,兒臣豈敢不從。”
程後微笑起來,又咳了一陣,珠月給她拍著背,她喘了幾口氣:“鳳棲宮邊上的明和殿還空著,你就搬去那裏吧。好了。本宮累得很,你迴去吧。”
聽她這樣,顧清平不敢耽誤,於是說:“娘娘好生休息,兒臣過些時候再來看您。”
程後仰麵和目躺下,昏昏沉沉地欲睡不睡,珠月領了個藍衣的小侍女走進殿來,在榻前跪下:“娘娘,司香局有個小侍女,調的香很好,奴婢鬥膽薦她來,給娘娘調幾味安神香。”
藍衣侍女前行了幾步,叩首下拜:“奴婢月書琴,見過皇後娘娘。”
鍾衡一身月白長衫,正襟而立,舉著白瓷茶杯朝著東方遙拜,三拜畢,他讓出道來,顧清平亦舉杯遙拜東方。
他說:“我師隱世於東方長白山中,輕易不下山,如今以茶遙拜,略表敬意。”
顧清平三拜畢,鍾衡拂袖,對著桌案再拜,顧清平亦如是。
他又說:“入我門中,不講虛禮,不拜先人,隻拜自身。隻求所學濟世,無愧於心。”
最後,璿璣先生坐在椅上,江流抱琴隨侍,顧清平撩衣下跪,三叩首,鄭重舉杯:“學生顧清平,拜見老師。”
璿璣先生含笑接過這杯拜師茶,抬手讓她起來:“拜師禮成,為師也沒有什麽好東西可以贈給你,這枚涼月鐲,是為師的師母所贈,如今交給你,願你如皓月,皎皎自生光。”
顧清平拜謝,鄭重接過,佩戴在腕上,涼月鐲通體雪白,白中透粉,其上微雕出一輪皓月,光下熠熠生輝。
江流上前一步行禮:“師姐。”
江流是璿璣先生的侍琴童子,未曾拜入先生門下,因此隻能叫她一聲師姐,即便是師姐,亦有些不妥,但璿璣先生和顧清平都不在意這些。
顧清平從隨身帶的荷包裏取出一個小如意銀裸子,遞給江流:“送給你的。”
江流雙手接下,複行一禮:“多謝師姐!”
顧清平微笑了一下,說道:“師父,皇後娘娘仰慕您的墨寶,我來之前曾令我求一副師父的墨寶。”
鍾衡點頭:“好,”他起身,從屋裏取出一個畫卷,又折了一枝鬆柏,一並遞給顧清平,“代為師向娘娘問安。明早記得來,先從讀書開始。”
顧清平雙手接過,行禮退下。
江流懷抱瑤琴,看著她離去的背影。
鍾衡扶著古鬆,對他說:“擺好琴,今日我要演奏一曲。”
江流反說:“先生今日已經彈了一個時辰,再彈就傷手了。何況春風料峭,豈能在院中久坐?先生病未好全,怎可以置身危樓。因此請恕江流無法從令。”
鍾衡笑意乍現,抬手輕輕彈了彈江流光潔的眉心:“你呀。”
江流不語,隻仰頭固執地看著他。
先生便揉了揉他的發,舉眉:“小江流這麽苦口婆心的勸先生,先生怎麽能不聽呢。隻是不彈琴,那小江流你便把先生的春茶拿出來,好好地給先生煮壺茶。今日先生高興。”
江流總算是點頭,隻是還抱著瑤琴不肯放手,生怕鍾衡趁自己不在偷偷地彈起來,鍾衡看見他的舉止,就猜出了他的想法。
對此,先生無奈的笑了笑,還是把心思從琴上收迴,專心地坐在椅子上等江流煮茶來。
青衣少年脊背挺拔,仿若茁壯成長的嘉木,隻待風吹雨送就可以長成參天樹木,他不由得想起初遇江流的場景。
那時候的璿璣先生也不過弱冠之年,剛離開師父首陽子,第一次踏入塵囂,就在河畔撿到了衣衫破爛的小童,那就是江流。
小童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方,過往一概忘記了,但他穿的衣衫布料華貴,是名門才配得上的布料,鍾衡猜測他可能是哪個世家的子弟,因此還在原地停留了數日,始終不見有人來尋。
無奈,他隻好給小童取名江流,寓意江中流兒,帶在身邊做個侍琴童子。這麽些年的相伴下來,江流反而不像個侍琴童子,而是他璿璣先生的得意門生,就是這門生很是婆婆媽媽。
……
春日陰晴總是不定,等顧清平迴到上陽宮時,春雨接替了春陽,緩緩飄落,桃夭叫來了軟轎,顧清平於是帶著璿璣先生的墨寶坐著轎子,去拜見程後。
鳳棲宮裏的桃花開得絢爛,陣陣香風被春雨浸透,滿地都是細碎的桃花瓣。
她行走在其中,就仿佛置身仙境。
程後病了,而且起不來身。
這大概是她懷胎時候掉進冷湖裏留下的病根,春潮帶來寒氣,程後體弱,支撐不住,就病倒了。
臨安在榻前置了椅子,顧清平道過謝坐下,程後躺在雲堆紗簾後,珠月姑姑把她攙起來,她靠著金絲枕頭,沒有掀起簾子,屋內一片藥香。
顧清平把那副墨寶呈上,並說:“這是先生的墨寶,清平特意要來,獻給娘娘。先生又說,問娘娘的安。”
程後咳了一陣,招手讓人把墨寶拿進簾去,臨安接過,給她展開,程後微不可察的點頭:“好。做得不錯。本宮沒有看錯人,你一向是個有本事的人。平兒,雖然你為母守孝孝心一片,但上陽宮終究偏僻了些,又少有人煙。本宮打算,給你另外指間宮室,在那裏守孝也是一樣的。你意下如何?”
顧清平心知自己沒有拒絕的餘地,於是低頭恭敬迴複:“娘娘的好意,兒臣豈敢不從。”
程後微笑起來,又咳了一陣,珠月給她拍著背,她喘了幾口氣:“鳳棲宮邊上的明和殿還空著,你就搬去那裏吧。好了。本宮累得很,你迴去吧。”
聽她這樣,顧清平不敢耽誤,於是說:“娘娘好生休息,兒臣過些時候再來看您。”
程後仰麵和目躺下,昏昏沉沉地欲睡不睡,珠月領了個藍衣的小侍女走進殿來,在榻前跪下:“娘娘,司香局有個小侍女,調的香很好,奴婢鬥膽薦她來,給娘娘調幾味安神香。”
藍衣侍女前行了幾步,叩首下拜:“奴婢月書琴,見過皇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