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叔子何許人也,他生於名門望族,從小便有神童之名,三歲識千字,五歲熟讀四書五經,年僅八歲,便能著《生民論》,被當時的武皇選為太子伴讀,更是在年僅十三歲之際,破格進入朝堂之上,封文書隨侍,後來太子登基,他便被委以重任。
若僅是如此,他的名聲不會這樣大,他不光在朝為官,還體恤民生,他常常穿著破衣麻布,扮作尋常百姓的樣子深入民間,看到普通百姓大多連字都不認識,甚至在與人做生意之時,連斤兩都算不清楚。
懂些文墨的人便隨口糊弄那些不通文墨的百姓,少算些斤兩都算小事,有的甚至拿了一個假的字據,冒充朝廷文書,匡騙別人將畢生積蓄拿出來。
文叔子對這種情況深惡痛絕,所以向當時的武皇進言,在武朝各地開辦學堂,不收束脩,讓窮苦百姓也能讀書識字。
他親自製定學堂上的課目,刨除掉那些華而不實的文論,對普通百姓來說,課目更切中他們生活需要的方方麵麵。
他的學堂辦的如火如荼,讓很多百姓知曉了知識,那些學堂延續下來,如今供出來的學子甚至可以參加科舉,上朝為官。
文叔子的成就遠不止於此,他更是對學問頗有研究,著書超百冊,學問毋庸置疑,被眾多學子奉為大儒。
這樣一個既有德行,又有學識,更是眾多學子最應該感恩之人來坐科舉主考官和出題者的位置,怕是沒有任何人能說一個不字。
柳仲卿臉色很難看,戚鳴在一旁咋吧咋吧嘴。
“真是奇了,文叔子已經隱退近十年,早已不過問朝堂之事,我還以為他早就死了。”
如今人不光活著,甚至還要重新迴來在此事上插一腳,這跟他隱退之時說的“心灰意冷,再不會迴都城”相悖。
李雲興皺了皺眉,他是在心裏崇敬文叔子,所以聽到別人這般羞辱的話,他十分不滿。
“當年文大儒看柳大人和戚大人之輩能入朝為官,在朝堂上唿風喚雨,覺得朝堂至暗,所以心灰意冷,告老還鄉,隻是戚大人之流還在朝堂之上,文大儒自然不會死,眾多學子仰慕敬佩,他說不定能得道成仙呢。”
戚鳴聽到話中的嘲諷之意,指著李雲興剛想要說什麽,卻被李雲天打斷。
“文大儒自然夠格,也沒人敢說他不好,不過如今算起來,他恐怕已到耄耋之年,而且當初他曾放言再不會迴到都城,太子這樣折騰一位老前輩,又讓其違背誓言不大好吧。”
李雲興早料到他們會有此問,將喝空的茶杯放下。
“當年走的是文大儒,他確實不會迴到都城,而我請來的是江州文柏,文柏是文大儒的化名,文柏之名可是頭一次來都城。”
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之時,李雲興便拍了拍屁股離開了。
笑話,自從他做了決定之後,他已經想到了這些人的反駁之詞,早就將一切都準備好,任誰都反駁不了。
他還記得那日他親自去了江州,來到山間一棟茅草屋內,見到大名鼎鼎的文大儒。
他知道文大儒雖生於鍾鳴鼎食之家,但卻將畢生的心血全部放在建設學堂之中,一生清貧,卻沒想到,歸隱山林之後,他卻像一個普通農夫一樣在田中鋤地。
文大儒知道他是當朝太子,卻沒有任何反應,隻當他是路過山間的後生,為他準備了普通的清粥小菜。
“我這裏著實寒酸,太子若是吃不慣,大可以離開。”
李雲興卻毫不在意,很快就吃完了清粥小菜。
“文大儒日子過得這般艱苦,為何不肯要父皇的賞賜?”
文大儒離開朝堂之後,武皇自覺愧對於他,所以多次對他下發賞賜,隻不過都被他拒之門外。
“我既已離開朝堂,無忠君之事,自然也不能食君之祿,我雖不知太子殿下為何而來,但我很滿意我現在的生活,青粥小菜潦倒殘生,我大抵是要叫太子失望而歸了。”
他已經離開朝堂十餘年,可今日太子突然到訪,自然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過他離開之際,太子才是幾歲孩童,性格懦弱,看著不堪大用,沒想到今日再一見,他整個人卻氣度不凡,古語所說三歲看老也不能全信。
李雲興知曉勸說文大儒不容易,從懷中拿出科舉檄文。
“我知道大儒離開之際,曾放言不會再迴去,若非我真有事相求,絕對不會這般厚著臉皮來找你,還請大儒聽我細細說來。”
果然,如他預料中的一樣,文大儒聽說科舉是為了那些寒門學子開辟的一條出頭之路後,激動不已,他也不願意讓柳仲卿等人髒汙了科舉的初心。
可他仍有些猶豫,畢竟已離開朝堂十多年,年歲又大了,他不確定自己能否做好。
李雲興並沒有在勸,而是希望讓他能夠慎重考慮,不管文大儒做出什麽樣的結果,李雲興都支持。
就在三天之後,文大儒親自到李雲興落腳的客棧拜訪,他對太子殿下為萬千寒門學子提出的科舉之路作揖感謝,李雲興立刻扶住他。
他明白科舉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當代的學子,還是未來百年、千年的萬千學子來說,這都是能造福他們的開天辟地之舉,所以開局不容馬虎。
他思索許久,還是決定迴到都城,不管是違背諾言,還是再見原來的仇敵,他都不在意,他要拖著年邁的身體為學子們引路,縱是死了,他也心甘情願。
李雲興被他的精神打動,雙眼含淚。
“武朝能有文大儒,是我朝之幸,也是眾多學子和百姓之幸。”
文大儒卻搖了搖頭,緊緊握住李雲興的手。
“我已經老了,就讓我發揮最後一點餘熱,為你的前路鋪磚添瓦,實則你才是武朝之幸,我隻是開了學堂,算是啟蒙,你卻提了科舉,才是創舉,老臣何其有幸,死前得遇明主,甚至能為明主鞠躬盡瘁,老臣死也瞑目。”
若僅是如此,他的名聲不會這樣大,他不光在朝為官,還體恤民生,他常常穿著破衣麻布,扮作尋常百姓的樣子深入民間,看到普通百姓大多連字都不認識,甚至在與人做生意之時,連斤兩都算不清楚。
懂些文墨的人便隨口糊弄那些不通文墨的百姓,少算些斤兩都算小事,有的甚至拿了一個假的字據,冒充朝廷文書,匡騙別人將畢生積蓄拿出來。
文叔子對這種情況深惡痛絕,所以向當時的武皇進言,在武朝各地開辦學堂,不收束脩,讓窮苦百姓也能讀書識字。
他親自製定學堂上的課目,刨除掉那些華而不實的文論,對普通百姓來說,課目更切中他們生活需要的方方麵麵。
他的學堂辦的如火如荼,讓很多百姓知曉了知識,那些學堂延續下來,如今供出來的學子甚至可以參加科舉,上朝為官。
文叔子的成就遠不止於此,他更是對學問頗有研究,著書超百冊,學問毋庸置疑,被眾多學子奉為大儒。
這樣一個既有德行,又有學識,更是眾多學子最應該感恩之人來坐科舉主考官和出題者的位置,怕是沒有任何人能說一個不字。
柳仲卿臉色很難看,戚鳴在一旁咋吧咋吧嘴。
“真是奇了,文叔子已經隱退近十年,早已不過問朝堂之事,我還以為他早就死了。”
如今人不光活著,甚至還要重新迴來在此事上插一腳,這跟他隱退之時說的“心灰意冷,再不會迴都城”相悖。
李雲興皺了皺眉,他是在心裏崇敬文叔子,所以聽到別人這般羞辱的話,他十分不滿。
“當年文大儒看柳大人和戚大人之輩能入朝為官,在朝堂上唿風喚雨,覺得朝堂至暗,所以心灰意冷,告老還鄉,隻是戚大人之流還在朝堂之上,文大儒自然不會死,眾多學子仰慕敬佩,他說不定能得道成仙呢。”
戚鳴聽到話中的嘲諷之意,指著李雲興剛想要說什麽,卻被李雲天打斷。
“文大儒自然夠格,也沒人敢說他不好,不過如今算起來,他恐怕已到耄耋之年,而且當初他曾放言再不會迴到都城,太子這樣折騰一位老前輩,又讓其違背誓言不大好吧。”
李雲興早料到他們會有此問,將喝空的茶杯放下。
“當年走的是文大儒,他確實不會迴到都城,而我請來的是江州文柏,文柏是文大儒的化名,文柏之名可是頭一次來都城。”
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之時,李雲興便拍了拍屁股離開了。
笑話,自從他做了決定之後,他已經想到了這些人的反駁之詞,早就將一切都準備好,任誰都反駁不了。
他還記得那日他親自去了江州,來到山間一棟茅草屋內,見到大名鼎鼎的文大儒。
他知道文大儒雖生於鍾鳴鼎食之家,但卻將畢生的心血全部放在建設學堂之中,一生清貧,卻沒想到,歸隱山林之後,他卻像一個普通農夫一樣在田中鋤地。
文大儒知道他是當朝太子,卻沒有任何反應,隻當他是路過山間的後生,為他準備了普通的清粥小菜。
“我這裏著實寒酸,太子若是吃不慣,大可以離開。”
李雲興卻毫不在意,很快就吃完了清粥小菜。
“文大儒日子過得這般艱苦,為何不肯要父皇的賞賜?”
文大儒離開朝堂之後,武皇自覺愧對於他,所以多次對他下發賞賜,隻不過都被他拒之門外。
“我既已離開朝堂,無忠君之事,自然也不能食君之祿,我雖不知太子殿下為何而來,但我很滿意我現在的生活,青粥小菜潦倒殘生,我大抵是要叫太子失望而歸了。”
他已經離開朝堂十餘年,可今日太子突然到訪,自然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過他離開之際,太子才是幾歲孩童,性格懦弱,看著不堪大用,沒想到今日再一見,他整個人卻氣度不凡,古語所說三歲看老也不能全信。
李雲興知曉勸說文大儒不容易,從懷中拿出科舉檄文。
“我知道大儒離開之際,曾放言不會再迴去,若非我真有事相求,絕對不會這般厚著臉皮來找你,還請大儒聽我細細說來。”
果然,如他預料中的一樣,文大儒聽說科舉是為了那些寒門學子開辟的一條出頭之路後,激動不已,他也不願意讓柳仲卿等人髒汙了科舉的初心。
可他仍有些猶豫,畢竟已離開朝堂十多年,年歲又大了,他不確定自己能否做好。
李雲興並沒有在勸,而是希望讓他能夠慎重考慮,不管文大儒做出什麽樣的結果,李雲興都支持。
就在三天之後,文大儒親自到李雲興落腳的客棧拜訪,他對太子殿下為萬千寒門學子提出的科舉之路作揖感謝,李雲興立刻扶住他。
他明白科舉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當代的學子,還是未來百年、千年的萬千學子來說,這都是能造福他們的開天辟地之舉,所以開局不容馬虎。
他思索許久,還是決定迴到都城,不管是違背諾言,還是再見原來的仇敵,他都不在意,他要拖著年邁的身體為學子們引路,縱是死了,他也心甘情願。
李雲興被他的精神打動,雙眼含淚。
“武朝能有文大儒,是我朝之幸,也是眾多學子和百姓之幸。”
文大儒卻搖了搖頭,緊緊握住李雲興的手。
“我已經老了,就讓我發揮最後一點餘熱,為你的前路鋪磚添瓦,實則你才是武朝之幸,我隻是開了學堂,算是啟蒙,你卻提了科舉,才是創舉,老臣何其有幸,死前得遇明主,甚至能為明主鞠躬盡瘁,老臣死也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