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瓷器都能終身包售後了?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意代表競爭,有生才有意。
而“生”一字,代表著什麽?
——要讓購買人“生”出想購買的心。
如何“生”?
——與眾不同、物美價廉、產品新奇,都是“生”。
所以光是物件好壞高低,隻是籠統說法。任何一門生意都少不了競爭,而售賣的物品其實大差不差。
換句話說,現在的瓷器生意規模逐漸成型,除卻上流社會追捧的“名瓷”,普通百姓花多少銀錢,便隻能買到與銀錢相對應的瓷器——一分錢一分貨,並無特別。
而想要打破這一市場規律?那便要“生”。
方家瓷器生意不小,但也稱不上多大,因為他們一直“生不了”。
而眼下,方文修感覺自己“能生了”。
隻要方家瓷窯能先其他瓷窯作出新瓷,便能打出名號,壓其他瓷窯一頭!隻要他運作得當,就算其他瓷窯探得其理、開始用長石製瓷器,那他也有十足把握不落下風!
方家的機會來了!
他方文修的機會......來了!
方文修壓下心中激動,撐著桌麵,急切問道:“沈大人,這長石......您手中還有多少?在下可否先問您買一些?您開個價,多少都成!”
方子彥被自家大哥的話驚在原地,拿著長石左摸摸右摸摸,也沒摸出來這塊石頭咋就能如此不得了。
“說賣就見外了。”沈箏聞言一笑:“本官此次帶長石迴來,本就有用,喚你前來也是想著方家有瓷窯,你若願意便拿些去試試。若確有效果,你便直接尋白雲縣尹大人采買便是。”
她從中牽線隻為幫到尹文才與白雲縣,方家這邊都隻是順帶。
“願意!願意!”方文修見沈箏不願意提錢,直接承諾道:“那這樣,您看可好?待新瓷製出來後,同安縣瓷器便由方家供應,往後一應隻收個成本銀子!”
站在他的角度,顯然會想得比沈箏多。
看似沈大人隻是從中牽了個線,可實際呢?
她是將一個天大的翻身機會送到了方家手中,如此機會可遇不可求,受惠者千恩萬謝都不為過。
方文修本想說往後同安縣瓷器免費供應,要多少有多少。
可轉念一想,沈大人從不會答應此類恩謝,說多了反倒是招人嫌,不若惠及百姓,沈大人才會更高興。
沈箏確實有些也有些心動。
若方文修將恩情記在她自個兒頭上,說要如何如何感謝她,她必不會接受。
可顯然方文修知道她心中念的是什麽——拿同安縣百姓為誘餌,著實有些誘人。
正當沈箏還在思索之際,方子彥直接手一拍桌,一副小大人模樣替她應了下來,甚至開始討價還價:“隻收個成本銀子怎麽夠?大哥,您還得包送包換!壞了包來迴!”
說罷方子彥暗自欣喜。
——他真是個天才!他也要像沈大人一般,替百姓們謀福利!
“對啊!”方文修聞言也一拍桌,福如心至:“子彥說得是!但凡是同安縣百姓在方家瓷窯購買的瓷器,壞了都包換!多久都成!”
他咋沒想到呢?
免費送不行,但買過一次免費換,這理由站得住腳啊!
沈箏正一臉錯愕,方文修接著道:“若加了長石的瓷器在日常使用中壞掉,必定是質量不過關,瓷窯沒煆燒好!有問題的物件,方家是一定要迴收換新的!”
天才啊!
天才!
他與方子彥,簡直就是天才兄弟倆!
沈箏直想給他們兄弟倆鼓掌,“你的意思是......瓷器這玩意兒,應當與鐵器一樣,摔不壞,砸不爛?”
方文修嘿嘿一笑,羞澀道:“同安縣百姓們也不會摔砸瓷器嘛......”
“......”沈箏噎住:“不行。若有你如此托底,那百姓們便不太會珍惜瓷器。”
沈箏骨子裏是個很省的人。
東西壞了不換,要先修整修整,衣裳破了也不換,要先補補。眼下同安縣百姓也是如此,她不願方文修用一些小恩小惠,去試探百姓價值觀。
“沈大人......”方文修還欲再辯。
沈箏當即開口:“就按你先前說的做,物料成本,燒製成本都算上,如此對百姓們已是最好,本官替百姓感謝你們。”
見她一臉篤定,方文修不敢再爭辯,笑著點頭:“該道謝的是在下,那便依您所言。”
雙方談妥後,沈箏口述長石燒瓷之法。
方文修神情認真,一字不落記下,方子彥則聽得直撓腦袋。
“長石提純後使用效果最好,但你也知道,提純是個技術活,眼下白雲縣尹大人那邊正在采礦提純,此次......你便先試試未經提純的長石效果如何吧,而後自行選擇。”
方文修連忙點頭,感覺屁股跟針紮似的,實在不太坐得住了。
待將分好的長石礦裝上方家馬車後,方文修辭別,沈箏思索片刻,喚住了他。
她開口道:“白雲縣要做生意,長石消息......便壓不了多久。”
尹文才又不是皇商,都是開門做生意的,自是不會光做一個買家的生意。
方文修聞言神色一凜:“多謝沈大人提點,在下今日便動身,提純前後的長石都先買些迴來。”
他信任眼前之人,所以不必等試驗結果。
而他嘴上說著“買些”,實則心裏想直接將白雲縣掏空。
鹽鐵司小戟與方文修一前一後離開,正當沈箏以為今日事了之時,馬蹄聲不合時宜響起。
“沈大人!”來人舉臂高唿,沈箏一眼認出,滿臉問號。
白雲縣小圓臉衙役,咋跑同安縣來了!
“籲——”馬車勒停,小圓臉跳下車板,一臉欣喜:“沈大人,屬下白雲縣衙役小春,奉大人之命,給您送石頭!”
同安縣!
同安縣!心心念念的同安縣,他小春來了!
“......”沈箏看著他身後滿滿當當一馬車長石,捂額問道:“你們大人何時交代的?”
小春撓頭:“您前腳走,後腳大人便吩咐了,不過屬下中途走錯了路,耽誤了時辰......”
而“生”一字,代表著什麽?
——要讓購買人“生”出想購買的心。
如何“生”?
——與眾不同、物美價廉、產品新奇,都是“生”。
所以光是物件好壞高低,隻是籠統說法。任何一門生意都少不了競爭,而售賣的物品其實大差不差。
換句話說,現在的瓷器生意規模逐漸成型,除卻上流社會追捧的“名瓷”,普通百姓花多少銀錢,便隻能買到與銀錢相對應的瓷器——一分錢一分貨,並無特別。
而想要打破這一市場規律?那便要“生”。
方家瓷器生意不小,但也稱不上多大,因為他們一直“生不了”。
而眼下,方文修感覺自己“能生了”。
隻要方家瓷窯能先其他瓷窯作出新瓷,便能打出名號,壓其他瓷窯一頭!隻要他運作得當,就算其他瓷窯探得其理、開始用長石製瓷器,那他也有十足把握不落下風!
方家的機會來了!
他方文修的機會......來了!
方文修壓下心中激動,撐著桌麵,急切問道:“沈大人,這長石......您手中還有多少?在下可否先問您買一些?您開個價,多少都成!”
方子彥被自家大哥的話驚在原地,拿著長石左摸摸右摸摸,也沒摸出來這塊石頭咋就能如此不得了。
“說賣就見外了。”沈箏聞言一笑:“本官此次帶長石迴來,本就有用,喚你前來也是想著方家有瓷窯,你若願意便拿些去試試。若確有效果,你便直接尋白雲縣尹大人采買便是。”
她從中牽線隻為幫到尹文才與白雲縣,方家這邊都隻是順帶。
“願意!願意!”方文修見沈箏不願意提錢,直接承諾道:“那這樣,您看可好?待新瓷製出來後,同安縣瓷器便由方家供應,往後一應隻收個成本銀子!”
站在他的角度,顯然會想得比沈箏多。
看似沈大人隻是從中牽了個線,可實際呢?
她是將一個天大的翻身機會送到了方家手中,如此機會可遇不可求,受惠者千恩萬謝都不為過。
方文修本想說往後同安縣瓷器免費供應,要多少有多少。
可轉念一想,沈大人從不會答應此類恩謝,說多了反倒是招人嫌,不若惠及百姓,沈大人才會更高興。
沈箏確實有些也有些心動。
若方文修將恩情記在她自個兒頭上,說要如何如何感謝她,她必不會接受。
可顯然方文修知道她心中念的是什麽——拿同安縣百姓為誘餌,著實有些誘人。
正當沈箏還在思索之際,方子彥直接手一拍桌,一副小大人模樣替她應了下來,甚至開始討價還價:“隻收個成本銀子怎麽夠?大哥,您還得包送包換!壞了包來迴!”
說罷方子彥暗自欣喜。
——他真是個天才!他也要像沈大人一般,替百姓們謀福利!
“對啊!”方文修聞言也一拍桌,福如心至:“子彥說得是!但凡是同安縣百姓在方家瓷窯購買的瓷器,壞了都包換!多久都成!”
他咋沒想到呢?
免費送不行,但買過一次免費換,這理由站得住腳啊!
沈箏正一臉錯愕,方文修接著道:“若加了長石的瓷器在日常使用中壞掉,必定是質量不過關,瓷窯沒煆燒好!有問題的物件,方家是一定要迴收換新的!”
天才啊!
天才!
他與方子彥,簡直就是天才兄弟倆!
沈箏直想給他們兄弟倆鼓掌,“你的意思是......瓷器這玩意兒,應當與鐵器一樣,摔不壞,砸不爛?”
方文修嘿嘿一笑,羞澀道:“同安縣百姓們也不會摔砸瓷器嘛......”
“......”沈箏噎住:“不行。若有你如此托底,那百姓們便不太會珍惜瓷器。”
沈箏骨子裏是個很省的人。
東西壞了不換,要先修整修整,衣裳破了也不換,要先補補。眼下同安縣百姓也是如此,她不願方文修用一些小恩小惠,去試探百姓價值觀。
“沈大人......”方文修還欲再辯。
沈箏當即開口:“就按你先前說的做,物料成本,燒製成本都算上,如此對百姓們已是最好,本官替百姓感謝你們。”
見她一臉篤定,方文修不敢再爭辯,笑著點頭:“該道謝的是在下,那便依您所言。”
雙方談妥後,沈箏口述長石燒瓷之法。
方文修神情認真,一字不落記下,方子彥則聽得直撓腦袋。
“長石提純後使用效果最好,但你也知道,提純是個技術活,眼下白雲縣尹大人那邊正在采礦提純,此次......你便先試試未經提純的長石效果如何吧,而後自行選擇。”
方文修連忙點頭,感覺屁股跟針紮似的,實在不太坐得住了。
待將分好的長石礦裝上方家馬車後,方文修辭別,沈箏思索片刻,喚住了他。
她開口道:“白雲縣要做生意,長石消息......便壓不了多久。”
尹文才又不是皇商,都是開門做生意的,自是不會光做一個買家的生意。
方文修聞言神色一凜:“多謝沈大人提點,在下今日便動身,提純前後的長石都先買些迴來。”
他信任眼前之人,所以不必等試驗結果。
而他嘴上說著“買些”,實則心裏想直接將白雲縣掏空。
鹽鐵司小戟與方文修一前一後離開,正當沈箏以為今日事了之時,馬蹄聲不合時宜響起。
“沈大人!”來人舉臂高唿,沈箏一眼認出,滿臉問號。
白雲縣小圓臉衙役,咋跑同安縣來了!
“籲——”馬車勒停,小圓臉跳下車板,一臉欣喜:“沈大人,屬下白雲縣衙役小春,奉大人之命,給您送石頭!”
同安縣!
同安縣!心心念念的同安縣,他小春來了!
“......”沈箏看著他身後滿滿當當一馬車長石,捂額問道:“你們大人何時交代的?”
小春撓頭:“您前腳走,後腳大人便吩咐了,不過屬下中途走錯了路,耽誤了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