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沈大人下次再來,請您吃肉!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雞鳴,沈箏早早起身,本欲在白雲縣衙後院走走,醒醒腦子,誰料剛出門就遇上同樣穿戴整齊的梁複。
“梁大人?”沈箏揉了揉眼睛,借著晨曦微光問他:“您怎的這麽早便起了?”
果然是人越老瞌睡越少啊!
梁複一臉愁苦,緩步走了上來,“唉,本官也不知道是怎的了,前日在柳陽府便沒歇好,本以為到了白雲縣能睡個好覺,沒成想還是睡不著......”
想來他這把年紀了,也不是個認床之人,怎的這迴離了同安縣,就哪兒哪兒不對勁呢?
也不是說被褥枕頭不好——能被餘府和白雲縣衙拿出來待客的,不說頂好之物,質量上乘是絕對有的。
但......就是睡不著!
沈箏聞言笑眯眯看向他,問他:“那今日迴同安縣,您老可能睡好?”
梁複一下便聽出她言語中揶揄之意,輕聲說道:“本官也不知,得今晚睡了才知道。咱們今日......能在日落前趕迴縣裏嗎?”
字字不提想家,句句不離想家。
“得先迴府衙一趟。”沈箏說,“鹽鐵使那邊還未迴話,高爐不能耽擱,您老再忍忍。”
她也不想在外麵留宿,可眼下都是急事。
等到天光徹底亮起,二人用過早飯,便在尹文才萬般不舍的目光下,提著大包小包出了白雲縣衙。
尹文才跟在他們身後,在沈箏眼中活像一名產品推銷員,還是心中有著銷冠夢的那一類。
“沈大人,沈大人!昨夜本官派人又選了一些上等長石,您一道帶迴去吧,免得您那頭不夠用,往後還要再跑一趟!”
雖然尹文才不知道琉璃具體要如何製造,可他明白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萬事開頭難。
越是困難複雜之事,開頭越難,更何況是能被他國當做賀禮獻上的琉璃?
說心裏話,雖然他挺想再見沈大人......但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
在前的沈箏步子越走越快,圓潤的後腦勺在尹文才眼中反複左右搖擺,“用不了,尹大人,真用不了那般多。昨日那幾百斤您就沒收本官銀錢,本官豈能連吃帶拿。”
尹文才一聽,三步並作兩步到了沈箏麵前,滿臉委屈:“沈大人於本官和縣中百姓的情分,豈能是一些礦石便能算得清的?莫說幾百斤,就是您開口要幾千斤,本官與百姓都願意連夜下礦,將礦石給您整整齊齊備好。”
他想——那炎炎夏日,那金黃稻浪,那雙扶起他溫熱的手,那看似輕飄飄卻沉重無比的承諾......沈箏或許永遠不會明白,這些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麽。
怎麽會有人施恩施惠,卻絲毫不求迴報呢?
不是都說,挾恩......圖報嗎?
沈箏和梁複走了,還是沒帶上那些臨時送來的長石礦。
百姓們不知從何而來的消息,自發夾道而立,將縣衙大門兩側道路“裝點”了一番。
“沈大人!您慢走啊!下迴您再來,我們不會再認錯人了!”
他們手臂高舉,對著漸行漸遠的馬車瘋狂揮動。
沈箏從車窗探出腦袋,又覺得不夠,接著將整個上半身都支了出去。
“本官走啦!”她也高舉著手臂,左揮揮右揮揮,大聲道:“若有機會,本官再來見你們!你們要好好生活呀,跟著尹大人,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誒!誒!誒!”百姓們一個勁兒點腦袋,“我們會的,下次您來,我們請您吃肉!您慢走呀!”
萬般相聚,終有一別,盡管有的百姓想多送她一程,但兩條腿的人兒哪裏跑得過四條腿的馬兒。
一架馬車載著沈箏二人,一架馬車載著尹文才“送”沈箏的長石礦,在百姓不舍的目光中漸行漸遠,直至浮灰落地,寒風撫平車轍,再也不見兩架馬車身影。
......
人群散去,尹文才深深看了一眼府城方向,歎了口氣,負手入了縣衙。
他喚來等候在旁的衙役,低聲吩咐著:“去,找架馬車,將今日送來的礦石給沈大人送去同安縣。”
他心裏還是過不去。
沈大人本可以不用將提純長石的法子教給他的。
她本可以低價收下白雲縣所有長石,再運迴同安縣,提純過後再做售賣,自己賺上一大筆。
分給百姓也好,揣自己兜裏也罷,總歸是一筆不菲的進賬。
可......她沒有。
她為什麽不這般做,尹文才不是白癡,他什麽都明白。
“大人......”衙役看著他,欲言又止。
尹文才以為衙役想問他“為何白給”,直直道:“本官和縣裏欠沈大人的,越來越多,這輩子怕是都還不清了......”
“不是......”衙役神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遲疑問道:“您是說......屬下可以去同安縣了嗎?”
同安縣!
夢裏都想去看一眼的同安縣!
本以為這輩子都沒機會去的同安縣,大人竟派他前去給沈大人送礦石!
那他豈不是可以吃一吃同安縣的稻米,看一眼同安縣的商鋪,再見一見同安縣的百姓穿戴?
天!
光是一想,衙役的心都已經飛到同安縣商鋪中去了。
他怕尹文才反悔,飛快轉身離去,嘴裏高喊:“屬下這就去辦,今日便出發!”
“誒!”尹文才話都沒說完,一臉懵地對他背影囑咐道:“若沈大人給銀子,可千萬不能收下!”
還用你說!衙役心想,高聲答道:“屬下知了!”
“臭小子。”尹文才笑罵一聲,拂去衣裳上水汽,疾步去了書房。
長石礦提純之法,他還得再好好看看才是,而後立即著手辦立長石工坊!
“吱呀——”書房大門被緩緩推開。
尹文才每次往書房一待,便是好幾個時辰,所以對書房布局爛熟於心。
而今日書房,卻與往日有些不太一樣。
準確地說——是書桌。
年老掉漆的老舊書桌上,幾塊銀子在晨曦下閃閃發光,那幾道璀璨亮光刺得尹文才雙眼發酸、發脹。
“梁大人?”沈箏揉了揉眼睛,借著晨曦微光問他:“您怎的這麽早便起了?”
果然是人越老瞌睡越少啊!
梁複一臉愁苦,緩步走了上來,“唉,本官也不知道是怎的了,前日在柳陽府便沒歇好,本以為到了白雲縣能睡個好覺,沒成想還是睡不著......”
想來他這把年紀了,也不是個認床之人,怎的這迴離了同安縣,就哪兒哪兒不對勁呢?
也不是說被褥枕頭不好——能被餘府和白雲縣衙拿出來待客的,不說頂好之物,質量上乘是絕對有的。
但......就是睡不著!
沈箏聞言笑眯眯看向他,問他:“那今日迴同安縣,您老可能睡好?”
梁複一下便聽出她言語中揶揄之意,輕聲說道:“本官也不知,得今晚睡了才知道。咱們今日......能在日落前趕迴縣裏嗎?”
字字不提想家,句句不離想家。
“得先迴府衙一趟。”沈箏說,“鹽鐵使那邊還未迴話,高爐不能耽擱,您老再忍忍。”
她也不想在外麵留宿,可眼下都是急事。
等到天光徹底亮起,二人用過早飯,便在尹文才萬般不舍的目光下,提著大包小包出了白雲縣衙。
尹文才跟在他們身後,在沈箏眼中活像一名產品推銷員,還是心中有著銷冠夢的那一類。
“沈大人,沈大人!昨夜本官派人又選了一些上等長石,您一道帶迴去吧,免得您那頭不夠用,往後還要再跑一趟!”
雖然尹文才不知道琉璃具體要如何製造,可他明白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萬事開頭難。
越是困難複雜之事,開頭越難,更何況是能被他國當做賀禮獻上的琉璃?
說心裏話,雖然他挺想再見沈大人......但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
在前的沈箏步子越走越快,圓潤的後腦勺在尹文才眼中反複左右搖擺,“用不了,尹大人,真用不了那般多。昨日那幾百斤您就沒收本官銀錢,本官豈能連吃帶拿。”
尹文才一聽,三步並作兩步到了沈箏麵前,滿臉委屈:“沈大人於本官和縣中百姓的情分,豈能是一些礦石便能算得清的?莫說幾百斤,就是您開口要幾千斤,本官與百姓都願意連夜下礦,將礦石給您整整齊齊備好。”
他想——那炎炎夏日,那金黃稻浪,那雙扶起他溫熱的手,那看似輕飄飄卻沉重無比的承諾......沈箏或許永遠不會明白,這些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麽。
怎麽會有人施恩施惠,卻絲毫不求迴報呢?
不是都說,挾恩......圖報嗎?
沈箏和梁複走了,還是沒帶上那些臨時送來的長石礦。
百姓們不知從何而來的消息,自發夾道而立,將縣衙大門兩側道路“裝點”了一番。
“沈大人!您慢走啊!下迴您再來,我們不會再認錯人了!”
他們手臂高舉,對著漸行漸遠的馬車瘋狂揮動。
沈箏從車窗探出腦袋,又覺得不夠,接著將整個上半身都支了出去。
“本官走啦!”她也高舉著手臂,左揮揮右揮揮,大聲道:“若有機會,本官再來見你們!你們要好好生活呀,跟著尹大人,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誒!誒!誒!”百姓們一個勁兒點腦袋,“我們會的,下次您來,我們請您吃肉!您慢走呀!”
萬般相聚,終有一別,盡管有的百姓想多送她一程,但兩條腿的人兒哪裏跑得過四條腿的馬兒。
一架馬車載著沈箏二人,一架馬車載著尹文才“送”沈箏的長石礦,在百姓不舍的目光中漸行漸遠,直至浮灰落地,寒風撫平車轍,再也不見兩架馬車身影。
......
人群散去,尹文才深深看了一眼府城方向,歎了口氣,負手入了縣衙。
他喚來等候在旁的衙役,低聲吩咐著:“去,找架馬車,將今日送來的礦石給沈大人送去同安縣。”
他心裏還是過不去。
沈大人本可以不用將提純長石的法子教給他的。
她本可以低價收下白雲縣所有長石,再運迴同安縣,提純過後再做售賣,自己賺上一大筆。
分給百姓也好,揣自己兜裏也罷,總歸是一筆不菲的進賬。
可......她沒有。
她為什麽不這般做,尹文才不是白癡,他什麽都明白。
“大人......”衙役看著他,欲言又止。
尹文才以為衙役想問他“為何白給”,直直道:“本官和縣裏欠沈大人的,越來越多,這輩子怕是都還不清了......”
“不是......”衙役神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遲疑問道:“您是說......屬下可以去同安縣了嗎?”
同安縣!
夢裏都想去看一眼的同安縣!
本以為這輩子都沒機會去的同安縣,大人竟派他前去給沈大人送礦石!
那他豈不是可以吃一吃同安縣的稻米,看一眼同安縣的商鋪,再見一見同安縣的百姓穿戴?
天!
光是一想,衙役的心都已經飛到同安縣商鋪中去了。
他怕尹文才反悔,飛快轉身離去,嘴裏高喊:“屬下這就去辦,今日便出發!”
“誒!”尹文才話都沒說完,一臉懵地對他背影囑咐道:“若沈大人給銀子,可千萬不能收下!”
還用你說!衙役心想,高聲答道:“屬下知了!”
“臭小子。”尹文才笑罵一聲,拂去衣裳上水汽,疾步去了書房。
長石礦提純之法,他還得再好好看看才是,而後立即著手辦立長石工坊!
“吱呀——”書房大門被緩緩推開。
尹文才每次往書房一待,便是好幾個時辰,所以對書房布局爛熟於心。
而今日書房,卻與往日有些不太一樣。
準確地說——是書桌。
年老掉漆的老舊書桌上,幾塊銀子在晨曦下閃閃發光,那幾道璀璨亮光刺得尹文才雙眼發酸、發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