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真正的愛 不該消亡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算好孩子呢?
學子們不禁開始想。
沒考得功名,沒銀錢添補家中、甚至還在伸手要銀錢,在沈大人心中,也算好孩子嗎?
沈箏看著他們呆呆的麵龐,輕聲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究此一生都在比較和被比較的路上,那該何其累?問問你們的心,無愧便好,盡力便好,不留遺憾便好。”
她不是隨口一說。
這是她一直信奉的人生信條。
沈箏沒有過“和鄰居家孩子做比較”的經曆,但其實來自孤兒院與學校的比較,往往更真實,更深刻,以至於她早熟。
她不止一次為此感到痛苦,感到自我否定,也有過無數個想不通、鑽牛角尖的日日夜夜。
可直到初中班主任的出現,她才堪堪明白,比輸了的孩子也配得到愛,得到善意的目光。
——她無父無母,在學校某些老師的眼中,怎麽不算“輸”,怎麽不算低人一等呢?
可班主任在她身上投入的精力,依舊可以多於其他同學。
那時候的沈箏就像是一個灌滿了氣,隨時都可能爆炸的氣球。
可就是這麽一個隨時都可能炸傷旁人的氣球,卻被班主任小心翼翼捧起,又小心翼翼替她放了些許氣。
她又活過來了,她不再緊繃,她還想將這份愛一直傳遞下去。
真正的愛,不該消亡。
學子們被她這番話說得愣在原地,甚至有人悄悄抬袖子擋住了臉。
沈箏見不得他們要哭不哭的模樣,最後說道:“縣學辦學理念你們一直都知道,你們從不是本官升遷的籌碼,也不是先生們揚名的墊腳石。你們便是你們,獨一無二的你們,在縣學讀書,開心便好。”
說完後,沈箏趕緊追問:“好了......多的不說了,誰能告訴本官,梁大人在哪?”
突如其來的話頭轉變,讓學子們防不勝防,下意識指著縣學後麵地界道:“方才梁大人和喬老他們,帶著一個奇奇怪怪的物件,一塊兒去了印坊。”
奇奇怪怪的物件?
沈箏好奇:“喬老他們造出來的?”
學子思索片刻,有人點頭道:“應當是,往日從未見過。”
說著他給沈箏比了個“推車”的動作,道:“那物件不小,程愈推著過去的。”
雖說他們學子們與匠人們,一邊讀書寫字,一邊畫圖做手工,平日裏交集甚少。
但匠人們也要學寫字認字,所以常常會在下學或是休沐時來找他們,讓他們也過一把“先生”癮。
而他們也偶有需要改造的物件,免不得也會麻煩匠人們。
一來二去間,雙方便愈發熟絡。
沈箏對喬老他們新造的工具好奇極了,依她猜測,此時喬老他們便將工具推過去,這工具的作用,免不得與夯地有關!
半刻鍾後,沈箏便走到了印坊處所。
這處地界寬闊,規模不小,畢竟印坊設立之初,便是衝著天下學子去的,若地方眼屎大,如何能印出供天下學子品讀的叢書?
沈箏走在前麵,縣學學子們吊在後麵,都想隨她來一探究竟。
“走兩步!走兩步!”
沈箏剛走近,便瞧見喬老手執一片爛菜葉子,引誘一隻毛驢向前走。
可毛驢不似牛那般憨厚老實,不然“倔驢”這二字從何而來?
它顯然嫌棄喬老手中的菜葉子太爛,嗤了一鼻子氣後,扭開頭去。
“嘿——”喬老氣得拿爛菜葉子直敲驢頭:“你這蠢驢!你還挑上了?還真是近些日子來大家日子過好了,連帶你也不用啃樹根兒,眼下竟是連菜葉子都瞧不上了!”
軟的不行,喬老準備來硬的。
他一把薅起毛驢脖套上的繩子往前拽,“走!走兩步給我瞧瞧!”
他不拽還好,他一拽,毛驢也起了驢脾氣,僵著四肢往迴縮頭,險些將喬老一同拽倒。
程愈見狀趕緊上前接過驢繩,勸慰道:“師傅,這頭驢太倔了,咱換一頭吧。”
——這頭驢是挺倔的,如此都不說換一頭。
沈箏心中發笑,下一刻才發現,剛才光顧著看喬老去了,倒是沒發現這頭倔驢身後拉的,不是車板,而是一個鏤空大“滾輪”。
這滾輪形似圓柱,之所以沈箏說它是個“鏤空滾輪”,則是因為它隻有一個圓柱體的架子。
它上下兩頭沒有平行的圓麵,隻有兩個形似車軲轆的架子,中間也沒有連接兩個圓麵的側麵,隻有一根橫著的木頭嵌在兩個“車軲轆”圓心點。
而這根連接兩頭的橫木上,則緊密嵌著一個個的木槌,木槌會隨著滾輪轉動而捶地。
這是......
自製捶路機?
沈箏略微好奇,欲走近細看。
喬老率先發現她的到來,連忙朝她招手,“沈大人,快來看看,愈小子他們新做出來的東西。”
梁複一直站在“滾輪”旁若有所思,聽見喬老聲音後終於有所反應,一同看向沈箏。
他摸著胡子,疑惑道:“沈大人,你來看看,這輪子,老夫總覺得......”
總覺得什麽,他說不出來。
但心裏就是感覺有哪裏不對勁,或許稍加改良,這輪子效果便能更好。
沈箏笑著上前,看向那滾輪道:“這是做出來夯三合土的?”
程愈微微上前,點頭道:“是學生和師兄弟們一同想出來的。三合土地需要反複夯實,若有工具協作,說不定能省下不少人力與時日。”
他將沈箏引至滾輪前,“其實學生們之前想過,能否直接用巨型石碾壓實地麵,但梁大人說石碾滾動麵大,且滾動所需力大,隻能靠數頭牲口拉動,如此踩壞地麵,得不償失。”
沈箏點頭,摸著“滾輪”道:“還有一點,石碾力的方向不對。”
“力的方向?”眾人一並看了過來。
梁複福如心至,嘴快道:“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本官之前便想與程愈他們說此事,但一直想不到合適用詞,就是石碾力的方向不對!”
喬老聞言悄悄剮了他一眼。
馬後炮。
但他也同樣好奇,疑惑問沈箏:“方向如何不對?”
學子們不禁開始想。
沒考得功名,沒銀錢添補家中、甚至還在伸手要銀錢,在沈大人心中,也算好孩子嗎?
沈箏看著他們呆呆的麵龐,輕聲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究此一生都在比較和被比較的路上,那該何其累?問問你們的心,無愧便好,盡力便好,不留遺憾便好。”
她不是隨口一說。
這是她一直信奉的人生信條。
沈箏沒有過“和鄰居家孩子做比較”的經曆,但其實來自孤兒院與學校的比較,往往更真實,更深刻,以至於她早熟。
她不止一次為此感到痛苦,感到自我否定,也有過無數個想不通、鑽牛角尖的日日夜夜。
可直到初中班主任的出現,她才堪堪明白,比輸了的孩子也配得到愛,得到善意的目光。
——她無父無母,在學校某些老師的眼中,怎麽不算“輸”,怎麽不算低人一等呢?
可班主任在她身上投入的精力,依舊可以多於其他同學。
那時候的沈箏就像是一個灌滿了氣,隨時都可能爆炸的氣球。
可就是這麽一個隨時都可能炸傷旁人的氣球,卻被班主任小心翼翼捧起,又小心翼翼替她放了些許氣。
她又活過來了,她不再緊繃,她還想將這份愛一直傳遞下去。
真正的愛,不該消亡。
學子們被她這番話說得愣在原地,甚至有人悄悄抬袖子擋住了臉。
沈箏見不得他們要哭不哭的模樣,最後說道:“縣學辦學理念你們一直都知道,你們從不是本官升遷的籌碼,也不是先生們揚名的墊腳石。你們便是你們,獨一無二的你們,在縣學讀書,開心便好。”
說完後,沈箏趕緊追問:“好了......多的不說了,誰能告訴本官,梁大人在哪?”
突如其來的話頭轉變,讓學子們防不勝防,下意識指著縣學後麵地界道:“方才梁大人和喬老他們,帶著一個奇奇怪怪的物件,一塊兒去了印坊。”
奇奇怪怪的物件?
沈箏好奇:“喬老他們造出來的?”
學子思索片刻,有人點頭道:“應當是,往日從未見過。”
說著他給沈箏比了個“推車”的動作,道:“那物件不小,程愈推著過去的。”
雖說他們學子們與匠人們,一邊讀書寫字,一邊畫圖做手工,平日裏交集甚少。
但匠人們也要學寫字認字,所以常常會在下學或是休沐時來找他們,讓他們也過一把“先生”癮。
而他們也偶有需要改造的物件,免不得也會麻煩匠人們。
一來二去間,雙方便愈發熟絡。
沈箏對喬老他們新造的工具好奇極了,依她猜測,此時喬老他們便將工具推過去,這工具的作用,免不得與夯地有關!
半刻鍾後,沈箏便走到了印坊處所。
這處地界寬闊,規模不小,畢竟印坊設立之初,便是衝著天下學子去的,若地方眼屎大,如何能印出供天下學子品讀的叢書?
沈箏走在前麵,縣學學子們吊在後麵,都想隨她來一探究竟。
“走兩步!走兩步!”
沈箏剛走近,便瞧見喬老手執一片爛菜葉子,引誘一隻毛驢向前走。
可毛驢不似牛那般憨厚老實,不然“倔驢”這二字從何而來?
它顯然嫌棄喬老手中的菜葉子太爛,嗤了一鼻子氣後,扭開頭去。
“嘿——”喬老氣得拿爛菜葉子直敲驢頭:“你這蠢驢!你還挑上了?還真是近些日子來大家日子過好了,連帶你也不用啃樹根兒,眼下竟是連菜葉子都瞧不上了!”
軟的不行,喬老準備來硬的。
他一把薅起毛驢脖套上的繩子往前拽,“走!走兩步給我瞧瞧!”
他不拽還好,他一拽,毛驢也起了驢脾氣,僵著四肢往迴縮頭,險些將喬老一同拽倒。
程愈見狀趕緊上前接過驢繩,勸慰道:“師傅,這頭驢太倔了,咱換一頭吧。”
——這頭驢是挺倔的,如此都不說換一頭。
沈箏心中發笑,下一刻才發現,剛才光顧著看喬老去了,倒是沒發現這頭倔驢身後拉的,不是車板,而是一個鏤空大“滾輪”。
這滾輪形似圓柱,之所以沈箏說它是個“鏤空滾輪”,則是因為它隻有一個圓柱體的架子。
它上下兩頭沒有平行的圓麵,隻有兩個形似車軲轆的架子,中間也沒有連接兩個圓麵的側麵,隻有一根橫著的木頭嵌在兩個“車軲轆”圓心點。
而這根連接兩頭的橫木上,則緊密嵌著一個個的木槌,木槌會隨著滾輪轉動而捶地。
這是......
自製捶路機?
沈箏略微好奇,欲走近細看。
喬老率先發現她的到來,連忙朝她招手,“沈大人,快來看看,愈小子他們新做出來的東西。”
梁複一直站在“滾輪”旁若有所思,聽見喬老聲音後終於有所反應,一同看向沈箏。
他摸著胡子,疑惑道:“沈大人,你來看看,這輪子,老夫總覺得......”
總覺得什麽,他說不出來。
但心裏就是感覺有哪裏不對勁,或許稍加改良,這輪子效果便能更好。
沈箏笑著上前,看向那滾輪道:“這是做出來夯三合土的?”
程愈微微上前,點頭道:“是學生和師兄弟們一同想出來的。三合土地需要反複夯實,若有工具協作,說不定能省下不少人力與時日。”
他將沈箏引至滾輪前,“其實學生們之前想過,能否直接用巨型石碾壓實地麵,但梁大人說石碾滾動麵大,且滾動所需力大,隻能靠數頭牲口拉動,如此踩壞地麵,得不償失。”
沈箏點頭,摸著“滾輪”道:“還有一點,石碾力的方向不對。”
“力的方向?”眾人一並看了過來。
梁複福如心至,嘴快道:“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本官之前便想與程愈他們說此事,但一直想不到合適用詞,就是石碾力的方向不對!”
喬老聞言悄悄剮了他一眼。
馬後炮。
但他也同樣好奇,疑惑問沈箏:“方向如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