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疫病源頭?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古以來普通人家都是地裏刨食兒,能保證溫飽便已不錯。
開鋪子?有幾個人敢想。
張大夫心中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壓根兒不明白,李時源的醫術好歸好,可那位沈大人給他開間醫館,為得是個啥?
“那位沈大人,莫不成是個活菩薩?”他玩笑問道。
誰料李時源一拍大腿,跟找到知音似的緊握他雙手,“可不就是活菩薩!同安縣民都如此覺得,私下裏都喚沈大人活菩薩呢!”
“啊?”張大夫又懵了,“為何會如此喚她?”
李時源“嘖”了一聲,麵色略有驕傲,“昌南府遠,你估摸著也不怎麽出縣裏,肯定沒聽過沈大人的事跡。但不是老夫吹牛,沈大人在整個柳陽府,都極為有名!”
極為有名的女縣官?
張大夫心中升起好奇,緩緩將手抽出來道:“何等事跡?如何有名?”
李時源坐直身子,將近段時日以來在同安縣的見聞,一軲轆全給道了出來。
“......所以沈大人給老夫開醫館,並不是與老夫關係好,更不是老夫有關係、有門道。歸根結底,不過是沈大人想讓天下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罷了。”
張大夫不知何時聽了進去,腦中早已勾勒出一幅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縣城水墨圖。
那裏百姓安居樂業,抬頭望去,是一片獨屬於他們的天——一片永遠晴空萬裏,不會突然烏雲密布的天。
若真如李時源口中那般,那擁有沈大人的同安縣,與世外桃源有何異?
他久久未迴過神來,最後還是李時源一聲輕唿,將他拉迴了現實。
現實是怎麽樣的呢?
現實的昌南府滿目瘡痍,就連知府都下了馬,沒了府官庇佑,府中百姓隻有拿給別府欺負的份兒——雖然之前寧順佑對他們,也未必有所庇佑。
現實就是百姓壓根兒生不起病,生病了全靠硬扛,能不能活下去,全看命硬與否,他作為大夫,更加痛心。
他分明有能力幫助百姓的,可代價是自己一大家子的溫飽。
道友和貧道非要死一個,如何選都是錯。
正當張大夫想開口問問,加入同安醫館的細則時,餘九思突然出現在二人身側。
他今日換上了鋥亮的鎧甲,發冠下依舊是張揚的高馬尾,一柄配劍別在腰側,襯得整個人格外鋒利。
“李大夫,石灰粉尋著了,你可有空隨本將看看?”話雖是問詢,但他整個人都透露著一股“不可拒絕”的氣息。
李時源沒想到餘九思手下動作竟如此快,孰重孰輕他當然分得清,當即站起身來。
“在哪兒?老夫隨你前去。”說完便拎起藥箱,邁步便走。
“誒——我!”時隔多年,張大夫再一次感受到了“猶豫就會敗北”的滋味。
他不過思索片刻而已,也不是真不願加入同安醫館,這會兒李大夫說走就走,迴來後反悔了怎麽辦!
醫館、醫案、針法、藥材習性......還有防治各類疫病,甚至天花的法子!
他這一猶豫,迴頭什麽都沒了!
張大夫越想越心慌,直想扇自己兩下以表清醒。
他一跺腳,懊悔道:“哎喲——老夫矜持個什麽勁兒啊!李大夫!李大夫!老夫願意!願意!您聽見了嗎?”
李時源腳步不止,心道且吊一吊他,高聲道:“待老夫迴來再說吧!”
張大夫欲哭無淚,抹了兩把不存在的老淚,對著李時源背影高唿:“我在這兒等您啊!您可要記得迴來!”
餘九思與李時源一前一後走著,餘九思側首道:“他願意什麽?你們倆老大夫,說起話來怪惹人猜疑的。”
他說得委婉,但其中含義一會便知。
李時源隻覺脊背一緊,連忙擺手:“老夫隻是問他是否願意加入同安醫館罷了!郎將啊,禍從口出,你可莫要如此說。”
他李時源守了一輩子的清白,可不能毀在昌南府啊!
“加入同安醫館?”餘九思聞言也來了興趣,他腳步不停,問道:“張大夫乃昌南府人士,如何能加入同安醫館?難道要他拖家帶口,遷居柳陽府?”
李時源每每說起“發展下線”一時,心中便會升起一股特有的驕傲。
隻見他伸出一根手指,左右輕晃,“非也非也。莫說在昌南府的張大夫,就算在上京城的王大夫、劉大夫、何大夫,也能加入同安醫館,成為我同安醫館的一員。”
“哦?”餘九思突然想到那些大商戶,輕笑問道:“莫非你們醫館也搞上商號了?這兒開一家,那兒開一家。”
但他不明白,商號之所以能遍布各地,乃是因為所售賣物件的特性。
比如一匹布、一個碗、一張紙,這些都是可以通過運送抵達其他地區的物件,得以達到在各地售賣的目的。
可醫館......
“大夫又不是作坊批量造出來的,如何能建商號?”餘九思問道。
李時源神秘一笑,賣起了關子:“三兩句沒法跟您說清,下來老夫再與您細說吧,總之不過一句話,我們沈大人,山人自有妙計!”
餘九思眉尾一挑,“又是沈大人?你再多說幾次,本將當真想去同安縣瞧上一瞧了。”
李時源一聽霎時來了勁,搓手道:“空時老夫也與您細說,保管您聽後直想去同安縣。”
不是他吹牛,有一個算一個,他不信這世間有人去了同安縣會想走的。
餘九思聞言卻斂起麵色,低聲問道:“本將可否出棚區了?”
話頭轉得突然,李時源微愣後答道:“當然可以。您現在的身子不可能染上此疫,您若想出去,用老夫所製的香通身焚一遍便可。”
餘九思輕撫劍柄,看向棚區外。
“不是今日,就是明日,本將必須得出棚區了。”
李時源心有所感,神色肅穆起來,“可是探查之事有消息了?”
此次疫病源頭,難道真能被他們找到?
餘九思卻未直接道是,而是說:“據一位村民的家屬說,那位村民在本將來之前,偶然遇見過一人,那人正將一隻死雞分屍,而後丟在四周水中。”
開鋪子?有幾個人敢想。
張大夫心中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壓根兒不明白,李時源的醫術好歸好,可那位沈大人給他開間醫館,為得是個啥?
“那位沈大人,莫不成是個活菩薩?”他玩笑問道。
誰料李時源一拍大腿,跟找到知音似的緊握他雙手,“可不就是活菩薩!同安縣民都如此覺得,私下裏都喚沈大人活菩薩呢!”
“啊?”張大夫又懵了,“為何會如此喚她?”
李時源“嘖”了一聲,麵色略有驕傲,“昌南府遠,你估摸著也不怎麽出縣裏,肯定沒聽過沈大人的事跡。但不是老夫吹牛,沈大人在整個柳陽府,都極為有名!”
極為有名的女縣官?
張大夫心中升起好奇,緩緩將手抽出來道:“何等事跡?如何有名?”
李時源坐直身子,將近段時日以來在同安縣的見聞,一軲轆全給道了出來。
“......所以沈大人給老夫開醫館,並不是與老夫關係好,更不是老夫有關係、有門道。歸根結底,不過是沈大人想讓天下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罷了。”
張大夫不知何時聽了進去,腦中早已勾勒出一幅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縣城水墨圖。
那裏百姓安居樂業,抬頭望去,是一片獨屬於他們的天——一片永遠晴空萬裏,不會突然烏雲密布的天。
若真如李時源口中那般,那擁有沈大人的同安縣,與世外桃源有何異?
他久久未迴過神來,最後還是李時源一聲輕唿,將他拉迴了現實。
現實是怎麽樣的呢?
現實的昌南府滿目瘡痍,就連知府都下了馬,沒了府官庇佑,府中百姓隻有拿給別府欺負的份兒——雖然之前寧順佑對他們,也未必有所庇佑。
現實就是百姓壓根兒生不起病,生病了全靠硬扛,能不能活下去,全看命硬與否,他作為大夫,更加痛心。
他分明有能力幫助百姓的,可代價是自己一大家子的溫飽。
道友和貧道非要死一個,如何選都是錯。
正當張大夫想開口問問,加入同安醫館的細則時,餘九思突然出現在二人身側。
他今日換上了鋥亮的鎧甲,發冠下依舊是張揚的高馬尾,一柄配劍別在腰側,襯得整個人格外鋒利。
“李大夫,石灰粉尋著了,你可有空隨本將看看?”話雖是問詢,但他整個人都透露著一股“不可拒絕”的氣息。
李時源沒想到餘九思手下動作竟如此快,孰重孰輕他當然分得清,當即站起身來。
“在哪兒?老夫隨你前去。”說完便拎起藥箱,邁步便走。
“誒——我!”時隔多年,張大夫再一次感受到了“猶豫就會敗北”的滋味。
他不過思索片刻而已,也不是真不願加入同安醫館,這會兒李大夫說走就走,迴來後反悔了怎麽辦!
醫館、醫案、針法、藥材習性......還有防治各類疫病,甚至天花的法子!
他這一猶豫,迴頭什麽都沒了!
張大夫越想越心慌,直想扇自己兩下以表清醒。
他一跺腳,懊悔道:“哎喲——老夫矜持個什麽勁兒啊!李大夫!李大夫!老夫願意!願意!您聽見了嗎?”
李時源腳步不止,心道且吊一吊他,高聲道:“待老夫迴來再說吧!”
張大夫欲哭無淚,抹了兩把不存在的老淚,對著李時源背影高唿:“我在這兒等您啊!您可要記得迴來!”
餘九思與李時源一前一後走著,餘九思側首道:“他願意什麽?你們倆老大夫,說起話來怪惹人猜疑的。”
他說得委婉,但其中含義一會便知。
李時源隻覺脊背一緊,連忙擺手:“老夫隻是問他是否願意加入同安醫館罷了!郎將啊,禍從口出,你可莫要如此說。”
他李時源守了一輩子的清白,可不能毀在昌南府啊!
“加入同安醫館?”餘九思聞言也來了興趣,他腳步不停,問道:“張大夫乃昌南府人士,如何能加入同安醫館?難道要他拖家帶口,遷居柳陽府?”
李時源每每說起“發展下線”一時,心中便會升起一股特有的驕傲。
隻見他伸出一根手指,左右輕晃,“非也非也。莫說在昌南府的張大夫,就算在上京城的王大夫、劉大夫、何大夫,也能加入同安醫館,成為我同安醫館的一員。”
“哦?”餘九思突然想到那些大商戶,輕笑問道:“莫非你們醫館也搞上商號了?這兒開一家,那兒開一家。”
但他不明白,商號之所以能遍布各地,乃是因為所售賣物件的特性。
比如一匹布、一個碗、一張紙,這些都是可以通過運送抵達其他地區的物件,得以達到在各地售賣的目的。
可醫館......
“大夫又不是作坊批量造出來的,如何能建商號?”餘九思問道。
李時源神秘一笑,賣起了關子:“三兩句沒法跟您說清,下來老夫再與您細說吧,總之不過一句話,我們沈大人,山人自有妙計!”
餘九思眉尾一挑,“又是沈大人?你再多說幾次,本將當真想去同安縣瞧上一瞧了。”
李時源一聽霎時來了勁,搓手道:“空時老夫也與您細說,保管您聽後直想去同安縣。”
不是他吹牛,有一個算一個,他不信這世間有人去了同安縣會想走的。
餘九思聞言卻斂起麵色,低聲問道:“本將可否出棚區了?”
話頭轉得突然,李時源微愣後答道:“當然可以。您現在的身子不可能染上此疫,您若想出去,用老夫所製的香通身焚一遍便可。”
餘九思輕撫劍柄,看向棚區外。
“不是今日,就是明日,本將必須得出棚區了。”
李時源心有所感,神色肅穆起來,“可是探查之事有消息了?”
此次疫病源頭,難道真能被他們找到?
餘九思卻未直接道是,而是說:“據一位村民的家屬說,那位村民在本將來之前,偶然遇見過一人,那人正將一隻死雞分屍,而後丟在四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