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沈箏表態:以糧抵資部分稻種的去留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箏說完稻種比例後,將各村裏正帶過來的稻種拆開。
她薅出一把村民們自行選的稻種,示意趙休將方才他們篩選的稻種拿了過來。
“一邊是各村自行篩選的稻種,一邊是方才我與趙休幾人篩選的稻種,你們的篩種過程我不得而知,但無非就是那幾個流程,所以咱們兩邊選出來的稻種,模樣與重量都基本一致。”
沈箏雙手攤開,兩把稻種外觀幾乎一模一樣,模樣金黃,外麵裹了一層小絨毛,就那麽靜靜地躺在她的手心。
眾人都湊近了看,紛紛點頭。
“都是好種,依老頭子種地多年的經驗來看,用這等優種種出來的水稻,畝產應當與咱們今年基本相當。”
沈箏點頭,拈起一顆稻種,“最初的稻種隻我與王廣進看過,你們都未曾有機會見到,但那批稻種,與之無二,這是好事。”
裏正們正欲接話,沈箏後退一步,腰背微微向下彎曲。
“大人!您這是作甚!這不是折煞小的們!”
裏正們自覺受不起這一躬,往後退了一步。
“你們受得。”沈箏將冊子從許主簿手中拿了過來,將上麵的稻種重量展示給眾人看。
“出種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今日你們送來的稻種,一定有多,合計算下來,不止多千百斤,而是上萬斤。”
最初她算出這個數字時,是驚訝至極的,因為多出太多了,所以她才會懷疑是否是自己算錯。
可再三核算下,她才敢確定,不是算錯,各村各戶,是真的並未按照約定交糧種,他們實際交上來的稻種,遠在約定之上。
裏正們嘿嘿一笑,心裏美滋滋的,周裏正率先搶了風頭:
“大人,上萬斤稻種聽起來多,其實攤到村中各戶上,每家也並未多交多少,總稻種的一成罷了。”
趙休在旁瞠目結舌。
一成......罷了?
要知道稅糧本就隻用交兩成,周裏正口中的“一成罷了”,已然是糧稅稻種的一半了,他竟還說“罷了”......
村中眾人何時變得如此大氣?
趙休驀地一愣,不對啊,他家也種了有地,怎的沒聽見慧娘與他說這事兒呢?!
——在家的慧娘抿嘴一笑,都說了是驚喜,自是要防著趙休這位身邊人了。
沈箏聽見周裏正的豪言壯語也笑了起來,語氣輕快:
“一成罷了?一成已然不少了,如今你們交了三成稅種,又欠我個人一成稅種,還要自行留種,其實計算下來,你們能拿去售賣的,已然不多了。”
“嗐!多著呢大人!”周裏正大氣一擺手,“稻種算下來是沒幾十斤了,但您可別忘了,咱們各村家家戶戶,哪戶人家見過幾十兩白花花的銀子唷。”
吳裏正也在旁附和:“是呀大人,幾十兩銀子,小人拿著都不知道怎麽花,銀子是您帶咱們賺到的,那咱們必然不會忘本。”
他說到這兒又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
“其實跟小王地主比起來,咱們真不算什麽,說到底,咱們其實還是貪心了些,想著將剩下的稻種賣些銀子,畢竟那是小人們活了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大錢。”
吳裏正方才還想著沈箏能多誇誇他們,但他突然想起了王廣進。
這時他才發現,說到底,他們窮了大半輩子,是真的窮怕了,拿不出王廣進那種豪擲萬兩白銀的勇氣來。
他們也想給自己留些銀子,修修漏雨的屋頂,換掉缺牙的土瓷碗,穿上不紮肉的新衣裳,再一個月能吃上幾迴肉,姑娘或小子結婚時,能風風光光的,惹人豔羨。
再待百年之後,也不用一席涼席裹屍,而是能躺進個不錯的棺材板中,再刻個石碑,受後輩祭拜,也庇佑後輩。
免得到時後輩想祭拜,對著一堆小土包,都不知道哪個是他們,若是拜錯人了,豈不是便宜了隔壁老頭老太太!哈哈哈哈。
這就是他們大部分人,活到如今的夢想。
平凡而又真切,所以請原諒他們的“自私”。
“夠了,一成糧種足矣,你們與王廣進不一樣,就事論事,你們已然做得很好了,咱們同安縣人,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兒!沈箏在此謝過各位!”
沈箏真心實意地向他們道謝。
她從沒想過拿縣中各戶與王廣進相比,就連王廣進當時要將稻種售賣給縣衙時,她都未曾想起這茬來。
當時秧苗下地她就已給村民們許諾過,該他們的就是他們的,她也想縣中百姓都過上讓人豔羨的好日子。
她如今就這麽大能力,她往後若是能升官,也會盡力幫助更多百姓。
但如今百姓們都表了態,她這個做縣令的,也不能毫無動作不是。
沈箏一笑,說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想法:“方才說,各家各戶還欠我一成稻穀,今日當著你們的麵,我也表個態。”
眾人聞言一怔,洗耳恭聽。
“那成稻穀,你們繳稅糧時一並拉來縣衙,篩出的稻種,我將以我個人名義售賣給各地官府,按縣衙的稻種定價,二百文一斤。”
這也是她與餘正青之前便商討好的,她一開始本想以自己的名義送給縣衙,但被餘正青給勸住了。
餘正青隻用了一句話——“你很富有嘛?借我百兩銀子。”
天爺!
當時的沈箏直捂胸口,餘正青這話說得,簡直......殺人誅心!
縣官正經月俸不過幾兩銀子,那些個富縣官怎麽來的?不是撈油水,就是有私產,她沈箏有個啥啊?同安縣能撈個啥啊?有她也不會撈!
且餘正青這個鐵公雞,這幾個月更是連食祿都沒發,她連吃飯都是貼著方子彥吃的!
百兩銀子的巨款,她哪裏拿得出來!
沈箏頓時偃旗息鼓。
而後在兩人嘰嘰喳喳商討之下,便決定以沈箏個人名義賣給各地官府,順帶還能賺個好名聲,為以後鋪路。
反倒是糧倉內眾人聽到沈箏這般做法,立刻不淡定了,當即開口勸阻。
“!”
“大人!”
她薅出一把村民們自行選的稻種,示意趙休將方才他們篩選的稻種拿了過來。
“一邊是各村自行篩選的稻種,一邊是方才我與趙休幾人篩選的稻種,你們的篩種過程我不得而知,但無非就是那幾個流程,所以咱們兩邊選出來的稻種,模樣與重量都基本一致。”
沈箏雙手攤開,兩把稻種外觀幾乎一模一樣,模樣金黃,外麵裹了一層小絨毛,就那麽靜靜地躺在她的手心。
眾人都湊近了看,紛紛點頭。
“都是好種,依老頭子種地多年的經驗來看,用這等優種種出來的水稻,畝產應當與咱們今年基本相當。”
沈箏點頭,拈起一顆稻種,“最初的稻種隻我與王廣進看過,你們都未曾有機會見到,但那批稻種,與之無二,這是好事。”
裏正們正欲接話,沈箏後退一步,腰背微微向下彎曲。
“大人!您這是作甚!這不是折煞小的們!”
裏正們自覺受不起這一躬,往後退了一步。
“你們受得。”沈箏將冊子從許主簿手中拿了過來,將上麵的稻種重量展示給眾人看。
“出種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今日你們送來的稻種,一定有多,合計算下來,不止多千百斤,而是上萬斤。”
最初她算出這個數字時,是驚訝至極的,因為多出太多了,所以她才會懷疑是否是自己算錯。
可再三核算下,她才敢確定,不是算錯,各村各戶,是真的並未按照約定交糧種,他們實際交上來的稻種,遠在約定之上。
裏正們嘿嘿一笑,心裏美滋滋的,周裏正率先搶了風頭:
“大人,上萬斤稻種聽起來多,其實攤到村中各戶上,每家也並未多交多少,總稻種的一成罷了。”
趙休在旁瞠目結舌。
一成......罷了?
要知道稅糧本就隻用交兩成,周裏正口中的“一成罷了”,已然是糧稅稻種的一半了,他竟還說“罷了”......
村中眾人何時變得如此大氣?
趙休驀地一愣,不對啊,他家也種了有地,怎的沒聽見慧娘與他說這事兒呢?!
——在家的慧娘抿嘴一笑,都說了是驚喜,自是要防著趙休這位身邊人了。
沈箏聽見周裏正的豪言壯語也笑了起來,語氣輕快:
“一成罷了?一成已然不少了,如今你們交了三成稅種,又欠我個人一成稅種,還要自行留種,其實計算下來,你們能拿去售賣的,已然不多了。”
“嗐!多著呢大人!”周裏正大氣一擺手,“稻種算下來是沒幾十斤了,但您可別忘了,咱們各村家家戶戶,哪戶人家見過幾十兩白花花的銀子唷。”
吳裏正也在旁附和:“是呀大人,幾十兩銀子,小人拿著都不知道怎麽花,銀子是您帶咱們賺到的,那咱們必然不會忘本。”
他說到這兒又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
“其實跟小王地主比起來,咱們真不算什麽,說到底,咱們其實還是貪心了些,想著將剩下的稻種賣些銀子,畢竟那是小人們活了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大錢。”
吳裏正方才還想著沈箏能多誇誇他們,但他突然想起了王廣進。
這時他才發現,說到底,他們窮了大半輩子,是真的窮怕了,拿不出王廣進那種豪擲萬兩白銀的勇氣來。
他們也想給自己留些銀子,修修漏雨的屋頂,換掉缺牙的土瓷碗,穿上不紮肉的新衣裳,再一個月能吃上幾迴肉,姑娘或小子結婚時,能風風光光的,惹人豔羨。
再待百年之後,也不用一席涼席裹屍,而是能躺進個不錯的棺材板中,再刻個石碑,受後輩祭拜,也庇佑後輩。
免得到時後輩想祭拜,對著一堆小土包,都不知道哪個是他們,若是拜錯人了,豈不是便宜了隔壁老頭老太太!哈哈哈哈。
這就是他們大部分人,活到如今的夢想。
平凡而又真切,所以請原諒他們的“自私”。
“夠了,一成糧種足矣,你們與王廣進不一樣,就事論事,你們已然做得很好了,咱們同安縣人,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兒!沈箏在此謝過各位!”
沈箏真心實意地向他們道謝。
她從沒想過拿縣中各戶與王廣進相比,就連王廣進當時要將稻種售賣給縣衙時,她都未曾想起這茬來。
當時秧苗下地她就已給村民們許諾過,該他們的就是他們的,她也想縣中百姓都過上讓人豔羨的好日子。
她如今就這麽大能力,她往後若是能升官,也會盡力幫助更多百姓。
但如今百姓們都表了態,她這個做縣令的,也不能毫無動作不是。
沈箏一笑,說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想法:“方才說,各家各戶還欠我一成稻穀,今日當著你們的麵,我也表個態。”
眾人聞言一怔,洗耳恭聽。
“那成稻穀,你們繳稅糧時一並拉來縣衙,篩出的稻種,我將以我個人名義售賣給各地官府,按縣衙的稻種定價,二百文一斤。”
這也是她與餘正青之前便商討好的,她一開始本想以自己的名義送給縣衙,但被餘正青給勸住了。
餘正青隻用了一句話——“你很富有嘛?借我百兩銀子。”
天爺!
當時的沈箏直捂胸口,餘正青這話說得,簡直......殺人誅心!
縣官正經月俸不過幾兩銀子,那些個富縣官怎麽來的?不是撈油水,就是有私產,她沈箏有個啥啊?同安縣能撈個啥啊?有她也不會撈!
且餘正青這個鐵公雞,這幾個月更是連食祿都沒發,她連吃飯都是貼著方子彥吃的!
百兩銀子的巨款,她哪裏拿得出來!
沈箏頓時偃旗息鼓。
而後在兩人嘰嘰喳喳商討之下,便決定以沈箏個人名義賣給各地官府,順帶還能賺個好名聲,為以後鋪路。
反倒是糧倉內眾人聽到沈箏這般做法,立刻不淡定了,當即開口勸阻。
“!”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