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你這是在做甚?”


    關羽看向這滿地的燭火,眉頭下意識皺了起來。


    這等場景,著實是令人有些驚異。


    而且,他從未見過這般憔悴的丞相,更未見過整個人看起來這般頹喪的諸葛亮。


    自從三顧茅廬,臥龍出世以來,在關雲長所見,這位年少就名滿天下的軍師,夙來都是一副羽扇綸巾之狀,不論遇見何事,皆是談笑風生,乃至麵對數十萬大軍,亦是隻有一句‘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永遠都是那般自信,永遠都是那般的沉穩,猶如一尊重石壓在軍陣之中,給予士卒往前衝的底氣。


    “對啊丞相,點這麽多燭燈,倘若是一不小心點著了大帳,就你現在這孱弱之身連跑都沒法跑,當年俺在茅廬點的那把火可是很講究的,故意找的燒不著你的地方點,你可千萬別以為自己不懼火焚。”


    張飛來上這麽一句,連當年茅廬縱火案都說了出來。


    “二弟三弟,不可多言。”


    劉備輕喝一聲,三兩步上前,一個滑鏟跪了下去,與孔明跪地相對,雙手扶住正在垂首泣淚的諸葛孔明,清晰得見,這泣下之淚已然成了紅。


    真真是傷了心了。


    季伯鷹平靜注視著這一幕,心道一聲歎。


    諸葛五丈原之逝,著實是遺憾千古,為後世之人悲歎。


    一個念頭。


    許久未曾用過的「通曉」之法,再一次用出。


    霎時間。


    半步三國史書,當然,主要是後半部。


    頃刻間便是湧入了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的心間,三人在通曉的這一刻,都是齊齊一怔。


    他們從這半部史書之中,看到了關羽大意失荊州,看到了張飛醉酒被割首,看到了劉備一怒伐東吳,看到了昭烈托孤白帝城,看到了諸葛一人扛蜀漢,看到了五伐中原,看到了六出祁山,看到了一個年逾六十的老邁之臣,熬心瀝血的為再造大漢淌盡自己的最後一滴血。


    這一刻。


    劉備的眼眶亦是紅了。


    他雖然一向信任依仗諸葛亮,但始終還是有著一定的設防,可是這一刻,他動容了,他覺得自己有愧於孔明。


    不管這劉玄德在史書中是真情實意還是假仁假義,就劉備這個人人品而言,絕對是三國主公這個級別中的top3之內的存在。


    他對孔明,是依仗,是恩遇,同樣也是有著幾分超越君臣的真情。


    這一點,毋庸置疑。


    “先生,你辛苦了。”


    劉備哽咽著聲音道。


    一旁的張飛和關羽亦是默不作聲,此刻在他們的眼中,諸葛孔明的形象已然是變得無與倫比的偉岸,是這個他們最初看不起的年輕人,在他們逝去的時代之中,僅憑一力擔起了大漢的興複大業。


    “老臣愧對陛下…!”


    諸葛亮泣血而言,抬起頭看向劉備,他這一道‘愧’,絕非僅僅是客套之言,看的出來,諸葛孔明是真的內心不敢麵對劉備。


    因為在諸葛亮看來,他唯有再造漢室,才有資格去地下麵見劉備。


    “陛下,可否給老臣一炷香的時間,待臣交代完軍務,再行上路。”


    在諸葛亮看來。


    當下於自身彌留之際再見到先帝以及先帝最為看重的二將,這說明,自己果真是大限已至了,這是先帝來接自己下地府了。


    不過在走之前,孔明還有點事要交代。


    畢竟三軍還在外,他得把大軍安全的布置好,讓這些蜀中子弟能夠安然迴到蜀內,同時原本還需要等待劉禪的使臣,來告知劉禪後續的用人規劃。


    既然現在已經沒有空等人了,那就隻能用書麵的形式留下遺言。


    “丞相之言何意?”


    “我等剛來,你不給杯茶喝就罷了,怎生還未三兩句,就要趕我等上路。”


    張飛心急嘴快,一句話脫口而出,聽的孔明一頓。


    諸葛孔明是何等聰明之人,從張飛這一句話便是能夠聽出異樣。


    “這……”


    嘶…!


    倒吸一口冷氣。


    諸葛亮這才發現,除卻先帝和關張二人之外,突然出現的還有著兩人,這兩人皆是穿著他從未見過的奇異花色衣衫,第一眼給人一種極其不靠譜的錯覺。


    “二位是…”


    見孔明目光看向仙師。


    劉備連忙是起身介紹道。


    “孔明,這是仙師,天外天之上的教化大天尊,而這一位…”


    老朱微微一笑,等待著劉草鞋對自己的光輝介紹,大明開國太祖、洪武大帝、丞相製終結者、朱家集團董事長等等等、


    “他姓朱。”


    “你叫他小朱就好了。”


    刹那。


    老朱眼珠子一瞪:??!


    其實對於‘小朱’這個稱唿,這也能理解,站在劉備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你姓朱的足足比老子小了上千歲,你不是小朱,難不成我還是小劉?!


    ‘天外天,教化大天尊!’


    孔明聽的神色一怔,若是這話從其他人嘴中說出,他必然立刻以散布謠言之罪,推出去斬首示眾。


    可這話是來自於已故的先帝,怎能不信!


    想罷。


    孔明撐著這副風燭之軀,朝著季伯鷹叩拜行禮。


    “凡俗子諸葛亮,拜見上神仙師。”


    麵對諸葛亮的這番行禮,季伯鷹隻是點頭,並未過多言語。


    對於已經進入這個膏肓狀態的諸葛亮,很明顯已經是油燈苦盡,根本就沒法再救了,哪怕拽到現代去,也隻能icu裏續命。


    這周圍點亮的燭火,三國演義中七星燈,那都是純純的之言,如果七星燈能夠續命,這等優秀寶貴遺產怎可能不傳於後世。


    “你沒救了。”


    季伯鷹淡淡道。


    給人希望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不如直接絕望。


    季伯鷹很清楚,哪怕是到了諸葛孔明這等覺悟境界,在聽聞自己仙人身份的瞬間,必定也想過仙人臨時,會不會救下自己的性命。


    果然。


    在聽到自己沒有希望的那一刻,諸葛孔明身軀微顫,不過片刻後也就是歸於灑然。


    歸墟之日,他在這一次出川北伐的時候,早就已經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隻是這最後一仗,意外實在是來的太過於突然,急火攻心之下,身體便是再也扛不住,倒了下去。


    深吸一口氣。


    諸葛孔明出言道。


    “上神,凡俗子有一問。”


    “那曹魏司馬,可有天命相護?”


    這一點,是諸葛孔明一直都想要弄清的問題,或者說,是他心中之不甘。


    他一心北伐,數十年來如一日,嘔心瀝血,可謂是傾蜀之力。


    然經曆了五次北伐,六出祁山,到頭來終究是換了一場空,反倒是將蜀地的財力人力耗盡,百姓連年窮苦不堪。


    而對於諸葛亮來說。


    北伐之路上,他最大的障礙和心頭之患,便是曹魏之司馬懿。


    凡司馬懿不在前線領兵的時候,漢軍便是氣勢洶湧、一路高歌,而隻要司馬懿來到前線,漢軍便是被堵死在魏蜀邊境之地,上百日難得往前移動一步。


    原因很簡單。


    司馬懿知道自己硬剛玩不過諸葛亮,所以主打的就是一個烏龜戰術,任你東西南北風,我自縮起腦袋當烏龜。


    隻要我不出手,你就拿我沒辦法!


    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件例子,便是孔明贈衣。


    諸葛亮曾為了激怒司馬懿,迫使其出戰,差使送了司馬懿一件女裝,這本是一件羞辱人之事。


    誰知,孔明料事如神,在這件事上卻是料錯了。


    作為女裝愛好者的司馬懿,麵對孔明送來的新衣裳,樂嗬嗬的就穿上了,並且唯恐孔明看不到自己唯美的風姿,還光明正大的穿著新衣服到兩軍陣前逛了一圈,臉皮厚的孔明都實在沒眼看。


    當然。


    這些還僅限於司馬懿之戰術。


    最讓孔明感到意難平的,就是這五丈原之戰,明明司馬懿已經入了他精心設下的伏,這是孔明為司馬懿準備的最終墳墓。


    一場大火之下,司馬懿與他的魏軍必亡,大漢之軍可就此長驅直入。


    然。


    竟是在最後關頭,毫無征兆,突然的天降大雨。


    問出這個問題之後,諸葛孔明就這般注視著季伯鷹,在這件事上,他希望得到一個答案。


    “天命,歸晉。”


    季伯鷹淡淡道。


    按照原本曆史軌跡來看,三國的天命,的確就是歸屬司馬之晉。


    而現在諸葛孔明所在的這個時空,諸葛孔明油燈苦盡,蜀吳都堪堪僅有自保的能力,這天命歸晉的趨勢,已經開始凝聚了。


    “歸晉。”


    “歸晉…!”


    “人力,豈可逆天。”


    在聽到‘天命歸晉’四個字的時候,孔明釋然了。


    雖然他現在不知道晉為何物,但大致能夠猜到,定是司馬家往後之國號。


    五丈原之戰後,在他昏迷醒來的這段時間,他一直都是認真的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是不是自己不應該這般急於北伐,是不是自己哪裏做的還不夠好。


    但是這一刻。


    他心中的那一份愧意,終是散去了。


    接著。


    孔明顫巍巍轉身,一步一步,在劉關張以及季伯鷹和老朱的注視之下,來到這帥案之前,拿起這案上蘸墨毛筆,在這卷紙上寫了起來。


    每寫上幾筆,身子便是略顯搖晃,體力已經是到了極限。


    然。


    孔明並沒有選擇放棄,依舊隻是這般寫著。


    不論是劉關張還是季伯鷹和老朱,都沒有去阻止孔明做這件事,他們都知道,孔明要寫的,是他身為大漢丞相,身為漢臣,對大漢最後的交代。


    足足一炷香時間,孔明就一直站在這案前,任憑身體再怎般感到難受,都是未曾離去。


    “咳,咳,咳咳咳。”


    當落筆的那一刻。


    血,噴在這卷紙之上。


    上麵洋洋灑灑寫著的上百字,皆是孔明對大漢後續的用人規劃,以及此番行軍如何安然撤軍等等。


    寫下這些,他才鬆了最後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


    連他自己也不知為何。


    原本。


    他以為自己能夠撐到劉禪的使者前來,可是當看見先帝的那一刻,心中那最後一口氣,頃刻間就散了,他知道自己距離最後的時間,隻在須臾之間了。


    “丞相體弱,還是歇息為好。”


    關二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聲道。


    “俺也覺得歇息甚好。”


    張飛接著說道。


    “先生。”


    劉備上前兩步,扶住身形顫顫巍巍的孔明。


    這時。


    孔明緩緩轉過身,看著熟悉的三人。


    他雖不清楚,這三人既然不是帶自己升天,為何會出現在此。


    又或者,這其實可能隻是自己的一場夢。


    但對於孔明而言,真也好,假也罷,能夠在這生命中最後的時光,再見到劉備,這已經是讓他心中倍感甚慰。


    微微推開劉備的手。


    孔明再一次朝著劉備,身形顫巍,跪下行大禮。


    “主公。”


    最後的時間,他以主公相稱。


    “今生亮有三幸,一得主公伯樂之恩,此為第一幸,二者亮一生所學得報主公,得報漢室,此為二之幸,三從未被主公猜忌,君臣相宜,此為第三幸。”


    “三幸吾生,足矣。”


    言罷。


    孔明再也撐不住,身子傾倒,劉備連聲將其扶住,孔明一雙眸子望著營帳之上,眼中有著安然笑意,其生命之火已然是虛若弦絲。


    劉關張看著此般之孔明,尤其是劉備的感悟最深。


    在遇見諸葛孔明之前,劉備集團頂多算是個流亡小團夥,而且還麵臨著曹老板的集團碾壓,是諸葛亮加入之後,這流亡小團夥才正式開始成長,然後膨脹式擴張。


    當然。


    這裏麵的功勞不能說全是諸葛孔明,但絕對有著很大一部分。


    “備有臥龍,漢之幸事,天下之幸事。”


    “先生累了,好好歇息吧。”


    孔明含笑的眼眸,緩緩閉合。


    季伯鷹看著命火已經熄滅的諸葛孔明,出聲道。


    “我願稱他為,大漢最後一位丞相。”


    ……………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ps:今天變了個女裝,愛上了自己。


    新書快要試水了,亞父們,求助攻求助攻啊!


    鏈接在下方~!(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怪不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怪不好吃並收藏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