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自斷臂膀
盛世書香:二嫁富商相公 作者:南方有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用說,那些器物都是從楊家那些箱子裏拿走的,親衛隊的人一看便知,宋熹也說不清楚,就隻能背著荊條去喊冤了。
“他還真是頑強,都被拿髒了還要跑到禦前去喊冤。”沁娘扯了扯唇角,表示無比的服氣。
顧琛說得不錯,哪怕是皇帝對他起了疑心,他也要再掙紮一下,再營造一下閑散廢柴郡王的形象。
“越是要到這個時候,就越是要穩住陛下,否則,他又怎麽能找著機會呢?”顧琛挑唇,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笑,“不過,我在出宮前給陛下上了點眼藥,我相信陛下是個聰明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拆穿他。”
就讓他再安穩的活幾天好了。
“我今日去戲樓聽戲,遇上了文大小姐,她居然跟我談條件,想要嫁給我大哥做側室,就憑她,也配?”沁娘一提起這件事,就忍不住從鼻孔裏噴出一口冷氣來。
文靜姝那個女人還真是一如前世那般令人生厭,總是惦記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她大哥是世上最好的大哥,他值得世上最好的女人,文靜姝給他提鞋都不配!
“她想拿什麽條件跟你談?”顧琛問。
“她說,她有言建這些年克扣邊關將士軍餉的證據。”沁娘淡淡的說道,“不過,我沒搭理她,如今言建落在鎮北王手裏,隻要把消息透露給鎮北王,我想,以言建那等軟骨頭又風吹兩邊倒的性子,不消三日便能將他的罪行審個清楚幹淨,哪裏用得著她文靜姝來跟我談交易!”
這個文靜姝還真是異想天開,她覺得她楊沁顏也跟她這般沒腦子嗎?這點都想不到?
“想必她也是狗急跳牆了才想起跑來威脅你。”顧琛眯了眯眼睛說道,“左右不過是個妾,看來我得跟榮國候打聲招唿,還是讓他們趕緊的將人納進門的好,免得整天跑到外麵亂躥,惹得旁人心裏不痛快。”
她不該來招惹沁娘的,她若好好的在府裏待著,榮國候也不是很想立馬讓她進門,等拖個一兩年,等大家都淡忘了她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指不定事情還會有轉機。
可是,她既然上趕子來找死,就怪不得他了。
隔天,榮國候就命人抬了一頂轎子,直接將文靜姝給抬進了榮威的房中,雖說正妃未過門,可先收一兩個妾室也是可以的,隻要別弄出個庶長子就行了。
不過,那些事情沁娘也不太感興趣,隻要榮家日後將這個人拘在後院裏不要出來到處躥就成了,否則,她可不介意讓她償點苦頭。
皇宮。
如顧琛所料的那般,宋熹一邊背著荊條到禦前哭冤後,皇帝似乎信了他的說詞:“這個言建真是可惡,朕一定要讓鎮北王好好的審審他,看看他除了陷害他人外,還有沒有做別的勾當。”
宋熹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完冤屈後,小心的看了皇帝一眼道:“皇伯父,侄兒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帝睨了他一眼,吐出一個字:“說。”
宋熹磕磕巴巴的說道:“之前侄兒跟言家一起在府邸辦了一個簪花宴,侄兒不小心偷聽到,言建似乎一直克扣邊關軍餉,這麽多年來之所以從沒人上京揭露,是因為那些人往往還沒到京城就被半路截殺了。”
皇帝一聽,噌地一下就站了起來,聲音抬高了好幾倍:“你說什麽?言建?”
宋熹瑟縮了一下,裝出一副被嚇到的樣子繼續說道:“侄兒也是不小心偷聽到的,當時言建仍是戶部的一把手,所有的賬目都由他一手把持著,他說黑即是黑,他說白即是白,所以就連承安候親自去了趟西南邊關,也沒能查出個所以然來,而且,那個時候他還是太子未來的嶽家……”
說到最後,宋熹的聲音徹底的矮了下去,皇帝的臉色卻變了又變,直到最後黑如鍋底。
原來是宋懷一直保著他,難怪這件事情當時鬧那麽大,最後竟什麽都沒查出來,想來也是,如果不是有言建替他謀財,他又哪來的錢子養那麽多的私兵。
霎時間,皇帝似乎想明白了許多事,原來他們一早就勾結在一起了,連他這個皇帝都被他們給騙了。
果真是好得很!
“皇伯父,您先息怒,氣大傷身,好在如今言建已經被押入大牢了,讓鎮北言去好好審審他就是了,看看他除了陷害忠良之外,究竟還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這個人著實太陰險了,不好好查查,保不齊他都要把咱東臨給蛀空了。”宋熹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勸道。
“對,就讓鎮北王去查。”鎮北王是沙場上出生入死的人物,他最是明白那些邊關的將士在沙場拚命的感受,若是讓他知道他們在邊關打仗,朝廷裏居然還有言建那樣的蛀蟲在扯他們的後腿,他怕是恨不得刮了他。
“貝公公,把郭正給朕喧進宮來。”皇帝轉頭看向一旁的貝公公道。
貝公公應了一聲,小跑著出去了。
宋熹見轉移目標的目的達成,也飛快的告辭走了。
出了禦書房的門後,他麵上哪裏還有適才在皇帝麵前的半分膽小怯懦的可憐相?
他眸中飛快的閃過一抹厲光,反正言建也不是真心要投靠他的,他先把他給推出去,這樣皇帝的注意力就不會一直放在他身上了。
這般想著,宋熹心情暢快的大步朝著宮門走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半個月裏,宋熹就跟以前一樣,除了吃喝玩樂之外,再沒有別的動作,若不是顧琛一直派人盯著他打造火器的進度,怕是都要相信他當真隻是個廢柴郡王了。
方園園總算從城外迴來了,她在府中辦了一場小宴,請了平日裏幾個相熟的姐妹一同在府中聚聚,順道將她從別莊處帶迴來的新茶與眾姐妹分享。
隻是,她沒有想到,明明是她們幾個小姐妹的小聚宴,久未出宮的宋茹竟然也不請自來了。
相互見過禮後,方園園道:“四公主當真是消息靈通,我這帖子才剛發出去,就被你給知道了。”
宋茹也不介意她的調侃,大大方方的說道:“我在宮裏待著無聊,也想出來跟你們一道玩,聽說我皇兄在邊關跟陵王率的西蜀軍打起來了,我母後命我出宮去廟裏給他求個平安,迴來還早,就過來了,方大姑娘不要怪我不請自來就好。”
方園園哪裏敢?不要腦袋了嗎?
隻是,堂堂一個公主卻像是沒有朋友一般,總喜歡跟她們這幫人混在一起,也是令她們很憂傷的。
畢竟,人家可是公主,她們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跟公主開一些過份的玩笑。
“四公主不嫌我們無聊便成。”方研研倒是大膽,她挽著沁娘道,“沁姐姐,你幾次來府上我都不在,今日總算是提前跟夫子請了假,若不然,我又見不著你了。”
“說得你好像當真每天都老實的去夫子那裏報道一般。”沐知心鄙夷的拆穿她,“阿皓不是總偷偷帶著你溜出去玩嗎?”
說起方家這對姐弟,那些夫子們一個個都頭疼死了,既不愛用功,又愛逃課,正經的東西沒學會幾樣,歪門邪道倒是精通得很。
“阿園,你家姑姑還有沒有再到府上來勸你爹給你物色好人家啊?”沁娘突然八卦起這件事情的後續起來。
方園園臉色不太自然的說道:“這半月我都不在京城,我也不是很清楚,隻是她今日沒來,聽說這些天姑父在忙著審言家的事情,想必姑姑也顧不上我了吧。”
如此,她還能緩幾天,若不然,她又要找借口出城去避難了。
做人真是難!
她都嫁過一迴了,迴娘家做個老姑婆怎麽就不行?
“聽說,李家也在物色好人家的姑娘,想再給李一凡娶一門進府打理內宅的事情。”宋茹也跟著八卦了起來,“原本本宮也是不知道的,可李大人應該是生怕之前跟方家的事情讓京中那些勳貴人家對他們李家有想法,不肯把女兒嫁進李家門,就去找父皇求賜婚了。”
“什麽?賜、賜婚?”方園園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其餘幾個人也皆是目瞪口呆。
這李牧可真是個人物,居然敢進宮去找皇帝賜婚,他是有多大的臉哪!
這世上能得皇帝賜婚的,那得於朝廷有多大的貢獻才行啊!
這李牧也不過是個三品的京城父母官,說起來也沒辦什麽京天動地的案子,或者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貢獻,他居然敢跑到禦前去求賜婚。
真是,敢做!
“他、他相中了哪家的女兒?”方園園內心慌得一批,就生怕那李牧腦子一抽,去跟皇帝說兒媳還是原配的好,要求重新給她和李一凡賜個婚。
到時候,皇帝金口一開,她是拒婚呢?還是拒婚呢?
“我也隻是聽了一耳朵,父皇好像也沒有馬上答應,李大人似乎又跟父皇表了某個決心,就看父皇怎麽考慮了。”宋茹說著,喝了口熱茶,咂舌道,“不過,我猜父皇也不是那麽喜歡管閑事的人,這事兒就算要答應,也不會那麽爽快。”
“也就是說,李牧的提了相當令陛下心動的條件,所以陛下也沒有一口迴絕他。”沁娘道。
“他還真是頑強,都被拿髒了還要跑到禦前去喊冤。”沁娘扯了扯唇角,表示無比的服氣。
顧琛說得不錯,哪怕是皇帝對他起了疑心,他也要再掙紮一下,再營造一下閑散廢柴郡王的形象。
“越是要到這個時候,就越是要穩住陛下,否則,他又怎麽能找著機會呢?”顧琛挑唇,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笑,“不過,我在出宮前給陛下上了點眼藥,我相信陛下是個聰明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拆穿他。”
就讓他再安穩的活幾天好了。
“我今日去戲樓聽戲,遇上了文大小姐,她居然跟我談條件,想要嫁給我大哥做側室,就憑她,也配?”沁娘一提起這件事,就忍不住從鼻孔裏噴出一口冷氣來。
文靜姝那個女人還真是一如前世那般令人生厭,總是惦記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她大哥是世上最好的大哥,他值得世上最好的女人,文靜姝給他提鞋都不配!
“她想拿什麽條件跟你談?”顧琛問。
“她說,她有言建這些年克扣邊關將士軍餉的證據。”沁娘淡淡的說道,“不過,我沒搭理她,如今言建落在鎮北王手裏,隻要把消息透露給鎮北王,我想,以言建那等軟骨頭又風吹兩邊倒的性子,不消三日便能將他的罪行審個清楚幹淨,哪裏用得著她文靜姝來跟我談交易!”
這個文靜姝還真是異想天開,她覺得她楊沁顏也跟她這般沒腦子嗎?這點都想不到?
“想必她也是狗急跳牆了才想起跑來威脅你。”顧琛眯了眯眼睛說道,“左右不過是個妾,看來我得跟榮國候打聲招唿,還是讓他們趕緊的將人納進門的好,免得整天跑到外麵亂躥,惹得旁人心裏不痛快。”
她不該來招惹沁娘的,她若好好的在府裏待著,榮國候也不是很想立馬讓她進門,等拖個一兩年,等大家都淡忘了她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指不定事情還會有轉機。
可是,她既然上趕子來找死,就怪不得他了。
隔天,榮國候就命人抬了一頂轎子,直接將文靜姝給抬進了榮威的房中,雖說正妃未過門,可先收一兩個妾室也是可以的,隻要別弄出個庶長子就行了。
不過,那些事情沁娘也不太感興趣,隻要榮家日後將這個人拘在後院裏不要出來到處躥就成了,否則,她可不介意讓她償點苦頭。
皇宮。
如顧琛所料的那般,宋熹一邊背著荊條到禦前哭冤後,皇帝似乎信了他的說詞:“這個言建真是可惡,朕一定要讓鎮北王好好的審審他,看看他除了陷害他人外,還有沒有做別的勾當。”
宋熹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完冤屈後,小心的看了皇帝一眼道:“皇伯父,侄兒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帝睨了他一眼,吐出一個字:“說。”
宋熹磕磕巴巴的說道:“之前侄兒跟言家一起在府邸辦了一個簪花宴,侄兒不小心偷聽到,言建似乎一直克扣邊關軍餉,這麽多年來之所以從沒人上京揭露,是因為那些人往往還沒到京城就被半路截殺了。”
皇帝一聽,噌地一下就站了起來,聲音抬高了好幾倍:“你說什麽?言建?”
宋熹瑟縮了一下,裝出一副被嚇到的樣子繼續說道:“侄兒也是不小心偷聽到的,當時言建仍是戶部的一把手,所有的賬目都由他一手把持著,他說黑即是黑,他說白即是白,所以就連承安候親自去了趟西南邊關,也沒能查出個所以然來,而且,那個時候他還是太子未來的嶽家……”
說到最後,宋熹的聲音徹底的矮了下去,皇帝的臉色卻變了又變,直到最後黑如鍋底。
原來是宋懷一直保著他,難怪這件事情當時鬧那麽大,最後竟什麽都沒查出來,想來也是,如果不是有言建替他謀財,他又哪來的錢子養那麽多的私兵。
霎時間,皇帝似乎想明白了許多事,原來他們一早就勾結在一起了,連他這個皇帝都被他們給騙了。
果真是好得很!
“皇伯父,您先息怒,氣大傷身,好在如今言建已經被押入大牢了,讓鎮北言去好好審審他就是了,看看他除了陷害忠良之外,究竟還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這個人著實太陰險了,不好好查查,保不齊他都要把咱東臨給蛀空了。”宋熹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勸道。
“對,就讓鎮北王去查。”鎮北王是沙場上出生入死的人物,他最是明白那些邊關的將士在沙場拚命的感受,若是讓他知道他們在邊關打仗,朝廷裏居然還有言建那樣的蛀蟲在扯他們的後腿,他怕是恨不得刮了他。
“貝公公,把郭正給朕喧進宮來。”皇帝轉頭看向一旁的貝公公道。
貝公公應了一聲,小跑著出去了。
宋熹見轉移目標的目的達成,也飛快的告辭走了。
出了禦書房的門後,他麵上哪裏還有適才在皇帝麵前的半分膽小怯懦的可憐相?
他眸中飛快的閃過一抹厲光,反正言建也不是真心要投靠他的,他先把他給推出去,這樣皇帝的注意力就不會一直放在他身上了。
這般想著,宋熹心情暢快的大步朝著宮門走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半個月裏,宋熹就跟以前一樣,除了吃喝玩樂之外,再沒有別的動作,若不是顧琛一直派人盯著他打造火器的進度,怕是都要相信他當真隻是個廢柴郡王了。
方園園總算從城外迴來了,她在府中辦了一場小宴,請了平日裏幾個相熟的姐妹一同在府中聚聚,順道將她從別莊處帶迴來的新茶與眾姐妹分享。
隻是,她沒有想到,明明是她們幾個小姐妹的小聚宴,久未出宮的宋茹竟然也不請自來了。
相互見過禮後,方園園道:“四公主當真是消息靈通,我這帖子才剛發出去,就被你給知道了。”
宋茹也不介意她的調侃,大大方方的說道:“我在宮裏待著無聊,也想出來跟你們一道玩,聽說我皇兄在邊關跟陵王率的西蜀軍打起來了,我母後命我出宮去廟裏給他求個平安,迴來還早,就過來了,方大姑娘不要怪我不請自來就好。”
方園園哪裏敢?不要腦袋了嗎?
隻是,堂堂一個公主卻像是沒有朋友一般,總喜歡跟她們這幫人混在一起,也是令她們很憂傷的。
畢竟,人家可是公主,她們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跟公主開一些過份的玩笑。
“四公主不嫌我們無聊便成。”方研研倒是大膽,她挽著沁娘道,“沁姐姐,你幾次來府上我都不在,今日總算是提前跟夫子請了假,若不然,我又見不著你了。”
“說得你好像當真每天都老實的去夫子那裏報道一般。”沐知心鄙夷的拆穿她,“阿皓不是總偷偷帶著你溜出去玩嗎?”
說起方家這對姐弟,那些夫子們一個個都頭疼死了,既不愛用功,又愛逃課,正經的東西沒學會幾樣,歪門邪道倒是精通得很。
“阿園,你家姑姑還有沒有再到府上來勸你爹給你物色好人家啊?”沁娘突然八卦起這件事情的後續起來。
方園園臉色不太自然的說道:“這半月我都不在京城,我也不是很清楚,隻是她今日沒來,聽說這些天姑父在忙著審言家的事情,想必姑姑也顧不上我了吧。”
如此,她還能緩幾天,若不然,她又要找借口出城去避難了。
做人真是難!
她都嫁過一迴了,迴娘家做個老姑婆怎麽就不行?
“聽說,李家也在物色好人家的姑娘,想再給李一凡娶一門進府打理內宅的事情。”宋茹也跟著八卦了起來,“原本本宮也是不知道的,可李大人應該是生怕之前跟方家的事情讓京中那些勳貴人家對他們李家有想法,不肯把女兒嫁進李家門,就去找父皇求賜婚了。”
“什麽?賜、賜婚?”方園園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其餘幾個人也皆是目瞪口呆。
這李牧可真是個人物,居然敢進宮去找皇帝賜婚,他是有多大的臉哪!
這世上能得皇帝賜婚的,那得於朝廷有多大的貢獻才行啊!
這李牧也不過是個三品的京城父母官,說起來也沒辦什麽京天動地的案子,或者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貢獻,他居然敢跑到禦前去求賜婚。
真是,敢做!
“他、他相中了哪家的女兒?”方園園內心慌得一批,就生怕那李牧腦子一抽,去跟皇帝說兒媳還是原配的好,要求重新給她和李一凡賜個婚。
到時候,皇帝金口一開,她是拒婚呢?還是拒婚呢?
“我也隻是聽了一耳朵,父皇好像也沒有馬上答應,李大人似乎又跟父皇表了某個決心,就看父皇怎麽考慮了。”宋茹說著,喝了口熱茶,咂舌道,“不過,我猜父皇也不是那麽喜歡管閑事的人,這事兒就算要答應,也不會那麽爽快。”
“也就是說,李牧的提了相當令陛下心動的條件,所以陛下也沒有一口迴絕他。”沁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