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變故
盛世書香:二嫁富商相公 作者:南方有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柴言兩家這邊早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了,他們不是不想還那些東西,相反,正如沁娘推測的那樣,那些東西早就被柴敬和言建做人情送到了長樂郡王府上了。
這會兒要去將東西要迴來,也不知道長樂郡王會是個什麽反應。
可是,柴敬和言建已經派人傳口信迴來了,若是不能將那些東西還到顧家,怕是會牽連整個家族的人,為了全族的性命,這兩家也隻好硬著頭皮偷偷溜到長樂郡王府去討了。
長樂郡王府。
宋熹正在把玩著一隻鳥,聽著心腹進來匯報,臉色很是難看。
宋熹這些天一直就很關注楊家一案的進展,原本想要讓柴敬等人一致推舉他去主審此案的,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鎮北王郭正,直接就將案子給接了過去。
原本他以為鐵板釘釘的事情,卻沒想到這麽快就敗北了。
楊家不但無罪,還讓皇帝在楊家那裏添了點愧疚感,如今樊池悟等人更是齊齊的被關入了大牢,等待著判決下來。
這幫人聯合起來竟都沒能將楊家給扳倒,而且,籌謀了這幾個月的事情竟一招就給擊潰了,這讓宋熹心裏這口氣如何能舒坦?
這也就罷了,那柴言兩家居然還敢派人到府上來要東西!
宋熹心裏那口氣,別提有多憋屈了。
“郡王,這東西還是得還迴去,省得這些個軟骨頭到時候攀咬到您這來。”心腹看著宋熹的臉色,小心的建議道。
“本郡王知道。”宋熹臉色很不好看,他從鼻孔裏噴出一口氣道,“本王還不至於貪他們這幾件擺件。”
他也不傻,他又何償不知道那幾個人是經不住烤打的軟骨頭?這若是逼急了,他們指不定還要把他給咬出來。
“郡王,屬下覺得不妥。”這時,一旁的謀士高深莫測的開口道。
宋熹擼鳥的動作一頓,眸光一抬,看向一旁坐著氣定神閑的年輕謀士,問:“先生此言何解?”
謀士淡淡的說道:“如今朝中已無儲君,陛下的那幾個成年的皇子哪一個不想入主東宮的?”
一句話,便令宋熹怔住了。
“人人都知道,您隻是一個不涉朝政的閑散郡王,跟爭儲本就沒什麽關係,一旦事情鬧開了,陛下是覺得是他的那些皇子有心打壓你,還是會覺得,您真的想爭儲?”
謀士的三言兩語,瞬間就將宋熹的任督二脈給打通了,他那張原本還繃緊的臉上,瞬間便緩和了許多。
“先生的意思是?”宋熹隻覺得心口一跳,目光灼灼的看著他豢養的這個年輕的謀士,頭一迴覺得,這謀士還有點意思。
“郡王,不論楊家與顧家已選了誰,朝中還有誰猜測您的意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會不信相信,之前言家明明是要與懷王聯姻的,可轉眼間就要把女兒嫁與你,你從頭到尾都隻是一個承受者,其餘的你並不清楚。”
謀士的話,令宋熹隱入了沉思。
他說得沒有錯,雖說這段時日以來,京城發生了許多事情,可這些事情他都沒有直接參與,甚至就連那個唐婉,他也早就想辦法送出城了。
這個時候,任何人都跟他沒有直接的聯係,至少在明麵上不會被人抓住把柄。
所以,就算事情鬧大了,不過是增添皇帝內心的疑慮罷了,而他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漏臉,進而展現自己的手腕。
這般想著,宋熹突然覺得眼前被打開了一條通天大道。
……
顧琛這幾日一直派人加緊城門口處的詢查,可都沒有得到唐婉的消息,沁娘猜測這個女人八成已經混出城了。
她如今敗露了,她若再留在京城,別說是顧楊兩家,就是皇帝也容不下她。
她身後的那個人那般神通廣大,自然有辦法送她出城。
“算了,人多半已經不在京中了,把你那些人力都給撤了吧,免得搞得滿京城人心惶惶的。”沁娘偎依在顧琛懷裏,躺在軟蹋上,吃著顧琛投喂的剝好的鬆子,說道。
“高家被查封的時候,我那時候就在高家酒莊就沒見著唐婉那個女人的身影,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女人滑頭得很,多半是使了障眼法騙過了我派去盯著她的人跑了。”
顧琛也沒多在意這個女人,於他來說,那不過就是個失敗的女人,隻要她不再他們眼皮子底下晃,跑了就跑了吧。
“算了,為了一個女人費那麽大勁兒不值得。”沁娘也不甚在意這個人,這個女人雖與她糾纏了兩世,仇深似海,可如今看著她一無所有的敗走,她突然覺得那不過也是個可憐的女人罷了。
一個求而不得的可憐蟲。
“有機會抓到那個女人,我定會讓你親手處置她。”顧琛摟著她,承諾道。
他知道當初唐婉算計害她滑胎之事她心裏仍舊不會放下,他心裏也不會輕易的放下,隻是目前這個人既已出城,那麽就暫且先放她一馬吧。
像她那樣的女人,她一定不甘心一無所有,她一定會想盡辦法再卷土重來,隻要她再出現,他就能讓她再也逃不掉。
“就柴家和言家沒有將東西送迴來了,你說,他們要是去宋熹那裏要迴原物,宋熹會給嗎?”沁娘好奇的問。
顧琛把玩著她的發絲,漫不經心的說道:“大概會送吧,畢竟,就情勢而言,他並不想被這兩家狗急跳牆攀咬出來,可他若是不交呢?我們的確也拿他沒辦法,畢竟,我就是再狂,也不可能帶著人衝進長樂郡王府去搜。”
宋熹再怎麽說也姓宋,是皇家的嫡係血脈,他若真這般做了,難免不被人抓住把柄,告到禦前,說他蔑視皇威。
“那,我們的東西不就拿不迴來了?”沁娘問。
不甘心啊。
憑什麽自己的東西進出了一趟就丟了幾件。
那幾件可是一百多年前的老物件了,就現在市麵上買都未必買得到的,其中還有她最喜歡的一方端研。
“你別急啊,雖然我不能正大光明的去長樂郡王府去把東西拿迴來,可夜闖長樂郡王府還是可以的。”顧琛說著,將她的發絲放在指間繞了一圈又一圈,似乎百玩不厭的樣子。
沁娘一把將自己的發絲給拽了迴來,起身瞪著他道:“你瘋了!萬一被人抓住了,宋熹就會到禦前控告你夜闖長樂郡王府,欲對他行刺,到時候,給你扣上一頂從龍的帽子,硬把三皇子給扯出來,說你是受了他的指使怎麽辦?”
她心裏太清楚了,如今在京城裏的這些個皇子,沒一個是能上得了台麵,挑得起大梁的,宋熹心裏也清楚,一旦讓宋玉凱旋而歸,他將再無任何機會。
“你緊張什麽?我是派顧白和顧青去,我又不會親自去,再說了,上次火器的事情,我們已經放出誘餌了,想必他們這會兒一定會緊鑼密鼓的開始趕製,我順便讓他們去探查一下進度。”
對於這件事情,顧琛一直記在心上。
宋熹不惜搞出公然用火器傷人的事情,不就為了得到確切的火器改良方案麽?
他倒要看看,等火器製造出來以後,他下一步打算怎麽辦?
“我看他遲早要逼宮造反,若不然,等三殿下從邊關迴來以後,他將再無機會。”沁娘篤定的說道,“不過我倒是很好奇,他上哪找了個那麽厲害的兵器高手,單憑著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將一把舊的火器改造到那個程度。”
說實話,這若是換顧琛重用的那幾個人,也不一定能辦到。
“嗯,必要的時候,我把他擄過來歸我所用。”顧琛說著,在她唇上親了一下說道。
那語氣,仿佛是在搶對方一個果子一般簡單。
沁娘翻了個白眼,也懶得計較他是不是說大話了。
隻是,他們設想了無數種可能,也沒有想到宋熹居然主動將事情捅到了禦前。
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都在大殿上,從不上朝的宋熹突然穿著他郡王爺的正式官服,跑到大殿下,直接就跪下喊冤:“皇伯父,侄兒被人冤枉,還望皇伯父能替侄兒做主啊!”
皇帝眼角一跳,他下意識的覺得這宋熹無事不登三寶殿,更何況,他還當著文武百官的麵。
“你有何冤情?”皇帝本不太想搭理他,可當著那麽多雙眼睛的麵,他又不得不按捺下心中的不耐煩,問了一句。
“皇伯父,那柴敬和言建貪了從楊家抬出來的那些箱子裏的物件,卻說是把東西送到了侄兒府上,用來孝敬侄兒了,皇伯父您是知道的,侄兒府裏多的是皇家禦賜的東西,又怎麽會稀罕楊家的那些東西呢?”
說著,他直接伏在了地上,再次高聲喊著要皇帝替他做主。
“皇伯父,那言建先是巴結懷王,現在又極力的想要與侄兒聯姻,因著皇伯父做主,侄兒一直未曾反對,可這言家一看就是隻牆頭草,他為了自保,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他這擺明了是要拉侄兒下水啊,皇伯父。”
說完,宋熹便伏在地上,久久不曾起身。
隨著他的話落,滿堂的大臣皆是一愣,大家都被長樂郡王的這一手給弄得懵了。
柴家和言家不是投靠了長樂郡王麽?
難道不是?
這會兒要去將東西要迴來,也不知道長樂郡王會是個什麽反應。
可是,柴敬和言建已經派人傳口信迴來了,若是不能將那些東西還到顧家,怕是會牽連整個家族的人,為了全族的性命,這兩家也隻好硬著頭皮偷偷溜到長樂郡王府去討了。
長樂郡王府。
宋熹正在把玩著一隻鳥,聽著心腹進來匯報,臉色很是難看。
宋熹這些天一直就很關注楊家一案的進展,原本想要讓柴敬等人一致推舉他去主審此案的,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鎮北王郭正,直接就將案子給接了過去。
原本他以為鐵板釘釘的事情,卻沒想到這麽快就敗北了。
楊家不但無罪,還讓皇帝在楊家那裏添了點愧疚感,如今樊池悟等人更是齊齊的被關入了大牢,等待著判決下來。
這幫人聯合起來竟都沒能將楊家給扳倒,而且,籌謀了這幾個月的事情竟一招就給擊潰了,這讓宋熹心裏這口氣如何能舒坦?
這也就罷了,那柴言兩家居然還敢派人到府上來要東西!
宋熹心裏那口氣,別提有多憋屈了。
“郡王,這東西還是得還迴去,省得這些個軟骨頭到時候攀咬到您這來。”心腹看著宋熹的臉色,小心的建議道。
“本郡王知道。”宋熹臉色很不好看,他從鼻孔裏噴出一口氣道,“本王還不至於貪他們這幾件擺件。”
他也不傻,他又何償不知道那幾個人是經不住烤打的軟骨頭?這若是逼急了,他們指不定還要把他給咬出來。
“郡王,屬下覺得不妥。”這時,一旁的謀士高深莫測的開口道。
宋熹擼鳥的動作一頓,眸光一抬,看向一旁坐著氣定神閑的年輕謀士,問:“先生此言何解?”
謀士淡淡的說道:“如今朝中已無儲君,陛下的那幾個成年的皇子哪一個不想入主東宮的?”
一句話,便令宋熹怔住了。
“人人都知道,您隻是一個不涉朝政的閑散郡王,跟爭儲本就沒什麽關係,一旦事情鬧開了,陛下是覺得是他的那些皇子有心打壓你,還是會覺得,您真的想爭儲?”
謀士的三言兩語,瞬間就將宋熹的任督二脈給打通了,他那張原本還繃緊的臉上,瞬間便緩和了許多。
“先生的意思是?”宋熹隻覺得心口一跳,目光灼灼的看著他豢養的這個年輕的謀士,頭一迴覺得,這謀士還有點意思。
“郡王,不論楊家與顧家已選了誰,朝中還有誰猜測您的意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會不信相信,之前言家明明是要與懷王聯姻的,可轉眼間就要把女兒嫁與你,你從頭到尾都隻是一個承受者,其餘的你並不清楚。”
謀士的話,令宋熹隱入了沉思。
他說得沒有錯,雖說這段時日以來,京城發生了許多事情,可這些事情他都沒有直接參與,甚至就連那個唐婉,他也早就想辦法送出城了。
這個時候,任何人都跟他沒有直接的聯係,至少在明麵上不會被人抓住把柄。
所以,就算事情鬧大了,不過是增添皇帝內心的疑慮罷了,而他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漏臉,進而展現自己的手腕。
這般想著,宋熹突然覺得眼前被打開了一條通天大道。
……
顧琛這幾日一直派人加緊城門口處的詢查,可都沒有得到唐婉的消息,沁娘猜測這個女人八成已經混出城了。
她如今敗露了,她若再留在京城,別說是顧楊兩家,就是皇帝也容不下她。
她身後的那個人那般神通廣大,自然有辦法送她出城。
“算了,人多半已經不在京中了,把你那些人力都給撤了吧,免得搞得滿京城人心惶惶的。”沁娘偎依在顧琛懷裏,躺在軟蹋上,吃著顧琛投喂的剝好的鬆子,說道。
“高家被查封的時候,我那時候就在高家酒莊就沒見著唐婉那個女人的身影,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女人滑頭得很,多半是使了障眼法騙過了我派去盯著她的人跑了。”
顧琛也沒多在意這個女人,於他來說,那不過就是個失敗的女人,隻要她不再他們眼皮子底下晃,跑了就跑了吧。
“算了,為了一個女人費那麽大勁兒不值得。”沁娘也不甚在意這個人,這個女人雖與她糾纏了兩世,仇深似海,可如今看著她一無所有的敗走,她突然覺得那不過也是個可憐的女人罷了。
一個求而不得的可憐蟲。
“有機會抓到那個女人,我定會讓你親手處置她。”顧琛摟著她,承諾道。
他知道當初唐婉算計害她滑胎之事她心裏仍舊不會放下,他心裏也不會輕易的放下,隻是目前這個人既已出城,那麽就暫且先放她一馬吧。
像她那樣的女人,她一定不甘心一無所有,她一定會想盡辦法再卷土重來,隻要她再出現,他就能讓她再也逃不掉。
“就柴家和言家沒有將東西送迴來了,你說,他們要是去宋熹那裏要迴原物,宋熹會給嗎?”沁娘好奇的問。
顧琛把玩著她的發絲,漫不經心的說道:“大概會送吧,畢竟,就情勢而言,他並不想被這兩家狗急跳牆攀咬出來,可他若是不交呢?我們的確也拿他沒辦法,畢竟,我就是再狂,也不可能帶著人衝進長樂郡王府去搜。”
宋熹再怎麽說也姓宋,是皇家的嫡係血脈,他若真這般做了,難免不被人抓住把柄,告到禦前,說他蔑視皇威。
“那,我們的東西不就拿不迴來了?”沁娘問。
不甘心啊。
憑什麽自己的東西進出了一趟就丟了幾件。
那幾件可是一百多年前的老物件了,就現在市麵上買都未必買得到的,其中還有她最喜歡的一方端研。
“你別急啊,雖然我不能正大光明的去長樂郡王府去把東西拿迴來,可夜闖長樂郡王府還是可以的。”顧琛說著,將她的發絲放在指間繞了一圈又一圈,似乎百玩不厭的樣子。
沁娘一把將自己的發絲給拽了迴來,起身瞪著他道:“你瘋了!萬一被人抓住了,宋熹就會到禦前控告你夜闖長樂郡王府,欲對他行刺,到時候,給你扣上一頂從龍的帽子,硬把三皇子給扯出來,說你是受了他的指使怎麽辦?”
她心裏太清楚了,如今在京城裏的這些個皇子,沒一個是能上得了台麵,挑得起大梁的,宋熹心裏也清楚,一旦讓宋玉凱旋而歸,他將再無任何機會。
“你緊張什麽?我是派顧白和顧青去,我又不會親自去,再說了,上次火器的事情,我們已經放出誘餌了,想必他們這會兒一定會緊鑼密鼓的開始趕製,我順便讓他們去探查一下進度。”
對於這件事情,顧琛一直記在心上。
宋熹不惜搞出公然用火器傷人的事情,不就為了得到確切的火器改良方案麽?
他倒要看看,等火器製造出來以後,他下一步打算怎麽辦?
“我看他遲早要逼宮造反,若不然,等三殿下從邊關迴來以後,他將再無機會。”沁娘篤定的說道,“不過我倒是很好奇,他上哪找了個那麽厲害的兵器高手,單憑著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將一把舊的火器改造到那個程度。”
說實話,這若是換顧琛重用的那幾個人,也不一定能辦到。
“嗯,必要的時候,我把他擄過來歸我所用。”顧琛說著,在她唇上親了一下說道。
那語氣,仿佛是在搶對方一個果子一般簡單。
沁娘翻了個白眼,也懶得計較他是不是說大話了。
隻是,他們設想了無數種可能,也沒有想到宋熹居然主動將事情捅到了禦前。
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都在大殿上,從不上朝的宋熹突然穿著他郡王爺的正式官服,跑到大殿下,直接就跪下喊冤:“皇伯父,侄兒被人冤枉,還望皇伯父能替侄兒做主啊!”
皇帝眼角一跳,他下意識的覺得這宋熹無事不登三寶殿,更何況,他還當著文武百官的麵。
“你有何冤情?”皇帝本不太想搭理他,可當著那麽多雙眼睛的麵,他又不得不按捺下心中的不耐煩,問了一句。
“皇伯父,那柴敬和言建貪了從楊家抬出來的那些箱子裏的物件,卻說是把東西送到了侄兒府上,用來孝敬侄兒了,皇伯父您是知道的,侄兒府裏多的是皇家禦賜的東西,又怎麽會稀罕楊家的那些東西呢?”
說著,他直接伏在了地上,再次高聲喊著要皇帝替他做主。
“皇伯父,那言建先是巴結懷王,現在又極力的想要與侄兒聯姻,因著皇伯父做主,侄兒一直未曾反對,可這言家一看就是隻牆頭草,他為了自保,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他這擺明了是要拉侄兒下水啊,皇伯父。”
說完,宋熹便伏在地上,久久不曾起身。
隨著他的話落,滿堂的大臣皆是一愣,大家都被長樂郡王的這一手給弄得懵了。
柴家和言家不是投靠了長樂郡王麽?
難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