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彈劾
盛世書香:二嫁富商相公 作者:南方有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殿上,大理寺卿樊池悟跟刑部尚書海青聯合上書,彈劾楊元海父子。
“陛下,臣要彈劾父家父子貪墨了振災的銀兩,使得瑤縣堤壩建了不到半年,不過下了幾天雨堤壩就被衝毀了,造成無數民房被衝毀,目前還不知道老百姓的傷亡人數,陛下,楊元海這是辜負皇恩,應當重罰!”樊池悟出列,義正言詞的說道。
“陛下,臣已也得到了消息,說楊家父子這數月來在瑤縣並未克盡職守,他們雖是奉旨出城重建災區,可卻仗著天高皇帝遠,每日隻知道在災區吃喝玩樂,不管正事,全然不顧災區老百姓的死活,陛下,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為官,還望陛下嚴懲!”
刑部尚書海青也跟著出列,說到最後他直接就跪了下去,一頭重重的磕在地上,大有要死薦的架勢。
隨著這兩位起了個頭,那些早已私下裏商量好了的宋熹黨這會兒也跟著紛紛出列,一個個義正言詞的開始將楊家父子的各種黑料抖出來,齊齊的要求皇帝嚴懲。
幾息之間,幾乎有一半的朝臣或跟風或有意為之的站出來,要求皇帝要嚴懲楊家父子,隻有少部分耿直的朝臣反駁說空口無憑,還要把人從瑤縣詔迴來親自審問一番才好。
總之,兩方人馬在大殿上吵得不可開交。
皇帝被吵得頭疼,最後索性就甩手走人了。
皇帝氣得迴了禦書房,顧琛一路跟著,途中也沒有說話,更沒有要開口幫著楊家人說話的意思,最後倒是皇帝自己繃不住了。
“顧卿,你怎麽看?”皇帝往桌案後麵一坐,一臉威嚴的看著顧琛。
顧琛麵色不動,垂眸道:“臣不敢妄言,畢竟,我與楊家有姻親關係,若是我幫著楊家說話,難免有偏私之嫌,讓陛下不快,可若是陛下執意讓臣表明態度,那臣隻能建議陛下先把人詔迴京來,親自審問一番才是,海尚書與樊大人既然言之鑿鑿的說楊家有貪瀆之嫌,那便讓他們拿出證據說便是。”
這些人敢上書彈劾,想必手上已經捏了一堆的“證據”,不如這個時候讓他們一次性全拿出來,他也好趁機看看,投靠了宋熹的,都有些誰。
就在這時,內侍進來,恭敬的說道:“陛下,幾位內閣大臣求見。”
皇帝麵色微沉,目光複雜的看向門外:“讓他們進來吧。”
皇帝也知道他們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須臾,幾位內閣大臣都進來了,顧琛抬眼掃了一眼,隻見除了樊池悟和海青之外,還有戶部元外郎言建,吏部尚書祝偉鋒,工部侍郎柴敬,總之,七七八八的一共來了十餘個人,一下子就把整個禦書房給占了一半。
顧琛不動聲色的挑了挑眉,之前言建因為言菁搞出來的那些事情,一再向皇帝請罪,所以現在已經被降到了元外郎了,按規定,他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說進宮了。
所以,這個人出現在這裏,他就知道了,他們這是準備來向皇帝遞“證據”的。
果然。
一行人進來,齊齊的跪地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吧。”皇帝抬了抬手,淡淡的說道。
言建一起身,就率先將手中的折子往上一呈,揚聲道:“陛下,臣這裏有一份年前戶部向瑤縣撥款數目的賬冊,還有一份銀子出庫撥往瑤縣以後那些銀子的具體使用的賬冊,臣可以證明,楊家父子侵吞了災銀,至使堤壩修建用的材料劣質不甚大用,辜負了陛下的信任,請陛下禦攬。”
貝公公小跑著過去,將言建手上的兩本折子拿過來,遞到了皇帝手裏。
皇帝翻看著那兩本折子,臉色越來越難看。
“陛下,隨著楊家父子一道去瑤縣做災後重建工作的,還有臣的內侄,所以,臣這裏有份從瑤縣那邊傳迴來的奏折,還望陛下過目。”柴敬也不甘示弱,連忙從袖袋裏將自己的那份折子也拿了出來,往上呈。
貝公公再次接過折子,將其遞給皇帝。
“陛下,楊家如此有負聖恩,著實可惡,臣肯請將其詔迴下獄審問,另外再派人查抄楊府,想必,楊家這麽些年,一定貪汙了不少,如今邊關戰士不斷,國庫還是比較緊張的,望陛下恩準。”海青也跟著拱了拱手,一臉的大義凜然的說道。
他是摸準了皇帝的性情,把國庫抬出來說事,皇帝就是還想再猶豫一下都不行了。
畢竟,這位皇帝可是有史以來最窮的皇帝了,他們在場的人裏頭,又有哪一個不明白這一點?皇帝連自己的用度都縮減了,雖說之前抄出了高家和錢家那麽多銀子,可畢竟打仗是個耗銀子的事情,更何況,如今顧琛還研製出了新式的武器。
這些武器將來要批量生產出來運用到戰場的,所以,銀子不能少。
果然,皇帝一聽可以用於國庫,眸色立馬動了動,樊池悟見狀立馬加緊補了一句:“陛下,臣等一致要求嚴審楊家父子,另外,瑤縣的工作應當換個人去主持。”
顧琛不動聲色的站在皇帝身邊,靜靜的看著那十來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彈劾楊元海的諸多罪狀,就連為官還不到一年的楊鴻都被拎出來數出了幾大罪狀,什麽任人唯親啦,什麽知法違法啦,什麽當街縱馬啦,什麽濫用職權啦等等,總之,隨便拉一條出來都能判個監禁什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到那些人將楊家父子的罪狀都細數了一遍後,皇帝才按下手中的折子,語氣冷冽的說道:“小貝,傳朕旨意,把楊家父子詔迴來,如有抗命,手段不計。”
貝公公眼眸頓了頓,應道:“是。”
下麵那一排的大臣聞言齊齊的鬆了口氣,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若是楊家父子敢反抗,那就要動用武力了,介時不管什麽後果,隻要能留一口氣迴來就成。
平日裏皇帝就忌憚楊家,看來,這一次他們是賭對了,總算是抓到了機會往皇帝手裏遞了把刀,好把楊家這對父子給扳倒。
楊家倒了,那麽楊家與顧家的聯姻關係怕是也要到盡頭了吧。
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他們就不信了,這世上還真有同甘共苦的鴛鴦。
“諸位愛卿若是無事,便退下吧。”皇帝被這些人吵得頭疼得很,既已下旨,這會兒也不想再看到他們了,揮手便示意他們趕緊走。
一眾的大臣目的達成了,也不再皇帝麵前礙眼了,拱了拱手後,便退了出去。
禦書房裏再次陷入安靜。
過了好一會兒,皇帝才問:“顧卿,事關你的嶽家,難道你就不說點什麽嗎?”
皇帝審視的看向顧琛,顧琛麵上沒什麽變化,他仍是一副恭敬的樣子開口道:“陛下聖明,臣不敢置喙。”
皇帝知道在他這裏問不出什麽來,也不糾結了,隻是淡淡的說道:“隻是希望你能夠清楚自己的位置,若楊家當真辜負皇恩,那麽朕絕不手軟,到時候你可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女人做出糊塗的事情才好。”
說完,皇帝抬手示意他也出去,他現在隻想清靜一下,不想看到任何一個臣子在他眼前晃。
顧琛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顧統領請留步。”顧琛剛踏出禦書房的玉階,遠遠的便有一個聲音追了過來。
顧琛轉身,看著那隻笑麵虎款款朝著他走了過來,他規規矩矩的給對方行了個禮:“見過長樂郡王。”
宋熹笑眯眯的說道:“不必多禮,你我年紀也相仿,而且,說到底你還是個三品的近衛軍統領,而我除了一個虛銜外,並無職位,你這麽正兒八經的給我行禮,倒弄得我不好意思了。”
顧琛並沒有理會他那些虛頭八腦的恭維,隻是看著他問:“不知郡王爺喚我何事?”
這皇宮這麽大,他可不相信宋熹是偶然撞見他的。
“也不是什麽大事,顧統領不必緊張,隻是那日見顧少夫人被京兆尹帶走了,不知道後來事情解決得如何了?可查到那隻火器從何而來?”他一副很關心這件事的樣子,而且還仗義的拍了拍胸脯,“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找我,我知道顧少夫人一介女流,就算是身上真的有火器,她也無法使用,畢竟,火器的後坐力都是非常強的,哪是女子能使得了的?”
顧琛深深的看了宋熹一眼,不知道對方突然上來示好欲意何為。
“多謝郡王爺關心,這件事情已經說清楚了,郡王這是要去找陛下麽?那我便不打擾郡王跟陛下說正事了。”顧琛說著,拱了拱手,就要走人。
宋熹見狀連忙喚住了他:“我不是來找陛下的,我是特地在這裏等你的。”
顧琛腳步一頓,轉頭疑惑的看著他。
宋熹一笑,上前一步道:“我聽聞顧少夫人擅丹青,當初還曾經在宮裏做了一段時間的隨行畫師,你也知道,我與言家的親事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皇伯父也並未說過婚約作罷,因此,婚期自是不能改的,七日後長樂郡王府與言府要聯合辦一場簪花宴,到時候宴會上需要一位畫師給我們畫個宴會的全景圖,不知顧統領可否迴去問一問令夫人?”
顧琛挑眉,宋熹竟還要娶言菁?
“陛下,臣要彈劾父家父子貪墨了振災的銀兩,使得瑤縣堤壩建了不到半年,不過下了幾天雨堤壩就被衝毀了,造成無數民房被衝毀,目前還不知道老百姓的傷亡人數,陛下,楊元海這是辜負皇恩,應當重罰!”樊池悟出列,義正言詞的說道。
“陛下,臣已也得到了消息,說楊家父子這數月來在瑤縣並未克盡職守,他們雖是奉旨出城重建災區,可卻仗著天高皇帝遠,每日隻知道在災區吃喝玩樂,不管正事,全然不顧災區老百姓的死活,陛下,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為官,還望陛下嚴懲!”
刑部尚書海青也跟著出列,說到最後他直接就跪了下去,一頭重重的磕在地上,大有要死薦的架勢。
隨著這兩位起了個頭,那些早已私下裏商量好了的宋熹黨這會兒也跟著紛紛出列,一個個義正言詞的開始將楊家父子的各種黑料抖出來,齊齊的要求皇帝嚴懲。
幾息之間,幾乎有一半的朝臣或跟風或有意為之的站出來,要求皇帝要嚴懲楊家父子,隻有少部分耿直的朝臣反駁說空口無憑,還要把人從瑤縣詔迴來親自審問一番才好。
總之,兩方人馬在大殿上吵得不可開交。
皇帝被吵得頭疼,最後索性就甩手走人了。
皇帝氣得迴了禦書房,顧琛一路跟著,途中也沒有說話,更沒有要開口幫著楊家人說話的意思,最後倒是皇帝自己繃不住了。
“顧卿,你怎麽看?”皇帝往桌案後麵一坐,一臉威嚴的看著顧琛。
顧琛麵色不動,垂眸道:“臣不敢妄言,畢竟,我與楊家有姻親關係,若是我幫著楊家說話,難免有偏私之嫌,讓陛下不快,可若是陛下執意讓臣表明態度,那臣隻能建議陛下先把人詔迴京來,親自審問一番才是,海尚書與樊大人既然言之鑿鑿的說楊家有貪瀆之嫌,那便讓他們拿出證據說便是。”
這些人敢上書彈劾,想必手上已經捏了一堆的“證據”,不如這個時候讓他們一次性全拿出來,他也好趁機看看,投靠了宋熹的,都有些誰。
就在這時,內侍進來,恭敬的說道:“陛下,幾位內閣大臣求見。”
皇帝麵色微沉,目光複雜的看向門外:“讓他們進來吧。”
皇帝也知道他們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須臾,幾位內閣大臣都進來了,顧琛抬眼掃了一眼,隻見除了樊池悟和海青之外,還有戶部元外郎言建,吏部尚書祝偉鋒,工部侍郎柴敬,總之,七七八八的一共來了十餘個人,一下子就把整個禦書房給占了一半。
顧琛不動聲色的挑了挑眉,之前言建因為言菁搞出來的那些事情,一再向皇帝請罪,所以現在已經被降到了元外郎了,按規定,他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說進宮了。
所以,這個人出現在這裏,他就知道了,他們這是準備來向皇帝遞“證據”的。
果然。
一行人進來,齊齊的跪地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吧。”皇帝抬了抬手,淡淡的說道。
言建一起身,就率先將手中的折子往上一呈,揚聲道:“陛下,臣這裏有一份年前戶部向瑤縣撥款數目的賬冊,還有一份銀子出庫撥往瑤縣以後那些銀子的具體使用的賬冊,臣可以證明,楊家父子侵吞了災銀,至使堤壩修建用的材料劣質不甚大用,辜負了陛下的信任,請陛下禦攬。”
貝公公小跑著過去,將言建手上的兩本折子拿過來,遞到了皇帝手裏。
皇帝翻看著那兩本折子,臉色越來越難看。
“陛下,隨著楊家父子一道去瑤縣做災後重建工作的,還有臣的內侄,所以,臣這裏有份從瑤縣那邊傳迴來的奏折,還望陛下過目。”柴敬也不甘示弱,連忙從袖袋裏將自己的那份折子也拿了出來,往上呈。
貝公公再次接過折子,將其遞給皇帝。
“陛下,楊家如此有負聖恩,著實可惡,臣肯請將其詔迴下獄審問,另外再派人查抄楊府,想必,楊家這麽些年,一定貪汙了不少,如今邊關戰士不斷,國庫還是比較緊張的,望陛下恩準。”海青也跟著拱了拱手,一臉的大義凜然的說道。
他是摸準了皇帝的性情,把國庫抬出來說事,皇帝就是還想再猶豫一下都不行了。
畢竟,這位皇帝可是有史以來最窮的皇帝了,他們在場的人裏頭,又有哪一個不明白這一點?皇帝連自己的用度都縮減了,雖說之前抄出了高家和錢家那麽多銀子,可畢竟打仗是個耗銀子的事情,更何況,如今顧琛還研製出了新式的武器。
這些武器將來要批量生產出來運用到戰場的,所以,銀子不能少。
果然,皇帝一聽可以用於國庫,眸色立馬動了動,樊池悟見狀立馬加緊補了一句:“陛下,臣等一致要求嚴審楊家父子,另外,瑤縣的工作應當換個人去主持。”
顧琛不動聲色的站在皇帝身邊,靜靜的看著那十來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彈劾楊元海的諸多罪狀,就連為官還不到一年的楊鴻都被拎出來數出了幾大罪狀,什麽任人唯親啦,什麽知法違法啦,什麽當街縱馬啦,什麽濫用職權啦等等,總之,隨便拉一條出來都能判個監禁什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到那些人將楊家父子的罪狀都細數了一遍後,皇帝才按下手中的折子,語氣冷冽的說道:“小貝,傳朕旨意,把楊家父子詔迴來,如有抗命,手段不計。”
貝公公眼眸頓了頓,應道:“是。”
下麵那一排的大臣聞言齊齊的鬆了口氣,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若是楊家父子敢反抗,那就要動用武力了,介時不管什麽後果,隻要能留一口氣迴來就成。
平日裏皇帝就忌憚楊家,看來,這一次他們是賭對了,總算是抓到了機會往皇帝手裏遞了把刀,好把楊家這對父子給扳倒。
楊家倒了,那麽楊家與顧家的聯姻關係怕是也要到盡頭了吧。
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他們就不信了,這世上還真有同甘共苦的鴛鴦。
“諸位愛卿若是無事,便退下吧。”皇帝被這些人吵得頭疼得很,既已下旨,這會兒也不想再看到他們了,揮手便示意他們趕緊走。
一眾的大臣目的達成了,也不再皇帝麵前礙眼了,拱了拱手後,便退了出去。
禦書房裏再次陷入安靜。
過了好一會兒,皇帝才問:“顧卿,事關你的嶽家,難道你就不說點什麽嗎?”
皇帝審視的看向顧琛,顧琛麵上沒什麽變化,他仍是一副恭敬的樣子開口道:“陛下聖明,臣不敢置喙。”
皇帝知道在他這裏問不出什麽來,也不糾結了,隻是淡淡的說道:“隻是希望你能夠清楚自己的位置,若楊家當真辜負皇恩,那麽朕絕不手軟,到時候你可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女人做出糊塗的事情才好。”
說完,皇帝抬手示意他也出去,他現在隻想清靜一下,不想看到任何一個臣子在他眼前晃。
顧琛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顧統領請留步。”顧琛剛踏出禦書房的玉階,遠遠的便有一個聲音追了過來。
顧琛轉身,看著那隻笑麵虎款款朝著他走了過來,他規規矩矩的給對方行了個禮:“見過長樂郡王。”
宋熹笑眯眯的說道:“不必多禮,你我年紀也相仿,而且,說到底你還是個三品的近衛軍統領,而我除了一個虛銜外,並無職位,你這麽正兒八經的給我行禮,倒弄得我不好意思了。”
顧琛並沒有理會他那些虛頭八腦的恭維,隻是看著他問:“不知郡王爺喚我何事?”
這皇宮這麽大,他可不相信宋熹是偶然撞見他的。
“也不是什麽大事,顧統領不必緊張,隻是那日見顧少夫人被京兆尹帶走了,不知道後來事情解決得如何了?可查到那隻火器從何而來?”他一副很關心這件事的樣子,而且還仗義的拍了拍胸脯,“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找我,我知道顧少夫人一介女流,就算是身上真的有火器,她也無法使用,畢竟,火器的後坐力都是非常強的,哪是女子能使得了的?”
顧琛深深的看了宋熹一眼,不知道對方突然上來示好欲意何為。
“多謝郡王爺關心,這件事情已經說清楚了,郡王這是要去找陛下麽?那我便不打擾郡王跟陛下說正事了。”顧琛說著,拱了拱手,就要走人。
宋熹見狀連忙喚住了他:“我不是來找陛下的,我是特地在這裏等你的。”
顧琛腳步一頓,轉頭疑惑的看著他。
宋熹一笑,上前一步道:“我聽聞顧少夫人擅丹青,當初還曾經在宮裏做了一段時間的隨行畫師,你也知道,我與言家的親事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皇伯父也並未說過婚約作罷,因此,婚期自是不能改的,七日後長樂郡王府與言府要聯合辦一場簪花宴,到時候宴會上需要一位畫師給我們畫個宴會的全景圖,不知顧統領可否迴去問一問令夫人?”
顧琛挑眉,宋熹竟還要娶言菁?